分享

股市经济金融摘要

 鑫子 2012-09-09

 

 2016全年股指期货交割日明细表

 
人民币升值到顶 或者 存款利息放开的时候 都是房价 终点
说下经济危机的本质 当然是跳过来讲的,本质就是老百姓都有积蓄了,都想享受生活了,但是 大家有没想过 如果老百姓都有积蓄了 想享受了, 那谁去创造价值 那那帮享受价值的人 还玩啥。所以 经济危机的本质 是让底层人民 继续拼搏和劳动。
15.
一: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72%,经过08年放水,该比重迅速由08年的55%不到,上升到2012的72%;
二:M2效率(当年GDP名义增量除以该年度M2终值)跌破5%,假定M2是社会总负债,名义GDP增量为总收益,该值除09年天量信贷降低到5%以下,都在8%以上;
  一般来说,M2效率超过10%才有投资价值,银行融资成本在8%-12%之间,民间借贷成本在20%-40%左右,如果M2效率低于融资成本,资本就失去投资价值,只剩投机价值;
  目前M2持续超额增长,M2效率会更加低,全面投机时代就会来临。
  这也正好验证了从08年开始实体经济的衰退和各种投机产品的火热,包括房地产。
14.
    2014-2-18
    2012年下半年开始降准的呼声就不绝于耳,但实际上在贷存比的约束逐渐成为第一红线的状态下,降准在那时就已基本失效了。央行转入同业拆解市场目标利率的调控模式也正是那时开始的。
  1月银行金融机构全行业贷存比是大约73.5%,比去年的71.5%离75%红线又近了两个百分点。
13.
  所谓的自贸区成败,最核心的是在法律保证产权长期有效以及货币自由进出兑换.没有这两点,基本就是个半残废.天天鼓吹自贸,无非是画个大饼哄哄眼球罢了.上海和广东这边的保税区在慢慢去除来料加工后就剩下红酒洋酒及烟草奶粉巧克力还有一些进口食品为主了.
12.
  经济本身已经停滞,特别是制造业
  以土地房屋交易强制定价为核心的地方财政压榨机制还在运行,企图对经济体榨出最后的专制利益
  核心和关键人物的出逃,意味着专制中央在去除既得利益家族的制度影响,以获得一个顺畅可能的变革环境。
  地方对房屋定价权的既定的有效控制,也就宣告了专制货币中央发行机制已经正式破产。
  专制基础的人民币经济体现在已经进入中央-地方本币共管时代
  中国经济体已经形成实质性的崩溃局面

  凡本币货币,都是相关公共政治环境承认的,相关政治行政组织对区内商品交易体系,进行的相应政治约束和政治管理的,信用保证行为的凭证机制
  记住 货币现象的本质永远是政治的
  凡货币流动出现的所有缺陷弊端,都是政治原因,都是相关人群政治能力的缺陷表现,都是相应的行政当局政治无能的,政治信用低下的表现。

   专制存在的最明确特征就是其集权利益的完整和独一形态
  如果其利益出现大面积分散的表现,就说明专制机体正在死亡。
  中国这个专制机体的具体死亡行程,始自主张利益大范围不公平分配的改革开放。
  当然,毛时代靠个人政治威势控制的,经济利益不分配的专制时代,更是过于理想化价值支持的不可思议的虚幻社会
    货币价值就是政治信用的价值,就是政治能力的价值。
    货币的价值,就是政治的价值。 
11.
    政府狂发贷款7万亿,试图力挽狂澜,再度把经济拉起来!很多人都认为这次通胀再次来临,包括货币政策制定者! 结果呢?CPI 下降,国外股票狂涨?通缩也不可阻挡方式来临了,原因很简单:1.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了!高房价抑制消费(不是政府说的3公抑制);2:人民币升值是雪上加霜(外需受阻)3:收入分配不公!(钱进入少数权贵手里,消费洋品牌,拉动的是外需,结果是国外股市狂涨,中国房价狂涨)以上三个方面导致政府继续投资拉动GDP增长的结果是,GDP继续增长,消费继续萎缩!危机越来越逼近,中国人民困难日子即将来临!

   政府想搞通胀,这样可以减轻债务呀,但是通胀需要条件呀,就是需求要雄起!如何需求阳痿了,在发再多的货币,只能导致资产价格狂涨,不会导致CPI涨的!所以通胀不会在来的,通缩更可怕

  中国未来是日本式崩盘还是泰国式的呢?我猜泰国式的,就是房地产崩盘以后人民币跟随狂贬值!(日本房地产崩盘后日元还是继续升值的,国内物价长时间通缩直到现在)!对于我们这些屌丝一族,如何应对未来经济危机?我想有2种办法:1.期货市场做空!2;换一部分美元放在家里!这两年时间要是能把握好,说不定你的人生就翻盘了!哈哈
今天我想谈谈M2
  最近很多人在说中国泛滥货币!美国M2才64万亿人民币,中国已经是103万亿人民币;货币严重超发,未来肯定要膨胀!在我看来,很多人还没有明白M2是啥玩意儿!M2是啥:M2=M1+M0+定期储蓄;这里面最关键是“储蓄”二字,储蓄是啥?储蓄就是财富,M2就代表新中国60年来积累的财富!这个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呢? 就一年来说:储蓄=生产-消费;对于一个封闭经济体来说:投资=GDP-C,所以说储蓄就是当年的投资额度;所以说M2就是新中国60年来投资积累财富总和的货币化!物花结果就是:这些年来修的房子、桥梁、铁路、公路、机场。。。!为啥美国的M2没有中国多呢?美国修的房子有我们多吗?我们13亿人口,美国需要那么多房子吗?再说美国最近几十年来基本注重消费,投资很少!而我们中国呢?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年年投资比例占GDP的50%以上!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通过4万亿的投资计划,现在又推出7万亿的投资计划!这些最后转化为M2,所以说未来M2还会继续大幅上涨!其实这个数字大小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些财富的:1 分配方式,这次财富是全国老百姓创造出来的,应该是大家共享的!而现在呢?只有少数人享有;2 刚才说了储蓄其实就是投资,投资多了,消费就少了;要处理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不能一味的搞储蓄,人就活70-80年,俺们储蓄了60年了,该消费一把了,不然就OVER了!3 这些财富增长方式,或者说财富的质量!不要在天天抡大锤砸出来了,还是多用点科技吧,别把环境给毁了,水也污染了,财富积累慢点,等以后科技发达了,发展点绿色财富吧!
  我们大家别天天揪着这个M2数字大小,最好关注一下M2后面的东西!!

10.

楼主:某马甲 时间:2013-03-28 14:01:27
  《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先提出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
  包括“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即影子M2的绝大部分。
  其中的“一一对应”原则要求,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原先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将面临清理。即借此新还彼旧的操作可能中断,里面的问题资产不能再通过炮制庞氏骗局来掩盖了。
  此外《通知》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也就是说影子M2的扩张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例要被限制和压缩了。

  这让马甲想起了2011年8月底的新闻,“保证金存款进存准范畴 9500亿银行资金插翅难逃”。那一次很大程度上是专门打击作为民间影子银行资金来源的银行承兑汇票的,结果是基本上一举消灭了温州的民间金融体系。

  不知这次对影子M2准备动手到什么程度。
9.
楼主:某马甲 时间:2012-12-13 10:37:02
  这次美联储的QE4除了没有设定具体总规模目标外,跟前几次购债计划看起来区别不大
  但直接衡量资产负债规模扩张预期的贵金属市场反应很奇怪,反而出现跌势
  从之前马甲曾详述的债务货币本质的理论角度看,在当前超额准备金数量非常巨大的状态下,美联储购债并不直接构成推动银行放贷的动力(银行如果想放贷,早就可以动用超额准备金放贷了)。
  美国国债与美元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从债务货币的角度看实质上是同一债务主体不同方式的负债。只是国债不能直接作为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兑付准备金而已。如果商业银行系统处于超额准备状态,则国债与美元在能否充当兑付准备金方面的区别就被淡化,即两者实质上对商业银行起到近似的作用。这时国债+货币的总规模(需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叠部分,即扣除美联储自身持有的国债)将直接影响美元系统与其他货币系统(包括贵金属商品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如果把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看做一个整体的话,美联储购债只是调整了美国国债这种近似长期存款的债务货币形式(政府负债)与美元这种近似活期存款的债务货币形式(央行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因为美联储购买美债所增加的央行负债(美元货币)=政府对央行增加的净负债(美联储持有的美债),整体的负债(政府负债+央行负债-政府对央行净负债)总量不发生变化。
  考虑到超额准备状态下,银行系统持有的央行基础货币处于过剩状态,所以上述整体负债总量如果不变,美联储购债不会对银行行为产生实质影响,即QE无效。这也是之前QE3没有选择购买国债而是改为购买MBS的原因。

  因此,在商业银行系统基础货币过剩、在美联储账户的超额准备庞大的状态下,如果国债总规模不变,则美联储购买国债对美国整体经济而言没有实质意义。需要财政部门扩大赤字、相应增大国债总规模作为配合才能真正扩大美元货币系统的基础债务总量。因此伯南克重申货币政策将不足以抵销财政悬崖对经济造成的损害,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美国商业银行系统准备金过剩状态没有实质改变之前,我们除了关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之外,还有必要关注一下美国国债总额的变化,并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美国国债总额-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净负债作为更为有效的观察跟踪目标。

8.
作者:
元宝的马甲 时间:2012-11-08 13:55:17
  @某马甲 2012-11-03 22:34:52

  马甲在国内央行的资料收集方面还算是相当详尽的,但关于各国央行的报表问题,目前只搜罗到一些轮廓。以上是2011年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走势图。2012年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马甲收集到了周报数据,制图如下:

  http://img3./p/m/122924649.jpg......
  -----------------------------
  欧洲央行
  十亿欧元
  2010年1月 31393.6
  2010年2月 31511.7
  2010年3月 31556.9
  2010年4月 31975.1
  2010年5月 32702.1
  2010年6月 32578
  2010年7月 32091.5
  2010年8月 32660.9
  2010年9月 32086
  2010年10月 31860
  2010年11月 31962
  2010年12月 32205.6
  2011年1月 32101.2
  2011年2月 32086.8
  2011年3月 31565.7
  2011年4月 31751.9
  2011年5月 32098.7
  2011年6月 31735.6
  2011年7月 32150.1
  2011年8月 32815.2
  2011年9月 33656.2
  2011年10月 33340.1
  2011年11月 33392.1
  2011年12月 33538.3
  2012年1月 33734.4
  2012年2月 33723.1
  2012年3月 33783.1
  2012年4月 33892.8
  2012年5月 34818.7
  2012年6月 34181.2
  2012年7月 34454.1
  2012年8月 34159.2
  2012年9月 33904.9
  2012年10月
作者:元宝的马甲 时间:2012-11-08 14:04:24 
  欧洲央行 日本央行 中国央行
  十亿欧元 1000日元 1亿RMB
  2010年1月 31393.6 122,434,216,168 230,214.71
  2010年2月 31511.7 126,767,525,950 231,763.94
  2010年3月 31556.9 122,204,183,139 236,090.67
  2010年4月 31975.1 114,201,335,270 239,920.53
  2010年5月 32702.1 120,958,668,615 241,296.00
  2010年6月 32578 113,233,671,925 242,932.04
  2010年7月 32091.5 117,374,274,637 244,769.85
  2010年8月 32660.9 123,041,491,416 246,123.45
  2010年9月 32086 121,053,366,233 248,683.87
  2010年10月31860 121,417,126,625 253,688.60
  2010年11月31962 127,045,711,499 256,453.74
  2010年12月32205.6 128,710,450,372 259,274.89
  2011年1月 32101.2 127,999,635,301 268,988.79
  2011年2月 32086.8 130,118,156,512 266,050.05
  2011年3月 31565.7 142,925,001,918 268,818.05
  2011年4月 31751.9 134,621,339,088 271,765.01
  2011年5月 32098.7 135,120,089,290 274,612.12
  2011年6月 31735.6 129,584,465,589 278,078.61
  2011年7月 32150.1 134,473,723,590 280,713.44
  2011年8月 32815.2 141,482,959,550 282,642.97
  2011年9月 33656.2 138,387,284,472 284,912.22
  2011年10月33340.1 132,985,821,460 285,730.32
  2011年11月33392.1 143,205,654,829 282,877.21
  2011年12月33538.3 143,021,941,191 280,977.60
  2012年1月 33734.4 136,906,471,950 295,024.05
  2012年2月 33723.1 144,244,386,156 283,276.49
  2012年3月 33783.1 139,648,165,326 284,022.38
  2012年4月 33892.8 141,206,539,059 283,551.73
  2012年5月 34818.7 142,800,756,714 283,754.74
  2012年6月 34181.2 143,626,588,711 286,071.05
  2012年7月 34454.1 145,495,444,779 284,580.27
  2012年8月 34159.2 149,967,208,567 285,974.95
  2012年9月 33904.9 150,392,029,539
  2012年10月 153,731,637,036
作者:元宝的马甲 时间:2012-11-08 14:05:52 
  与期初比例
  欧洲央行 日本央行 中国央行

  1.00 1.00 1.00
  1.00 1.04 1.01
  1.01 1.00 1.03
  1.02 0.93 1.04
  1.04 0.99 1.05
  1.04 0.92 1.06
  1.02 0.96 1.06
  1.04 1.00 1.07
  1.02 0.99 1.08
  1.01 0.99 1.10
  1.02 1.04 1.11
  1.03 1.05 1.13
  1.02 1.05 1.17
  1.02 1.06 1.16
  1.01 1.17 1.17
  1.01 1.10 1.18
  1.02 1.10 1.19
  1.01 1.06 1.21
  1.02 1.10 1.22
  1.05 1.16 1.23
  1.07 1.13 1.24
  1.06 1.09 1.24
  1.06 1.17 1.23
  1.07 1.17 1.22
  1.07 1.12 1.28
  1.07 1.18 1.23
  1.08 1.14 1.23
  1.08 1.15 1.23
  1.11 1.17 1.23
  1.09 1.17 1.24
  1.10 1.19 1.24
  1.09 1.22 1.24
  1.08 1.23

7.
    自从1971年全球中央银行一起玩“点纸成金术” 开始,所谓的“供求决定价格、成本决定价格”都已经变成了比狗屎还臭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是金融资本决定价格的时代,和你的成本根本没有太大关系.
6.
    当通胀持续维持在5%以上,那将是越发的不可控 
    一切,源于货币的流动的不健康!或者说,伯老头的观点:不均衡的资本流动。
5.
  关于货币
  1.货币本质上是国家的负债。是以国家的信誉和实力作为支撑。
  2.流通的货币与实物财富应该是相对应的。流通的货币多则通胀。流通的货币多意味着你我手里货币购买力被被稀释了。通胀的本质是国家对百姓的掠夺。国家对流通的货币少则通缩。通缩是手里的钱能买的东西变多了。
  关于实物财富。
  1.一箱水果,一度电,一吨钢铁,一立方米的木材都是实物财富的范畴。实物财富就是有可能让人们的生活过得好些。由于每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这个好些的标准就是这些财富是否降为社会的平均成本的降低做出贡献。
  2.生产了,交换了,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获得了正收益那么产业链得以进行下去。链条的终端产品在获利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降低了社会的平均成本。
  3.由于资本的逐利性,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必然在成本和劳动生产效率方面做足功夫。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产业链条会得到优化。肯定会有失败的,但不会有大规模的系统性的财富损失。
  3.由于货币不灭,实物资产却不断的被消耗,纸币总是在贬值。
  实物财富的消灭。
  当链条上的终端产品比如楼主所说过的沙漠机场,消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这代人以改天换日的精神大规模的建造类似于沙漠机场这样的工程那么这代人可能创造了大量gdp却没有创造出存量的财富。真实的社会财富大量被浪费却对社会平均成本的降低没有丝毫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在资本追逐利益的常理下这种情况很难被理解唯一能够解释的是这些巨额成本由别人承担。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感觉有两条线在起作用:一条是楼主所言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另外一条则是超级庄家的走向。在超级庄家尚有回旋于地的情况下,可以不必考虑经济规律因为超级庄家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可以剜肉补疮。火中取栗讲究的是快,违背规律的投机更要快。
4.
  对权力最早的论述,不得不追述到亚里士多德那里。亚里士多德曾说,主人只是这个奴隶的主人,他并不属于这个奴隶;奴隶则不仅使其主人的奴隶,还完全属于其主人。这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其基础是奴隶根本不能获得实现其自身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因而依附于主人对一切暴力手段的垄断。[3]这种依赖关系的建立,就是权力关系的形成了。
  而对权力最先下了明确定义的,应该是哲学家罗伯特?罗素,他认为权力是故意作用的产物,当甲能够故意对乙的行为产生作用时,甲便具有对乙的权力。[4]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或预见效果的能力。这个定义明确了权力在实施过程中的方向性和有意性,说明权力是一方指向另一方,并且故意为之的结果,这两者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论,但它确实阐明了权力的一部分含义,只是过于表面化。

  罗素又进一步将权力分为“对人的权力和对事物或非人类生活方式的权力”[5]。对人的权力是我们通常所能感受的,但对物是否也存在权力呢?我们应先明确,罗素这里所指的事物应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实体的物,比如动物、植物或者无生命的桌子等,人和这些东西之间应不存在所谓的权力关系,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就意味着人类拥有了对动物无限的权力,只要技术手段允许,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植物矿物,人都有了不可节制的生杀夺予的权力,这与其称之为“权力”,不如称为“强力”,因为它和老虎吃野兔的弱肉强食并没有什么分别。将权力概念称为影响力术语的达尔曾说,“在政治分析中,影响力术语通常限于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罗素定义中“物”的另外一个应有的含义,即由人组成的各类组织之间,权力是存在的,并且这将成为后文分析的重点。所以本文中权力的定义出发点是以人或以人作为核心的组织为主客体的。
  在治人之权中,罗素又把它分为影响个人的权力和有关组织的权力。影响个人的权力有三种,一是对他身体的直接的物质的权力,二是以奖赏和惩罚引诱得来的权力,三是舆论的力量。组织形式权力的种类有三,一是军队、警察形式对身体强制性的权力,二是经济团体利用奖赏和惩罚的鼓励或威慑,三是学校、教会、政党的舆论。
  提到权力,还必须说到一个鼎鼎大名的意大利人——马基雅维里。这个被莎士比亚称为“凶残的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家,将人类看的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自私自利。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和狐狸,象狮子那样残忍,象狐狸那样狡诈。马基雅维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这种将权力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与中国古代的韩非子的“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 、“统治者要掌握绝对的权力”的言论倒有几分相似。

3.
  就象我前面说的,如果每个老百姓的财产是3000元,央行多印刷4万亿元人民币,然后每个老百姓发3000元,老百姓的财产变成6000元,但是4万亿同时导致通胀,6000元的购买力可能还不如开始的3000元。这个“内需”怎么增加?
  ————————————————————
  搂主跟大多数人一样,根本就不懂经济学。要想看懂经济学,不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得站在生产者,也就是企业的角度看。  
  发3000元,你看到的是商品。而生产者看到的是赚钱的机会,他会赶快生产出3000元的产品来满足你的需求。所以,只要生产者有生产能力,根本就不会通胀。

2.
  思路很清晰,最后的终点应该是经济物理学(马氏经济)。
  需要增加一个变量,人的心理上价值的锚与现有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现有价格会影响人的价值判断,明白这一点,就明白了所有的宏观调控,本质上是人心的调控。
1.
    《一柯经济学》作者关于国家投资和税收的论述。   
  其实用屁股思考都可以知道,作者基本是不会错的, 否则这本书怎么可能在思想更为理性言论更为自由的欧美流行?
  作者的论述并不在于如楼主说言是否定凯恩斯支持自由主义,如果这样看, 显然是误读,也把作者水平看得太低了。  
  1)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评价概念,即:特点时间地点社会资源量是一定的,那么动用资源作某一投资的好坏取决于其相对效益。简单的说,就是该投资是否相对地要比另外一个投资好。在这里意思就是国家投资是否比民间投资(消费)的效益高?
  2)显然,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得到答案的:a)民间分散投资的效果没人能够计算出来,但国家投资的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即使算不出来也能看的出来(譬如一条新马路和500个就业机会);b)既然一笔资源转移到国家工程上,那么该笔资源用在民间投资上的可能效益因为没有发生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了。
  3)政府总是倾向利用上面两点忽悠民众大搞效益未明的国家投资
  4)更要命的是,谎言说多了就连自己也相信了,于是政府不但利用“丰功伟绩”“就业机会”忽悠了民众,还忽悠了政府自己,只要没限制,政府会有意无意越来越沉迷国家投资。  
  5)既然国家投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它就不是什么丰功伟绩,其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许本来就存在,其本质不过是把社会资源调配到比较显眼的位置或者民间投资无法触及的位置,但比较显眼的效益却不等于更高的效益。  
  6)虽然民间分散投资的效益不好估计,但是就能够估计的那部分来说,大量事实表明民间投资的效益和风险控制平均来说总是比国家投资要好!  
  7)当政府自己也被“丰功伟绩”“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论调所忽悠,则其主导的投资更加倾向于扩大规模和铺张浪费。   
  8)作者不反对必要的国家投资,他甚至不反对任何理由合适的国家投资,他只是指出了一个简单却又被遗忘的事实,国家投资不过是另外一条途径,其效益并不比民间投资的效益好。而且政府越是沉迷于能够创造“丰功伟绩”和“大量就业机会”的国家投资,那么国家投资的效益就会越低。   
  最后回到当前的经济危机上,国家加大投资拉动经济显然是条可选途径,但如果有人宣传“国家加大投资拉动经济”一定会比“国家不投资或缩减投资”的效果要好,那他一定是在忽悠。 

    1、实施低税、低息、低通胀的三低金融政策;尤其是全面降税,减轻企业和国民负担;
  2、裁减3/4的公务员队伍,增加财富创造者,减少蛀虫;
  3、重新建立国民福利保障体系(教育、住房、医疗、失业救助),保证底层广大民众的最低生存需要;
  4、以低价向农业经营者提供种子、化肥、农膜、农机等生产资料,刺激农业生产;对上述农资企业实行补贴,鼓励它们的积极性(它们比中石油、中石化更有资格获得国家补贴);
  5、加强反垄断力度,打破个别行业畸形繁荣、百业萧条的恶性环境;

  6、重拳出击、全面打击腐败,降低社会运营成本;
  7、国家持续投资于高科技领域,以科技发展出动经济进步;
  8、改革政治体制。
   可惜,上述措施都不符合利益集团的想法,几乎不可能实行。所以前景很不乐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