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解题技巧与考点梳理

 若愚老人 2012-09-10
中文言文解题技巧与考点梳理

 

高中文言文解题技巧与考点梳理

一、有关实词的推断方法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04年江苏高考题)“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题目中给的词义是:阻止。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正确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沮”前有连词,后有宾语,可见是动词,与上文“人怀异意”参悟,推断其意义并不困难。

 

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例如:(2008年江苏高考题)“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题目中给的词义是:度:考虑。“度”字前有动词“失”,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风度”的意思,“考虑”是动词,明显不当。

 

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05年江苏高考题)B项“强饮客,客辞”的“辞”可解释为“拒绝”,“王子皇孙,辞楼下殿”出自课本《阿房宫赋》,其中的“辞”可解释为“辞别”。 A项中“谢”都解释为“道歉”、“请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选自课本《鸿门宴》。C项中“引”都可解释为“举起”、“端起”,“引壶觞以自酌”出自课文《归去来兮辞》。D项中“数”都解释为“屡起”、“多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出自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

 

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2007年江苏高考题)“进之布指算,不爽”,“爽”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直率、痛快,二是违背、差失,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英姿飒爽”、“屡试不爽”。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即可推断解释为“差错”是正确的。

 

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2007年江苏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    趋:快走

【试题解析】A项“爽”解释为差错,显然合文意;B项“刑”为动词,解释为“宰杀”方与上文两人结义相符合;C项是说找机会观察发现“有异言,则杀之。”,所以解释为“等候”就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应解释为“窥探、观察、窥伺”,所以这个选项错误。D项正确,“趋”和成语“趋之若鹜”中解释义同,都是快走,所以正确。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字形推断法  例如,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籴:买米  粜:卖米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二、虚词的判断

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例如《廉蔺列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应该解释成什么,人教版的教材有过变更,有解释成“一定、实在”的,也有解释成“如果”的,抛开句子的语言环境,这两个似乎都能说得通。但如果能够从语境角度加以分析,实际上不难分辨。这是当时尚为门客的蔺相如对赵王说的一句话,如果解释成“一定、实在”,不符合蔺相如的身份。退一步讲,即使后来蔺相如“拜为上卿”,也不可能这样说,无论如何,这包括着对赵王的不敬,如果蔺相如真这样说,那么蔺相如就不是智勇双全的蔺相如了。这实在是一个脱离语境的解释。解释成“如果”语气就委婉得多了。

又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四川卷)

A、隐于壶山之阳        室西连于中闺    

B、乃为英设坛席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待以师傅之礼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怪而问之            拔剑撞而破之

【试题解析】该题答案是D,B项两个“乃”的意义就要根据语境来作分析。“乃为英设坛席”是樊英屡次不应安帝征诏,安帝就在在多年礼待樊英之后,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乃”应该解释为“就”。“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语出《石钟山记》,苏轼对以斧斤考击而去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方式极不理解,在文章开头就说对这个方法“余尤疑之”,在“寺僧以小童持斧”时,他又“固笑而不信也”,所以,这个“乃”应该解释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此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作语气副词的“其”可作感叹、揣测、反问、希望、命令等多种语气,必须与整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例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湖南卷)

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试题解析】该题答案为B,A项前“乎”相当于“于”,后“乎”与句子整个语气配合,表疑问语气。C项第一个“而”解释成“但是”,后一个“而”表并列关系,不译。“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这个句子中,“不言法”与“法未紊”之间显然存在着转折关系;“所谓忠者不忠”与“所谓贤者不贤”无论从语法结构还是从语意上分析,都极其相似,从全句来看,是并列关系的连词,在这里可以不译。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例如: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四川卷)

A.以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

【试题解析】答案为B。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B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C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

 

语法分析法

一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是不一样的,如果作主语,就是名词或代词,作谓语就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果作状语,就是副词、形容词或介宾短语。虚词也是如此。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

① 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又如: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北京卷)

A.三请,不见许      徒行见公曰

B.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内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试题解析】答案是D,A项“见”分别解释为“被”和“拜见”,“见”后分别是动词“许“和名词“公”。B项“已”分别解释成动词“停止”和副词“太、过分”,两句“已”前都有副词“不”,但前句“已”后已经没有其他词语充当谓语,而后一句有形容词“厚”充当句子谓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语法结构来判断其意义。

 

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重庆卷)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试题解析】答案为B,两个句子都是两个则连用,表并列关系。A项的“其”,分别是“那”和“他的”,单纯从结构上看,似乎差不多,但仔细推敲,如果采用代入法,就会发现,“其人”不能解释为“他的人”,而“其妻”不能解释为“那个妻”。同样,C项两个“而”,前一个表顺承,相当于“就”“才”,后一个表转折,相当于“但是”, D项两个“为”分别是“因为”和表被动。如果代入尝试一下,立马可以作出判断。

 

三、特殊句式的理解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庄子《鱼我所欲也》)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1) 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 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2. 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 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例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荀子》)

 

4. 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

         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

         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肴之战》)

③屠惧,投(之)以骨。 (蒲松龄《狼》)

 

5.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6. 分句的省略 例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翻译应对策略:“补”字法,根据句意补出相关的省略成分。

 

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

1.“于”为标志。

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以”为标志。

例如:“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成分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 “生乎吾前”中“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主谓倒装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予怀。 《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记》

 

翻译应对策略:根据“调”字法,把主语提前,谓语放到主语后面

 

宾语前置

按宾语的词性,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

  (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自”,放在动词“信”的前面。翻译时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

  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

  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

  ②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

 

3. 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4. 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

  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

  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

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5. 特殊情况: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

  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

  ① 府吏见丁宁(我)

  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③ 望见恕(我)

  除此之外,还有现在常用的“诚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都属此用法。“见”可译为“我”,即“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紫纹、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词语,可以说都是古代汉语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里的合成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中“自信”应理解为“信自”。

  ① 举贤以自佐

③ 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第二种 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① 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我跟谁在一道呢?”

“谁与”是“与谁”,“与”是介词,“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到“与”的前面。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

  ① 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这件事……”

  “以”是介词,“是”是宾语,“是”提到“以”的前面。

  ② 一言以蔽之

  ③ 夜以继日

  “一言以蔽之”,宾语“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强调,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夜以继日”,宾语“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来继续白天”。

  “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继日”。

像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

 

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翻译策略:根据“调”字法,将宾语提到相关的动词或者介词的后面。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

  1.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

    ①(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2. 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例如:

    ④(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今)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

⑤(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⑥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⑦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④⑤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

 

3.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

    ⑧(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今)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⑧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志性词语。

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

⑩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⑾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⑿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⒀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提醒注意: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文言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剥丝,层层深入。

    

近几年江苏高考翻译题中出现的文言句式

   2004年: 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被动句“为……所”、意念被动句

 

2005年: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译文: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都送给了他。(“于”引导的状语后置句)

   2006年: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译文:(1)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译文:(2)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于”为标志的被动句、否定判断句、固定句式“所以”)

    

2007年: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译文: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

    

2008年:(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译文:(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见”为标志的被动句)(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译文:(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于”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

    

2009年:(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译文:(2)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主语省略句)(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译文:(3)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于”引导的状语后置句)

    

2010年:(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以”引导的状语后置句、宾语省略句、主谓倒装句))译文:、(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人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译文:(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判断句)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译文:(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判断句、

    

2012年翻译中句式要特别留心以下几种

1. 宾语前置句:

①“见”表示“我”的提宾句

②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提前

③疑问句代词宾语提前

④其他有标志词的提宾句

2. 介词“于”省略的状语后置句和以“乎”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

3. 以“为”或“为所”作标志词的被动句

4. 定语后置句

5. 各种固定句式

 

信息筛选和评价题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对题干作一字一词地琢磨,找出题干中的几组关键词。

要求“筛选文中的信息”一般为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情操、聪明才智、个性特征、行为举止等。要准确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须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文言文方法:

第一,宏观考虑,整体把握。阅读时,要尽量将下列相关内容筛选出来:①文中写了几个人(或什么事件);②主角是谁,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③涉及几件事,是谁所为;④事件反映人物的什么价值取向。这就要求考生速读法或跳读法,快速确定文中的粗略信息。

第二,微观分析,抓住关键。它要求考生对文章中有价值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领悟、筛选、整合,为自己所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关键章节。一篇文言文言简意赅、内容丰富,但文中总有围绕一定中心的主要的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准确抓住这些章节。②关键语句。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③关键性的词语。要特别注意文中的代词、文眼词和表修饰的词等,要加强对它们的分析、辨识。

 第三,审清题目,善用排除法。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将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排除,这样才能准确筛选出所需信息。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尤其注意主人公(不要把别人发生的行为或品行张冠李戴)、关键词(如“正面”、“侧面”“直接”、“间接”、“表现”与“结果”等词语)。此外,还要巧妙跳过命题人设题的陷阱。

[例] 2010全国卷: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 ②是他上疏时打的一个比喻,与他的胆识无关;④是编修《元史》,讲的是他文采好,与胆识也无关;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故正确答案B

 

(附2010年全国卷)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分析概括题

长期以来,高考文言文阅读客观题最后一题涉及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实际上考查的是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把握的能力。该题干扰项(即不符合原文文意的选项)设置的基本做法是,在大体正确的说法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那么,这些不正确的表述究竟有什么特点?我们拟以高考题为例作一番研究。

 

1. 无中生有,即干扰项中的其人或其事不是文中固有的,而是命题者为了迷惑考生故意“杜撰”出来的。2004年江苏高考错在“蔡京……提出异议,但皇帝……的看法”。而文中“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的“或”是不定指代词“有的人”的意思,并不就是指蔡京,说蔡京提出异议纯属无中生有。再如2004全国高考第Ⅰ套试卷第14题B项说疏广要求归老故乡,“中途曾经后悔”,这“后悔”一说在原文中也找不出任何根据。此外,2005年江苏高考“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中无此表述。

 

2. 张冠李戴,即将甲做的事说成是乙所为,牛头不对马嘴。比如2010年辽宁卷第6题 D项“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士兵逃生”,实际上让士兵逃走的是进城的敌兵,不是赵良淳。此处干扰为张冠李戴。又如2009年全国卷第10题C项“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错误,文中说的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与赵君实之流。此处干扰与前例如出一辙。

 

3. 曲解词义,即抓住文中某些关键词语歪曲理解。比如2010年广东卷第8题 C项将原文“获贼间谍”中表示“获”之意理解成“被敌方获知”,2010年江苏高考第7题C 项“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2010年重庆卷第10题C项“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犯人”,而是“冒犯”,此处也是望文生义。2004年全国试卷第14题D项将原文“竟不见用”中表示“最终”之意的“竟”理解成“竟然”,均有望文生义之嫌。

 

4. 叙事混乱,即将几件不相干的事生拉硬扯在一起,造成叙述的混乱。比如2004江苏卷年第14题D项将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一处与原文不符,应将“蔡京”改为“有人”,可从文中的“或”字找到答案。D项中将蔡京与有人做这件事混为一谈,都当作了蔡京所为,造成叙述的混乱。

 

5. 时间错位,即利用时间差将前面的事后置或将后面的事前移。比如2007年江苏卷第10题A项所叙述的事件时间颠倒,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具体时间文中并未涉及。应表述为“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后来亡命江湖;高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去世,高进之安葬母亲之后,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再如2004年试卷第14题A项说,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指吴隐之)”;而从原文看,康伯之母对康伯说的是“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可见,选项将提拔吴隐之的时间已由假想中的“将来”前移为眼前的“尽快”。可以说,利用时间差干扰考生的正常思维是命题者习用的手段,考生不可不察。

 

6. 强加关系,即事物之间本不存在某种关系而故意为之,有悖事理。比如2003年第14题C项为“义兵入关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大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根据文意,该项错误有二:⑴由“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可以推断,要免错失良机,当不“遥为处分”,即裴矩对炀帝所希望的“早还”(京城)处理朝纲,而不是选项所言“主张当即平定”。此处干扰为妄加推断,强加目的。⑵裴矩对炀帝“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的原因是“帝既昏侈逾甚”,而不是选项所言“为全身远祸计”(这只是“对人尽礼遇”的原因)。此处干扰属强加因果。

 

7. 以偏概全,即对有关问题的分析狭窄、片面,不能反映其全貌。比如2009重庆第7题D 项关于“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的原因,只提到“贪高、贪深”;至于“贪饵故”这个主要原因,则只字不提。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高考文言文整体文意题干扰项设置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迷惑性,但只要我们把握命题规律,善于将选项与对应的原文对照起来细心阅读,就一定能识别庐山真面目,获得解题的成功。

 

文言文翻译题

保证句子通顺,语意正确的基础上,关注要点。

    找准和译准句中的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即考试中的“给分点”。

 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

 ① 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要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②比喻。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如保留比喻,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

 ③借代。如“布衣”代未做官之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④委婉说法,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测一测

原   弊[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文中说:“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支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4分)

【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试题分析】(1)为吏、然、簿书听断;(2)督、用者、计其出入;(3)苟知、而、窃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