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笕桥航校飞机迫降丫口田

 昵称3975583 2012-09-11

笕桥航校飞机迫降丫口田

邱从富  张有良  查访整理

民国31(1942)6月的一天中午,天气格外晴朗,者竜正值水稻抽穗扬花的时节。这时,从天空北面上空传来嗡嗡的响声,响声越来越近,一架双翼飞机从北向南飞行,飞行高度约500米。飞机向南飞至马场上空后,又调转头往北飞行至界牌上空又转向南飞,来来回回在者竜界牌至马场上空盘旋10多次后,最后飞到丫口田(位于者竜乡集镇南面3.5公里的者竜茶厂旁)上空绕了两圈后慢慢降低高度,机头朝东开始降落。本来飞机是想借助一道土坎的阻力减速后停在前方的大草坪中,但因土坎脚是一片水稻田,飞机没能冲上草坪,螺旋桨就被打在土坎上变了形,机翼也受损,飞机被迫停落在土坎脚的稻田里。

虽然飞机未停到事先选择的草坪上,但整个迫降过程还算比较平稳,机上的飞行员和他的助手都安然无恙。据事后了解,这架飞机是原国民党中央空军浙江笕桥航校的一架教练机,从昆明飞至镇康执行任务的航行中迷航而造成燃料耗尽,不得不寻找降落的场地进行迫降。经反复察看,才选择在者竜丫口田降落。

飞机降落后,一名飞行员由当地政府请人护送从砖嘉、楚雄走路回昆明请机槭师带受损零件和油料来修理飞机,另一名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留守飞机。在此期间,当地政府派群众进行24小时轮流看守,同时派人骑快马向县政府汇报。

    据有关资料记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设在杭州笕桥的原国民党中央空军航空学校,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迁到昆明巫家坝机场与美国盟军的第十四航空总队——“飞虎队”合作开展训练,为抗日战争培养空军驾驶员和指挥人才。在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命令云南省政府对昆明巫家坝机场进行了3次大的扩建,并兴建了干海子机场和呈贡航空站,将昆明巫家坝机场作为国民党的航空总站。同时,以美国援

华人员陈纳德上校组建的美国志愿空军“飞虎队”(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大本营设在昆明,作战区域遍及中国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广大地区,并出击台湾、香港地区和中缅地区。美国“飞虎队”自19418月成立至1945815日本投降,在中缅战场共作战50余次,击毁日机299架,击伤153架,而“飞虎队”只损失飞机73架,牺牲飞行员22人,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据许多老年人回忆,自从国民党空军来昆,特别是美国“飞虎队”进驻昆明,整个昆明乃至云南很少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

    1942年的者竜,由1939年前的新平县第五区改为风翥乡,管辖范围为现在的者竜、水塘和镇沅县的甸坑、勐真地区。当时的县乡政府,从支持抗战的高度出发,动员整个凤翥乡的老百姓自带粮食和铺盖到者竜丫口田,按照昆明空军总站的要求,修建飞机场(实为宽50多米、长400米的飞机跑道)。

    一个多月后,飞机跑道已修好,飞机受损的零件和油料也从昆明用马帮驮运到丫口田并修理完毕,经机械师反复检查可以起飞。这时,给飞机加足燃料,发动当地百姓一两百人将飞机推上新挖的跑道,驾驶员和助手向地方政府官员和百姓告别上机,点着发动机,使飞机先沿着跑道慢慢滑行,最后向前冲刺,飞机终于昂起头来,飞向天空。飞机在丫口田上空盘绕一圈后,向东北方慢慢飞去,最后消失在空中。

    飞机降落丫口田后,由于当地群众从未见过飞机,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互相奔走相告,携老扶幼前来观看。有的不辞路途遥远,有的甚至走一两天路程前来观看飞机。飞机逗留的一个多月间,每天都有很多人前往观看。围观的人最多的要算飞机修复后要起飞那天。据老人回忆,早在飞机要起飞的前五六天,群众中就传开“飞机要回去了”,大家都准备到那天放下手中的活计,一定要亲赴现场对飞机如何飞上天大饱眼福。因此,飞机“离别”那天,大约有三四千人到丫口田观看、送行。有的群众因为生产太忙和路途遥远,耽误了观看飞机起飞的时间,等走到丫口田时,飞机已经飞走,还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抗日战争期间“打小日本的飞机降落者竜丫口田并修好又飞去打日本”的说法,在今天的者竜、水塘和聘嘉一带七、八十岁的老人中流传很广。在询访中感到许多老人都为能亲眼见到飞机降落和起飞而感到十务自豪。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走访者竜乡的迟忠和、李荣林和锷,鄂嘉的杨子礼3位老人时,他们仍然记忆犹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