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伟大社会理想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志向。它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伟大社会理想,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内容。在原文中是这样论述的: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段话的白话文意思大致是: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呢?”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孔子的这种志向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永远是一种崇高的理想,非常值得我们在社会现实中发扬光大。 “老者安之”,可以说这直接是弘扬“孝道”的问题。如果老者不安,就是孝道出了问题。孝道有了问题,就会波及整个社会风气。中国已渐渐地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实现“老者安之”正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我们既要弘扬孝道,又要发挥社会力量,切实办好诸如“老年公寓”、“敬老院”等等有利于安居老人的场所,真正地实现“老者安人”,让全社会的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朋友信之”,可以说这就是在倡导“诚信之道”和“交往之道”。如果缺失了诚信,社会交往的有效性就会出现问题。当今社会由诚信丧失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已数不胜数。它在广义层面上,已涉及到社会“秩序”问题,因为朋友交往中诚信的丧失,就会产生猜忌、倾轧和争斗,其争斗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倡导“朋友信之”是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一块基石。 “少者怀之”,可以说这与孔子的教育理想有关。少年人需要得到关爱,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社会的未来才会越变越好。当代中国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关怀是有的,但是方式方法还存在很大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做好“少者怀之”这篇大文章是一个迫不及待的任务,我们要从“少年强国则强”的宗旨出发,切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孔子的这三个志向,可以说是孔子精心设想出来的“理想国”景象,也是孔子的伟大社会理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真理。虽然孔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他的伟大理想,但是却给后人指明了社会发展的一条大道,只要真正实现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伟大社会理想,民生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社会就会真正地进入和谐发展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