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老子第一章:道是玄妙不可说的

 昵称13604 2012-09-13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八十一章最关键的在第一章,不知道是有意的安排还是怎么着,很多的经典最关键的一章都是如此。比方,《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句就讲完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讲完了。经典都是这样,开宗明义,你要明白就全明白了,要不明白就只好往下看。

 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道德经》八十一章也是如此,最关键的是第一章,第一章最关键的是第一句,第一句最关键的是第一个字。你要是第一个字不明白,只好看一句“道可道”三个字。这三个字不行,就六个字“非常道”。六个字不行,后面“名可名”就来了。然后就整个的一章,整个一本。

这“道”是什么?经过诵读我们就知道,“道”是不可说的,说了也白说。“道”是听不见的,“道”是看不见的,“道”是任何感觉都感觉不到的。有好多人学了《道德经》,说我恍兮惚兮感觉到道了。完了!他限于感觉,把稀里糊涂的状态叫作恍兮惚兮,“道”是不能用感觉来比作的,任何感觉都做不到。

因为感觉是有“你”在感觉,还有感觉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对象,形成一个二分,形成了一个关系。“道”不在关系,“道”是你跟它成为一体的时候才明白。叫“可入而不可说,可传而不可授”。不能授给你,但能够传给你。“传”是什么?“传”是点悟,点亮。所以《道德经》老子接下来要讲八十一章,他要“传”这么一个东西。所以他一开始就上来说,我下面讲的都不算。

为什么?是让你别忘记了我现在讲的都是语言,别把语言当作为“道。语言想办法去描述的是“关于”那个东西,而不是那个东西。语言描述的是描述的那个东西,也就是说关于那个东西,而不是那个东西。

所以第一句话“道可道”,它不可说,“关于”是可以的。苹果是什么味道,你可以说一大堆,每个人都可以交流,但那个是苹果的味道吗?不是。因为它已经落于语言,落于交流的层面。所以叫“道可道”,第一个“道”,是老子整个的《道德经》里要讲的那个核心,那个根本,那个人生的状态,那个世界的实相。

后面的“可道”是什么道?那是说的意思。这“道”是可以道说的,但可以道的那个“道”,叫“非常道”,也就是它不是那个“常道”,并非那个“常道”。所以,那个“道”实际上就是“常道”的意思。因为可道了,怎么办?老子没办法,又设法立了一个名词叫“常道”。“常道”是不是“道”?“常道”就是“道”。

那么到底“道”是什么?我们没法说。随着我们后面越说越多,可能会有所理解,特别是当你有所体会,就能理解。现在没啥体会,名词还是名词,语言还是语言,跟你的经验连不起来。

我们说整本《道德经》是根手指头,但你现在先要把手指头看看清楚吧,我们学《道德经》,并不是为了要研究弄清楚这根手指头,不是的,而是要寻着这根手指头方向指的那个月亮。但那个手指头在哪里?手指头指的那个方向在哪里?你要看清楚!所以把这个文义弄通,把基本的涵义都弄通是必须的。

有的人说既然《道德经》是根手指头,每一句都是指的月亮,那为什么要把每一句都弄通?是的,你不需要把每一句弄通,但大体的要清楚。那么这个“道”,我们就把它存在那个地方,这个是不能讲。

老子说那个“道”是“非常道”,可以道的只是“非常道”。“道”根本不是你常规的方式能够接近的。如果你不超越你自己,你是没有办法体道的。所以我说,如果没有身心的转换,有一定的变化,《道德经》是读不出味道的。但是如果有一定的转化,你经常会发现惊喜,甚至厉害到随时随地都有惊喜。那得依赖于你的变化。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先在字面上讲了,内涵最最关键的留在整本《道德经》里。我们八十一章说完了,也许仍没有说清楚,这是最正常不过。这个是要引导大家去体会的

    名可名,非常名

这个名,我的解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解读,亘古以来第一人解读。第一个“名”,是心的意思,一颗心。有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名”是心?这个“名”只能够在中国文化里面有,因为大词典都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保留在翻译里面。

佛经的翻译“名”、“色”两个词,“色”是指的可以看得见的,有形体的,有色彩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名”指什么?指的是心,精神境界,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五蕴,概括为“名”、“色”两个词。佛教里有保留,但大词典、汉语词典、康熙字典里查不到。这个“名”是心的含义,已经没了,查不到。为什么会把佛经如此给翻译过来?因为当时把佛经翻译过来的时候,人们还在这么用,“名”就是心的意思。

这个心呀,“可名”。后面这个“名”,是“命名”的意思,心是可以描述,可以命名的,但是被描述、被命名的那颗心就不是常心了。

我们现在说,我这颗是慈悲心,我这颗是清静心,当你用语言描述这颗慈悲心,清静心的时候,是那个清静心本身吗?不是的。这个清静心、慈悲心的本身,这个心它完完全全是一个体验,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实相,就像“道”一样的。

实际上任何一个东西,当我们看外面的一棵树的时候,说“这是一棵树”。当我们说“树”的时候,我们马上就跟这棵树分离了。一旦我们把它命名就分离了。那个是树吗?我们只是用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感觉去捕捉到这样一个形象然后去命名而已,是非常肤浅地投射到它上面的一个东西而已。能等于这个实质吗?完全不等于。

对有一个人种树的情况去讲,那棵树是他的一个寄托,他看着它生长、发芽,看着它成长起来,引发的是内心的不同的喜悦,不同的感受,但能等同于你一个陌生人看它一眼的那个状态吗?完全不一样。

所以,当我们在命名一个东西的时候,就只是语言化了。千万要记得,一旦语言化,就跟这个事物分离了,就不等同于事物,它仅仅是在语言的范围里面给它一个命名,是为了方便交流这个东西,而不等于这个东西。

所以老子首先一开始就上来讲这么多的话,就是让你千万记得,接下来我要讲那么多了,千万别混在一块!你以为我现在讲的是“道”?我讲的是“关于道”。只是大约的有一个方向,你要往那个方向走。你把这本书全背出来了,天天盯着它也没用。

“道”是在生活中的,是在你生命中的,这就叫“名可名,非常名”。记得这个“常”字,这“常”有的时候就是“道”的涵义,它就等同于“道”,就是恒长,永恒,普遍,俱足。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局限的东西。所以我把这个“名”解释为心,这是一个很独特的一个解释。

这个“心”跟“道”什么关系?“心”跟“道”一样的玄妙,而人没有办法来认识“道”,来体会“道”,除了用你的“心”。所以为什么老子第一句话讲个“道”,第二句讲个“心”呢?“心”太重要了!我们就是靠“心”来跟“道”相合的。我们也就是因为这颗“心”——中国人讲“心”是很复杂的,我在讲不同层次的“心”了啊——同样是这颗“心”,就是因为这颗“心”使得我们跟这个“道”分离了,没有这“心”还是一体的。

比方这树,树会有烦恼吗?树完全是在“道”里面,大自然该怎么样,完全随顺。春天该发芽就发芽,秋天叶子落了就落了,冬天光秃秃的就在那儿了,它会哀愁吗?它会在六、七月份的时候哈哈大笑吗?它会在冬天的时候非常悲哀吗?不会。那些是我们人的投射。

是人的这颗心会造成:啊!这春天好美哟,绿色充满了,生机盎然,我们要去踏青!然后有的人因为春天很怒放就发疯了。这就是人心呀!精神病人都在春天发,秋天冬天不会发精神病的。因为他跟外界环境相应,这样一来这棵心就启动了。

一棵树不会发精神病:我今天要发病了,我要走开,不在这儿了!没有这回事。一到秋天我们看着树,然后说:这个秋风扫落叶,萧瑟得很!冬天都要来了,好像很寒冷,孤独,寂寞!

这些全是你人自己情绪的投射。哪里造作出来的?就是你的一颗“心”造作出来的。一到冬天就悲哀,那是你造作出来的。

同样的一个情景,在不同的人那里有完全不同的体会和反应。为什么?因为心是活的,看你是怎么活法,是活这个相中,还是那个相中。以前禅宗讲到这样一公案:一个禅师碰到一老婆婆在哭,问为什么这样哭呀?婆婆说:我一个女儿卖鞋子,一个女儿卖雨伞,下雨天的时候,卖鞋子的女儿鞋子卖不出去,我为她哭。晴天的时候,卖雨伞的女儿雨伞卖不出去,我为她哭。于是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她都哭,所以人们都叫她哭婆。你看她就是这样看问题的。

禅师说:老婆婆您想想,您可以在下雨天的时候为卖雨伞的女儿庆祝呀,晴天的时候另一个女儿可以卖出鞋子了,您可以为她庆祝。老婆婆一想:对呀!就笑了。无论晴天还是下雨她都笑,又变成笑婆婆。就这么一转念。

我们看故事写得很简单,哎哟,这老婆婆好笨呀!其实我们都是那老婆婆,当你痛苦的时候为什么不转念呢?你没有看到另外一边。

所以这个“心”很重要,“心”的转念很重要,老子为什么要谈“心”呀,为什么我要诠释这个“心”?我要诠释这个“心”是有道理的。一个,它是有来源的;第二个,对这个“道”,有啥能悟道呢?这是这个“心”!我用我的感觉,感觉的源头是什么?还是那个“心”。认识的源头还在那个“心”,信念的源头还在那个“心”。

最后“道”在哪里?“道”也在“心”里。所以他要讲“心”呀!你这个“心”要是把它命名了,就不是那个常心。要千万注意,要去体会,要真正在“心”上下功夫才行。这叫“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这两句话已经把最核心的东西都讲了。悟道的途径,悟道的手段都讲了,如果你看到一个名字命名,你就不知道用的是啥?用的是我们的“心”。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个“道”不可说,那怎么办呢?老子又下来一个层次跟你说,说一个“有无”。因为对于“有无”,你是知道的。比如说一座房子,房子墙的部分是“有”,里面空间的部分是“无”,这在第十三章里就讲到了。“有无”在生活里面找得到某个对应的东西让你能够领悟。

“无”是什么?“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对一个那么宠大的整个世界来讲,“无”是开始,天地的源头是“无”。我们这个人的经验是,整个的东西、事物、世界都存在于天地之间,那么天地的源头是什么呢?我们能够看得见的这个大的相,就是天地。老子说,天地的那个源头叫“无”,所以这个世界是“无中生有”,天地是从这个“无”中出生的。

“有,名万物之母”。比这个天地小的,万物是更具体的东西,具体的东西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有”。这个“有”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很哲学的语言就叫“存在”。就是万物的母亲,也是源头的意思。万物的母亲是“有”,是“存在”。

这个“存在”是什么呢?老子也不能多说,但他现在跟你讲了,“道”是完全不可说的,现在接下来下一个层次讲“有无”,“有无”是跟你的生活经验相对应的,“有无”就讲了天地,讲了万物,一下子,这几句话全讲了。第一章应该画图,结构很清楚:“道”,“有无”,然后“天地、万物”,三个层次。

天地万物里面,有一个最有灵性的东西是什么呢?天地之间最有灵性的是人。人最关键的是什么?心,那颗心。所以第三个层次:天地、万物,其中还包括了人。

这个是老子讲的整个宇宙在“道”的世界里面的关系,“道”,“有无”,然后“天地万物人”,三个层次。这个是“道”化生万物的一个过程。搞哲学的人对这个东西一听兴趣就来了,因为搞哲学的人都喜欢宇宙的图式,《老子》的第一章就讲这个。老子讲这些东西不是给你玩玩的,而哲学家是玩玩的,对想出来的那个东西很起劲,然后写很多著作,觉得解释了老子讲的这个宇宙。

老子讲这个东西,解释这个宇宙的关系是要来干嘛的?是要来让我们悟道的!他必须要回上去,下来以后回不上去不行。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回上去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无欲”、“有欲”是人心的两种状态,或者就说是你这个人的两种境界。“有欲”的境界就是我们现在的境界,就是我们出生之后学习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从语言开始,从认识事情、事物开始,然后不断地分别、分别开始,不断地说我、我、我开始,OK!然后我们形成的一切状态,这个状态就叫“有欲”状态。

所以,“有欲”怎么样?“有欲”“观其徼”。“徼”是什么意思?“徼”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边界,就是你我之间的分别。“徼”为边界的意思。“有欲”的状态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分别的世界,就像我们现在睁开眼睛一看,这是桌子,这是植物、杯子、手机,这是你、我们,这个是头发、衣服等等,凡是你所能分别的就叫“有欲”状态。所以看见的是什么?看见的就是分别,就是“徼”。

这个状态你能够分别还可以,但这分别里面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我”。当我们看见植物的时候,我们马上就会分别得出来我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有的人说,“嗯,这个长得挺难看的”,这就是有一个所谓美丑的分别、喜恶的分别。“我不喜欢它,我喜欢红花”,而不是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植物。他马上就起一个自己主观的分别判断喜好:这棵跟那棵,哪个好看?

我们不仅自己分别,还要教小孩,问:“哪个好看呀?喜欢哪个?”全是教的这些。而不是说它有它的美,它们都能够呼唤我们内在的生命感,它们都是绿色的等等。而只问:“你喜欢哪个?两个挑一个,哪一个可以拿回家?”完了!这些东西都是从“我”出发的。所以“有欲”状态,除了“分别”就是“我”。

“分别”、“我”只能看到这些分别,也只能给我们带来烦恼。如果贪心的话,两盆花都带回去,我都喜欢,我两个都带回去;我不喜欢,两个都不想带。喜欢一个带一个,那还是遂了你的愿,而当你喜欢得要死但就是拿不到的时候,你就起烦恼,这就是“我”在起作用。因为我起了这个念。好了,烦恼就来了!

所以“有欲”的世界不仅起了边界,而且还起了烦恼。人生所有的烦恼痛苦就是跟你的分别、判断、喜恶、占有有关系,这句话都概括在“有欲观其徼”里面。

另外一个状态是什么样的呢?老子跟我们讲的就是另外一个状态,就是要解脱烦恼痛苦的这个状态。那个状态就叫作“妙”。“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在“无欲”状态的时候,可以看到的是“妙”。

“妙”是啥意?“妙”是妙不可言,“妙”是说不出来的那个,叫它喜悦也可以,叫它大美也可以,叫它如实、真实、客观、原本也可以。佛教是叫“实相”这个概念,哲学里面是叫“本体”。用语言来表示,叫“妙不可言”,说不出来。它就是讲“妙”。

用“道”的眼睛看到的这个世界,看到的就是实相,看到的是一个跟你的欲望无关的、纯粹的,你跟它可以并存的那个状态,你没有在其中可以投射的那个状态。

这个“妙”就是无法用语言来叙说的。老子一直想办法都没有说清楚,更何况我们?但是,老子说这个“妙”是不可说的,但是我们是有办法体会到它。老子一直给我们信心,因为它一直在,很清楚的。我们是可以有机会去体会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是哪两者?“妙”和“徼”。“妙”和“徼”这两者,“同出而异名”,来自于一个源头。你别看那个事物,好像我们眼睛里看到的是那么多那么多分别的事物,然后另外一个“无欲”的状态里面看到的是“妙”,这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吗?

是一个东西,只是因为人在不同境界里面看到的是两个。一个是“有欲”境界,一个是“无欲”境界。叫“同出而异名”,它们来自同一个源头,但是用不同的名字。或者我们讲,一个就是醒着的状态,一个就是睡觉的状态。这两个状态都是你的状态,所以,我们在有欲状态下看到的东西叫幻象,但有人却看到了这个幻象背后的东西,叫实相。

幻象和实相其实是一体的,之所以区别这幻象和实相,是因为心的状况不一样。所以关键是你这颗心能不能转化。

这在佛教里叫什么?唯心。叫“一切唯心,万法为识”。按照我们一般的普通讲法,这纯粹就叫唯心主义。这个世界,呈现的世界,你的这个世界看起来与我的世界看起来是一个世界。我们说我们看到的好像是有一个客观世界,其实不是。你的世界跟我的世界,是一个类似客观的世界。这个类似,就好像是在我们之外的一个共同的世界,其实不是,你看到的是你的,我看到的是我的,不是同一个世界。

就像我们俩用语言在交流一样,我用这个词跟你用这个词用的是同一个词,这内涵好像我们都知道的,其实内涵都是不一样的。我上次举过例子,内涵可以是不一样的。这里也是,这个“妙”和“徼”,看起来有如此的分别,但是其实它们是同源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它说实际上它们都叫“玄”。“玄”是什么?“玄”就是那不可说的,“玄”就是“妙”,“玄”就是语言不能及,思维不能及。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还有“玄”,“玄”的那个部分,“玄”的源头,“玄”可以是这个“玄”,可以是那个“玄”,“玄”有很多种“玄”。而“玄”的总源头又叫什么?“众妙之门”。其实就是“道”。

老子刚才讲到“道”、“有无”、“天地”、“万物”、“人”,然后这边呢,“有欲”、“无欲”,“妙”、“众妙之门”。如果我们把刚才那个部分叫作世界,叫作演化,叫作客观,那么这部分叫什么?是人的精神部分,是返回去的那个部分。

“有欲”、“无欲”都属于精神部分,“妙”、“徼”都属于人的感受系统。“众妙之门”都是属于人的主观、感觉、精神的这些系统。

好,这一圈都兜回去了。一边是世界如何演化的,一边是人如何去认识这个众妙之门。回去了。

老子第一章就讲了这么样的一个大纲,整个《道德经》接下来要讲的这个世界是怎么样怎么样的。

当然,这个世界是怎么样怎么样,一层层下来老子不多说,他后面还说了一点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他不多说的。因为世界是怎么来的,科学家要讨论它,哲学家也要去想,这是他们这些头脑有兴趣的人做的事情,在《庄子》那里,就是他的朋友惠子要研究的对象。但老子、庄子这么些人在讲这个东西的时候,讲完就算数,不多讲了。

接下来讲的关键是怎么回去?关键是如何悟道!

道家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本来是这个样子。佛家也是如此,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人是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现在的生物学家,如达尔文就说人是进化而来的,怎么样从单细胞变成多细胞,最后就由远古时代的人进化到现代,这一大串,然后找到很多根据,一环扣一环,这是科学家的思路。

但现在人们经过思考进一步发现达尔文的这个讲法有问题了,遭遇到很大的困难,这只是一种理论而已,不是这个样子。人不是这么进化而来的,而是本来就有的。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如从天上下来的,然后吃了地球上的东西体重加大飞不上去了等等,呵呵。这个是一些只想要满足头脑的种种说法。

所以,世界的起源是什么样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在释伽牟尼那里都属于无记的问题,叫“十四无记”。这十四个问题释迦牟尼是不回答的。这些问题如天地是从哪里来的,圣人都到哪里去等等,他都不回答的。

这些问题都是头脑想要搞清楚但永远都搞不清楚,但你一旦开悟就知道,现在一概不讨论。释迦牟尼拿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些问题不要讨论。

一个人经过一射箭场,正好有一只箭射到他,这支箭有毒。对中了这支毒箭的人来讲,他还要研究这支箭是从哪里来,是用什么材料打的,还需要问这些问题吗?他不要了!唯一的想法是赶快拔出来!而且要解毒!

所以释迦牟尼说你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要探讨这些问题吗?以他高度的智慧都不可说,何况你这个脑袋还想搞清楚?那不是误入歧途吗?所以“十四无记”就是不谈这些问题,完全搁浅在那个地方。

后来西方德国近代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也发现了类似的一些问题,他称它为“二律背反”。你正反两个方面,这么说也是对的,那样说也是对的。说世界是有限的,是对的;说世界是无限的,也是对的。好了,他说这个实际上是“二律背反”。他发现了四个“二律背反”,他太伟大了,这个跟释迦牟尼简直是一样的,但他是用哲学思维到的那个境界。康德最后说:上帝在哪?上帝在不可得的那个地方,人类的头脑不能够去认识它。他知道人类的头脑在这些问题上要停止,止步了。

所以世界是如何起源的这类问题,对老子这样的人,他们讲讲就算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好多人很起劲去研究“道”是什么,“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你就陷入了一个误区!老子只是说说而已,他最重要的是讲我们现在这个人如何悟道,如何自在,如何自由,如何逍遥,如何解脱痛苦!所以整本《道德经》是讲的这个。

关于世界是如何的,他不再跟你去纠缠的,当然他一定是有一个世界图式的。他对世界不是没有看法,他有看法,但是描述这个图式、图景不是他的重点。只是因为你的头脑需要,他就跟你讲一讲。

所以第一章先讲了一个大的部分,讲了一个世界是如何来的?天地万物是如何来的?人是如何来的?然后又讲了人怎么返回去?这就是第一章的内容。真的是叫“玄之又玄”。你们听得稀里糊涂是对的,要是听得明明白白,问题就大了,还是保持稀里糊涂的好。

(本文讲解:顾瑞荣老师。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dbb3b0102e3ll.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