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西会战周北辰白刃战日军 美女高中生闻讯嫁英雄

 松边醉客 2012-09-13

核心提示:日军向青岩阵地发动猛攻,反复冲击达九次之多,最后周北辰连长身先士卒,手持冲锋枪冲向日军,与突入之敌展开白刃肉搏战,才将日军打败。……当时远在南京的一个姑娘。当1945年8月15号周北辰随74军到南京参加受降的时候,这位刚刚高中毕业的美丽的姑娘,找到了周北辰并且很快嫁给了他。

凤凰卫视2012年9月1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与龙潭的泷寺保三郎的命运如出一辙,日军另外几路的进攻也是以先期的异常顺利而开始。与之相反,湘西会战自1945年4月9日打响之后,中国军队采用的是“攻势防御”的战略,会战初期实行防中有攻,攻防结合的战术,意在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阻敌于雪峰山东麓,使日军陷于雪峰山纵深地带,然后相机进行决战,全歼日军。因此按照预定部署,在日军左、中、右三路同时发动进攻之时,中国军队第100军、第74军和第73军分路拦阻,且战且退。

会战初期日军进攻出乎预料地顺利,然而这并没有引起坂西一郎的重视。在他看来,国军什么时候都是这样不堪一击,只是他可能忘了,在这次交锋中,中国军队除了依旧保有兵力上的优势之外,仅从装备和制空权来说就已是今非昔比了。

陈晓楠:1945年,对于蒋介石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国军在装备上取得了脱胎换骨的大改变。这是因为在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全歼缅北日军38师团,该师团全军覆没,师团长自杀身亡。

中印公路开通到了昆明,从印度输入的美国租借法案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运抵中国。到了湘西会战之前,国军第四方面军最精锐的第18军、第74军、73军共10个师,都已经完成了部分或者全部的美械换装。并且按照美军的方式来训练强化新兵的战斗力。所以说这些国军部队的战斗力大幅增加,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单单这10个师,日军华南地区现有部队就很难对付,不用说还有参加湘西会战另外的16个师。同时中美联合空军,已经全面掌握了湖南一带的制空权。日军飞机在这些地区白天几乎绝迹。

解说:战役初期,日军中路主攻部队116师团第109联队长驱直入,短短几天就到达雪峰山的腹地龙潭。这使得116师团的师长菱田元四郎异常兴奋,他一面命令部队继续猛进,扩大战果,一面建议,在深入雪峰山腹地之前,各路主力密切配合,从北迂回包围,吃掉雪峰山南麓的第74军。菱田元四郎的意见,得到了他的同期同学坂西一郎的认可。

4月19日,各路日军纷纷调整部署,企图向雪峰山南麓扑进。正当日军调整兵力时,战场情况却发生了改变。日军右翼第47师团,由重广三马率领的131联队,前进到新化城南的禾青后,遭到第73军的坚决阻击。4月21日清晨,该路日军冒进到桃林徐家桥时,突遭西边和北边两面山上迫击炮机关枪的猛烈轰击扫射。

中国军队以烟弹指示日军集中的位置,迫击炮弹如同暴雨般从天而降,哪里有大群的日军,哪里就是一片火海。于是,右翼日军开始展开痛苦的突围作战。

与此同时日军左翼第68师团关根支队,为了策应第116师团的歼灭战,决定从西、南两面对第74军构成包围圈。令支队主力突进到瓦屋塘附近,然后迂回到中国军队背后,企图切断国军退路。于是其独立步兵第117大队,向着湘西南重镇武冈猛扑过来。

萧时升(湖南武冈学者):抗日战争八年,一直到四月这个战事以前,它基本上是个大后方,连桂林都,桂林包括常德那一带,后来包括长沙大火,他们基本那一些全部被,我们这个地方日军,当时一直没来。所以这个在长沙的损坏的很多的机关,包括黄埔军校包括学校,都迁到武冈这一块来了。

解说:武冈东临资水,西倚雪峰山,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湘西南的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冈城经历代修筑而变得十分坚固,墙高10米,厚8米。护城河宽达二三十米,深三五米。自古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武冈是整个湘西会战初期的核心要地,由最有战斗力的抗日铁军,74军第58师172团1营驻守。

萧时升:城墙本身比较高,它就好像个天然的碉堡,特别是城垛,城垛就好像长城一样,城里面有两个水垛,水门嘛,它就用那个石头用那个松树板,不是用沙子的,松树板就是很厚的,然后竖起来,就把那个石头裸石把它压上,你枪也打不进也打不了,炮也打不了。

解说:74军在战前紧急加固工事,特别是内城防线。用当地的黄泥细沙跟石灰混合,再加上当地老百姓提供的只有过年时才吃的糯米,一起浇铸,构成一个一般炮弹都打不开的坚固防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