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民间戏曲— 鼓儿哼 四段 鼓儿哼的有关知识

 公司总裁 2012-09-14

鼓儿哼

百科鼓儿哼,中原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因其表演形式为一人表演、以击鼓和碰击犁铧片为伴奏击节乐器,演唱时,起腔及落腔的拖腔都是用鼻子哼出来的而被称为鼓儿哼、犁铧大鼓等。其旋律唱腔、伴奏、语言、音韵及其曲目在众多说唱艺术中独具一格

简介

鼓儿哼鼓儿哼
 鼓儿哼又称鼓儿词、南阳鼓词,是南阳本地曲种之一,源于唐代的道调、道曲。20世纪20年代之前是鼓儿词的兴盛时期,以镇平县为集中地,主要分布在南阳、社旗、唐河、新野、方城等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翻身文艺”的兴起,演唱活动复苏,到上世纪70年代,在表演中加入三弦伴奏,并改进唱腔,称为“南阳大鼓”。 

起源

南阳戏曲文化早在张衡《南都赋》中就可见一斑:“齐童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而今天的南阳,仍是“小戏遍地跑”的戏窝子,南阳大鼓就是其中一例。鼓点声声不断“鼓儿哼是南阳的稀有曲种,其伴奏的主要乐器为一面鼓,加之尾句拖腔哼声较重较长,所以称这种剧种为鼓儿哼。”南阳最早的鼓儿哼戏班由镇平艺人李效成、刘金魁等于1928年创建,它采用坠子的唱腔旋律,糅合鼓儿词的板式腔体,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悦耳动听。 

表演形式

该戏农闲时常在民间演出,其乐器不多,演员阵容不大,对演出场地条件要求不高,故而深受群众欢迎,在此基础上创新而来的南阳大鼓加入了三弦伴奏,旋律独特,三弦演员还可以与主演进行交流,或两人对口演唱,使演出形式更加灵活。 

曲目

鼓儿哼演唱的曲目分长篇和短篇,传统曲目内容浩繁,良莠杂陈。长篇大书可以演唱几场到几十场,有《包公案》《施公案》《大八义》《小八义》等60余部;短篇以300句为限,或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取材于社会生活,或是长篇大书中的节选,有《拉荆芭》《十字坡》《桃园结义》《刘全进瓜》《罗成算卦》等50余篇。 

鼓儿哼还有“书帽”———即趣味性很强的小段,《十八扯》《大实话》《颠倒歌》《鸭子跳坑》是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其语言简练生动,逗趣引人,作为大书开演之前的开场,颇受听众欢迎。

南阳鼓儿哼传人尹家宝的演唱

 
mvi_7554南阳鼓而哼3
MVI_7554南阳鼓而哼1
播放:13
频道:原创
时间:2012-02-12 23:02:02
[收藏]  [转发]
mvi_7553南阳鼓而哼2
MVI_7553南阳鼓而哼2
播放:478
频道:原创
时间:2012-02-12 20:22:56

 

南阳鼓词,又名鼓儿词。早期的鼓词因唱腔的尾音多带鼻音哼字,故又名鼓儿哼。

鼓词形式历史悠久。源于唐代的道调,道曲,相传是道教宣传道义的工具。北宋时加上了渔鼓简子,称为道情,南宋时道情中的一支传唱世俗故事,设场卖艺以为谋生手段,过去称此为“俚俗鼓儿词”,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在北方流行。相传鼓词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北方传入南阳,另一说法是于明末清初,由山东郸县艺人张万年将这种俚俗鼓儿词传入南阳。。这一支就是元代道教名师代道教名师邱处机所掌握的龙门全真派,艺人尊称邱处机为邱祖,盖出于此。

编辑摘要

目录

1 简介
2 特色形式
3 历史渊源
4 传承形式

 

南阳鼓词 - 简介

南阳鼓词《世锦腾飞》南阳鼓词《世锦腾飞》

南阳鼓词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俚俗鼓词,也叫鼓儿词、鼓儿哼、犁铧大鼓,它和道教劝道的渔鼓道情是一脉两支,是源于道曲而衍变形成的独角书形式。因其演唱简单,所以易学、易唱、易懂,是南阳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四大曲种之一。其演唱形式是:演唱者面前放一鼓架,架上置一个扁圆小鼓,左手托着两片犁钢片,用中指相隔上下,以腕力上下甩动,使犁铧钢片两端相互碰击发出有节奏的“当当”响声;右手握一根小木槌,当唱完一段之后,便敲起面前的皮鼓,作为伴奏,也可使演唱者稍作喘息。鼓点没有固定的鼓经,过门也是根据所说故事情节自定长短,鼓点的迟疾、轻重是烘托气氛的主要手段。

南阳鼓词 - 特色形式

该民间艺人叫徐清发,1934年出生,自幼热爱说唱艺术,记忆力惊人,自学成才,60年代到70年代在湖北、河北、山东等周边省市巡回演出鼓词,可唱鼓词百余部,如《大八义》、《小八义》、《桃园结义》等著名长短篇段子,目前已在今年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已被上报为民间艺术保护人。该民间艺人叫徐清发,1934年出生,自幼热爱说唱艺术,记忆力惊人,自学成才,60年代到70年代在湖北、河北、山东等周边省市巡回演出鼓词,可唱鼓词百余部,如《大八义》、《小八义》、《桃园结义》等著名长短篇段子,目前已在今年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已被上报为民间艺术保护人。

鼓词又称说书,俗称“鼓儿哼”,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又具有说和的艺术表现,属于曲艺的范畴。说书就是艺人用当地的语言将历史进行演义,或者将民间流传故事如“二十四孝”又称生活段子,借助于鼓和云板两种打击乐而进行说和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一门语言艺术,又是一门说唱艺术,可以说每个说书艺人既精通音律又是语言的高手,他们对语言这门艺术很有研究,在语气、语速、音高、音色等语言技巧方面也很有造诣,并善于模仿各种人物的语气声调和自然声响,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原本毫不动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精彩之处往往妙语连珠,既押韵又生动,让人拍案叫绝,忍不住击掌叫好。剧本的创造性发挥使故事和小说的审美趣味尽量本地化、群众化,从而使说书这门艺术更深的置身于群众中去,成为名符其实的大众文化。[1]

群众性

说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广大基层群众接受历史教育、播传的纽带,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往往在农闲和雨天,大家凑钱或凑粮请艺人说书,人们围场而坐,仔细聆听,或躺,或坐,或傍,或靠,或闭目陶醉在剧情之中,直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人们往往还是不愿离去,缠住艺人再来一段。

  

南阳鼓词 - 历史渊源

说书艺术起源于春秋时期,相传孔子被蔡国扣留,其弟子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老师灌输的知识编成押韵的句子,手持竹板,边击边说,终将老师救回。说书在中原大地渊源流长,且说书艺人在一定时期特定区域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末,因农村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各种文艺媒介的不断出现,以及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的冲击,说书这个古老的艺术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在内乡县还有少数地方少数人对这门艺术依然情有独钟,遇到年来节到或婚丧嫁娶时会请这些艺人前去说唱。

  

南阳鼓词 - 传承形式

说书艺术从春秋时期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基本上是农村民间的一种草根文化。流传形式往往是师徒口口相传,没有专门学堂来教授,因而艺人往往只知道自己的老师,且行套简单,独人进行,一手敲鼓,一手打云板,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段。具体运作往往也很简单,或有钱大户出资请唱,或由一人成头挨家挨户凑钱、凑粮请唱,基本上是以场次给报酬,但也有送场的,比如在某个地方一连演出十天八天的,艺人会在临走前不要报酬,再送一场或一天,以示对当地人的感谢。说书的特点是演出的时间地点随意,不受限止,演出阵容最小,演出内容最丰富,既能讲出前朝历史、古代人物、民间英雄豪杰,又能教给做人的道理,引导百姓辨别善恶,树立正义感,寓教寓乐。2008年3月,“鼓词”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相关文献

起源与发展

鼓词鼓词

鼓词的名称,起于明代。今存明代鼓词作品有《大明兴隆传》、《乱柴沟》等,演唱情况则缺乏记载。清代初年以后,鼓词演唱相当兴盛。

北方鼓词有两种演唱方式:一种是艺人自击鼓板,无乐器伴奏,主要流行在农村,以说唱中篇鼓书为主,也有一些短段儿书;曲词采取上下句反复的诗赞体,曲调比较朴拙。另一种是艺人自弹三弦说唱的,称为“三弦书”或“弦子书”,农村和城市都有流传。曲词有诗赞体和乐曲体两种。清康熙年间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有咏“鼓儿词”一首,注释说:“瞽者唱稗史,以三弦弹曲,名‘八板’以按之。”这种以〔老八板〕乐曲演唱的鼓词,一直到乾隆年间还在流行。据《霓裳续谱》中《留神听》一曲描写盲艺人在街头演唱的鼓词,除弦子外,还有琵琶、拉琴伴奏。嘉庆以后,又有以〔太平年〕乐曲演唱的鼓词,今存有木刻本《白宝柱借当》、《李方巧得妻》、《绣鞋记》等多种。另外,子弟书在传入民间由盲艺人演唱时,也称为弦子书。这些多半是中篇和短篇曲词,内容以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的题材为多。诗赞体的鼓词,内容以长篇讲史的题材为多,今存有大量的刻本、抄本、石印本,如《梅花三国》、《西唐传》、《北唐传》、《杨家将》、《呼家将》等,数量极多。鸦片战争以后,农村中以鼓板击节而唱的艺人和弦子书艺人逐渐拼档演出,形成近代艺人自击鼓板并有三弦伴奏的大鼓书;后来又经过河北的马三峰、山东的何老凤等人在唱腔上加工提高,逐渐形成了西河大鼓山东大鼓等品种繁多的大鼓书。[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演唱古词《取长沙》)]如图。

鼓词鼓词《取长沙》


南方鼓词,另有源流。清初至乾隆年间,有流传于江苏省扬州地区的“扬州鼓词”,说唱时采用鼓、琴合奏的形式。但不甚盛行。据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大鼓书始于渔鼓简板说孙猴子,佐以单皮鼓檀板,谓之段儿书;后增弦子,谓之靠山调。此技周善文一人而已。”扬州鼓词后来已不传。浙江的温州鼓词,相传始于明代,源于祀神时演唱的“唱太平”、“灵经”、“娘娘词”,曲调由古代的词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发展而成。浙江还有丽水鼓词、永康鼓词,都以当地民间曲调演唱,至今仍在流行。

在近人著述中,有鼓词源于唐代变文,或源于元、明两代词话的说法。由于古代对说唱艺术的称谓,多是一种通称,所以,历代说唱艺术的传承、流变关系很难详细考察。鼓词也是若干体制相近的曲艺形式的通称,即如所用的鼓就有扁鼓战鼓单皮鼓小鼓多种,曲调源流也因地而异。直到现代,才形成源于鼓词的品种繁多的鼓书类曲种,并各有专称。

鼓词艺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由于艺人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活动区域风俗的不同,与各地的山歌民歌方言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社旗、唐河、南阳东部的鼓词,演唱时坠子味很浓,称“坠子口”,其特点是重韵辙而腔弯柔和,曾有九腔十八调的称谓,演唱上追求庄重,代表艺人有张小个的传人邱华甫、张华轩、杜景耀等。镇平、南阳西部曲子味很浓,称为“曲子口”,其特点是行腔轻快,力求生活化,演唱上追求情趣,代表艺人有李华亭、毕作舟、杜思亭等。另有“越调口”则追求在唱、白上吐字、喷口,韵条,在演唱上特别是在声腔运用上追求清新、流畅,代表人物为李汉臣、胡明瑞、郭宋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