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光海南——记录火车与海的邂逅

 xiaoboyunzhe 2012-09-15

阳光海南——记录火车与海的邂逅

  (2012-07-27 09:22:33)
标签: 

旅游

分类: 铁道旅行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记录火车与海的邂逅

                                     

 

火车海上漂

    去海南旅行,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乘坐火车。虽然多少有些耗时,但却能体会火车渡海的独特感受。在车厢里,看着庞大渡轮把火车一截截“吃”进去,再望着车窗外、船舷边蔚蓝的大海,随着庞大的轮船与“渺小”的火车在无边的大海上漂泊,这是一段多么浪漫的旅程啊……

 

    通过轮渡,海南的铁路第一次与大陆相连。其实,火车轮渡对于老一辈人来讲并不陌生。在长江大桥建成前,武汉、南京、芜湖都曾依靠渡轮运送火车过江。只是一座座大桥的通车让火车轮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天,粤海铁路轮渡是中国唯一运输旅客列车的火车轮渡,想体验火车坐船的旅程?非海南莫属了。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在轮渡中过海的列车

 

    在国外,火车轮渡并不少见。我就曾在德国乘坐跨海列车前往丹麦。在欧洲,跨海的列车通常只是一列3~4节编组的内燃动车组,可以自己开进船舱,非常方便。可中国的旅客列车通常都有十几节,要上船渡海,需多费一翻周折。上岛的火车到达雷州半岛的海安站后,调车机车便开始忙活了。因为船舱长度的限制,原本十几节的列车要在待渡车场分成四段,分别推送入船。由于海潮涨落不定,为了保证列车顺利上船,连接地面与渡船的栈桥进行了特殊的设计,液压推动的栈桥可以根据海潮高低上下移动,保证轨道与渡船的“无缝对接”。当然,如此先进精密的栈桥不免有些“娇气”,为了防止“重量级”的机车往复运行压坏栈桥,每次推送列车进出船舱时,都要在机车前挂上3~4节隔离用的平板车,像“钓鱼”一样把分解好的列车推入船舱。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轮渡对接中

 

    载我们过海的是粤海铁路的第一条渡轮——粤海铁1号。这条总长165米,宽23米,排水量13400 吨,载重量5600吨的巨无霸是我国第一条跨海火车渡轮。它的主甲板用来装载火车,可“吃掉”40节货物列车或18节旅客列车;上层甲板则用来运汽车,摆满50辆小汽车不成问题。由于巨大的体量,粤海铁1号可抗7级大风,是琼州海峡抗风能力最强的渡轮之一。随着客货列车数量的增加,现在已有4艘粤海铁轮渡运行在琼州海峡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铁路”风景线。

    火车被分段推入船舱中,固定,上锁,启程。粤海铁1号的设计最大航速为每小时15海里,跨越琼州海峡仅需不到50分钟。由于运行时间短,船上设备众多,出于安全考虑,火车上的乘客无法下到渡轮上潇洒一游,只能略带遗憾的隔着车窗与船舷一睹大海的风貌。如清晨渡海,可见舷外薄雾濛濛,雾锁琼海;如黄昏渡海,可见万里余晖,波光粼粼;如星夜渡海,则可一睹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胜景。列车外少了习惯的“哐当”声,多了一分随波起伏的悠然与自得。此时此刻,若执子之手,与子同行,又是怎样的一种浪漫与情怀!

 

 


 

    由于地处海南铁路的关口位置,旅客从海口站可以有两种选择开始自己的铁路旅行,一条是乘坐高速动车,沿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一线去往三亚的东环路线;一条是乘坐普通列车,沿东方、崖城一线去往三亚的西环路线。

    拖着行李,我们登上了去往海口东站的东环线高速动车组。海南东环高速铁路连接海口市及三亚市,沿途经过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和陵水黎族自治县,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通车运营,既是沟通海南南北的交通动脉,也是串起海南各大旅游景点的“黄金走廊”。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穿行在海口城区的东环高铁


蓝白色的都市飘带   

    蓝白相间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穿行于市区之中早已不是什么特别的景观,但是与以往的高铁不同,海南东环高铁在海口站至美兰机场站之间还特别具备了城市轻轨交通功能,高速的CRH1动车组在这里“客串”起了城市轻轨列车。由于这个原因,海南东环高铁海口段一反高铁选线绕开城市中心区的惯例,反而直穿市区而过。不过这样一来,这一段高铁便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乘列车驶过这一段的时候,窗外的画面格外独特——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伴着错落有致的琼岛民居,风驰电掣的摩托车一溜烟超越不紧不慢的公交车,穿着校服上学的学童与手提公文包的都市白领擦肩而过……如果我们飞出车厢飞到空中观看,就会看到一道蓝白色的飘带蜿蜒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之中,敏捷且不失灵巧。而这一切,相比其它高铁线路来说可谓是独特的景观。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壮观的城市风景

 

 

 

 三剑辉映南渡江

    列车在驶出海口东站后不远,就来到了南渡江特大桥。这里海风猎猎,江水滔滔。站在南渡江畔,仰望动车飞驰在拥有81个桥墩、全长超过2.5公里的南渡江特大桥上,可谓震撼。但它最值得瞩目的特点却不在于此。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铁路、航空、公路是水火不容的“冤家对头”。事实上,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高铁和航空已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搭档”了。海南东环高铁便是这一理论在国内的率先实践。位于美兰机场地下的高铁美兰站,与美兰机场航站楼无缝对接。下飞机的乘客可以在这里换乘高铁前往海南各处,由海南各地而来的乘客亦可在这里换乘飞机去往全国各地,而接驳机场的海口绕城高速公路,更是协助高铁和飞机运输旅客的有力助手。
     站在南渡江岸边,眼前便是这幅“三剑辉映南渡江”的画面——眼前,CRH1型高速列车掠过南渡江江面,以御风而行的气势穿行于琼海大地上;稍远,绕城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乘客最大的享受到了便捷;举目,一架空中客车A340型客机正直刺苍穹,载着乘客奔向远方。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东环高铁南渡江特大桥

 

 

稻香万泉河

    琼海因一首名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一部名剧《红色娘子军》而名扬四海。而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更使这里声名远播,成为来琼中外游客必游之地。东环高铁在这里,以一个优美的姿态划过一道弧线横跨万泉河上,为这里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
    发源于五指山的万泉河流经至此,已经没有了激流波涛,河水已经变得温顺平缓,漫江碧透,水清见底,沙礁可辨,卵石可数。河畔,稻田、蔗林、胶园有如棋盘,分割的整整齐齐。在这美丽的南国田景中,一座高速铁路大桥穿行期间,非但没有丝毫的突兀,反而形成了田园风情与钢铁动脉的完美融合。夕阳西下,红日渐渐隐于粼粼波涛,高速动车飞驰而过的风卷着稻花的芬芳,汽笛的声音伴着归航渔人的歌声。此时,镜头已无法概述眼前的胜境,也许只有诗人的笔触才能最完美的记录此刻的精彩吧。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飞跨万泉河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穿行海南乡村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渔舟唱晚


椰风分界洲

    如果问一个外地人,“海南最有特色的植物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回答“椰子!”没错,作为海南的象征,椰子已经成了南中国这座美丽海岛的标志,而海南东环高铁的风景中,也必不能少了这一最为关键的要素。
    分界洲是海南岛南北地理的分界线,而这里也是海南东环高铁最美的风景地。因为自海口出发以来,虽然傍海绕岛而行,但由于地形原因,乘客很少能看见大海的面貌,当列车驶出全线最长隧道分界洲隧道后,豁然开朗的视野中便会出现大家最期盼的风景——大海!
     其实欣赏这一美景的最佳处所并非车中,而是海滩旁的山上。爬到山顶,抬眼俯瞰,椰树叶子成为了一个个天然的镜框:框中,远景是湛蓝的天空、碧蓝的大海、隐约可见的分界洲岛和金黄色的沙滩;近景则是绵延的绿林和点缀其中的花朵;主体自然是飞驰而过的高速动车组列车。你还等什么呢?大自然已经为了提供了完美的构图,需要的只是你按下相机的快门了。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美丽的月亮湾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迷情龙栖湾

    如果你是一位完美主义者,那么分界洲的美景对于你来说可能还有一丝缺憾,毕竟这里铁轨与大海的距离还没有理想中的那么近。而当你越过三亚,再沿西环线北上,到达崖城附近的龙栖湾时,相信你的缺憾一定会烟消云散了。
    与东环铁路双线电气化的高速铁路相比,单线、内燃牵引的海南西环铁路虽多少显得有些“落后”,但与东环铁路飞驰的动车相比,在西环铁路上悠然前行的普通列车,却更富有旅情的味道。特别是在崖城龙栖湾附近的路段,铁路与海滩的距离可谓近在咫尺。海浪拍上沙滩,沙滩边盛开的三角梅间便是铁路。乘车通过这里,仿佛海水已经打湿了车轮,海风的腥味已经透过空调吹进了车里,海浪的声音已经盖过了列车的轰鸣。在这里,已经不能说海景和铁路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了,因为,在这里,铁路已经是海景的一部分了。如果说没有铁路,这里充其量就是一块美丽的海滩,而有了铁路,这里便是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胜景!
    如果你站在这里,登高而望,眼前的美景已经不需要用思维去思考。蓝天与大海,沙滩与铁路。在蜿蜒的海岸线旁,望着蓝天,望着大海,望着地平线。在美丽的南中国海畔,在天的尽头,与火车一起追逐大海,与火车一起浪际天涯。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海南即景

 

 

 

在历史中告别

    告别了美丽的龙栖湾,海南铁路旅行的最后一站是海南西环铁路的中间点——东方市,去寻找海南铁路的历史。说来有趣,这座名为“东方”的城市却位于海南岛最西侧。说起东方市,可能鲜有人知,但市政府所在地八所镇的八所港作为我国铁矿石输出量最大的港口,却颇为出名。70多年前,八所滩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荒凉海滩。世事无常。孰能料到,八所滩后来竟发展成同时亦是建国初期的国内八大深水良港之一……

这一切都和一段沉重的历史有关。
    二战期间,日军侵占海南岛,开始疯狂掠夺海南岛的林木和铁矿资源。1939年,日本人首先修筑了三亚附近田独铁矿到三亚榆林港的轻便铁路。随后的1942年,日军又在海南西部昌江县的石碌岭发现铁矿,并随即修建了昌江石碌铁矿到八所港的矿运铁路。历经70多年的岁月,田独轻便铁路早已因矿藏枯竭而不见踪影,但石碌铁矿却挖掘至今,石碌至八所的铁路也仍旧繁忙,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海南西环铁路的重要组成。为了寻找这段历史的遗迹,我专程前往昌江叉河的白云大桥一探究竟。由于叉河到石碌的铁路不在海南西环铁路的正线之上,因此白云大桥虽几经改建,却依旧保持了几十年来的独有风貌。单侧桥面护栏、钢桁梁,木轨枕。这里处处保留着历史的遗迹。血色的天空下,运输铁矿石的列车依旧穿梭不息。也许,在历史中告别海南的铁路,才能让他们在我的脑海里更加真实。

阳光海南鈥斺敿锹蓟鸪涤牒5腻忮

八所~石碌的老铁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