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同类型同级共存的准则 (二)态度冷淡 对待爱挑拨离间的同事千万不要热情,更不要对他们传播的"秘闻"或"消息"积极应对,对这类同事的态度应该是冷淡、谨慎。 当有人在你面前拨弄是非时,你千万不要以为把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他们很可能是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谈话材料,从你的反应中再编造故事,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与这种人推心置腹。令他们远离你的办法,是对任何有关你的传闻反应冷淡、不置可否。一定要在这类小人面前谨言慎行。 (三)保持冷静 当听到有人说自己坏话,肆意贬低自己的消息时,人们难免会感到生气、愤怒,不管这些消息是否存在、是否准确,它们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自己的情绪。 在遇到此种情况时,尽管你听到关于自己的是非后感到愤慨,但表面上你还需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你可以这样回答:"啊,是吗?让他们去说好了。"或者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请放心,我不会与他们一般见识的。" 如此,对方会感到无空子可钻,就不会再来纠缠不休了。 六、与打"小报告"的同级领导相处时 "小报告"是指一种不正当的举报行为,可以是内容不正当、动机不正当、手段不正当或是几者兼而有之。 如果你不幸成为打"小报告"同事的袭击对象,那你在工作中将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一旦你的上级听信了他们的谗言,那你很可能会因此而举步维艰。 应对这类同级领导,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 (一)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的意思是先动手以制服对方。被"小报告"伤害的人往往由于疏于防范,棋输后手,大多处于辩诬的不利地位,有些人甚至连辩诬的机会都不可得,白白地被人坑了一次。如果你能事先采取措施,积极进行自我保护,或者是一闻风吹草动,就积极行动起来,在那些打"小报告"的同事告"黑状"之前,抢夺先机,往往能击败打"小报告"者对自己的造谣和诬蔑。 (二)针锋相对 运用针锋相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主动出击,把所发生的事情的原委详细客观地公布给大家,使大家对此都有一定了解;其次,与打"小报告"者进行公开论战,把客观事实与那些偷偷摸摸上报的"黑材料"以及背后的各种不实之词等都摆到桌面上来;再次,帮助和引导人们把正确的客观事实与"黑材料"相互对比、推敲,进行参照。做到以上几点,此类人在"小报告"中的谎言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攻自破了。 (三)利用第三者 当你被打"小报告"的同事所陷害,而自己又无法把事实澄清时,你可以选择这种利用第三者的方法。利用第三者客观、中立的态度向领导说明事实的真相,可以轻而易举地揭穿打"小报告"者的谎言。 (四)当众驳斥 你要运用"当众驳斥"的方法揭穿此类人的行为,如果把事情的原委公之于众,而且当面辩论,"小报告"成了公开材料,并且有事实与之参照,"小报告"的作用便被大大限制了。 运用公开的事实去驳斥那些来自阴暗角落的"小报告",揭穿所谓"悄悄话"、"真实材料"等的虚假性,对于防范和反击"小报告",是每战必胜的。 (五)调查研究 这里说的"调查研究"指的是调查研究"小报告"的内容,确切掌握事情的真实情况。只要我们尊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不为某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就能彻底揭穿"小报告"的荒谬言语,撕破打"小报告"者编织的罗网,对问题做出较为公正的判断和处理。而要真正做到确实地掌握和了解客观事实,就离不开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同样的道理,如果缺乏深入调查研究,也就不能做到布局设防,进而击溃来自阴暗角的"暗箭"伤害。 七、与城府较深的同级领导相处时 所谓城府较深的同事,指的是工作中那种不愿让别人轻易了解其心思,或知道其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而总是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保护自己,深藏不露的同事。这种同事往往说话不着边际,对任何问题都不做明确的表态,经常是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和这种人打交道时很难沟通。由于很难得知他们真正的想法,所以人们也往往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他们敞开,甚至对他们还有所防备。 城府较深的同事并非不可捉摸、无法接近,他们之所以表现得很有城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他很可能是一位工于心计的人,这种人为了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能获得主动,或者出于某种目的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而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这种人还总希望更多地了解对方,从而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周旋,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这样的同事,往往心思缜密,做事小心,考虑问题特别全面,他们常常是"没有用的话尽量不说,没有把握的事尽量不做"。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地得罪别人,但也不会轻易地与别人深交。 其次,他也可能是一位曾经有过挫折,并受到过打击和伤害的人。过去的经历使这种人对社会、对别人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敌视态度,从而对自己采取更多的保护。 这样的同事往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过去的失败经历使他们不愿意再向任何人敞开心扉,他们城府太深也不是自己的心机过于复杂,想算计什么人或什么事,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不再受丝毫的伤害。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关紧心灵的大门,别人也就无法再伤害自己。 再次,他可能对某些事情缺乏了解,拿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从而以一种未置可否的方式、含糊其辞的语气与人交往,并装出一种城府很深的样子。 这类同事外表上给其他人以城府很深的印象,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较为空虚,在工作中处理问题或与同事交往时明显地缺乏主见,对事物也缺乏一定的认知度。这类同事,常以"城府很深自居",其目的就是掩饰自己内心的无知。 对于这三种不同情况的同事,我们应当以不同的策略进行应对: 1应对工于心计者的策略 与这类同事打交道,你也得多长点儿心眼,应该对他们有所防范。与这类同事相处时,你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多加注意,警惕不要为之所利用,并成为某些人的工具,更不要让他完全得知你的底细。 2应对受过打击者的策略 对于这类同事,我们不应该冷漠待之,而应该坦诚相见,以诚感人。这种人的城府并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防人。所以,你对这样的同事不应有什么防范,为了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甚至可以不保留地向他(她)敞开你的心扉。 3应对掩饰无知者的策略 在与此类人相处时,不要对其穷追不舍,让对方感到很没有面子,更不要故意当众揭穿其内心的无知。如果你不注意这些,那你就会在同事中多一个敌人,少一个朋友。 我们处理事情时,不要对这种类型的同事有什么太高的期望,也不必要求他(她)提供某种看法或判断。 总之,对某些城府太深的同级,如果你不得不与之打交道,则应该慎重对他们加以区分,看其属于哪一类人,然后再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八、与排挤你的同级领导相处时 如果有一天中层领导发现同级突然一反常态,不再对自己友好,事事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处处给自己设难题刁难自己,出自己的洋相,或者看自己的笑话,就得当心了。 因为这些信息传送了一个危险信号:同级在排挤自己。中层领导被同级排挤,必然有其原因。一般来说,原因有以下几种: 1近来升迁连连,招来同级嫉妒。 2刚到单位上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越条件,包括高学历、有背景、相貌出众等,有让同事妒忌的方面。 3被领导特别看中,关爱有加。 4言谈过分,爱出风头,令同事望而却步。 5过分讨好领导,而疏于和同级交往。 6妨碍了同级获取利益,包括晋升、加薪等事。 一般来讲应对排挤你的同级领导的策略主要有: 1如果是属于第一、第二种情况。 这种情况也很自然,所谓"不招人妒是庸才",能招人妒忌也不是丢面子的事。中层领导只要平日对人的态度和蔼亲切,同级们发觉他是一个老实人,久而久之便会乐于和他交往。 另外,可培养自己的聊天魅力,通过聊天改变同级对自己的态度。 2如属第三种,等有机会时,向同级多表示些谦虚。 3如果是属于第四、第五种原因,应该反省自己。 因为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要想令同级改变看法,只有自己做出改善。平时不要乱发一些惊人的言论,要学会当听众。言行衣着切合身份,不要招摇,不要过分突出自己。爱出风头,就会令同级们把自己当成敌对的目标。 如果是属于第六种,要注意自己做事的分寸。升职、加薪、条件改善甚至上级领导的一句口头表扬都是同级们想获得的奖励,争夺也就在所难免。能够获利当然令人向往。但是,作为一位中层领导,做人不要把利看得太重,更不要和同级争名夺利。在遇到这类事情时,该让就让,可以摆出一副高姿态来。 九、与自私自利的同级领导相处时 自私自利的人只知道顾及自己,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从不肯有所牺牲。与这类同事没有利益冲突时,倒也能相安无事,其自私自利的一面不易被人发觉。但只要在生活交往或在工作中一旦涉及一些利害问题时,其自私自利的本质便会暴露无遗。 应对这类同事,你要在交往中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避免相求 你要把自己身边自私自利的同事认识清楚,看其自私程度如何,在需要帮助时,不把他们考虑在内,自然不怕得罪他们。在公司中如果你有困难想让他来帮忙,他总会有说不尽的理由来拒绝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是自己努力解决或者请别人来帮忙。否则,自私自利的同事就是去了,也会觉得自己损失很多很多,会引起他们心理的不平衡,引发对你的嫉恨。如果,自私自利者拒绝了你,你感觉脸上也没有面子,何必自讨烦恼?条条大道通罗马,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嘛,不必去求他。 (二)公私分明 与这种自私自利的同事交往时,要坚持公私分明、公事公办的原则。 同事相处久了,自然会有感情,而不论产生的是好感或是恶感,都很容易影响人的判断能力。特别是自私自利的同事,为了谋取更多的自我利益,他们会经常变相地赞美你,获得你对他的好感,以便从中占取公司的利益。这时,你就要小心警惕了,你最好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来处理公私关系,才能真正地坚持公私分明这个原则。 如果在这个原则上你有失偏颇,那么你就会麻烦不断。自私自利的同事便有了可乘之机,他会用各种借口、途径利用你从公司身上获取各种私利,如未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来扭转局面,他甚至还会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更不妙的是,在不知不觉中你还会得罪他,使他对你耿耿于怀,埋下不解之恨。所以,你要坚持公私分明、公事公办,让自私自利的人无机可乘,早点死了那份非分之心。 在应对这种同事时你一旦不能坚持这个原则,那后果将是多么的可怕:小则会有同事不满你厚此薄彼,久而久之会直接打击你的权威,对你也不尊重;重则会给别人投诉你的机会,令上司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并有可能误会你企图在同事中组织个人势力,那后果将更加严重。 (三)AA制原则 自私自利同事的特点是心中装的总是自己,为自己着想,在任何细节上都吃不得亏。同事们之间有什么需要花钱或付什么费用,不能让一个人出血,大家平均分摊,这样使自私自利的同事心里平衡,不让他们担心大家会不会让他们做出一些牺牲,而导致一种后怕情绪而不敢与你们交往。例如,大伙一同聚餐,自私自利的同事是绝对不会大方自己付账的,那就实行AA制,不是很好吗?如果,和这种同事一块出去旅游,也用AA制,那么,一切问题都不复存在了。 十、与同自己有过节的同级领导相处时 一个中层领导要想做到在工作中面面俱到,在人际关系上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谁都说你好,恐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工作中与其他同级领导产生种种冲突和意见是很常见的事。 那么,对于那些与自己有过节的同级领导,要不要继续和他们来往与合作呢? 首先,同级领导之间尽管有矛盾,但不可能不来往。任何同级领导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中层领导不要因为过去的不愉快而耿耿于怀。 其次,即使对方仍对自己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中层领导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级之间的来往中,不是追求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关系。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求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 由于工作本身涉及到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之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