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常见病实用小偏方第一百四十四册

 淄水渔夫 2012-09-17

常见病实用小偏方第一百四十四册


本常见病实用小偏方,是朱永库老人为了行善积德,在网上十几年来精心收集积累,简单整理编辑的,共有一百五十册,一万五千多个偏方。药方太多了,需要者要下功夫在里面找方,不需要者就不要看了,(其中错别字很多,还未修改,)该偏方简单易懂.实用性很强,就发表出来了(注意药方用时要对症,不可以乱用,要找医生看一下,乱用后果自负)。我正在把它编辑为电子书,免费发给有缘人,供那些平民百姓中,有病而无钱去医院治的人用吧,行善积德,修无量功德,造福于平民是我最大的心愿。阿尼陀佛

301.【辨证】脾肾两虚,下焦湿热。
【治法】调补脾肾,清利湿热。
【方名】健肾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枸杞30克,山萸肉15克,淫羊藿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泽泻30克,苡米根30克,黄柏9克,益母草30克,红花6克,炙甘草9克,干蟾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万文谟方。
(四)
302.【辨证】肾阴阳两虚,浊邪留滞。
【治法】益气补肾,行水泄浊。
【方名】补泄理肾汤。
【组成】黄芪30-50克,巴戟肉15克,黄柏15克,黑大豆15-30克,大枣5-10枚,牡蛎30-50克,土茯苓20-30克,泽泻15-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裘沛然方。急性睾丸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急性睾丸炎
303.【辨证】痰湿壅聚。
【治法】温阳散寒,行气散结。
【方名】温阳消散汤。
【组成】制附片30-60克,干姜30-60克,白芍30克,甘草30克,大黄10克,桂枝10克,细辛10克,路路通10克,橘核10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河南中医》。化脓性睾丸炎 其他 中医方剂 化脓性睾丸炎
304.【辨证】湿热下注,气血壅滞。
【治法】解毒软坚,活血消痈。
【方名】加味活血消痈汤。
【组成】夏枯草9克,紫草9克,丹皮9克,红花9克,桃仁9克,泽兰叶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木通6克,小茴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过敏性阴囊水肿 其他 中医方剂 过敏性阴囊水肿
305.【辨证】风毒外侵。
【治法】散风清热,除湿消肿。
【方名】疏风除湿汤。
【组成】荆芥穗6-12克,防风6-12克,蝉衣3-9克,生薏仁15-30克,生枳9-15克,生白术9-15克,车前子15克,车前草30克,菊花9-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睾丸鞘膜积液 其他 中医方剂 睾丸鞘膜积液
306.【辨证】脾虚水停。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消肿。
【方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组成】茯苓24克,桂枝18克,白术12克,炙甘草12克。
【用法】加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出处】《伤寒论》。房事腰痛 其他 中医方剂 房事腰痛
(一)
307.【辨证】肾阳不足。
【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强腰。
【方名】补肾健脾益气方。
【组成】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9克,人参6克,生地6克,枸杞子30克,麦门冬15克。
【用法】加河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
【出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
(二)
308.【辨证】外感风湿。
【治法】祛风利湿。
【方名】轻腰汤。
【组成】白术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5克,防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剂。
【出处】《辩证录》卷二。房事头痛 其他 中医方剂 房事头痛
(一)
309.【辨证】肝经受寒。
【治法】温肝散寒,降气通阳。
【方名】桑根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6克,干姜10克,桂心6克,大枣5枚。
【用法】加黄酒煎服。
【出处】《备急知金要方》卷三。
(二)
310.【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补肾水,降虚火。
【方名】八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茯苓9克,丹皮9克,泽泻9克,川芎30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辩证录》卷二。房事昏厥 其他 中医方剂 房事昏厥
311.【辨证】精气暴脱。
【治法】益气通阳,温阳救逆。
【方名】回阳汤。
【组成】制附片9克,人参6克,白术3克,干姜3克,广木香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丹台玉案》卷二。中风的中药治疗 其他 中医方剂 中风的中药治疗
312.(1)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313.(2)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314.(3)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315.(4)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316.(5)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317.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318.(7)气血两虚型
症状: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
319.(8)肝风挟痰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或滑。
方药: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
2004.02.13
中国护士网治疗流感验方 其他 中医方剂 治疗流感验方
320.、处方:大青叶。
用法:用生药30克,水煎二次,共浓缩至100毫升,每10毫升内含药3克。十五岁以上每次服50毫升-100毫升;十五岁以下每次服30毫升-50毫升;十岁以下用量酌减。均每日服八次,每三小时一次,连服七天。
321.、处方:鲜鱼腥草60克。
用法:绞汁冲蜂蜜服,日饮三、四次。
322.、处方:佛耳草9克。
用法:水煎服,连服二剂。
323.、处方:苦瓜。
用法:取瓜瓤煮熟服。
324.、处方:黍菜一把。
用法:水煎服。将渣挤干,捣碎敷于太阳穴处。
中华远程医疗网
2003.12.24 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他 中医方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
325.【辨证】肝肾阴亏,肝阳化火上扰。
【治法】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方名】降肝汤。
【组成】羚羊角0.6克(冲服),生石决30克(先煎),生地18克,白芍18克,炙甘草3克,地龙9克,竹茹9克,黄芩9克,丹皮9克,郁金9克,钩藤12克(后下)。
【用法】水煎,灌服或鼻饲,每日1剂。
【出处】张伯臾方。
(二)
326.【辨证】瘀血内阻,经隧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方名】加减化瘀止痛汤。
【组成】当归10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6克,丹参9克,田七末3-6克(冲服),生地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桂权方。
(三)
327.【辨证】风痰卒中脏腑,蒙蔽清窍。
【治法】化痰祛瘀,疏通经络。
【方名】温胆汤加减。
【组成】制半夏6克,广陈皮6克,茯苓6克,甘草3克,竹茹9克,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政德方。前列腺肥大 其他 中医方剂 前列腺肥大
(一)
328.【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活血,补气消结。
【方名】前列通补汤。
【组成】黄芪20克,海藻20克,枸杞子10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菟丝子10克,怀牛膝10克,泽泻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王不留行子12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二)
329.【辨证】气虚下降。
【治法】益气升提,利水通窍。
【方名】升麻黄芪汤。
【组成】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滑石10克,升麻8克,柴胡8克,甘草5克,石菖蒲5克,竹叶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天津医药》。
(三)
330.【辨证】肝郁痰结。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软坚。
【方名】消疬汤。
【组成】柴胡9克,白芍9克,青皮9克,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白芥子9克,香附9克,莪术9克,牡蛎15克,瓜蒌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贵阳中医学学报》。男子性欲减退 其他 中医方剂 男子性欲减退
(一)
331.【辨证】肾阳虚衰。
【治法】温补脾肾。
【方名】紫石黄助阳方。
【组成】紫石英3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川椒1.5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菟丝子10克,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虫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国传统性医学》。
(二)
332.【辨证】气机郁滞,忧思恐惧太过。
【治法】补气益血,温肾宁心。
【方名】加味七福饮。
【组成】人参适量,熟地6-9克,当归6克,白术4.5克,枸杞子6克,远志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男女科5000金方》。
(三)
333.【辨证】肾精虚损。
【治法】补肾填精,清火固涩。
【方名】加减地黄丸。
【组成】熟地180克,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鱼鳔胶(蛤粉炒成球)120克,芡实60克,丹皮60克,茯苓60克,莲须30克,生龙骨(研,水飞净)9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9-12克,早晚2次,白开水送下。
【出处】《验方新编》卷六。男子性欲过亢 其他 中医方剂 男子性欲过亢
(一)
334.【辨证】有胆湿热。
【治法】清利下焦湿热。
【方名】蚕砂黄柏汤。
【组成】生蚕砂30克,生黄柏30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9克,空腹用开水调下。
【出处】《医学实在易》卷七。
(二)
335.【辨证】肝胆湿热。
【治法】清热燥湿,舒肝行气。
【方名】龙胆泻肝汤。
【组成】柴胡4.5克,青皮4.5克,龙胆草4.5克,山栀4.5克,大黄4.5克,白芍药4.5克,木通4.5克,连翘4.5克,黄连4.5克,滑石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疡科选粹》卷四。
(三)
336.【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健脾固摄,降火止遗。
【方名】茯苓汤。
【组成】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万居集·上集》十九。男子性交疼痛 其他 中医方剂 男子性交疼痛
(一)
337.【辨证】精瘀湿热。
【治法】清热利水。
【方名】水火两通丹。
【组成】车前子9克,栀子9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木通3克,黄柏3克,匾蓄3克,白芍30克,生地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辩证录》卷三。
(二)
338.【辨证】瘀血内阻。
【治法】疏肝通络,活血止痛。
【方名】散痛饮。
【组成】乌药4.5克,玄胡素4.5克,杜仲4.5克,桃仁4.5克,青皮3克,柴胡3克,穿山甲3克,牛膝3克,红花3克,甘草1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丹台玉案》卷五。男子不育症 其他 中医方剂 男子不育症
(一)
339.【辨证】肾精亏虚。
【治法】补肾填精。
【方名】补肾益精汤。
【组成】熟地黄30克,枸杞子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补骨脂15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山萸肉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二)
340.【辨证】肾阴亏损。
【治法】滋阴补肾,益髓填精。
【方名】益精毓麟丸。
【组成】熟地30克,菟丝子30克,覆盆子25克,茯苓20克,枸杞30克,破故纸30克,车前子10克,炒韭子15克,肉桂10克,五味子15克,鹿茸5克,沉香10克,胡桃仁5克,巴戟天25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9克重。每次服1丸,日服3次。
【出处】彭静山方。
(三)
341.【辨证】脾肾两虚。
【治法】补肾健脾,温阳益气。
【方名】温肾益气汤。
【组成】党参20克,枸杞子20克,何首乌2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熟地12克,破故纸12克,山药30克,菟丝子30克,覆盆子15克,淫羊藿15克,肉苁蓉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子维方。
(四)
342.【辨证】肾阳(气)不足。
【治法】补肾育精。
【方名】育精汤。
【组成】制首乌15克,韭菜子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2克,仙灵脾12克,川牛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个月为1疗程。
【出处】《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五)
343.【辨证】精室蕴热。
【治法】滋阴清热。
【方名】平火散。
【组成】熟地30克,玄参15克,麦冬9克,生地9克,丹皮9克,山药9克,石斛9克,沙参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
(六)
344.【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解郁。
【方名】忘忧散。
【组成】白术15克,茯神9克,远志6克,柴胡1.5克,柴胡1.5克,郁金3克,白芍30克,当归9克,巴戟天6克,陈皮1.5克,陈皮1.5克,白芥子6克,神曲1.5克,麦冬9克,丹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
(七)
345.【辨证】痰湿过盛。
【治法】补肾健胃,化湿祛痰。
【方名】纯一丸。
【组成】白术100克,山药100克,芡实10克,薏苡仁25克,肉桂200克,砂仁50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日服50克。
【出处】《辨证录》卷十。慢性前列腺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前列腺炎
346.【辨证】湿热阻遏,气血瘀滞。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方名】清利理化汤。
【组成】川楝子10克,川牛膝10克,刘寄奴10克,桃仁10克,甘草10克,黄柏10克,小茴10克,苡仁20克,白芍20克,败酱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麦15克,玄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余惠民方。老年性机能低下 其他 中医方剂 老年性机能低下
347.【辨证】气血虚弱。
【治法】补报补血,滋肾健脾。
【方名】补阳宿凤丸。
【组成】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克,黄柏30克,知母30克,杜仲30克,怀山药30克,怀生地120克,熟地120克,麦冬120克,人参120克,当归90克,枸杞子90克。
【用法】用10年母鸡1只,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诸药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出处】《胎产指南》卷一。急性前列腺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急性前列腺炎
(一)
348.【辨证】湿热之邪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
【方名】苓薏败酱汤。
【组成】土茯苓25克,薏苡仁20克,败酱草20克,王不留行10克,石苇15克,匾蓄10克,瞿麦15克,滑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田乃庚方。
(二)
349.【辨证】湿热下注,肝火偏旺,气滞血瘀。
【治法】铁军汤。
【方名】清热利湿,理气祛瘀。
【组成】滑石12克,生山栀12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生大黄12克,匾蓄10克,苏叶12克,生山楂18克,六神曲12克,马鞭草12克,青皮6克,川牛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兴大方。
(三)
350.【辨证】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化失司,膀胱不利。
【治法】升清降浊。
【方名】长清降浊汤。
【组成】柴胡8克,升麻6克,桔梗9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木通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洪广槐方。结节性红斑 其他 中医方剂 结节性红斑
351.【辨证】湿热凝聚,经络阻隔。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佐以养阴。
【方名】加味利湿化瘀饮。
【组成】当归9克,丹参9克,土贝母9克,白芍9克,赤芍9克,元参12克,夏枯草9克,紫草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黄柏9克,牛膝9克,茜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急性荨麻疹 其他 中医方剂 急性荨麻疹
(一)
352.【辨证】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名】荆防方。
【组成】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黄芩9克,薄荷4.5克,蝉蜕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二)
353.证】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治法】清热消风。
【方名】消风清热饮。
【组成】荆芥9克,防风9克,浮萍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大青叶9克,黄芩9克,蝉蜕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仁康方。急性淋茵性尿道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急性淋茵性尿道炎
(一)
354.【辨证】湿热毒邪。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方名】土茯苓通淋止痛汤。
【组成】土茯苓100克,苦参20克,虎杖30克,夏枯草30克,栀子15克,元胡15克,萆解30克,匾蓄30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王少金方。
(二)
355.【辨证】毒热内侵,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方名】淋病解毒,利湿方。
【组成】银花15克,黄柏10克,萆解12克,白茅根20克,茵陈12克,竹叶10克,灯芯4扎,淮山12克,车前子10克,苡米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巧方。黑变病 其他 中医方剂 黑变病
(一)
356.【辨证】脾虚不运,气血不和,肌肤失养。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消斑。
【方名】归脾汤加减。
【组成】白术10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龙眼肉10克,木香6克,鸡血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二)
357.【辨证】肾水不足,虚火上炎。
【治法】滋阴补肾,降火消斑。
【方名】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炒黄柏6克,炒知母6克,炒丹皮6克,熟地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冬瓜皮3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元文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358.证】汗出当风,风邪客于肌肤。
【治法】活血散风止痒。
【方名】加减全虫方。
【组成】全虫9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白藓皮15克,蛇床子9克,浮萍6克,厚朴9克,陈皮6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多形性红斑 其他 中医方剂 多形性红斑
359.证】脾肺蕴湿化热,发于肌肤。
【治法】健脾祛湿,疏风凉血。
【方名】加味疏风凉血饮。
【组成】生地12克,丹皮9克,紫草12克,黄芩12克,防风10克,秦艽9克,白藓皮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扁平疣 其他 中医方剂 扁平疣
(一)
360.证】湿毒热邪郁结肌肤,阻遏气血运行。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活血软坚散结。
【方名】克疣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芩20克,马齿苋30克,生苡仁30克,夏枯草12克,牡蛎20克(先煎),木贼草12克,板蓝根30克,红花6克,赤芍10克,紫草12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服,每日1剂。
【出处】杨景海方。
(二)
361.【辨证】外感风毒,内动肝火。
【治法】清热平肝。
【方名】化毒消疣汤。
【组成】大青叶30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牡蛎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鲜生地30克,黄芩12克,制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三)
362.【辨证】湿热熏蒸,发于皮肤。
【治法】清热除湿。
【方名】清热除湿汤。
【组成】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15克,连翘1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苡仁15克,茯苓15克,扁豆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四)
363.【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
【方名】当归拈痛汤加减。
【组成】羌活1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防风12克,当归12克,黄芩12克,炙甘草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知母10克,升麻6克,苍术6克,葛根6克,白术10克,党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傅作琼方。
(五)
364.【辨证】素体阳盛,感受热毒,入于营血。
【治法】活血凉血,清热解毒。
【方名】活血解毒汤。
【组成】当归1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银花30克,元参15克,夏枯草30克,何首乌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兰根方。
(六)
365.【辨证】怒动肝火,气血凝滞于肌肤。
【治法】平肝软坚,清热解毒。
【方名】除疣汤。
【组成】苡仁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败酱草15克,牡蛎粉30克,夏枯草15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余药渣再煎后熏洗患处15-20分钟。
【出处】何同国方。
(七)
366.【辨证】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成。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名】复方木贼汤。
【组成】木贼30克,苡仁30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香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余药渣再煎外洗,用纱布浸药液磨擦患处,日3次。
【出处】陕西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究皮肤病组。
(八)
367.【辨证】脾肺湿热郁结,火郁肌肤。
【治法】燥湿清热,软坚祛瘀,抗病毒。
【方名】扁平疣外治方。
【组成】冰片10克(另包),玄明粉10克(另包),苦参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用法】先将冰片、玄明粉共研极细要备用。然后将余药煎汤取浓汁,待冷却至皮肤可耐受温度时,用毛巾或棉球蘸药水于患处反复擦洗15-20分钟。再用备用冰片、玄明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用多少,调多少),反复擦涂患处15-20分钟,用力以不擦破表皮为限度。上药每日1剂,分2次外用,5日为1疗程。
【出处】施永茂方。白发 其他 中医方剂 白发
(一)
368.【辨证】气血两亏不能上荣,发失所养。
【治法】益气养血,补肾益精。
【方名】七宝美髯丹加减。
【组成】生地15克,何首乌15克,苣胜子15克,菟丝子15克,黑芝麻12克,桑椹子12克,茯苓12克,山茱萸12克,龟板胶10克(烊化),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元文方。
(二)
369.【辨证】血热内蕴,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发失养。
【治法】清热凉血,滋肾乌发。
【方名】草还丹加减。
【组成】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桑椹子15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桑叶12克,丹皮10克,杭菊花10克,白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元文方。指甲剥离症 其他 中医方剂 指甲剥离症
370.【辨证】肝经血燥,爪失所养。
【治法】滋养肝血。
【方名】加减逍遥丸。
【组成】当归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丹皮4.5克,炒栀子45克,甘草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9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
【出处】朱仁康方。寻常疣 其他 中医方剂 寻常疣
(一)
371.【辨证】外感毒邪,蕴结肌肤。
【治法】清热解毒。
【方名】复方马齿苋合剂。
【组成】马齿苋60克,蜂房9克,大青叶15克,生苡仁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仁康方。
(二)
372.【辨证】气血不调,瘀滞肌肤。
【治法】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散结,兼以清热解毒。
【方名】加味桃红四物汤。
【组成】归尾10克,熟地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白术6克,炮山甲6克,制首乌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廖全福方。系统性红斑狼疮 其他 中医方剂 系统性红斑狼疮
373.【辨证】阴血虚损,毒热未清。
【治法】养阴补血,凉血解毒。
【方名】加减秦艽汤。
【组成】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30克,川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顽固性荨麻疹 其他 中医方剂 顽固性荨麻疹
374.【辨证】血热蕴湿结于肌脸。
【治法】凉血、疏风、祛湿。
【方名】驱疹汤。
【组成】白藓皮30克,生地24克,槐花24克,苦参15克,蝉衣12克,丹皮12克,赤芍9克,防风9克,地龙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邹学仁方。松皮癣 其他 中医方剂 松皮癣
375.【辨证】气阴两虚,风热血燥。
【治法】益气养血,祛风润燥。
【方名】白汤。
【组成】菊花20克,苦参20克,当归20克,生黄芪20克,白蒺藜15克,防风15克,桔梗15克,苍术15克,黄芩15克,牛膝15克,白芷10克,续断10克,生地10克,桂枝5克,薄荷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黄酒50毫升为引。
【出处】肖延龄方。全身性硬皮病 其他 中医方剂 全身性硬皮病
376.【辨证】风湿凝结,血热郁滞,阻于肌肤,壅塞腠理。
【治法】疏风祛湿,清热化瘀,软坚通滞。
【方名】麻乌四物合剂。
【组成】麻黄10克,乌梢蛇15克,生地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甫白方。全身性皮肤角化症 其他 中医方剂 全身性皮肤角化症
377.【辨证】肝肾阴虚,脾胃衰弱,荣血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
【治法】滋补肝肾,健脾润燥,益气养血,祛风活络。
【方名】鱼鳞汤。
【组成】生地20克,熟地20克,黑芝麻40克,枸杞子15克,何首乌15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丹参15克,苦参15克,防风15克,蝉蜕1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出处】周鸣岐方。囊肿性痤疮 其他 中医方剂 囊肿性痤疮
378.【辨证】脾胃积热,熏蒸于肺,日久痰瘀积聚成疮。
【治法】凉血精热,消痰软坚。
【方名】加味化瘀清坚汤。
【组成】大生地30克,粉丹皮9克,京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朱仁康方。面部黑色素沉积症 其他 中医方剂 面部黑色素沉积症
(一)
379.【辨证】风邪伤于营卫,气血失和。
【治法】活血散风。
【方名】加味化瘀消斑汤。
【组成】当归9克,川芎3克,红花6克,益母草9克,藁本9克,制香附9克,牛膝9克,柴胡4.5克,白芷6克,荆芥穗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方。
(二)
380.【辨证】忧思过度,伤及肝脾。
【治法】清热凉血,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名】丹栀龙胆逍遥汤。
【组成】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薄荷3克,生姜6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作方。慢性湿疹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湿疹
381.【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胡天雄方。慢性荨麻疹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荨麻疹
(一)
382.【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二)
383.【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三)
384.【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四)
385.【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五)
386.【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何任方。慢性表浅软组织溃疡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表浅软组织溃疡
387.【辨证】正气衰颓,肌肤疮疡,久不收口。
【治法】清热解毒,温通经络。
【方名】感染外洗煎剂。
【组成】双花9克,连翘9克,黄柏9克,苦参9克,川椒6克,艾叶30克,冬青叶30克,大葱3根。
【用法】水煎后外洗患处,每日2次。
【出处】朱长庚方。淋巴结结核 其他 中医方剂 淋巴结结核
388.【辨证】痰凝气聚,瘀热阻遏,经络不通。
【治法】祛痰、疏气、消炎、行瘀、开窍、败毒、通络。
【方名】新制消结汤。
【组成】老君髯30克,白花草60克,二郎箭0.5克,九头狮子草30克。
【用法】取用猪颈杀口处之肉同上药共炖,肉用500克,肉炖烂后,吃其肉,饮其汤。每剂可酌用1-3日。
【出处】刘静庵方。阑尾周围脓肿 其他 中医方剂 阑尾周围脓肿
389.【辨证】热毒蕴结肠中,肉腐血败。
【治法】清热解毒,排脓消肿,软坚通便。
【方名】复方红藤合剂。
【组成】红藤30克,三颗针30克,丹皮12克,银花3克,芒硝12克,大黄15克,桃仁15克,薏仁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4次。
【出处】余胜吾方。
(二)
391.【辨证】湿浊蕴于下焦化热,湿热毒邪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名】肠痈汤。
【组成】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京赤药10克,枳壳10克,桃仁6克,连翘10克,大黄6克(后下),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杨景海方。
(三)
391.【辨证】热毒炽盛,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名】复方红藤煎。
【组成】红藤30-60克,乳香6克,紫花地丁30克,连翘10-15克,玄胡索10克,没药6克,大黄10-15克,丹皮10克,金银花15-20克,枳壳10-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树人方。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392.【辨证】热壅络脉致瘀。
【治法】清泄络脉之热。
【方名】清营解瘀汤。
【组成】益母草60-100克,紫草15克,紫地丁3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生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奚九一方。蛔虫性肠梗阻 其他 中医方剂 蛔虫性肠梗阻
393.【辨证】虫积结聚,壅塞肠腔,郁滞不通。
【治法】通里攻下,安蛔止痛。
【方名】乌梅承气汤。
【组成】大黄9-15克(后下),芒硝6-9克(冲服),川朴6克,枳实6克,乌梅6克,川椒2克,川连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第1剂服后4-6小时未见好转或无便意者,可加服1剂。亦可配合使用本方灌肠,以本方1剂,煎取300-500毫升,5岁以下灌300毫升,5岁以上灌500毫升。呕吐不甚,腹胀不著,能配合治疗者,不用插胃管,可直接口服。反之,则需插胃管,一是作胃肠减压用,二是便于灌服中药。
【出处】韦永兴方。化脓性乳腺炎 其他 中医方剂 化脓性乳腺炎
394.【辨证】热毒内盛。
【治法】化痰开郁,散瘀解毒。
【方名】栝蒌散。
【组成】栝蒌实60克,败酱草15克,细辛15克,炮干姜15克,姜炙厚朴15克,炒桔梗15克,人参15克,防风15克。
【用法】上为散,水煎服,不拘时候。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六六。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其他 中医方剂 颌面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395.【辨证】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名】痰毒煎。
【组成】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
【用法】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毫升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克,浓缩煎至100毫升。儿童1日3次,每次20毫升,成人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出处】夏涵方。蜂窝组织炎 其他 中医方剂 蜂窝组织炎
396.【辨证】毒热壅滞,发为臀痈。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内托。
【方名】加味解毒内托饮。
【组成】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青陈皮12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白芷9克,炒山甲9克,炒皂刺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 其他 中医方剂 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
397.【辨证】肝经湿热,郁而化火,热毒炽盛。
【治法】疏肝泻火,化湿解毒。
【方名】肝痈疡。
【组成】生地15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柴胡6克,泽泻10克,青蒿10克,连翘10克,川楝子10克,姜半夏6克,车前子20克,双花15克,生栀子10克,败酱草12克,草河车10克,广角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杨景海方。胆结石 其他 中医方剂 胆结石
(一)
398.【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二)
399.【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三)
400.【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