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 咳嗽特效方

 在水一方2 2012-09-18

转帖 咳嗽特效方

从现在起,不定期把我个人在临床上所得到的一些心得,在此谈谈,供临床医师参考。
咳嗽,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几乎人人难逃厄运。有时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有人甚至达数年。

作为一个医生,对付咳嗽,也不很轻松,病不大,也不重,弄不好,药不对方,经常失手,有时也感到头痛。

有时,中药不效,就是现代的各种抗生素,有时也对付不了它,反而惊呼抗生素失效,今后用什么来对付病菌?

当年,学医的时侯,对付咳嗽,可以说读过千方百剂,从理论上讲,五脏六腑均令人咳。错综复杂,读得眼花缭乱,反而无所适从。只好望病兴叹,无可奈何!

肺如钟,撞则鸣。外感六淫,内有气、血、痰,都有可能引起咳嗽。如此众多的致病原因,有时盘根错节,毫无头绪,无法理清。

读书三年,可谓天下咳嗽可治;及治病三年,可叹天下无治咳嗽之方。

临症中,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慢慢地摸到了咳嗽的治疗方法。在此谈一谈在这个病情上的体会。

解剖学中的肺泡,是无数的毛细血管分布其上,一但,毛细血管受阻,肺就出了问题。引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都是它的原因。这么多的原因,一一排除,难度不小。

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大改善,因怕感冒(主要是怕凉了)就尽可能地搞暖和点,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内热外凉的症状居多。

饮食结构,随着生活的改善,高蛋白,高脂肪,能量增加了,热量也就大了。

有些人,只要感冒,不分凉热,滥用感冒药,造成体内的水份丢失,加深了血液的浓度,人为地造成肺深化改革受损。

咳嗽一起,因为得到及时的治疗,反复咳嗽,引起肺泡受损,出现微量渗血,引起气管中的纤毛抖动,更加深了咳嗽,如此反复,行成恶性循环。俗谓:久咳成火。

以上基本是现代咳嗽形成的原因。

总结各种原因,无非是:火、瘀、痰,风三种而已。

所以,要治咳嗽,第一,要清热;第二,要逐瘀止血;第三,要化痰,第四,要驱风。第五,要泻火。围绕这五个方面,结合古训,我重新组合了一个方子:

柴胡六克 黄芩五十克 半夏六克 牛子十克 当归三十克 杏仁十克 桔梗三克 仙鹤草三十克 连服三至五剂应手而愈。重症多吃上几剂就行了。

此方是小柴胡汤加上几味药而成。为什么选取小柴胡汤作基本剂呢?我是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

1/ 既然五脏六腑均能令人咳,而古籍中说十二脏取决于胆,不取治胆的要方又选取谁呢?

2/ 不管内火还是外火,要形成火,离不开木,肝属木,要泻肝火,必先利胆。把肝胆之火,泻利开了,内火也好,外火也好,就无法烧起来。

为何要说逐瘀止血?既逐瘀又止血,能起什么作用?要知道,中医是讲究能开能合,能补能泻,理解不到这点,就当不好医生。所以用当归活血,用仙鹤草止血。一止一行,就活了。

这样,反而化痰,驱风成了辅助治疗方法。

其中的要点,是活血。血不活,微细血管的通透性不解决,谈治咳,那是谈何容易!

微细血管的通透性一解决,痰,瘀,渗血,都随之消失。

我是这样用的,治疗的效果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个方了能不能适应全国东西南北中,有待于大家的验证。

但要注意:1/ 必须 是咳嗽,哮喘不行。2/必须要禁荤,而且要绝对禁好。3/生冷烟酒不能沾。

这个方子适应面广,一般的不需要加减药。只有极少数的病例,根据需要,加一、二味药之外,照服,有效。

如果有人用过后,请把效果反馈给我,谢谢!


**我同意上述观点,我认为黄芩剂量是不是多一些。

**黄芩清肺火,考虑到现在药的质量,不得不加重点,李时珍治自已的咳嗽时,就用过一两,我在临床上,用此药,是常用量。到于牛子,它是一味辛凉解表散风之药,那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抗过敏”的作用,对于鼻道感染,有特效。


**我很佩服先生方中黄芩的用量,这个药用的很精当,很有仲景遗风。现在有些医生用药黄芩十五克,知母十五克,桑白皮十五克,石膏十五克等等,一大堆药放在一起,其实目的都是一个:要清肺热,这样倒不如选准一味,把量用足。不知我说的对不对,恳请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