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大学毕业生对高考的怀念

 数字人生6688 2012-09-18

0
2012-06-07 09:34:34

归档在 生活 | 浏览 6039 次 | 评论 0 条

六月七日,清晨醒得特别早,天青色,细雨欲来,又是一年高考时。有点紧张,大学也都毕业一年了,居然还有后遗症。刚巧在网上碰见一位高中旧友,说正赶去开会的路上,这才回到现实,现实是,高考早已离我们远去,剩下的,是无数平庸生活。

当年,高考前一天,我提着用过的课本和复习资料,一股脑送给了低年级同学,丝毫没有考虑补习之类的后路,也许是为了给自己施压,绝处才能逢生。然后母亲陪我一起去看了远在市郊的考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校,所幸碰到不少和我同在一处考的同班同学或校友,一下子消减了身心不适感。一切就绪,只待上阵。

五年前的今天,似乎也是一个阴天,我对于众人口中“命运的转折点”,惴惴不安,却又不肯将惶恐之情表露,那样不仅让自己更紧张,而且给父母以无形压力。吃过母亲精心制作的早餐,稍微喝了几口水,父亲便催促快走,他开着车匀速驶往考场,一路上仿佛刻意给我讲一些轻松的事情,放着愉快的英文歌,绝口不提与高考有关的严肃话题,我却越来越紧张,快到目的地时,形形色色的考生家长多起来,他们脸上各色表情,却有着一个共同主题:期待。——十年寒窗苦读,不仅苦了学生,而且累了家长,到了两天高考定乾坤之时,期待回报万分可以理解。父亲将车停在校门口,说了声“尽人力,顺天意”的玩笑话,我便下车了,对他说十一点多来接我,他点点头。我的耳朵里仿佛成百上千个家长的声音汇在一起,心跳得厉害,匆匆逃往教室,等待即将到来的人生第一个大考验。

当监考人员开始宣读考场纪律等事项时,前边的同学开始吃巧克力饼干喝牛奶,发出噌噌的响动,后面的同学在转笔,时而往桌上掉一次,“啪。”看着他们过于放松的样子,我反而紧张起来,古诗词好像全忘了,阅读题答题思路也乱了,脑中一团糟,完全空白。就在这空白中,发了考卷和答题卡,前四个基础知识选择题,复习时天天做专项练习,到真正选时,犹豫不决,眼看时间流去,我连蒙带猜过去,开始做后面的题,紧张的情绪随着熟悉的汉字渐渐放松,答题也转好,到还差十五分钟交卷时,正好写完作文最后一字,大致检查一遍答题卡和卷子上的相关信息,顺利出考场。令我惊奇的是,父亲从八点多到十一点多,根本没离开过,当看到他焦急的神色时,我才明白家长的苦心,他一见我,马上笑逐颜开,说回家吃午饭去。

接下来的几门考试过程,和第一门类似,只是我越到后面越不紧张,特别是最后一门英语时,十拿九稳135以上(我们那时150满分)。从头至尾,父亲主外,陪我到考场,母亲主内,做好后勤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共同完成了一大任务,考完之后,开心到不行。虽然我的成绩在我们那重点高中看来不值一提,可好歹是超过本科线不少,最终如愿以偿上了大学,开始了崭新生活。

 

写出来才惊讶,对于五年前的一切,我竟然还记得清清楚楚,宏观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再细致考试时穿的衣服,答题时的心情,考完后的天气等等,所有的东西,都牢牢刻进心间。从来没有一件事,能够让我如此上心,只有一个想法有所改变:当年认为的“苦难”,在如今看来,最后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值得炫耀的一部分。曾经幼小的心灵里,以为高考便是一锤定音的事,考上了便要平步青云,考不上便塌了天,随着阅历的加赠,明白了那不过是人生中比较关键却并非唯一的转折点罢了。只是很怀念,由“高考”两字延伸出来的其他种种,全部关于青春,人一辈子最美好的年华,我以为,便是中学年代,尤其是高中三年。

高中时,同学是朋友、战友,又是竞争对手,还有辛勤的老师们,大家一千多个日子里同努力共奋斗,朝夕相处,也许很多年后,忘光了当时所学的知识,但绝对永远记得种种同学间的恶作剧和师生间的小花招,记得和班主任“周旋”着斗智斗勇,记得和同桌暗地里竞赛,记得暗恋着的前排女孩,记得跑操时趁人不注意的偷懒,记得满教室追跑只为了一包零食,记得生物课上提问题“调戏”女老师,记得大扫除时的嬉笑打闹,记得发了数学试卷后“破罐破摔”比谁的成绩更低……那些深埋心底的宝藏,一旦拾起一点,便忍不住仔细回忆一番,一个人坐在书桌前,都能笑得出声。

尤记得我们这一代人高考前几天最后的狂欢,转眼间,今天又有无数后来者正在考试进行中。忽然有点羡慕起来,他们正在给中学年代画上完美的句号,而我的中学年代,早已离我远去近两千天,特此纪念。二零一二年六月七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