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zgq638 2012-09-19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墟里:村落;          2、孤烟:炊烟。         3、接舆:这里北裴迪

4、转:变换为。    5、苍翠:青绿色。  6、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7、 柴门:树枝编作的陋门。                 8、复值:又碰上。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
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
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
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
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赏析1
这是写景之古诗文网,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
诗起句工对,颔联反而不对,实属不入格。喻守真疑为首联与颔联颠倒错乱,如若对调,则平仄格律既不失粘,且在意义上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山”;“临风”句是听,接听“秋水”。此说有独到之处。

赏析2
先看题目,“辋川”,是王维晚年隐居的“辋川山庄”,位于终南山上,山下有辋川流过,故山庄以辋川为名。诗人晚年在此闲居,裴迪是王维的朋友,与王维常有交游与唱和。这首五律,是王维给裴迪的赠诗。

 

首联写辋川山庄周围的秋天景色。“寒山转苍翠”写山,深秋了,以“寒”形容,是从肌肤的感觉去写山之冷;山色“转苍翠”,是说山上树木颜色的变化,原来的一片苍翠,现在是越来越变样了;而“秋水日潺爰”则写水:山上的溪涧以及山下的辋川,流水也一天比一天变得缓慢了,这也是秋天的景象。

 

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写他秋天的山居生活。先看这山居环境:“柴门”二字,告诉我们,这山居是一所院落前有一道柴门的简朴的房舍,是一个隐居静养的环境;而“临风”二字,又告诉我们,这山居是临风的,它就在山边,在这里可以吸纳从前面一片空旷的地方吹来的风。再看在这幅有特写画面的山水画中人物的活动:一个老人,他拄着拐杖(“倚杖”),站在山风迎面而来(“临风”)的柴门前面(“柴门外”),侧耳静听林中传来的那暮秋的蝉鸣。—— “倚杖”与“听”是相对静态的动作,由于用了这两个字,一幅宁静的画图显现了。这与“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形成了宁静图景的作用一样,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又写景。与上联写诗人临风听蝉相承,写诗人临风观景,观看山下的景色。这景色又是写落日,又是写孤烟,看来王维对各种各样的“落日”与“孤烟”是观察入微的;所以,又有了与《使至塞上》《赠邢桂林》不一样的描写。这里不写将向地平线落下的又红又圆的夕阳(像《塞下》),也不写夕阳将下时减弱了的阳光映照得江面与湖面波光粼粼的情景(像《赠邢桂林》),而是居高临下往下看,写了“渡头余落日”的情景:辋川河“渡头”水面远处,暗红的圆日越来越下沉,只剩下水面上的一道红边和它上面的晚霞了。而“墟里上孤烟”的情景,也不同于“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而是村里(“墟里”)的“孤烟”:可能是太阳刚下山,时间尚早的缘故吧,村里这时候才出现第一缕炊烟,所以是“孤烟”;而“烟”,也不同于“大漠”:大漠中的“孤烟”,由于当时无风,烟是“直”的;而“墟里”的“孤烟”,却是用“上”去形容:那是一种微风轻吹,炊烟袅袅升起的状态——显然,与“大漠孤烟直”比较,当是又有另一种美丽。

 

尾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又写人。与第二句写人不同,这里出现了两个人,一是交游甚厚的裴迪,一个是他自己。但这里都没用真名,而是用“接舆”借代裴迪,以“五柳”借代自己。这样借代,表明诗人自己还裴迪都是存心隐逸的志同道合之士。这里写裴迪来访,还喝了酒,并且又喝醉了。——其中“复值”二字用得很妙,意思是“又碰上”,说明这个裴迪是这里的常客;从后面他在这里又“醉”酒又“狂歌”的随意状态看,他是王维的一位很稔熟的朋友。两个朋友在这山居中喝酒狂歌,充分表现出他们两个人的隐逸之风。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接舆是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是个隐士,他对孔子多方接触各国君主的“入世”态度是鄙夷的,所以他曾有“凤歌笑孔丘”的举动。而 “五柳”,也是用典。晋时的陶渊明是以隐逸流芳后世之人,他在自己居所前种了五棵柳树,并自称为“五柳先生”。王维以“五柳”指代自己,又写裴迪在自己面前随意“狂歌”,可见他们二人是如何的投契、如何地相知了。

 

这是写景之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
诗起句工对,颔联反而不对,实属不入格。喻守真疑为首联与颔联颠倒错乱,如若对调,则平仄格律既不失粘,且在意义上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山”;“临风”句是听,接听“秋水”。此说有独到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