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膏治疗肌腱炎150例 魏国强,吴卓,欧建锋 【摘要】目的:观察肌腱膏治疗肌健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患者采用肌腱膏(产品成分:川芎、当归、大黄、熟地黄、赤芍、血竭、三七等)治疗。结果:痊愈85例,显效36例,有效24例,无明显效果5例,总有效率为96.7%。 【关键词】舷二头肌肌健炎;肌腱膏;肌腱炎 【中图分类号】R274.986.1 [文献标识码]B 自2010年3月以来,笔者在医院收集肌腱膏治疗肌键炎,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50例均为本院2008年3月一2010年3月门诊患者。其中男58例,女92例;年龄38~70岁,平均52岁;病程2周一l年,平均3月;全部患者均为单侧肩部患病。所患疾病非同种类的肌腱炎。 2.诊断标准临床表现:肩三角肌保护性痉挛,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加重,休息好转。检查压痛点在肩前外侧结节间沟部,肩关节旋内活动受限伴疼痛,屈肘抗阻力痛阳性,脏二头肌收缩时可摸到捻发音,X线摄片检查未见异常。 二、治疗方法 肌腱炎俗称“脉窝风”,在中医属于“劳损”的范畴,病人会感到关节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僵硬、肿胀等症状,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中医认为是由于“气滞血瘀”所导致的疼痛,“气伤痛,形伤肿”,因外力伤及经络,导致经络受阻,气血运行失调,流通不畅造成。 肌腱膏作为思华堂治疗肌腱炎的传统膏药,具有活血化淤、开窍透骨、通经走络等功效,通过药物渗透于表皮,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从而改善病变周围组织营养,起到修复肌腱组织的作用,最终达到治疗肌腱炎的目的。 肌腱膏配方:川芎、当归、大黄、熟地黄、赤芍、血竭、三七等。每付一贴,可贴三天,用药十付为一疗程。 三、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痊愈:肩部疼痛消失,局部无肿胀、压痛,肩关节活动度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旋内活动无受限及疼痛,局部结节间沟部深压有疼痛。有效: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变或仅有轻微改善 2.治疗结果经2一3疗程治疗,痊愈85例,显效36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7% 四、报告总结 肌腱炎多发于中年人,女多于男,是一种劳损性疾患。本病常发生于长期反复过度活动的体力劳动者,肌腱鞘因经常受肌腱刺激,发生急性或慢性创伤炎症,充血渗液癖肿,肌膛的表面浆膜与鞘的内膜呈现病理性的变化,进而促成组织变性、肥厚等演变。此外,肩袖损伤、钙质沉着、肩关节囊内病变等,均可累肌键而发病。胧二头肌肌键炎属中医学伤筋、痹证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弱,肝肾亏虚,气血虚衰,肌脾失于濡养,兼操劳伤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导致血不荣筋,痰浊疲阻经脉及关节等所致针对本病病机。中药贴中【红花】辛散温通,专走心肝血分,活血散瘀而通经导滞,温和行血而散瘀止痛,为活血通络之品。【当归】辛行温通,入心肝而养血活血,为活血行气之要药,可补血活血、散寒止痛。还有很多中医药材就不一一介绍了。诸药合用,共奏疏风通络、活血止痛、调和阴阳之功,切合本病病机,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金升,石瑾,李义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解剖学观测及意义. [2]徐立玉 《实用中医药杂志》 [3]肖健 崔国庆 王健全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编辑:冯天保) 【收稿日期】 2010一07一06 【截稿日期】 2010一07一31 |
|
来自: 昵称10775661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