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万农户走上“懒汉农业”之路

 武汉人文 2012-09-20

眼下正是中稻收割季节,昨日黄陂区六指镇老农陈方鼎守着6亩多稻田,却当起“甩手掌柜”。3个子女外出打工,他和老伴割完稻子至少需7天,镇上合作社的农机手不到2个小时就干完了。

    这家乡镇农机合作社的创办人叫吴建新,今年47岁,头发花白,身材清瘦,戴老花镜,一副教书先生的模样。他幼时家境贫寒,13岁开始放鸭子,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回家干农活,后来学过厨师、养过水产、开过农家乐餐馆,成为资产近千万元的“乡村能人”。

    5年前,很多亲友劝吴建新进城做钢材、房地产生意,赚大钱。不愿离开家乡的吴建新发现:农民进城后,只剩老弱在家,耕、种、收、施药等都成问题。2009年7月,他投资100多万元组建曙光兴意农机合作社,先后购买各式农机158台套,服务周围8个乡镇6万多亩农田,让上万农户走上“懒汉农业”的路子。

    农机多了,日常维修成问题。爱动脑筋的吴建新开始研究农机修理。他和3个业务骨干组成“四人组”,花3000多元买了一台手持摄像机,拆机时一边拆卸、一边摄像,修理时打开摄像机“按图索骥”,逐渐琢磨出修理农机的技能,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机专家。去年,他的农机修理厂还成为区农机学校实训基地。

    如今,“淘”农机零件成为吴建新日常生活的一大爱好。3年多来,从江岸区的堤角、丹水池,到洪山区的烽火、硚口区的古田等旧货市场,他先后“淘”到农机零件上千件。一台七八成新的美国进口汽油机,市价2800多元,老吴仅花了100多元,“跟收废品差不多”;一台原价四五万元的开沟机,拆下动力设备后只卖1200元,他改制成植树机,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

    “我是农民,就该为农民增收着想”。吴建新算了一笔账:按传统模式种植1亩水稻,除去种子、肥料、劳力等成本,纯利润在500元左右。由农机合作社全程“代种代收”,每亩仅收费350元,腾出的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年收入一般达2万多元。

    图为吴建新在改装农机。周韧 摄

详情请看:http://cjmp./cjrb/html/2012-09/20/content_5064895.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