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

 梦中家园 2012-09-20


  [摘要] 学校情境下的问题大部分是良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大多是非良构问题。解决良构问题的程序是激活图式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案和执行解决方案。结构性知识与具体领域的知识是解决良构问题的主要成分。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过程包括了解问题的陈述,确定问题是否存在,确定问题的本质,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识别与澄清不同的看法,生成与选择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与实施解决方案。认知的调节、认知观和情感态度等非认知因素均是解决非良构问题的关键因素。总之,在问题本质、问题解决过程和问题解决成分三个方面,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问题解决;良构问题;非良构问题
  
  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大都是复杂的非良构问题,如何在学校中提高学生非良构问题的解决能力是目前教育界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教育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培养学生解决非良构问题的技能,如使用教与学的新策略,怎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各种现实情境等。然而,教育研究者对非良构问题的本质、解决过程以及解决问题成分的认识还相当粗浅,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之间的关系也令人困惑。鉴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良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解决问题成分的基础上,在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必要成分三种层面上对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做了综述。
  
  一、解决良构问题
  
  (一)良构问题的本质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大多是良构问题,如教材中大量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及其他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等。一般而言,一个良构问题只有一个使人满意的解决方案(Simon, 1978)。运用一系列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概念、规则、方法和原理就足以解决良构问题(Luszcz, 1984)。良构问题的组成成分包括清晰的起始状态、已知的目标状态,限制的问题空间和制约参数条件(Greeno, 1978)。解决良构问题的最终收益是能够进行问题转换(transformation problems)。但是,只有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情境时解决良构问题的技能才能实现迁移。
  多种搜寻策略可以协助解决良构问题,比如回忆相似的问题情境,运用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分解与简化问题,搜寻问题的子目标,搜寻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检验等。在解决良构问题的过程中,普通人的解决过程与某一具体领域的专家的解决过程也相差甚微。可见,良构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固定的套路。也就是说,普通人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对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方面是没有多大的差异(Luszcz, 1984)。
  (二)解决良构问题的过程
  良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引起了大多数研究者的注意(Bransford 等5人三项研究,1972-1988)。在心理学上,研究良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大都引入了“信息加工过程”这一概念(Newell & Simon, 1972)。例如,经典的一般问题解决策略(Newell & Simon, 1972)和IDEAL问题解决模型(Bransford & Stein, 1984)便是这方面的代表。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模型大体上规定了与问题解决过程相关的两种思维过程:理解过程与搜寻过程。基于多种问题解决模型,我们总结了解决良构问题的三种必要过程,它们分别是表征问题、搜寻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实施解决方案。
  首先,问题解决者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时,他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认自己是否对新的问题有确切的理解(Voss, et al., 1991)——我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解决问题之后会取得怎样的成效?分析任务之后,解决者就要依据他所理解的已知条件、目标、问题解决的支架结构和可能的解决办法对问题进行表征(Voss等 1991)。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问题解决者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来建构问题空间的过程。
  在建构问题空间的过程中,问题的一些关键特征将会激活存储在记忆中的知识。某一问题类型的特定图式将被激活。激活的图式是由一组与问题类型相关的知识组成的(Greeno, 1978)。解决者可以由此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依据问题的表征来尝试已激活的解决方案。问题表征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度(Hayes等3人二项研究,1972-19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