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窗幽记》摘录(上)

 llssmm44 2012-09-21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摘录

(上)

 

 《小窗幽记》摘录(上)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


卷一 集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

      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

      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

      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忤。

 

      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

      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

      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

      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

      居高者,形逸而神劳;

      处下者,形劳而神逸。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

      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大事难事,看担当;

      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

      群行群止,看识见。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积丘山之善,尚未为君子;

      贪丝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

      名人垂世,高人出世,达人玩世。

 

      造谤者甚忙,受谤者甚闲。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

      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

      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

      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

      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

      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

 

      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

      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

      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斑竹半帘,惟我道心清似水;

      黄梁一梦,任他世事冷如冰。

 

      欲住世出世,须知机息机。

 

      事忌脱空,人怕落套。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

      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涉江湖者,然后知波涛之汹涌;

      登山岳者,然后知蹊径之崎岖。

 

      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

      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

 

      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

      人情好谦,我以谦处反胜。

 

      以患难心居安乐,以贫贱心居富贵,则无往不泰矣;

      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

      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

 

      富时不俭贫时悔,潜时不学用时悔,

      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

 

      攻玉于石,石尽而玉出;

      淘金于沙,沙尽而金露。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

      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

      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身要严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

      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要阔大,志要果毅;

      机要缜密,事要妥当。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小窗幽记》摘录(上) 
 
卷二集情
      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韩翃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谘嗟想慕,讬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崑崙,客无黄衫,知己无押衙,同志无虞侯,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集情第二。
 
      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
      三叠阳关,唱彻古今离恨。
 
      燕约莺期,变作鸾悲凤泣;
      蜂媒蝶使,翻成绿惨红愁。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万里关河,鸿雁来时悲信断;
      满腔愁绪,子规啼处忆人归。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桃叶题情,柳丝牵恨。
 
      蝴蝶长悬孤枕梦,凤凰不上断弦鸣。
 
      陌上繁华,两岸春风轻柳絮;
      闺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
 
      良缘易合,红叶亦可为媒;
      知己难投,白璧未能获主。
 
      鸭为怜香死,鸳因泥睡痴。
 
《小窗幽记》摘录(上)
 
卷三集峭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貚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贼讨乱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隻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鬚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第三。
 
      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
      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
      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观人题壁,便识文章。
 
      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竹外窥莺,树外窥水,峰外窥云,难道我有意无意;
      鸟来窥人,月来窥酒,雪来窥书,却看他有情无情。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
      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
      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弥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
      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懒见俗人,权辞托病;怕逢尘事,诡迹逃禅。
 
      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小窗幽记》摘录(上)
 
卷四集灵  
      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名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毕三纔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集灵第四。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
      贫是美称,只是难居其美。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
      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茅屋竹窗,贫中之趣,何须脚到李侯门;
      草帖画谱,闲里所需,直凭心游杨子宅。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
      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
      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
      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遗子黄金满箧,不如教子一经。
 
      竹风一阵,飘扬茶灶疏烟;
      梅月半湾,掩映书窗残雪。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固野客之闲情,实文人之深趣。
 
      以看世人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
      以议论人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
      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
 
      冬起欲迟,夏起欲早;春睡欲足,午睡欲少。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淨土。
 
      周旋人事后,当诵一部清静经;
      吊丧问疾后,当念一通扯澹歌。
 
      雨过生凉境闲情,适邻家笛韵,与晴云断雨逐听之,声声入肺肠。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闒茸不可谓宽大。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
      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倚势而凌人者,势败而人凌;
      恃财而侮人者,财散而人侮。此循环之道。
 
      沧海日,赤城霞;蛾眉雪,巫峡云;洞庭月,潇湘雨;彭蠡烟,广凌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
      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
 
      我如为善,虽一介寒士,有人服其德;
      我如为恶,虽位极人臣,有人议其过。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说得一句好言,此怀庶几才好;
      揽了一分闲事,此身永不得闲。
 
《小窗幽记》摘录(上)
 
卷五集素  
      袁石公云:“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如雷吼,而白髭老贵人,拥锦下帷,求一合眼不得。呜呼!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常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集素第五。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
      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
      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
      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  
 
      居处寄吾生,但得其地,不在高广;
      衣服被吾体,但顺其时,不在纨绮;
      饮食充吾腹,但适其可,不在膏粱;
      宴乐修吾好,但致其诚,不在浮靡。
 
      琴觞自对,鹿豕为群;任彼世态之炎凉,从他人情之反覆。
 
      家居苦事物之扰,惟田舍园亭,别是一番活计;焚香煮茗,把酒吟诗,不许胸中生冰炭。  
      客寓多风雨之怀,独禅林道院,转添几种生机;染翰挥毫,翻经问偈,肯教眼底逐风尘。
 
      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文章之妙:语快令人舞,语悲令人泣,语幽令人冷,语怜令人惜,语险令人危,语慎令人密;语怒令人按剑,语激令人投笔,语高令人入云,语低令人下石。
 
      溪响松声,清听自远;竹冠兰佩,物色俱闲。
 
      肝胆相照,欲与天下共分秋月;
      意气相许,欲与天下共坐春风。
 
      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
      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
 
      若富贵,由我力取,则造物无权;
      若毁誉,随人脚根,则谗夫得志。
 
      会意不求多,数幅晴光摩诘画;
      知心能有几,百篇野趣少陵诗。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人生自古七十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阴晴与烦恼。
      到了中秋月倍明,到了清明花更好。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漫把金樽倒。
      世上财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身转劳,落得自家头白早。
      请君细看眼前人,年年一分埋青草。
      草里多多少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
      去瞋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以养花之情自养,则风情日闲;
      以调鹤之性自调,则真性自美。
 
      口中不设雌黄,眉端不挂烦恼,可称烟火神仙;
      随意而栽花柳,适性以养禽鱼,此是山林经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
      三杯后一真自得,谁知素弦横月,短笛吟风。
 
      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风起思莼,张季鹰之胸怀落落;
      春回到柳,陶渊明之兴致翩翩。
      然此二人,薄宦投簪,吾犹嗟其太晚。
 
      孑然一身,萧然四壁,有识者当此,虽未免以冷淡成愁,断不以寂寞生悔。随缘便是遣缘,
 
      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盆水同圆。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
      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待续)
 
【关于作者】

      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征不起。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今存著作,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

 【免抠图】眼睛会动的美女
《小窗幽记》摘录(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