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思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转载于此,与诸君共赏: (节选自The Future of History-Can Liberal Democracy Survive the Decline of the Middle Class?) 让我们暂时想象一下,今天一个躲在某处阁楼里的小报作家正在试图描绘一幅关于未来的意识形态蓝图,其中有一条通往拥有敦实的中产阶级和强健的民主政体的坚实道路。这种意识形态会是怎样的一番图景? 它至少要有两个组成部分,政治的和经济的。政治方面,新意识形态必须重申民主政治优先于经济。并且重新使得政府成为公众利益的表达者。但是其提出的保护 中产阶级生活的议程不能仅仅依靠现存的福利国家机制。新意识形态也许应该在某种程度上重新规划国有部门,把它们从相关既得利益者手中解放出来,并且使用新 技术手段来提供服务。人们将不得不坦率地讨论再分配机制并且找到一条终结利益集团主导政治的道路。 经济方面,新的意识形态不可以以否定资本主 义开始,仿佛老式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性方案一样。更为紧要的是保持资本主义的多样性,以及政府帮助社会应对资本主义的能力。全球化不应该被看做 一种无情的生活现实,而应被看做一种要从政治上小心控制的挑战和机遇。新的意识形态不会把市场看做自身完美的事物,相反,而是高度重视全球贸易和投资,以 促进中产阶级的繁荣,而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国家财富。 但是我们不太可能获得以上这一结论,除非我们先对当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展开系统批判,首先 针对其基本假设--个人拥有完全自主权并自我负责,同时个人收入的汇总和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幸福程度的最精确尺度。批评者应该注意到个人收入并不能代表个人 对社会的贡献。还应该进一步深入,并认识到,即使劳动力市场是高效率的,个人的天赋分布本质上也不是公平的,个人不是自主的实体而是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这些观点中,大部分都已经零零碎碎地为大众所知;作家得把它们串连成完整的故事。他或者她也要避免"地址误投"问题。对全球化的批评,将不得不考虑民族 国家,将其看做一种动员的策略以便用一种更平衡周到的方式来定义国家利益,而不是简单地美国各州的"买下美国"式的工会运动。这将是左派和右派综合的产 物,与目前社会进步运动中各种边缘团体的政治议程无关。这种意识形态将是populist(美式民粹派)的;口号的一开始,将会批判那些牺牲大众利益的精 英,批判那种偏袒富人的金钱政治,尤其是华盛顿的金钱政治。 这样一种运动带来的危险显而易见:美国的倒退,尤其是宣布更加开放的全球系统会到 处引起贸易保护主义。在许多方面,里根-撒切尔主义改革正像支持者期待的那样获得了成功--营造了一个更具竞争活力的,全球化的,无摩擦的世界。同时,它 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生产出巨大的财富和不断上升的中产阶级,民主也因为他们的觉醒而得到传播。也许,发达国家正站在一系列技术进步的顶峰,技术进步不仅增加 生产力,同时为广大中产阶级提供有价值的工作。 但是,与其说这是关于过去30年现实经验的认识,不如说只是一种信仰而已,现实经验显示的完全 相反。实际上,有很多理由要求我们思考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当下发生在美国的财富集中已经变得可以自我强化--正如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讨论的那样,金融部 门正在运用他的游说能力来摆脱更严格的规则监管。贵族学校前所未有地发达,而其他学校则越来越糟。每个社会的精英都在运用他们进入政治权力的便捷机会来保 护自己的利益,我们正缺少一个能抵消这种状况的民主动员机制来平衡形势。美国精英不应该自外于规则。 然而,只要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仍然沉迷于上一代人创造的叙述话语,即他们的利益将获得完全自由市场与小政府的充分保护,那么,上文所说的民主运动就不会发生。另一套话语仍然缺席,等待降生。 |
|
来自: 平和的面对人生 > 《中国社会思潮探讨(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