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铭建 2012-09-22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私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散文。陋室:是作者被贬

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时所建居所。铭:是一种古文体,多刻于石

碑。

这是一篇描写和赞颂作者住处的铭文。

全文不满百字,却把作者高尚的生活志趣,不事权贵的孤傲性格表

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抒发了作者冰清玉洁不与世俗合污的高贵思想品格。

文首四句、历来为人所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作者以比兴的手法设喻引题、歌咏陋室。以山、水比喻室,

以仙、龙比喻德。生花妙笔、天趣自然。以“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引出全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在说明陋室可铭,在

德之馨、不在室之陋。接着作者又通过对描写陋室清幽别致的自然环境

和在其中过着高雅、闲适的生活、抒发了对陋室的喜爱。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苍苔蔓延,染绿石阶。草色入栊,

映青四壁,这诗情画意的景致,春意盎然的生机多么使人赏心悦目,心

旷神怡!在这幽雅清静的陋室中,作者又是如何生活的呢?“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日常往来唱酬的名士雅儒,绝无俗客庸夫登门。与

知音谈笑风生,畅抒胸臆,即处陋室,也乐在其中。陋室中的生活并非

仅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琴音清心,金经养神。这是实写生活

情趣的高雅、脱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耳清静,心

身宽释,这是从反面写摆脱官场公务后的清松,闲情逸致。不过应看到

的是作者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秉性耿介,虽一再遭受政治上的打击,

意志却不消沉。但这悠然自得的表面平静,掩饰不了被贬荒远的内心痛

苦。字里行间不免流露出一种“穷则独善其身”的孤芳自赏。正因为如

此,作者最后把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比,自况古贤,

转出新意,展示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胸怀。草庐孕育了绝世英豪,玄亭培

植了一代才子,陋室又有什么鄙陋的呢?反之,品德低下的人即使住在

华屋大厦,也丝毫无补于他的精神道德之渺小。此处高明的是,作者并

未这样直言挑明,而是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作者点晴之笔,

这句的妙处只引半句而含义自明,论语上的全句为:“君子居之,何陋

之有。”仅用半句既表达了如君子自居,又不露自炫痕迹,虽信手拈来,

却浑然天成。可以看出作者虽身居陋室,内心却充满了自豪的感情。

在写作艺术上,本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句长短错落,骈散结

合,富于节奏感。诗化般的语言如小桥流水,清新而有韵味,读来琅琅

上口,流畅自然。更突出的是,《陋室铭》继承发展了古往借物寓意的

传统表现手法,是写陋室,而又非写陋室,名为陋室铭,实则以室写人,

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充分显示了他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早已读过此文,但今日读来却有新意。

2004年月10月2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