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七年级必考文言文《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6-18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只是陋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谈笑中有学识渊博的人,交往中并无没有学问的人。可以弹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是耳朵受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初中七年级必考文言文《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基础知识及特殊字词】

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子梦得,号庐山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被称为“诗豪”“刘宾客”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与说、表、记并称古代议论性四大文体。

3.本文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4.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5.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句子理解】

1.本文中隐喻陋室有“名”“灵”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本文的中心句(统领全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本文中写出室外环境之优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本文中写出室中人交往之贤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本文中写出室中事情趣之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本文中体现出作者心静如水不受干扰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本文中引用典故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本文中强调“陋室不陋”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初中七年级必考文言文《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重点问题】

1.“陋室不陋”体现在哪里?

答:体现在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贤雅,室中事情趣之高雅。

2.本篇文章立意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的立意,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3.文章开头写“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陋”是指房屋的形陋,“不陋”中的“陋”是鄙俗,只要室主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

4.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山之名不在高而在仙,水之灵不在深而在龙,室的“陋”不在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自然点名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德馨”。

初中七年级必考文言文《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5.文章末尾运用类比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将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居室与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也是陋室,却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他们一样被后人敬仰。

6.分析一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和“入”的表现力。

答:“上”写出了苔藓从台阶上爬到陋室,仿佛要听主人在说什么;“入”写出了青草仿佛在窗口窥视主人在做什么。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苔藓、青草写活了,有灵性令人忘却陋室的简陋,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初中七年级必考文言文《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7.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有什么简陋的呢?话里含有“君子居之”的意思,强调了“陋室不陋”,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8.这是一篇骈文,当有许多对偶句,请写出几句。

答: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调素琴,阅金经。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这篇文章几乎通篇押韵,请找出韵脚,并说说押的韵。

答:“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的韵分别是ing和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