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1)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

 增智书斋 2012-09-24
 
五夫古镇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距市区55公里。地处崇山峻岭之中。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1.5万余人。
  五夫镇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称,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学、著述、办学授徒、生活达50余年。因此,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朱熹就读、讲学的屏山书院、兴贤书院等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五夫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并一代传一代,成为有影响的学派。

    朱熹在此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成为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集孔子之后儒学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家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成为南宋至清代700多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漂洋过海,远及东亚、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体现,至今仍吸引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朱子理学思想的研究。

   五夫期间,朱熹潜心撰写许多著述,其《论语要义》、《论语训蒙口义》、《大学解》、《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太极图说解》、《通书解》、《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古今家祭礼》、《大学中庸章句》、《大学或问》、《论孟集注·或问》、《诗集传》和《周易本义》等都在五夫紫阳楼撰写;晚年集理学大成之《四书章句集注》最后定稿本也在五夫里紫阳楼酝酿成熟。因此,朱熹的理学成就,与五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五夫堪称朱子理学发源之地。

  五夫镇文物古迹大多分布在兴贤古街及其附近,有古遗址、古书院、古民居、古牌坊和古街巷等,主要有屏山书院遗址、紫阳楼遗址、兴贤书院、刘氏家祠、刘氏节孝坊、朱子社仓、连氏节孝坊、张琰百岁坊、朱子巷、五贤井、五龙桥和林立街中的石坊等。
 
  

                               五夫古镇

                                             洗墨痴衲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县(市)交接地带,距市区51公里。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是重要历史文化名镇,历代名人辈出,境内遗址遗迹丰富,是武夷山武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属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五夫古镇

 五夫镇古代称为“五夫子里”,被称为“五贤过化之地”。“五夫”是指五位儒家的老夫子哦。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刘家祠堂因为刘子翚是朱熹的老师所以称宋儒并不为过哦。五夫刘氏在宋代有“三忠一文”被皇帝敕封。真可谓名门也。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兴贤书院是当时朱熹读书的地方。他的老师是刘子翚、刘勉之。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五夫有两条大溪,即籍溪、潭溪。籍溪之畔出了胡氏 五贤十大儒 。籍溪之畔住着刘氏。朱熹的住所紫阳楼也在籍溪之畔。还有籍溪的发源地就是在开善禅寺所在的拱辰山。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这是连氏节孝坊。贞洁是古代女人的追求和榜样。

五夫古镇
五夫古镇                          

    五夫镇风光

                                                xlt1956

 

                                            天光云影共徘徊

 
五夫镇风光

五夫镇风光

                                        盛开的荷花

 
五夫镇风光

                                        朱熹先生像


五夫镇风光

朱熹先生正面像


五夫镇风光

朱熹先生书写的孝字


五夫镇风光

这一张像,据说是朱熹先生自己对着镜子画的。右眼角有七粒痣,据说表示北斗七星


五夫镇风光

五夫镇风光

朱熹先生当年种植的樟树,现在要几个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树干中空,里面有一个大树瘤。旁边几棵小的树,是朱熹的门徒黄干、蔡沈、黄钟种植的


五夫镇风光

兴贤古街的门楼


五夫镇风光

位于兴贤古贤的刘氏家祠大门


五夫镇风光

朱熹当年讲学的兴贤书院


五夫镇风光

兴贤书院墙上的龙鱼


五夫镇风光

似乎是有用的石碑,现在用于铺地面(覆盖在水渠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