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中国·2022华语诗歌散文大赛】参赛: ​吳明生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06-23 发布于江苏
·


古镇遗韵 
吳明生


五夫——江南文化 古镇。地处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东南部,它地势略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境内主要山脉有来垄头,笔架山,营盘岗,林营岗,高坑岗等,最高峰来垄头,海拔1195米。五夫古镇迄今已有1700余年。
五夫古镇始建于东晋,繁盛于宋代。古镇山川秀丽,钟灵毓秀,素有“邹鲁渊源”美誉。宋代五夫镇,名家荟萃,学术文化氛围浓厚,有词圣柳永以及他家人称“柳氏三杰”;有活跃在新思想新学术前沿的重要学者“胡氏五贤”五夫镇由此得名。其中胡安国,胡宏,则为著名“湖湘学派”创立者,还有被朱熹之父朱松称赞“学有渊源”的“五夫三先生”刘子翚,刘勉之,胡宪诸多饱学硕儒;另有道谦禅师等,可谓群星闪烁,气象非凡。五夫古镇,思想文化底蕴特别深厚。五夫镇还是著名朱子一生最主要居住地和从事学术文化活动的地方。朱熹在此勤读《四书》并在五夫草就或完稿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以及《论语要义》《大学解》等大量著作,信札,诗词等。他注释的《四书集注》成为天下才子必读书,塑造了中华民族百折精神,使之经受种种磨难而走向复兴。这或许是朱子教育思想的最大成功。
  镇内文物古迹大多分布在兴贤古街及其附近,有古遗址,古书院,古民居,古牌坊和古街巷等,主要有屏山书院遗址,紫阳楼遗址,兴贤书院,刘氏家祠,朱子故居,朱子巷,朱子社仓,五贤井,五夫廊桥和林立街中的石坊等古迹。兴贤书院建于南宋孝宗年间,为纪念理学先贤胡宪而构筑,朱熹学有所成后,曾在该书院讲学授徒。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高秀”继往开来之意。书院门牌高耸,构筑精巧,造型古朴,全部建筑共分三进,前进为正堂,分下廊与上厅,下廊设有两厢房;二进为书院,分左右两院,正进为文昌阁。兴贤书院曾是朱熹弘讲理学,以文论道之所,今在书院内可欣赏到仿朱熹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熹从十五岁起在此定居,住了近五十年。紫阳楼位于镇内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清新自然,寓含哲理,广为传诵。
 朱子社仓坐落在该镇凤凰巷内,是朱熹为赈济灾民于乾道七年(1171年)创建。社仓竣工时,朱熹曾亲撰《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社仓记》一文,并在仓壁上题了一首警诗,“度质无私本是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借以劝戒社仓管理人员。朱子社仓建成后,在春夏青黄不接时赈放粮种,冬秋偿清存放,大利于民,自此该社仓开了南宋救荒的先河,南宋朝廷为此将朱熹所呈请施行的《社仓法》颁诏于诸府各村。“朱子社仓”被誉于“先儒经济盛迹”。
  古镇最能集中体现朱熹功业的地方是兴贤古街。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始自五虹桥,终至文献坊,全长一仟余米。早在中晚唐自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里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这条古街虽经一仟余年的世故沧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建筑,并遗下极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行走于兴贤古街,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分别镌刻着“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过化处”、“邹鲁渊源”等历史名人的手书横额。街头坊两侧矗立着的“兴贤书院”、“刘氏家祠”、“连氏节孝坊”等古迹,无不透射出宋代遗韵,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更难得的是全长一仟余米的古街仍居住着近千人口。若没有了人的生活,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遗迹,现更像是古代人间烟火,活灵活现!呈现着南方乡村民俗社会的实景标本,非常古朴优美。
 此时春暖花开的古镇五夫,金黄的油菜花开。游人已踏春而来。到了盛夏的五夫镇还有万亩荷花绿映红。一幅秀丽壮观的荷塘图景。无数把绿色的小伞层层起伏,向着远方的天边伸展,水灵灵的荷花掩映其中,随夏风轻轻摇曳,与白云,蓝天相映成趣,千姿百态,楚楚动人。穿行其中,有风吹来水草和绿色植被清芳的气息,弥漫身边。沉浸于斯,舒爽拂过脸颊,浮躁消散于心,盛夏酷暑,水静风来,一种回归最为纯朴的清凉世界扑面而来。在这里,你还可以参与采莲蓬,摸田螺,捉泥鳅等活动,体验下农村自然纯朴的乐趣,自拍时,置身其间,你会发现你的颜值也是相当的高哦!
 诚然,文化古镇五夫颜值会更靓更美!
   
吳明生,男。网名;南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酷爱文学创作。系中国小小说协会会员。南平市作协会员。南平建阳考亭文学研究会会员。已在各报刊,杂志;《城市人》《作家诗人報》《武夷》《福建青年》《华中文学》《首都文学》及网络媒体;《散文网》《今日作家》《上海文坛》《当代文艺》《作家地带》《文艺作家》《人民作家》《东方散文杂志》《作家》《水缘文学》《沿海文学》《文学百花园》《环球经典文学》等平台发表小说,散文二百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