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02期
2011.07.05
导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是完美的,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必须是完美的。但太过要求孩子完美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而你认为的完美教育不一定就完美。所以,父母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孩子眼中的完美父母。请关注7月23日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赤峰站,著名情感专家陶思璇为大家带来《许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用信任培养孩子的能力》。
[活动预告: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赤峰站——陶思璇] [网友评论]

![]() 第002期 导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是完美的,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必须是完美的。但太过要求孩子完美可能造成孩子的自卑,而你认为的完美教育不一定就完美。所以,父母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孩子眼中的完美父母。请关注7月23日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赤峰站,著名情感专家陶思璇为大家带来《许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用信任培养孩子的能力》。 ![]() 你是完美父母吗?不是问你自己觉得如何,而是去考虑:在孩子的眼中,你是完美父母吗?完美父母不是去放纵孩子或严厉的管教孩子,而是你是否真的懂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测试:你是完美父母吗?当被问及你是否是完美父母时,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对孩子做的已经很到位了。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有没有想过有些你认为是对的做法有可能是错的呢? 下面的测试是根据芝加哥大学研究亲子关系的詹姆斯·麦克尼尔的研究工作设计的。这个测试可帮为人父母者判断自己存在哪些错误认识。 [详细] 解析测试:你为什么不是完美父母做了上面的测试,你是不是很疑惑,有些你认为很多的做法却拿不到分数。看看测试的解析应该会给你一个答案。 提倡和孩子做朋友一起做他喜欢的,提倡不要惩罚孩子,提倡给孩子更多自由,但这些是不是孩子真的想要的,你需要亲口问问孩子。 [详细] 孩子心中的完美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其实孩子心中对完美父母有着和家长不一定相同的观点和看法,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玩具和好看的衣服以及无止尽的动画片,而是一种从内心开始的教育。 从自己做起,让自己成为孩子言行的目标,要比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表有用的多。不要忽略每一个小事、每一个教育的细节,才是孩子需要的完美父母。[详细] ![]() ![]() 你是完美父母吗?教育过程中,你认为对的恰恰就是错的。 ![]() 用心去体会,孩子心中的完美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 从如何教育孩子可能是有些家长很难去学会的,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最完美的艺术品来培养,有的则对孩子没有太大的期待,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改你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很重要。 不要要求你的孩子是完美的过高要求自己的孩子,会使他们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之中。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自信便会丧失殆尽,从而导致他们在做每一件事前都会在潜意识中对自己做出诸如“我不行”、“我笨”、“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的否定。 这样的孩子无疑是有问题的。而要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父母首先应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以此重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我肯定。[详细]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使用期待效应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很多人说不科学,但它反应了一个事实,就是期待效应。你相信有多大,就可能会有多大。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相信你的孩子是科学家,并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你的孩子可能真的就会成为科学家。不要用怀疑的目光看自己和孩子,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 [详细] 要注意两代人不同的教育观念因为年龄和时代背景的关系,两代人之间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爷爷疼奶奶爱,爸爸妈妈却希望严格管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难免会养成任性、自私、霸道等不良习惯。 家长们要平时多商量,逐步取得共识。比如两代人之间有分歧但不要当着孩子贬低对方的权威。统一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详细] ![]() ![]() 不要要求你的孩子是完美的,父母太要求完美孩子越容易自卑。 ![]() 要注意两代人之间不同的教育观念,不要贬低对方的权威。 每个孩子的需求不同,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需求也不同。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要比一大堆玩具强的多。所以去了解孩子想什么、真的需要什么、该如何去管教是每个家长最需要的,别让自己的爱变得盲目。< p="">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就像我们的身体成长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和微量元素一样,我们的心理成长也是需要心理营养的。 在孩子零到四个月的时候,我是父母的唯一。如果这个孩子得不到这样的情感满足,这是最可怜的一群人,他们就会穷其一生去寻找这样的感觉。而四个月到七岁之间,则是孩子各种观念的建立。比如爱和安全感的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以及责任心的建立。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七岁看老,七岁之前这个孩子的个性特质、处事方式等等,基本上已经完成,以后再想改变不是没可能,有可能,但是你需要耗费很多倍的时间和精力。[详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游戏需求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但如果给孩子设计和选择的游戏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那游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每个年龄段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一岁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有了一定反应,两岁的孩子会独立行走,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协调的进行各种活动。可以针对这些不同的特点来设计游戏。[详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管教方法一岁半的孩子爱唱反调,两岁的孩子开始进入第一个叛逆期,三岁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四岁的孩子分不清现实和幻想……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让家长那么头疼。 想要让孩子的人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对症下药,分阶段的面对孩子不同需求去用不同的管教方法。[详细] ![]() ![]() 真正去了解,孩子心中需要的是什么。 ![]()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游戏需求,懂得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玩法。 当你真正了解了孩子需要什么,在孩子眼中你就是完美父母。需要记住的是,空闲时间多陪陪孩子比一大堆玩具要好得多。 凤凰网 讲堂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