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六苏州新浪博友一行三十多人,泛舟太湖于古老的太湖七桅船上,除了逍遥于山水之间,还品尝了一次真正的船家宴。我说真正的船家宴,是区别于我们常见的那种太湖边建造在船上的那些酒楼,那些酒楼和岸上的酒楼没有多大差别,而且船边都是漂泊着垃圾的浑浊污水,没有泛舟五湖的动感和舒心。
这次亲临了一次真正的船家宴,还体验了一次船家的生活,好不快哉!
朋友们都知道,我有一批号称“吃货”的博友,虽分布于大江南北和海外异域,都热爱生活,经常交流生活,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今天我既然有此饕鬄良机,当然也要做好记录,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了。


在博友们扛着长枪短炮在寻找美景的时机,我却溜进了船尾的“灶间”。没有星级酒家豪华的后厨,只是一只烧树柴的“航灶”,水缸和木盆放置在灶边,船娘正在忙碌的做着午餐的准备,如同到农村走亲戚吃饭一样。

刚从太湖里捕捞上来的银鱼,船家席地而坐,还要把小杂鱼和水草分拣干净。

这时候的“稻熟毛豆”正是最香糯的时节,苏州人也最喜欢做“枪毛豆”,用来饭前佐酒
。

土鸡切成块,汆水后放在盆里待用。

那香萝卜干切成丁子和毛豆一炒,香气扑鼻,而且有着反差的色泽,非常的诱人。虽是及其普通的家常小菜,但谁看了都会垂涎三尺

。

碧绿的毛豆,配上几红色的小辣椒丁。

一些冷菜陆续准备着。

南瓜上桌前还要上锅蒸一下。


这边正在蒸鸡蛋羹。船娘在添加柴火,准备开饭了。

另一位船娘则在包馄饨,那馅儿不是肉和菜,而是用刚捕捞上来的新鲜银鱼和鲜肉一起剁成馅儿,做成太湖边独特的鱼肉馄饨。


蔬菜、香葱也是洗净切好备用。

那鲜活的太湖虾个头不小。

七桅大船在太湖里缓缓前行,船老大还得紧紧地把住船舵,随时观察着湖面上的动向。

博友小媚也学得有模有样呢。

开席喽,我得一盆盆的端在博客上,和没有吃到的博友们分享了。先上来的是鲜艳的西红柿片。 
卤水凤爪。

黄瓜段,这里没有北方吃黄瓜那样的讲究,也没有那种酱料来蘸用。

太湖白虾干,是太湖边的特产,用来佐酒最相宜;看电视抓一把当小吃零食也不比牛肉干差哦
。

蒸得酥烂的南瓜。

太湖三白之一的太湖白虾,除了虾儿的鲜美之外,还有着刚才离水的新鲜和软嫩。没有浓油赤酱,只是清新的湖虾本色
。

用青花瓷海碗蒸的鸡蛋羹,刚从船尾航灶上大蒸笼里蒸出来。


博友们频频举杯,觥筹交错,忘情于这湖光山色之间。

传统的农家菜——红烧肉百叶结。

清蒸白鱼,虽形体没有大酒店的漂亮,但都是养在船尾出水不久的新鲜白鱼。

昂刺鱼——据说很好吃的,但我没有伸一下筷子,为什么呢?大部分童鞋都知道的,我就不唠叨了
。

桃花流水鳜鱼肥——虽然已经是桂花季节,那清蒸鳜鱼还是那样肥美鲜嫩。

刚捕捞上来的银鱼,一部分剁了包在馄饨里,一部分红烧了。一般苏州人习惯银鱼炒蛋,这也许是太湖渔民的喜爱吧。

清清白白的茭白毛豆。

全国各地都喜爱的西红柿炒鸡蛋,拍片时角度没有注意好,只好把原片旋转到合适的角度,把中间的一部分剪辑下来,看看效果还挺不错的。
草鸡炖木耳,

馄饨上来了,赶紧先尝一个,再在小碗里夹好一个,等拍好照片慢慢品尝,品味那银鱼和鲜肉剁成馅的鲜美馄饨。

上了一盆锅巴,我还来不及端起相机就被抢光了,哈哈,灶头上的锅巴大伙儿们已经几十年没有吃过了。

忙着拍照了,也给自己留下一点。
还是咱小红最是体会我了,上篇留言道:“大哥辛苦了,跟着我们这帮吃货,场场得拍,没吃好吧您?”,真的,里里外外的拍了不少,若要问我吃了什么?好似记不得了
,但我也做好一点小小的准备
,先在上桌时截留了几样喜欢的,把小饭碗满上啤酒,拍好照慢慢的品尝,咱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哈
!
苏州近郊太湖边的光福、东山、西山是一年四季给我们赏花采茶、品尝时鲜瓜果、寄情山水的好地方,我也经常去那里走走,下面一组相关博文主要是在收获时节去那里的愉快收获,附录在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了。
最后还要感谢为这次活动精心操持协调的博友“姑苏有心”和我们的“吉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