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苏迷 2012-09-24

阊门,位于苏州古城西金门以北,阊门东接城内路名叫西中市,西通吊桥、上塘街、山塘街、阊胥路、石路。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时,有专家建议苏州古城整体“申遗”,但当时仅剩盘门、胥门、金门等4个城门和部分城墙已保存外,其余均已残缺不全,尚不具备“申遗”条件,总的准备不足,而未实现。然后,苏州人继续在努力做工作,对尚存的要保护、对破损的要修复。毕竟,苏州城有着2500余年的建城历史。公元前506年,吴国国都在此,当年的名臣名将伍子胥、孙武帅吴军北伐楚,从阊门出发并于此凯旋。明清时期,阊门一带是全国最繁华的商业街。清代乾隆年间,《姑苏繁华图》、《盛世滋生图》可见,阊门上面有城楼,外城门口有吊桥,瓮城内有套城,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气势非凡,可惜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遭毁,一直没有得到修复;解放初期阊门还在,后危塌而拆仅存南边一点点拱门边壁和破城墙。2004年3月,重修阊门,其瓮城维修的施工人员发现了阊门古代水城门遗址,文物考古还发现许多宋代瓷器碎片,保护修缮小组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听取专家学者建议,历时两年,终于成功让阊门水陆城门并开的历史风貌得以完美展现。新修复的阊门水城门高达13米,宽8米,水深6米。根据考古等情况,阊门水城门纳入续建的阊门遗址公园。吊桥以北,修建有聚龙桥、探桥、再往北面的护城河上新建了五孔大石拱桥。该桥东面被围成工地,里面或是瓮城工地吧。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苏州阊门(苏州人习惯叫老阊门。2006年重修,纳入阊门遗址公园。)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北面为阊门水城门,内有水关桥,外有探桥、聚龙桥。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阊门水城和陆城形成河街平行格局。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4.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5.阊门城内侧。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6.聚龙桥。护城河曾叫官河,在此东折进入阊门水城门。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7.护城河水穿过探桥,奔流入阊门城。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8.阊门护城河北约300米处,又新建了一座五孔大石拱桥。

    阊门吊桥,位于阊门外,跨护城河。宋《平江图》名虹桥,俗称吊桥。元泰定元年(1324)十月建成,耗资十五万贯,初为木结构,后被冲毁。有乡人郑文贵自愿捐资重建石桥。明成化六年(1470)改名永济桥。明代洪武年初改为石墩木樑桥。1512-1817年历经修建。清同治《苏州府志》引虞集《记略》曰:“虹桥在阊门西,跨官河,通驿道,为咽喉要处,水至桥下汇为回渊,折而东行,势用剽悍。桥旧植以木,岁久腐挠......”,清嘉庆二十三年(1817)重修,牛若麟《记略》称“虹桥跨濠以通行旅,错趾骈肩,无间昏旦”。民国23年(1934)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石拱桥,桥台为明清。

    新中国成立后,吊桥拓宽路面;2008年重建,改建成为廊桥。在施工中,需要先拆除、再重建。拆除时,于桥墩桥台处发掘出两块清朝石碑,其中一块上写“长生河”三个大字,另一块记载着立碑的时间“大清嘉庆二十三年”等事项,负责工地的中铁20局项目经理陈学旺很有文保意识,调整拆除方案,保证了两块碑的完好。一度将碑放到苏州碑刻博物馆保存,专家认为,两碑反映了当时政府为保护水源而设立禁止捕鱼的命令,表明苏州在200年前就已开始重视水资源保护了。在重建中,有热心人士建议,将两块碑安置到原有位置。此建议得到各方面支持,包括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指挥部、苏州碑刻博物馆、中铁20局施工单位等支持。有200岁年龄和文物价值的这两块古碑又回归阊门吊桥,无疑增添了环古城风貌保护的历史人文厚度。(不过,这两块碑要坐船在桥洞下才能见到。尚缺碑照。)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9.在吊桥向东望。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0.在吊桥向南望。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1.吊桥南侧。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2.在吊桥向北望,白居易纪念亭。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3.上塘河口。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4.山塘河口。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5.在吊桥西南堍望阊门城楼。

    占鱼墩,地处吊桥西南,去年11月11日建成占鱼墩文化公园,正好为“百年石路”庆祝活动得以开园共庆。占鱼墩文化公园,东邻护城河、东望阊门,西临阊胥路,南邻南浩街泰伯巷,北接山塘街入口处;占地3千平方米,投资400万元。初观虽是小游园,细看却有大名堂,“四个特色”文化景观建设,反映了石路历史人文有关方面。

    特色一:刻景观石。把清代曹雪芹名著《红楼梦》对阊门的说法,用景观石刻录、设置于该园,从书斋到实地,让更多人知道,附近一带“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特色二:树盛宣怀铜像。以纪念百年前石路捐资始建者、名人盛宣怀(1844-1916),当时在经济文化医卫实业领域创建中国近代史11个项目第一,非常经典,前辈可贵可敬;

    特色三:复建街边大自鸣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石路就有街边大自鸣钟。这次建立的钟外形基本仿原样,但内部采用了现代技术,包括卫星定点校时等技术;

    特色四:《石路赋》,及其砖雕字画。一座用画赋勾勒出石路百年兴衰历程的文化墙(画廊)。以上实景均于今年8月份拍摄照片并配此文。《石路赋》的创意设计既反映历史、启示后人,也展示文化、雅俗共赏。设计者很有才,也是新浪网友,发表阐述了石路赋的创意博文。有兴趣者,可看其文或看转载。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6.曹雪芹名著《红楼梦》对阊门一带有此说法。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7.盛宣怀(1844-1916),在经济文化医卫实业领域创建中国近代史上十一个第一。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8.盛宣怀铜像。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19.园内拍摄,重建的大自鸣钟,高度5米,钟面直径80厘米。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0.街边拍摄。大自鸣钟是石路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1.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2.石路赋(1)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3.石路赋(2)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4.石路赋(3)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5.石路赋(4)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6. 一、世纪沧桑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7. 二、商业雏形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8. 三、洋务开埠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29. 四、筑石铺路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0. 五、地灵人杰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1. 六、街巷纵横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2. 七、商贾云集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3. 八、外侵劫难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4. 九、市民乐园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5. 十、百业复兴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6. 十一、丁未火毁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7. 十二、盛世繁华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8. 苏州石路手绘全图(一九四九年前后)。

阊门、吊桥、占鱼墩、石路赋  39.占鱼墩文化公园,《石路赋》历史文化墙,砖雕字画艺廊。其中:石路赋四幅合一篇,图文历史一至十二幅,石路手绘全图一幅。总计十七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