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叔和与张仲景

 昵称503199 2012-09-25

王叔和与张仲景
作者:省情网来源:山东省情网浏览次数:468 发布时间:2007-07-31 16:49:39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人。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是魏晋期间著名的医学家。他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精心撰写了伟大的脉学专著——《脉经》,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约公元180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王叔和出生在山东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东汉末年,社会黑暗腐败,军阀混战,人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王叔和的家族,在战乱中多次迁移。约公元190年,他跟随族人从洛阳迁往荆州,投奔刘表。当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正家居荆州所属的南阳。张仲景精通医道,远近闻名。王叔和自幼立志学医,自然倾慕张仲景的高超医术,所以一到荆州,便亲往南阳拜师求学。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一部著名的医学专著,书著成之后,由于三国兵燹频仍,书稿又多为简书和帛书,难于保管,所以不到几十年的时间,便散失不全了。王叔和因亲自受学于张仲景,深知这部书的价值。他不忍心看着这部伟大著作被湮没,便利用政治上的优越条件,广泛搜集张仲景“旧论之散落者”,结合自己的受学心得和临床实践,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校订、编纂、整理和补充,使其得以“撰纂成叙,得为完帙”,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保持原书的本来面目,不随意改动。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他将原书的伤寒和杂病分成两部分,就是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据说在现存的《伤寒论》中,前面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以及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后的八篇,均为王叔和增加的。对于王叔和编纂仲景遗著的功绩,后世不少医学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作者:省情网来源:山东省情网 浏览次数:468 发布时间:2007-07-31 16:49:39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人。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是魏晋期间著名的医学家。他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精心撰写了伟大的脉学专著——《脉经》,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约公元180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王叔和出生在山东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东汉末年,社会黑暗腐败,军阀混战,人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王叔和的家族,在战乱中多次迁移。约公元190年,他跟随族人从洛阳迁往荆州,投奔刘表。当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正家居荆州所属的南阳。张仲景精通医道,远近闻名。王叔和自幼立志学医,自然倾慕张仲景的高超医术,所以一到荆州,便亲往南阳拜师求学。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据记载,王叔和开始行医不久,有一天在街上遇见几个人抬一棺材走过,因棺材质量不好,“死者”的鲜血滴在路上。他仔细地察看了血迹之后,根据自己的经验,立即判断棺材里的人没有死。让其家人打开棺木一看,原来是一位产妇,因难产流血过多而昏迷如死。王叔和马上采用针灸等急救措施治疗,很快使产妇苏醒过来,经过继续治疗,婴儿也顺利地娩出,一次救活两条性命。由此,王叔和名声大震,被人们奉为“神医”。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不久,刘表的儿子刘琮以荆州投降曹操,王叔和与他的家族也一同归顺曹操。在此之前,曹操因“头风”病复发,召华佗不至,便将华佗杀死在狱中。不久,曹操的小儿子仓舒得病,无人医治死去,曹操才认识到医学的重要,后悔不该杀了华佗。公元220年魏国建立后,曹操重视启用各种人才,王叔和便以其高超的医术,当上了曹魏的“太医令”。
  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连年征战,大军所过之处,人民流离失所,疫病流行,呈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的悲惨景象。为了避免疫病传染,曹氏父子每次出征,都让太医令王叔和随军同往。王叔和随军征战,历尽艰辛,他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利用太医令这个优越的政治条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人的遗作,为后来著书立说做了充分的准备。
  到了晚年,王叔和随军来到长江中游一带。这时,他深感战后的北方田园荒芜,疫病蔓延,人民饥寒交迫,游食四方,自己也年老力衰,便打消了重返山东故乡的念头,在湖北新州县定居下来。在这里,他抓紧时间,开始了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撰定《脉经》的工作。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一部著名的医学专著,书著成之后,由于三国兵燹频仍,书稿又多为简书和帛书,难于保管,所以不到几十年的时间,便散失不全了。王叔和因亲自受学于张仲景,深知这部书的价值。他不忍心看着这部伟大著作被湮没,便利用政治上的优越条件,广泛搜集张仲景“旧论之散落者”,结合自己的受学心得和临床实践,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校订、编纂、整理和补充,使其得以“撰纂成叙,得为完帙”,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保持原书的本来面目,不随意改动。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他将原书的伤寒和杂病分成两部分,就是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据说在现存的《伤寒论》中,前面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以及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后的八篇,均为王叔和增加的。对于王叔和编纂仲景遗著的功绩,后世不少医学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整理历代脉学资料,写成了《脉经》一书,将我国脉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独特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关于切脉可以诊察内脏病变的记载,《内经》、《难经》中也有丰富的脉学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称为我国脉学的创始人,指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张仲景对脉学的造诣很深,他在《伤寒杂病论》中列出的脉学达20多种,已广泛地把切脉识病作为辨证施治的根据。华佗也精通脉学,有人称他为“疗病平脉之候,其验若神”。这说明在王叔和之前,我国医学在脉学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历史上有关脉学的资料却非常零乱、繁杂,说法很不统一。为了提高脉学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王叔和深感有将其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必要,于是毅然担起了撰写《脉经》的重任。他利用做太医令时搜求的各种脉学资料,旁征博引,采摭群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临床体验,按照,“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的方法,分清纲目,依类编排,精心整理,终于在公元260年完成了这部伟大著作的撰写。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共10卷,97篇,10万余字。它汇集诸书,集汉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是脉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王叔和在《脉经》中首先阐述了脉理,说明诊断的部位和脉象的辨别方法。他把各种脉象归纳为24种,并逐一加以描述,分别作了简明的注释。同时,他还指出了八组相类的脉象,排列在一起加以对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便于掌握。这些脉学基本上包括了循环生理上的所有脉象,所以后世医家多以本书为论脉辨证的依据。如现在常用的28脉,其基本脉象仍未超出《脉经》的范围。其次,《脉经》论述了切脉的方法和切脉的基本知识,对医生诊脉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记述。另外,该书还围绕着脉理,分别叙述了各种脉象所主的症候及治疗,并专门介绍了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对脉象的论述。它不仅保存了汉晋以前的宝贵医学资料,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的脉学知识提供了方便。
  《脉经》问世以后,一直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自隋唐以后便被列为学医的必读之书,书中的内容很大部分一直为后世所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脉经》不仅在国内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隋唐时期,这部书便随着我国医学的外传流入日本,以后又传到阿拉伯。公元11世纪时,阿拉伯伟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他的医著《医典》的切脉部分,基本上引用了《脉经》的内容。欧洲人拉希德·丁·哈姆达尼在他的《中医大典》中,也提到了王叔和。公元14世纪,我国的脉学传到波斯,当时波斯出版的一部《百科全书》中,还特别引述了《脉经》和王叔和的名字。公元17世纪时,来中国学习的波兰人卜弥格,曾把《脉经》译成拉丁文,于公元1666年出版,介绍了我国的脉法。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8世纪英国的著名医学家芙罗伊尔,因受我国《脉经》的影响而研究脉学,发明了切脉时的脉搏计数表,还写了《医生诊脉的表》一书,于公元1707年在伦敦出版。上述这些中外医学交流活动,充分说明了王叔和及其《脉经》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此外,王叔和对养生之道也很有见地。他认为:“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鲑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澎亨短气,或至暴疾,乃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膳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王叔和的这些论述,对今天的饮食保健来说,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公元261年,王叔和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1岁,死后葬在湖北麻城县老爷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后人在山上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将附近的一个村庄改称药王冲。王叔和以其在祖国医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他的业绩已永垂后世。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一部著名的医学专著,书著成之后,由于三国兵燹频仍,书稿又多为简书和帛书,难于保管,所以不到几十年的时间,便散失不全了。王叔和因亲自受学于张仲景,深知这部书的价值。他不忍心看着这部伟大著作被湮没,便利用政治上的优越条件,广泛搜集张仲景“旧论之散落者”,结合自己的受学心得和临床实践,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校订、编纂、整理和补充,使其得以“撰纂成叙,得为完帙”,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保持原书的本来面目,不随意改动。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他将原书的伤寒和杂病分成两部分,就是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据说在现存的《伤寒论》中,前面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以及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后的八篇,均为王叔和增加的。对于王叔和编纂仲景遗著的功绩,后世不少医学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叔和著《脉经》

作者:省情网来源:山东省情网浏览次数:468 发布时间:2007-07-31 16:49:39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人。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是魏晋期间著名的医学家。他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精心撰写了伟大的脉学专著——《脉经》,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约公元180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王叔和出生在山东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东汉末年,社会黑暗腐败,军阀混战,人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王叔和的家族,在战乱中多次迁移。约公元190年,他跟随族人从洛阳迁往荆州,投奔刘表。当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正家居荆州所属的南阳。张仲景精通医道,远近闻名。王叔和自幼立志学医,自然倾慕张仲景的高超医术,所以一到荆州,便亲往南阳拜师求学。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据记载,王叔和开始行医不久,有一天在街上遇见几个人抬一棺材走过,因棺材质量不好,“死者”的鲜血滴在路上。他仔细地察看了血迹之后,根据自己的经验,立即判断棺材里的人没有死。让其家人打开棺木一看,原来是一位产妇,因难产流血过多而昏迷如死。王叔和马上采用针灸等急救措施治疗,很快使产妇苏醒过来,经过继续治疗,婴儿也顺利地娩出,一次救活两条性命。由此,王叔和名声大震,被人们奉为“神医”。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不久,刘表的儿子刘琮以荆州投降曹操,王叔和与他的家族也一同归顺曹操。在此之前,曹操因“头风”病复发,召华佗不至,便将华佗杀死在狱中。不久,曹操的小儿子仓舒得病,无人医治死去,曹操才认识到医学的重要,后悔不该杀了华佗。公元220年魏国建立后,曹操重视启用各种人才,王叔和便以其高超的医术,当上了曹魏的“太医令”。
  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连年征战,大军所过之处,人民流离失所,疫病流行,呈现了“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的悲惨景象。为了避免疫病传染,曹氏父子每次出征,都让太医令王叔和随军同往。王叔和随军征战,历尽艰辛,他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利用太医令这个优越的政治条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人的遗作,为后来著书立说做了充分的准备。
  到了晚年,王叔和随军来到长江中游一带。这时,他深感战后的北方田园荒芜,疫病蔓延,人民饥寒交迫,游食四方,自己也年老力衰,便打消了重返山东故乡的念头,在湖北新州县定居下来。在这里,他抓紧时间,开始了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撰定《脉经》的工作。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一部著名的医学专著,书著成之后,由于三国兵燹频仍,书稿又多为简书和帛书,难于保管,所以不到几十年的时间,便散失不全了。王叔和因亲自受学于张仲景,深知这部书的价值。他不忍心看着这部伟大著作被湮没,便利用政治上的优越条件,广泛搜集张仲景“旧论之散落者”,结合自己的受学心得和临床实践,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校订、编纂、整理和补充,使其得以“撰纂成叙,得为完帙”,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保持原书的本来面目,不随意改动。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他将原书的伤寒和杂病分成两部分,就是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据说在现存的《伤寒论》中,前面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以及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后的八篇,均为王叔和增加的。对于王叔和编纂仲景遗著的功绩,后世不少医学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整理历代脉学资料,写成了《脉经》一书,将我国脉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独特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关于切脉可以诊察内脏病变的记载,《内经》、《难经》中也有丰富的脉学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称为我国脉学的创始人,指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张仲景对脉学的造诣很深,他在《伤寒杂病论》中列出的脉学达20多种,已广泛地把切脉识病作为辨证施治的根据。华佗也精通脉学,有人称他为“疗病平脉之候,其验若神”。这说明在王叔和之前,我国医学在脉学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历史上有关脉学的资料却非常零乱、繁杂,说法很不统一。为了提高脉学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王叔和深感有将其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必要,于是毅然担起了撰写《脉经》的重任。他利用做太医令时搜求的各种脉学资料,旁征博引,采摭群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临床体验,按照,“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的方法,分清纲目,依类编排,精心整理,终于在公元260年完成了这部伟大著作的撰写。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共10卷,97篇,10万余字。它汇集诸书,集汉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是脉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王叔和在《脉经》中首先阐述了脉理,说明诊断的部位和脉象的辨别方法。他把各种脉象归纳为24种,并逐一加以描述,分别作了简明的注释。同时,他还指出了八组相类的脉象,排列在一起加以对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便于掌握。这些脉学基本上包括了循环生理上的所有脉象,所以后世医家多以本书为论脉辨证的依据。如现在常用的28脉,其基本脉象仍未超出《脉经》的范围。其次,《脉经》论述了切脉的方法和切脉的基本知识,对医生诊脉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记述。另外,该书还围绕着脉理,分别叙述了各种脉象所主的症候及治疗,并专门介绍了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对脉象的论述。它不仅保存了汉晋以前的宝贵医学资料,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的脉学知识提供了方便。
  《脉经》问世以后,一直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自隋唐以后便被列为学医的必读之书,书中的内容很大部分一直为后世所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脉经》不仅在国内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隋唐时期,这部书便随着我国医学的外传流入日本,以后又传到阿拉伯。公元11世纪时,阿拉伯伟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他的医著《医典》的切脉部分,基本上引用了《脉经》的内容。欧洲人拉希德·丁·哈姆达尼在他的《中医大典》中,也提到了王叔和。公元14世纪,我国的脉学传到波斯,当时波斯出版的一部《百科全书》中,还特别引述了《脉经》和王叔和的名字。公元17世纪时,来中国学习的波兰人卜弥格,曾把《脉经》译成拉丁文,于公元1666年出版,介绍了我国的脉法。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8世纪英国的著名医学家芙罗伊尔,因受我国《脉经》的影响而研究脉学,发明了切脉时的脉搏计数表,还写了《医生诊脉的表》一书,于公元1707年在伦敦出版。上述这些中外医学交流活动,充分说明了王叔和及其《脉经》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此外,王叔和对养生之道也很有见地。他认为:“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鲑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澎亨短气,或至暴疾,乃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膳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王叔和的这些论述,对今天的饮食保健来说,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公元261年,王叔和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1岁,死后葬在湖北麻城县老爷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后人在山上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将附近的一个村庄改称药王冲。王叔和以其在祖国医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他的业绩已永垂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