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虚生热探源 上火不是由于热生、而是因为寒起 阳虚火浮机制探讨 甘温真能除大热——发...

 淄水渔夫 2012-09-25

气虚生热探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长荣 厦门大学医学院 
  气虚怎可生热?从阴阳学说分析, 气属阳,阳虚当生寒,何来之热?阳虚阴盛时,阴盛格阳,可见真寒假热之证。然气虚毕竟不是阳虚,气虚乃阳虚之渐,因而气虚是不会产生阴盛格阳的假热证的。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生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了。 
  “气虚生热”理论最早渊源于《内经》,在《素问·调经论》中就提出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气虚而生内热,金元时代李东垣更有发挥,著《脾胃论》,强调脾胃之气耗伤,元气不足,可以产生大热。《内经》和《脾胃论》的论述为“气虚生热”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现据文献所述,结合个人体会,就其病因病机作如下分析和归纳:
  脾虚致心火亢盛 心火乘土生大热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曰:“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又曰:“脾胃既虚……营血大亏……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悗……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生化营血不足,则心无所养,以致心火独亢,“心乱而烦”即是其症之一,李东垣在治疗时,常加用黄连一味以去心火,即是明证。
  心属火,脾胃属土。脾胃气虚能使心火独盛,心火独盛最易移热于脾胃。脾胃主身之肌肉,故脾胃有热就会淫于肌肤,产生犹如阳明经证的大热症状,如《脾胃论》说:“心火亢甚,乘其土曰热中,脉洪大而烦闷。”又云:“火乘土位,其脉洪缓,更有身热、心中不便之证。”
  脾胃气虚则肾失滋养 肾火内生
  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之肾有赖于脾胃后天之本的滋养。如果脾胃气虚,生化不足,则肾失滋养,肾阴亏虚,以致肾火内生。如《脾胃论》曰:“夫脾胃虚弱……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素问·厥论篇》曰:“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热厥就是肾阴虚致虚热的一种临床表现。除此之外,症状表现还有“显热躁”;肾火上冲,变证蜂起,如李东垣所举:“脾证始得……阴火上冲,则气高而喘,为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肾火犯肺,肺失肃降,则“气高而喘”;肾火犯心,则“烦”;肾火犯肝,肝阳上亢,则“头痛”;肾火上乘于土,脾胃热甚则热中,而有“热”、“渴”、“脉洪”之象。这一系列症状的出现皆在脾胃虚引起肾火的情况下产生,在《脾胃论》中已有详细的阐述和发挥。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有一句纲领性的论述,即“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综合以上二方面,此“火邪”应指由脾胃气虚引起的心火和肾火而言的。
  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常 伏火内生
  《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脾胃论》亦曰:“饮食劳倦所伤……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升一降,分工协作,维持着正常人体的生理平衡,脾胃乃升降运动之枢纽,在维护阴阳、气机平衡协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若饮食劳倦太过,损伤脾胃之气,则脾胃升降失常,脾不能升浮清阳,胃不能沉降浊阴;清阳不升则阳气失于宣散,浊阴不降则郁而生热,由此,伏火自中焦而生,因而就会出现种种内热的病症。
  脾胃虚易外感邪而发热
  《脾胃论》曰:“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气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 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卫主卫外, 司抵御外邪,其产生赖脾胃对水谷饮食之生化。若脾胃之气衰弱,则元气不足, 卫气亦随之而虚,则清阳就无以发腠理、护皮毛,邪气即乘虚而入,此属气虚外感,临床表现为患者弱不禁风,易感外邪,且邪气常留恋难去,病情缠绵, 正虚而邪恋。邪正争于表则发热,或高或低,时轻时剧,劳则增甚,逸则减轻,此气虚之所以发热之另一径也。
  小结
  气虚发热,以文献为据,就是脾气虚引起的发热。由于脾气虚,心血、肾精生化乏源,阴分不足,导致心火独亢及肾火内生,心火乘于脾胃淫于肌肤则“热中”,肾火上冲,诸脏热象环生,此气虚生热之一因也。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郁伏中焦,“伏火”产生,此之二因也。脾胃之气虚弱,卫气生化不足,不能御邪,正虚邪恋,常易感邪而发热,缠绵不除,此之三因也。气虚发热理论的确立对于指导临床的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李东垣立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佐甘寒益阴泻火之剂,每收药到病除之效,代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等,值得临床工作者应用和推广。

上火不是由于热生、而是因为寒起
 
   当今的人普遍贪凉,大量吃着寒凉的食物还觉得燥热,这是肾气虚弱、经络不通造成的。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为什么明明是上火了,结果吃了凉性的东西反而更不适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败火的食物后依然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这是因为同样是上火,而“火”又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泄法,虚火则是用补法。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连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

说到上火,有一位邻居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考研在即,也不知道是因为复习功课过于着急还是什么,反正她上火了,目赤眼肿,视物昏花,大便困难,浑身不得劲。冰冰着急坏了,眼看着考试的日期一天天逼近,自己这不争气的身体真要命。同宿舍热心的姐妹也为她担心,就借她一盒牛黄解毒片去火。她欣然接受了,既然上火了,而牛黄解毒片的说明书明明写的就是清热去火,看起来很对症嘛,所以大家就没多想。谁知道吃下去后,问题一点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嘴角起了好几个血泡。她再也不敢耽误了,幸好学校门口有一家中西医结合诊所,她前去询问,才知道,自己吃牛黄解毒片是大错特错,因为牛黄解毒片适合实火,而她上的是虚火。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我们说过,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

还有人的面部五官也是最容易被火袭击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目赤眼肿、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吃进大量的反季节果蔬后,当人们在夏季不懂节制地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靓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后,大量寒湿悄然进入体内,肾阳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旺。而那些不懂病机的盲目之徒却采用了泄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实际上,这是没有对症治疗。如果要去掉身体内的寒湿,要补肾,就要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先驱寒,再补血、补肾,这样肾气就在不断充实。肾气充足,血液充足,身体自然就强壮起来,各种虚火自然消退,各种慢性炎症自然很容易治愈。

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经络不通,散热困难,容易感到闷热、燥热。与老人相比,孩子的经络通畅,散热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热的,大热天里照样在太阳底下玩耍。而老人经络不通畅,不易出汗,热散不掉就闷在身体内,人就很难受、烦躁,只有吃了冰凉的食品才感觉体内舒畅些。当然这种经络不通引起的身体燥热已不止在老年人中出现了,现在的人们普遍贪凉,运动又少,自然就会造成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变缓,从而极易导致经络的淤堵,经络淤堵带给人的就是身体出现的各种疼痛,以及皮肤上长痘、长斑。看看周围的人,有几个能说自己很健康,从没有过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再看看周围人的皮肤,又有几个色泽明亮、富有弹性、不长斑、不长痘的?这些都是和长期贪凉有关的。
经常运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运动开了,出汗了,就会感到身体内的燥热自然消失了,浑身轻松了,心情舒畅了,这是因为运动后体温明显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湿的同时也能带走虚火、疏通经络。所以我们很少看到运动员患抑郁症的,他们当中性格开朗的人居多,我们要向活泼开朗的运动员们学习。

阳虚火浮机制探讨
此即假热之病,以热从治之法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第今人之虚者多,实者少,故真寒假热之病为极多,而真热假寒之病则仅见耳。方中附子和肉桂用量加大,为温肾壮阳,引火归...
阳虚火浮机制探讨□ 黄德超 山东中医药大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之火和阳虚之火之别。治疗上,实火可用苦寒药物直折其火,阴虚之火可用甘寒药物滋润养阴,而阳虚之火临床比较少见,若再过用寒凉的药物就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阳虚火浮的理论
  张仲景提出,阳气衰微,虚阳浮越,或为烦躁不得眠,或为格阳、戴阳,或为破汗大出。干姜附子汤证之“昼夜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和通脉四逆汤证之“其人面色赤”,皆属此类。王好古总结为:“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治者不看脉,以虚阳烦躁,误以为实热反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汤主之。”
  张景岳指出:“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原之二也”。同时,又对阳虚火浮证指出了分类:“一曰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热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外虽热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张氏还提出了阳虚发热的治疗原则和经验:“若以阳虚发热,则治益宜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第温热之效速,每于一二剂间,便可奏效……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此所谓益火之源也,又曰温能除大热也。”
  阳虚火浮的症状
  阳虚火浮在临床上呈现出两组相反的症状: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便泄稀溏,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如果临床上单纯出现上述症状,阳虚的辨证并不为难;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临床上有轻重之分。轻者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重者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临床上虽然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但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分的,如发热或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智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舌淡,苔白等。
  阳虚火浮的机理
  肾阳对人体起温煦、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是全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衰,闭藏功能下降,真阳不能潜藏于肾宫,浮越于外,另外,阳虚温煦失职,阴寒内盛,逼阳浮越,两者都会引起阴阳格拒的变化。拒格的阳气可向上浮越,向外浮张,引起格阳、戴阳等证,阳气郁积之处,可引起各种热象,成为典型的浮火表现。张介宾指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而其表现则有以下形式:一是下焦阴寒太盛,虚惫之阳气被格拒于外而表现为内寒外热之象,《伤寒论》少阴篇之通脉四逆汤证的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或下利清谷,但“身反不恶寒”为其典型表现,此种身热乃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格阳之火”;二是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头面咽喉而表现为下寒上热之象,症见颧红面赤,咽痛,烦躁,口渴。此乃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无根之火”;三是肾司二便,肾阳有蒸腾气化的作用,肾阳虚,气化失司,津气不行,症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此乃虚阳离其本位所致,张介宾称其为“失位之火”。无论何处之热象,皆为元阳虚衰为其根本。但并不是阳虚一定会产生虚阳上浮的表现,只有在阴寒极盛,真阳极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阳虚火浮的表现,这是一个重症、危症,再进一步发展就要出现阴阳离决,所以笔者根据阳虚的程度由轻到重分为阳虚阴寒、阴盛格阳、阳虚欲脱三个阶段,其中阳虚阴盛阶段表现一派虚寒之象,临床容易鉴别;阳虚欲脱阶段,乃精气离决的边缘,其人虚弱的表现也不会难区分;而本文讨论的阳虚火浮就是阴盛格阳阶段,包括虚阳上浮和虚阳外越两个方面,由于症状上寒热错杂的迷惑性,容易被人错辨。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在肾阳虚之后,机体阴寒之邪自然偏盛,随着阳虚的加重,阴寒也随之愈发亢盛,阴盛逼阳于外,浮阳游离就出现了虚阳浮于上、外,阴盛于下的寒热错杂局面。而肾阳虚衰,温煦、气化失职,导致阴寒内盛,水湿、痰浊、瘀血形成,这些病理产物停留于何处就在何处表现出症状。
  阳虚火浮的治则
  虚火在性质上不同于一般之火,“得湿则炳,遇水则燔”,故在治疗上应“以火逐之,则焰灼自消,炎光扑灭”,应用益火法和引火法,即温肾壮阳,阳气壮才能吸火归原,使真阳闭藏于坎宫;引火归原,浮游之真火才能下归于肾。正如清代何梦瑶曰:阳虚火浮“乃因其在上之热,而直探其在下之根言之。病既根于下,则不可以治上者治之矣……火虚而治以寒凉,是益助其下焦之寒,火愈被逼而上浮矣。”程国彭指出:“其阳不足而火上炎者,引火归原以导龙入海,此内伤虚火之治也。内伤之火,虚火也……得水则炎,故不宜直折……是此虚火可补而不可泻……内伤之火,以补为清。”又说:“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八味汤之类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论喉证原有因下焦虚寒迫其真阳上浮致成喉证者,宜治以引火归原之法,洵为见道之言。”可见温补肾阳,引火归原才是治疗此类火病的正法。虽然以引火归原为主,但根据配伍原则及病症中产生的病理产物,还要兼用滋阴药和利水药。
  阳虚火浮的处方用药
  肾阳虚火浮治以温肾助阳,引火归原,选用肾气丸加减,《医方论》说:“附桂八味,为治命肾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张景岳亦说:“又有寒药治热病而热不愈,反用参、姜、桂、附、八味丸之属而愈者,此即假热之病,以热从治之法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第今人之虚者多,实者少,故真寒假热之病为极多,而真热假寒之病则仅见耳。”方中附子和肉桂用量加大,为温肾壮阳,引火归原之主药。附子回阳补火,通行十二经,其作用迅猛急烈,能追复散失欲绝之元阳,前人称它能“救阴中之阳”。《本草汇言》曰:“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用肉桂代替桂枝,因肉桂的作用和缓浑厚,能补下焦肾中不足之真火,善引上浮之火下归于肾,以息无根之火,因此前人称它能“救阳中之阳”,如《本草汇》云:“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总之,肉桂、附子辛甘大热,气厚而下行通肾,峻补下元真火,能引上浮之虚火下归于肾,使之复入其宅,这是疾病的本质,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干地、山萸、山药滋阴益精,补阳药中配伍滋阴之品有两层含义:肾阳是受肾阴制约的,即所谓火在水中。只有充足的肾阴制约肾阳,这个阳才能在下焦起到温化的作用,不致浮越,单用桂、附这样的热药补阳就会伤阴。补阳伤阴之后,没有阴的制约,就不能安居在下,就要妄动。这样不但达不到补阳的目的,而且还造成了阴阳更虚的后果。一是因为补阳而灼耗了阴液,重用补阳药而轻用滋阴之品,妙在制约补阳药之辛热燥烈之性;二是因为补阳必须补阴来保持二者的平衡;茯苓、泽泻、丹皮的配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泄利水邪,肾阳虚衰,不能化气利水,所以水湿内停,产生各种水邪;二是降泄通阳,引诸阳药冲破阴寒直入坎宫,正如《医宗己任编》中说:虚阳上浮,“欲纳之复归于宅,非借降泄之势,不能收摄宁静”,故用茯苓之淡泄,以降阴中之阳,泽泻之咸泻,以降阴中之阴,丹皮之苦寒,导湿泄热,利用“三泻”的降泄之势,使浮火直达于下,复归于坎宫,而发挥其温煦、生发之生理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甘温真能除大热——发热心悸5年余
摘自---刘方柏 重急奇顽 证治实录
诊断现场
代某,女,40岁,初诊日期2006年5月25日,身发热,心悸5年余。
2001年2月宫外孕破裂,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后逐渐出现身阵阵发热感,仅自购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服用,无明显效果。发热时轻时重,但均能忍受。一年前发热加重,昼夜不停,久时持续三两小时不等,短时十余分钟即过。发时自觉头面烘热,身热如烤,频频发作。夜间热起时立即掀被,而热退后即觉身冷难耐。发热病起不久即出现心悸、心慌,其慌每于困倦至极,昏然欲睡时发生。发时胸闷气短,夜间发作时难受至不能睡卧,必起床不断绕室行走方可渐渐平息。
曾于某医科大学附院作动态心电图,报告为: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细胞分析报告:白细胞3.0×109/L,血小板68×109/L。
先后就诊于多所医院。服西药(药名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已遍服中药知柏地黄丸、左归丸、青蒿鳖甲汤、天王补心丹、大补阴丸、珍珠母丸、清骨散等方。其中知柏地黄丸遵医嘱作基础用方,购成药整箱长期服用达八个月之久,均时似有缓解,而复如故。至既惧白日发热而心神不宁之煎熬,更恐夜间发热而心慌被迫起床行走之痛苦。
刻诊:昼夜阵发发热,无汗,心悸心慌时作,下肢肿胀,头昏倦怠,晨间面浮,大便秘结。面苍黄少华,脉迟细,舌正。
辨证论治
学生甲:这例病人若单从症状看,完全符合绝经前后诸证之临床表现。而其发病始初,年龄尚未至35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说明纵然在人均寿命甚短的古代,三十五岁也还只是阳明脉气血开始衰弱,面部逐渐憔悴,头发开始脱落的起点年龄。而当今社会,人均年龄已登耄耋寿域,三十四五正值体魄健壮的年龄阶段,怎么就会有经绝并由之而导致的“诸证”发生呢?此其一。其二,经绝前后诸证的发病原因为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绝,精血不足,阴阳失衡,本质为肾虚致病。而此病人潮热的同时,伴见的是心悸肢胀,倦怠头昏等心脾见症。
学生乙:不仅如此,从其治疗经历看,也不支持经绝前后诸证。观其历用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煎、天王补心丹等,并无一方见效,也说明对其辨治应作方向上的重新考虑。
老师:本案的大体情况,你们已作了合符临床的分析。现在只缺该怎样重新辨析的环节了。
学生丙:还是请老师讲讲怎样对其辨析吧。
老师:本例病人发热5年余,从病程到症状均表明,其热为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的治疗,王肯堂为其划了一个界线分明的轮廓,即“果为伤寒伤风及寒疫也,则用仲景法;果为温病及瘟疫也,则用河间法;果为气虚也,则用东垣法;果为阴虚也,则用丹溪法。”并强调“如是则庶无差异以害人矣。”那么,本例当属上述所举之哪类呢?其热虽甚,而不贪凉索饮,且有夜间发热时掀被而片刻即冷之表现,热非属实乃属虚热也,倦怠、神疲、心悸,气虚之征也;面浮足胀,脾虚湿停之候也;脉迟细者,阳虚气弱也。显然其病之治,当宗东垣法。东垣认为,这类病人之病机,乃为脾胃虚弱,营气不升,谷气下流,下焦阴火被扰,上乘阳位。并为之创立了一个著名之临床治法——甘温除热法,一个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揆之,本病与其甚为合拍。
诊为发热,心悸。
补中益气汤加味
白参12g 黄芪30g 炒白术12g 当归10g
柴胡10g 升麻10g 炮附片15g 龟板15g
鳖甲15g 桂枝12g 白芍20g 陈皮10g
炙草12g
水煎,日1剂,5剂。
6月1日二诊。药后诸症均大减,夜间安卧,唯便秘,改炒白术为生白术40g,4剂。
6月8日三诊。发热,心悸消失,精神转好,肿胀消失,但双下肢膝以下发冷。
初诊方加鹿茸5g(冲服),3剂。
6月16日,诸症消失,查心电图正常,白细胞升至3.8×109/L,血小板升至113×109/L,脉缓,舌正。
续上方5剂,以巩固疗效。
病名 主症 辨证 治法 选方
发热,心悸 发热无度,心悸头昏
倦怠神疲,面浮足肿 元气内伤
阴火上乘 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
思辨解惑
学生甲:对于甘温除热法,过去我也曾使用,但限于单纯脾胃气虚而有某种热象者,不敢贸投于“大热”患者,更没有像这类病涉多经,病情较重,病程甚长患者的使用经验。本例药仅5剂,即见大效,确如李东垣先生出补中益气汤后所发的经验之谈:“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看来对甘温除热还得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才能真正进入东垣先生为我们开启的这道临床法门。
老师:荀子谓:“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欲明此道,还得尽悉东垣立论思想和逻辑演论。东垣认为,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故脾胃受伤,元气则失于充养,这是诸多疾病发生之根由。举凡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喜怒无度皆会导致脾胃受伤。而其所伤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即饮食过度先伤胃,胃伤及脾;劳倦过度则先伤脾,然后及胃。饮食伤为有余,劳倦伤为不足,不足与有余又可依一定情况而转化。如伤食有余之证,却可导致脾虚而阴火上灼;劳倦伤脾不足之证,却能使胃津不布,谷气下流。而不论哪种情况,东垣认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如何补呢?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旨,采用甘温之剂补益胃气,升发脾阳,辅以味甘性寒之药以泻阴火。在这种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东垣创制了补中益气汤。该方的深义在于,明确宣称芪参草三味是“除湿热烦热之圣药。”说明热之能除靠此三味。而三味俱为补药,可见,甘温除热的治疗基础在一个“补”字。用平常对于退热有碍的补益药作退热药,这是在特殊病理情况下药物才能发挥的特殊作用,因而,它就成了区别于其他所有退热法的根本所在,故特称之谓“甘温除热”。而方中其他药则意在升举清气,流通气机。与前三药合用则使脾胃之气得以恢复,下陷之清气得以升腾,僭越之阴火降息归位,这样,气机在气之升降中被疏通,邪气在气之升降中被荡除。正复邪却,发热乃至大热焉能不退。
学生乙:刚才三次提到阴火,一为病理上阴火上灼,一为治则上当降息阴火,一为治法上必泻其阴火。看来阴火在东垣脾胃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虽然老师在“半生折磨,竟然被一方解决”篇里已有解说,而我还是不明白阴火真的为火吗?既为火,又为什么要以属性相反的“阴”字加以限制呢?
老师:准确地说,不是限制,而在于与实(阳)火相鉴别。纵观东垣涉及阴火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为脾气虚弱,元气不足;其病机为清气下陷,阴火上乘土位;其症状为“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的身热口干等表现;其危害为“火与元气不两立”,火盛则元虚更伤;其治疗:特殊病机,特殊治法,当打破常规脏腑辨证用药,而采用升降浮沉补泻法,具体用甘寒以泻火。可见,阴火乃由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清气下流肝肾,迫使相火离位之故。实质为中寒而表现于外的某种热象。由于其与实火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故以阴火称之以便区别。
学生丙:这样看来,阴火其实指因虚而致的假热现象,本质属真寒假热证。而《伤寒论》之格阳证、戴阳证乃真寒假热之代表证,因而,它们在病理上应该有着相同之处。但这种相同,不仅不能模糊我们的治疗视线,更应该成为在辨识真寒假热证时的注意点,是这样吗?
老师:既同为真寒假热,当然有其相同点。这种相同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皆为离位之火;二是皆因脏寒而生;三是皆表现于身体某部分发热。但绝不能因此而将它们视若同一证候。这是因为阴火与格阳戴阳各有其根本不同的发病基础。关于阴火,已如前述,而关于格阳戴阳,《伤寒论》论之甚详,无需再赘。所要注意的是,前者用气药而补气之不足以治,后者用大辛大热之姜附以破阴回阳。这是万万不可混淆的。
学生甲:还有一个问题,本案身发热不久即发现心悸心慌,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发热止息的同时,心悸亦愈,难道二症本为一体。
老师:其热由元气亏虚而起。元气亏虚则不能温养心脉,心脉失养则心悸不安,故发热不久即心悸心慌病起。可见,发热与心悸表现虽异,而其有紧密的内在发病联系,因而具有一体性。《伤寒明理论?悸》篇云:“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所用补中益气汤直指元气亏虚这一病机,而加桂枝、附片以温通心阳,则为治疗心悸起了必要的辅助作用。
可见,甘温除热法非仅能退热,而对同一病机所导致的诸多不同临床见症,均有一併治疗作用。因而,其用之难,并不难在伴见症之差异或复杂,而难在对其易被忽视的病机的应有重视和准确把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