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虚热象”(即真寒假热)浅析 漫话中医的寒与热 也谈“温阳透热”法

 淄水渔夫 2012-09-25

 


许多的疑难病耗时耗财还损耗还自然药材资源,久病不愈,只因为治者不识此病。这里我打录了有关辨别疑难病资料 ,供大家参考分析研究应用.。

“阳虚热象”浅析
河南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何光明
[内容提要]  阳虚热象是指在阳气虚弱的情况下,出现符合热(火)致病特征的症状。认为其产生机理有:(1)阳虚寒盛,格阳于外;(2)中阳不足,阳浮面热;(3)肾阳不足,火不归元;(4)阳气虚弱,阳郁而热;(5)阳气虚弱,病理产物郁而化热;(6)阳气虚弱,感受外邪。简述了各类阳虚热象的治疗。
关键词:阳虚热象;中医病机。


“热(火)”是中医六淫之一,其致病特征是:(1)火热为阳邪 ,其性趋上;(2)火热易扰心神;(3)火热易伤精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火邪易致疮痈。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双方存在着“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关系,“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内寒”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因而火热之象多见于阳盛或阴虚。如果在阳气虚弱的情况下出现符合上述热(火)致病特征的症状,如身热,面红,烦燥,疮疡,口渴,脉大等,就可称之阳虚热象,其产生并不违背中医阴阳等基本理论,但在产生机理与治疗上均有特殊之处。笔者温习了部份文献,结合自己的体会,现就”阳虚热象“产生的机理与治疗浅析如下。
1  阳虚寒盛,格阳于外
阳气虚极,阴寒内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阳虚寒盛是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阳于外,在临床上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热象,故称之为真寒假热之象。《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医碥.发热》指出 “阳虚应寒,何以反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张仲景干姜附子汤证之“昼夜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和通脉四逆汤之“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皆属此类。此类患者在辨证时应注意其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喜热饮且饮亦不多,脉大而无力,并有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寒象。治疗当针对阳虚寒盛之本质,即所谓“反治法”用四逆汤之类回阳救逆。

2  中阳不足,阳浮而热
此即李东垣所谓“阴火”,“阴火”的本质与产生机理,在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历代医家亦争论不休。李东垣有关阴火形成机理的论述主要见于以下三处:《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医学发明.饮食劳倦论》、《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三段有关“阴火”形成机理的原文几乎相同:“苟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仍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即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阴火证的治疗,李东垣以甘温药补中益气,即所谓“甘温除大热”。
从以上论述和其甘温的治疗方法可以看出 ,脾胃虚衰,即中焦阳气不足:心火独盛,即阳气浮越于上,是“阴火”的主要病理机制。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病程较长,劳则加重,并有脾胃气虚的表现 。治疗按李东垣法,以补中益气汤之类甘温除热。
3  肾火不足,火不归元
肾阳不足,命门火虚,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使火不归元,浮阳上扰,心火亢盛。临床表现为畏寒恶热、身热烦燥,心悸、失眠、健忘,口舌糜烂,口渴,口中苦,腰部冷痛,胫膝发凉,小便清长,腰膝冷,舌质淡红,脉虚为特征。治疗方法常为温肾阳以降心火,即所谓“引火归元”,方如金匮肾气丸等。

4  阳气虚弱,阳郁而热 
人体阳气虚弱,影响其通畅调达,若一旦阳气被邪气阻闭,则郁而发热,出现发热、口渴、烦燥等症,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 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当以温经汤主之”,此证即是寒邪伤阳,虽整体阳气不足,但阳气被邪气阻闭,郁而发热。故仲景治以温经汤,以桂枝配茣株蓃、生姜温经助阳散寒,伍当归、川芎、牡丹皮、赤芍活血散瘀,使阳气得复,瘀去寒散,气机调畅,则郁热解除。
若虽全身阳气不足,但郁结于局部,在局部形成 ”火郁“之证可出现口疮、牙痛、咽喉肿痛、疮疡等。虽素体阳虚,但因情志抑郁,致气郁发热,也可出现时觉身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变化,灼热不适,喜叹息,烦燥等热象。
阳虚所致的阳郁而热之证,治疗除温阳之外,还应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火郁发之”的原则,因势利导,补散结合,使郁开气达,则火热自散。
5  阳气虚弱,病理产物郁而化热
阳气虚弱,可导致多种病理产物的产生。如瘀血、痰浊、水饮等。这些病理产物郁而化热可产生发热、口渴、烦燥、疮疡等热象。如血瘀可导致午后或夜晚发热,昼轻夜重,或自觉身体某些 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等症。又如水逆之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本证因阳气受伤,气化失常 ,内有水饮所致,治宜通阳利水用五苓散。凡因阳气虚弱,病理产物郁而化热的病证,治疗应在温阳的基础上祛除病理产物,使热无所附而自除。

6  阳气虚弱,感受外邪 
阳气虚弱,卫外功能不足,容易招致外邪侵袭,亦可导致发热,如阳虚感冒等。此类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常有的阳虚表现,如恶寒蜷缩,自汗,全身骨节酸痛,面白无光,舌淡胖,表证脉不浮而多为沉细等。治疗当攻补兼施,助阳祛邪,如阳虚感寒之用参附再造丸等。
总之,阳虚产生热象尽管是特殊情况,其机理也有多种,了解这些机理对于正确识别和治疗阳虚热象有关的病证是有益的。也提醒我们临床辨证时,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或体症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尤其要注意特殊情况的出现,以防误诊误治。
既掌握普遍规律,又掌握特殊规律,才算掌握 了辨证诊治的精髓。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一般来说,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是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寒热在《内经》中论述颇多,比较明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苍白而滑润、脉迟等。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寒邪,或因阳气不足,皆能致人体温煦不定,故现恶寒、面白、喜暖;阴盛于内,津液不伤则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小液,故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必见舌淡苔白而润;阳虚气弱,血脉则鼓动无力,脉迟。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衰,表现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其病因机为:其病因可由外感火热之邪而致,亦可由七情郁火,或饮食积热、或房室劳倦,阴精受损,导致阴虚阳亢等引起。若阳热偏盛,则身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口渴饮冷,且小便短赤;大肠津液不足,则大便燥结;阳热亢盛,迫血流加速,故脉数。 
  寒证与热证关系 
  寒热错杂:是指寒、热证同时并见。临床上常见有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 
  上热下寒:阳盛于上,阴盛于下。症见胸中烦热、频频欲吐(上热);腹痛喜按、大便稀薄(下寒)。 
  上寒下热:阴盛于上,阳盛于下。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稀(上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下热)。 
  表寒里热:外受寒邪所侵,表未解而邪入里化热;或内本有热而又复感寒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表寒);气喘、烦燥、口渴饮冷、尿赤便秘(里热)。 
  表热里寒:外感风热而内伤生冷,或平素脾胃虚寒而外受风热所致。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表热);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里寒)。 
  寒热转化一是先寒证,而后转为热证,寒证渐退;一是先热证,而后转为寒证,热证渐退。这种转换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的盛衰,凡寒转热者,皆为邪盛而正气尚充,阳气旺盛,而从阳化热。如感受寒邪,开始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为表寒证。病变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化热、恶寒等症状消失,并出现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此即表示证候已由表寒转化成里热。凡热转寒者,多是邪热伤正,正不胜邪,阳气衰败所致。如高热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频频,阳随津脱,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转沉迟,说明由热证转化成寒证。 
  寒热真候指疾病处于危重阶段,往往会出现临床征象与疾病本质不一样的情况,即热证见寒象,寒证见热象。 
  真热假寒: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格阴于外。症见面色晦滞,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红焦燥,神昏但时烦躁、扬手掷足,气血息热,声音响亮,口气臭秽,排泄物臭秽气味、口渴饮冷、身寒反不欲衣、小便短来、大便秘结、脉沉按之有力、手足冷而胸腹灼手、舌红绛、苔焦黄黑、干燥起刺。 
  真寒假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症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类似热证,但其热而欲加衣被,面红而肢冷、口渴而喜热饮,且饮不多、脉大而无力,并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
也谈“温阳透热”法
内经云:“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阳虚生外寒”,“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旦正气(阳气)不足,外寒即侵袭人体,即为寒证,寒证有虚实之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寒实证可见四肢厥冷,腹痛胸闷或便秘,脉沉弦或沉迟有力;虚寒证可见食少口淡,吐涎沫,气短便稀或泄泻,舌淡苔白,脉微细或沉弱无力。二者在脉、舌、证上有明显区别的,治法上亦各有不同。前者可用溫通法。在寒非温不化、积滞非下不去的情况下,选温脾汤。用附子、干姜、党参、甘草溫阳补脾,用大黄泻下通便。本方扶正而不恋邪,攻邪而不伤正,实为攻补兼施之方。寒积一去,脾胃升降正常,病自向安。大黄一味苦寒泻下,能说伏热在肠耶?后者可用温阳健脾法,阳旺则已。
寒中人体,亦有五脏之分,应选择不同方药,暂不分述。寒袭人体,临床上常见下列情况:
1,心肾阳虚或心阳暴脱(即现代医学之心衰、呼衰)
此类病人,生命垂危。症见四肢厥逆,大汗淋漓,口唇青紫,上气喘促,或呼息微弱,皮肤湿冷,甚至神昏晕厥,肢肿如泥,脉微欲绝,心肾阳脱,命在旦夕。须紧急回阳救逆,抡救欲脱之阳。可选四逆汤(伤寒论)、或四逆加人参汤(阳气式微,阴液内竭故加人参益气生津)或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钖纯氏耒复汤(萸肉60g、生龙牡各30g、生白芍18g、野台参12g、炙甘草6g),可补四逆汤之不足。其中,附子为回阳救逆的主药,非重剂不能救逆回阳。一般用量均在30~200g,干姜60g,炙甘草60g,高丽参10~30g,生龙牡粉各30g,山萸肉60~120g,活磁石30g,麝香0.5g分次冲服。此方为山西老中医李可的经验,成功抢救千余例频死的病例,打破了中医不能抡救急、危、重症患者、只是慢郎中的谬论!可供参考。尤其是龙牡二药,“固肾摄精,收敛浮散的元氣”,而不名之曰“潜阳”!温病热入下焦,阴虚阳亢,内风忧动,可用牡蛎、鱉甲、龟甲等咸寒介属之品,滋阴潜阳熄风,谓之“潜阳”!
2. 寒热错杂症此证临床上非常常见,亦非紧急抢救之可比。一般若用姜、附温阳,剂量均在6~15g之间。如慢性胃肠功能紊乱之患者,常见口干、脘腹胀痛、脘部灼热,嗳气,肠鸣便溏,苔卜白舌尖红,脉二关大尺部弱,此为上热(胃)下寒(脾),胃强脾弱,寒热错杂之症,宜选用半夏泻心汤法,黄连、黄芩配干姜、益智仁等,临床运用广泛,常获佳效。并非“温阳透热”法吧?!
3.真寒假热症 心肾阳衰之病,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色赤,咽痛,此为格阳、戴阳,真寒假热也,用四逆汤,恐力小而不为,故用通脉四逆汤,加大温阳力度,散阴通阳,达到阴阳平衡之目的。为临床上判断寒热真假,提供了诊断依据。余曾写过此类治验。
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剂。肾居下焦,先天之本,禀水火二气,内藏元阴元阳,为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重要物质。肾阳好比藏在水里的一盆火,张景岳说,“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此阳一亏损,常常见到腰膝痠软,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余沥不尽,遗尿,浮肿,痰饮,消渴,咳喘等症。肾阳依赖肾阴为其物质基础,临床上施补温壮肾阳药时,每每配合滋补肾阴的药物,即“善补阳者阴中求阳”的道理。否则反易耗伤肾阴。而肾阴,为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六味地黃丸中,熟地与泽泻,山药与茯苓,萸肉与丹皮,三补三泻,很明显是保持阴阳平衡的,攻药过则为害,补药过则亦为害!把丹皮在方中的作用,理解为清血中伏热,与方中原意相悖!且血中有伏热,必定伴有伏热的症状。每个证型的改变,必定伴有相支持的临床症状。
温病伏邪在里,宜清宜透;溫病热邪郁于肺,宜用透法;斑疹未透,在针对病因的基础上,亦可用透;温病热入营分,叶氏谓:尤可“透热转气”等等,此皆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尔。然而阳虚则寒,焉何有热邪?寒热错杂有之,上热下寒有之,……阳虚伏热者,不可理喻也。“温阳透热法”,透热阳益虚,温阳热益甚!唯独寒热错杂之证,可寒热并用,尚要区分寒热之多少,决定双方的药量,达到以平为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