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秘密不在阴阳而在控制药量

 万木 2012-09-25
《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厚朴大黄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厚朴花
【异名】枳朴大黄汤(《赤水玄珠》卷四)。   
【组成】大黄18克、厚朴15克、枳实9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主治】支饮胸满者。

  《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消,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厚朴多,则谓之厚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厚朴大黄汤,而治湿热证。上三药皆治实热而用之。 

小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酒洗)、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   
【用法】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 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 胀满,里急后重者。  
【方论】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小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薄荷、杏仁、蝉蜕、甘草、羌活、天麻、当归、赤芍药、防风。   
【处方来源】《银海精微》卷上。   
【方剂主治】小儿胎风赤烂,小儿眼生翳。

厚朴三物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组成】厚朴24克、大黄12克、枳实9克   
【用法】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以利为度。  
【功用】行气除满,去积通便。   
【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方论】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大黄生用泻下作用较强,熟用则泻下作用较缓而长于泻火解毒,清利湿热;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热;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如用本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
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
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厚朴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枳实
性味:苦;辛;寒。归经:脾;胃;肝;心经。
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1.《医学入门》:虚而久病,不可误服。   
2.《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3.《得配本草》: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热症属阳盛,而与阳有关的近义词:气、上面、表面、皮肤、六腑
厚朴大黄汤 
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上面三付药方都是行气药,说明:热证与行气药是同气相求(物以类聚)的治疗方法;因为气与热皆属阳性。
——热与寒是一对反义词,也是一对阴阳关系。因此,热病用寒药;厚朴枳实大黄皆是苦寒药。苦味入心经,心主火,火太过旺则形成热象之症,寒药主收缩,将热症收缩了就不热了。而行气药有快速行动的特征,所以,在不同功效的苦寒药之中,只有行气药的功效最能够体现疗效明显、疗效最快捷!
行气药也有升降只区别,厚朴枳实大黄皆是下降之行气之药。 
——寒性的药可以让火热之症得到下降——所以,寒制约了热症则火旺之势就得到减弱(病就会治愈。)。由于是心火旺,所以选择苦寒药如果是肝火旺则选择酸寒药——因为酸味入肝经,所以,酸寒药是泻肝火之症。心火旺者的临床表现于头脑部位发热,而肝火旺则临床表现于四肢热兼心情烦燥以及手舞足动得很异常。

————症属阴盛,而与阴有关的近义词:血、下面、里面、筋骨、五脏 

中医的理论有许多概念,这些概念对于初入中医的人而言,觉得很抽象,很玄乎,不明所以。然而,医易同源,学习中医中药必须先掌握易学知识:阴阳五行。因为在临床实践之中,阴阳五行既是诊断症证的依据,同时也是指导用药施治的标准

司外揣内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第一个依据,通过表面的现象——从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之中知道身体内部的变化——水火血气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常听到的一句话:身体内部的阴阳变化)。

水火是阴阳的消长关系,犹如翘翘板那样彼消此长、此消彼长;而阴阳平衡则是水火都处于等量关系,谁也不比谁多,或者谁也不比谁少。

血气是阴阳互根关系,犹如翘翘板那样上中有下,下中有上,谁也离不开谁——没有上则没有下、没有下则没有上。而阴阳平衡则是血气都是同质状态,谁也不比谁快,谁也不比谁慢。


阳偏盛则热阴偏阳偏衰阴偏衰则热
阳代表头脑上面、阴代表脚足下面;
阳偏盛则头脑感到热,阳偏衰则各部位皮肤出现冰寒。
阴偏则脚足感到寒,阴偏衰则出现心情烦燥起来。

掌握(学习)中医文化的最高宗旨:司外揣内、整体审病——辩证施治、以常度变
1,整体审病:天人合一、脏腑与症状合一;
2,以常度变:比如,正常舌象与异常舌象。
3,司外揣内:通过表面的现象推理出身体内部的阴阳变化。
4,生病的根本原因: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身有热象再受热邪就开始发病,治疗方法是阴阳平衡:以寒药治疗热症。
5,治疗疾病的规则:
1),阴阳平衡,热病寒治、寒病热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2),以形补形虚者补虚、实者祛实、表病解表、里病解里。
3),急病先治标、缓病求本治。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疾病发生的机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区分为病机总纲、基本病机、和具体病机等不同的层次。
病机,是指能够涵盖各类疾病的病机变化,包括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两方面。阴阳协调平衡则人体无病,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阴阳失调,是任何疾病过程中都必然存在的病理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主要指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人之所有惟气与血,人体内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以气机活动和气化过程为基础的,因此,任何具体的生理活动都是气机运动和气化活动的一部分,都可以用气机运动和气化过程加以概括。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具体的病变部位、致病因素,都会表现为具体的病证,都存在具体的病机变化。
按病变部位分类:脏腑病机、气血津液髓精病机、经络病机;
按疾病病因分类:六气病病机、七情病病机、内生五气病病机、痰饮、瘀血病病机;
按疾病类别、病、证、症的病机分类、外感病病机、临证病机、证候病机、症状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病机的制约因素:
一是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
二是与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
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