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直立生活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地心吸引力

 农艺师农场 2012-09-25
  

    一、人类直立生活问题多多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这样认为:人类进化了,已经适应自然规律了,直立生活不会受什么影响。相反,不直立生活反而有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用不着去争论,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找一台《超声波血流分析仪》或者B超机,对
人体血液循环的情况进行一下检测,就什么都知道了。
   《超声波血流分析仪》和B超对人体血液循环检测的情况显示:人采取不同的姿势,心脏上下左右的血流速度是不一样的,即以心脏为界,与地心相同部位的血液流速要慢,与地心相反方向部位的血液流速要快。如果说地心吸引力对进化了的人类没有影响,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检测的数据更是让人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地心吸引力对人类直立生活影响的严重程度。以检测人腿部的动脉为例,一般人直立30度血流速度是50个单位左右,平躺是60个单位左右,倒立30度是75个单位左右。也就是说直立和
倒立的血流速度至少相差50%以上。这就足以说明地心吸引力对人类直立生活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地心吸引力,以及地心吸引力是怎样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形成影响的。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一个苹果的下落,发现了地心有吸引力。地心吸引力有三个具体表现:
    一是地球上的任何固态物体,如果不固定,都有向地表滑落的倾向。不管是放在那里,还是向下滑动,都是重的一头在下,轻的一头在上.
    二是地球上的任何液态物体,如果没有别的力推动,都会向低处流。俗话叫做“水往低处流。”
    三是地球上无论是固态还是液态物体,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往下产生额外动力,往上产生额外阻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现象?很简单:就是地上有一个看不见的力在拉动这些物体。这个力就是地心吸引力。

    根据这三个自然现象,来看看我们人类和四脚行走的动物各自是种什么情况。
    人是两条腿行走,是直立生活直立供血;动物大多数是四条腿行走,是平行生活平行供血.动物平行生活平行供血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比较小,而人类直立生活直立供血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比较大,问题主要如下:

     1、直立姿势不符合自然规律.我们都知道:什么东西要立得起来,至少要有三个支撑点.要放得平稳,必须重的一头下轻的一头在上.而我们人类却靠自己的力量,硬是用两条腿把整个身子支撑了起来;把身体最重的部分放在了上面.这明显与自然规律不符.要知道:自然规律比人的力量要大,长期与自然规律作对,吃苦的是人类自己.四脚行走的动物不存在这个问题。

2、直立使关节严重受压.人的腰椎、颈椎与膝关节,它既是一个连接的关系,又是一个承重的关系.这一点和四脚行走的动物不一样.再就是人是两条腿,动物大多数是四条腿,分担身体的重量也不一样.人两条腿支撑起100多斤的人体,比动物多出一倍,所以人的关节实在是太辛苦了。

3、直立姿势容易使器官和肌肉下坠.如果一个人白天不是站就是坐,晚上睡觉用枕头,一辈子都是直立生活,中年以后都会出现上半身特别是头部越来越小,下半身特别是肚皮越来越大,一些器官和肌肉也有下坠的倾向。

4、直立使心脏以下的血流速度比较慢。特别是离心脏最远的腿脚部位表现得更加明显.超声波对人体血流检测发现:腿脚部位的血流速度只及心脏周围血流速度的三分之一.血液循环太慢容易使血管产生垃圾,会影响肢体正常功能的发挥。

5、直立会使大量的血液不能及时回流到心脏。会造成心脏以下血液太过饱和.血流量太过饱和容易产生营养过剩一类的疾病.因为大量的营养物质长时间不用或者用不了,过期后必然变成有害物质伤及身体。

6、直立容易使心脏以下的静脉血管阻塞变形.特别是肛门和小腿部位.原因是静脉血是上行,类似于"水往高处流".所以血液容易受阻使血管变形。

7、直立使心脏以上的头部血液补充慢流失快,容易造成大脑缺血。人年轻时,心脏动力强无所谓,但年纪大后,特别是心脏功能弱了以后,这是非常致命的。

8、直立会使心脏以上的头部血液运行不饱和。从而会导致脑血管得不到扩张,脑血管会变细.血管太细无疑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所以人类大多数人死于脑血管破裂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9、直立姿势对人体吸收与保存氧气不利。气实际上是水演变而成的,它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遇高温必然往上提升。人体温度比吸进的气体温度要高,直立姿势不利于人体对氧气的吸收和保存。   

 这些问题不是瞎编出来的,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也是大家能够看得见体会得到的。

二、人类大多数疾病和不能实现预期自然寿命与直立生活有关 

 比如:心脑血管和关节疾病,就是人类特有的疾病,而动物这类疾病就非常少见。什么原因,就是姿势引起的。而这两类疾病占比非常大。2004年11月12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我国现有13亿人口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达1.6亿多,每天有上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疾病总死亡率51%。预计2020年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增至3亿并呈年轻趋势。还有关节疾病,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骨关节疾病的患病率为: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超过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为8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骨关节疾病列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三大杀手”外对人体危害最广泛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人类疾病的70-80%都是与直立姿势或者说直立供血有关。
     如果拿人类与四脚行走的动物相比,就更能说明问题。人类与动物相比,疾病要多,相对寿命要短。这个寿命相对要短是指各种生物实际寿命与预期寿命的比较,不是人类与动物的比较,预期寿命的长短是基因决定的。
    按照科学家列出的预测动物预期自然寿命的三个公式(细胞分裂次数乘2.5倍、性成熟乘8-10倍、生长期乘5-7倍),人应该在100-175岁之间。动物如狗在10-14岁之间,马在25-35岁之间,而实际情况是:狗和马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这个预期自然寿命。特别是现在家养的狗,超过预期寿命一倍达到20-30年的为数不少。而人别说超过预期最高自然寿命175岁,就是达到平均自然寿命130岁的都还没有。前些年统计,全世界人均实际寿命只有预期寿命的一半,大概是65岁。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不是别的,主要是姿势不同引起的。因为论各方面的条件,动物远不能与人类相比。
     由此看来,过去不少人所说的影响人类健康与寿命的各种各样因素,都没有抓住要害。影响人类健康与寿命的最大因素,实际上是人类直立生活与地心吸引力的这对矛盾。

 三、纠正的办法是反向调整

 通过上面的讨论, 对导致人类疾病太多以及不能实现预期自然寿命的主要原因非常清楚了,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非常简单:物理运动产生的问题,只能用物理的手段去解决.肢体不正确产生的问题,只能用改变姿势的方法去解决.因为按照平衡原理:只要失去的与得到的相等,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说:人站坐立多久,倒过来反向调整多久就不会有事情发生了。

 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这样去想没有这样去做。不想不做的后果必然造成人体的四个不平衡:即血液、营养、氧气与器官不平衡。身体不平衡的结果,就会出现有的器官老化快有的老化慢,有的甚至因为病变而手术摘除,提前失去功能,这样又会影响到其它器官。于是,人的寿命就这样缩短了。这就是著名的“水桶理论”---决定一个水桶能够装多少水,不是最高那块桶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桶板。
     而动物由于姿势的原因,它们体内的血液、营养与器官都是平衡的。血液、营养与器官平衡的结果,是体内器官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会同步到达终点,一般不会出现有的老化快有的老化慢。这就是人与动物疾病种类不同,疾病一个多一个少,一个不能实现预期自然寿命一个能轻易享天年的主要原因。
     由此看来,人类身体出现的问题,不在人类直立生活本身,而在我们没有进行反向调整。
     所谓反向调整:就是用方向相反与时间对等的方式方法来调整。主要有三种形式:倒立
倒挂与倒睡(把床倾斜20度左右,不用枕头,头朝低的一头睡觉)。由于倒立倒挂有局限性,不便于推广实行,且时间不能保证,所以,倒睡是唯一的办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倒睡就不是一个睡眠姿势改变的问题了,而是人体反向调整的需要.只要人类仍然是直立生活,就必须这样做,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是任何养生方法和产品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