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超男”梁武帝

 笑熬浆糊糊 2012-09-25

文/李原昭

在历史上,梁武帝可算是一个“异数”。这位传说中汉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代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兰陵萧氏的家族成员,“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青年时与沈约、谢朓、范云等并称“竟陵八友”,既娴熟六艺,又是围棋圣手,既懂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又长于草隶尺牍、骑射弓马,后又醉心佛教,曾与达摩一晤,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因果报应学说糅合创立的“三教同源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可占一席之地。若只从书面来看,这样一位文武兼备的帝王,实在是做唐宗宋祖这样伟大帝王的料,然而事实却证明,他做皇帝实在是选错了职业。他六弟萧宏窝藏凶犯,他最后不仅未加严惩反而加封;后来还接纳侯景这颗烫手山芋,最后终被反噬,弄得自己饿死台城。他的政治细胞绝没有他的文艺细胞发达。因此,若从政治上来讲,萧衍实在是不入流,但若从学术上来讲,萧衍定能进入一流的行列。

学术鈥湷锈澚何涞 <wbr>《读者欣赏》2012年第10期
梁武帝《异趣帖》

 

 

作为学术“超男”,萧衍常常和陶弘景探讨书法。陶弘景擅长草书,师法钟繇、王羲之,因此钟王的书法也成为他们探讨的重要话题。萧衍曾将钟繇的书法分别从字的笔画、间架结构、用笔方法和整篇布局等四个方面总结成十二个字,并和当时人们热衷模仿的王羲之、王献之进行了对比,观点独到。他认为庸常之辈学习书法都喜欢跟风,人家说钟繇和王献之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书体偏肥,一个偏瘦,于是大家伙也跟着这样说。王羲之自诩书法要超过钟繇、张芝这些前辈,大家伙也就跟着信了。在萧衍看来,钟繇、张芝的书法无论在笔画、结构还是章法上,都安排得非常精密;而王羲之虽然学到了钟繇的长处,但是到自己创作的时候则在安排上不够周到,而且字势拖沓,更不用说王献之了。所以在他的心目中,王献之比不上王羲之,王羲之比不上钟繇。学王献之好比画虎,学钟繇则似画龙。

在人人都学王献之的年代,能够不合时宜地发表如此言论实属不易。而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萧衍在这方面确实够敏锐。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其中所寄托的是道,王献之的书法与魏晋玄老思想呼应,飘逸流美,深受时人追捧。但是,与玄学最后流于空谈一样,不善学习的人空学了王献之的架子,而缺少精神内核,最终这股风气衰落。钟繇、张芝虽然更加古朴而有底蕴,但是年代久远,作品不多,最终学习的人也不多。倒是有创新但也不乏古意的王羲之慢慢得到重视,并为历代书家所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萧衍也为扭转时风、为后世推崇王羲之开了先河。

当然,这些言论也并非是萧衍信口开河,而是经过了相当深刻的研习。当时他仅搜集二王书法就达到了一万五千纸,只可惜后来其子萧绎投降西魏前夕将大部分付之一炬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