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长风堂集.诗词序跋卷》 (摘录)

 遗韵斋 2012-09-25
读《长风堂集.诗词序跋卷》 (摘录)

徐小飞

  融宗兄师从海上名宿谢稚柳先生,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研究生班毕业,评论文章常见诸报刊杂志,理论专著已有多种出版,闻名已久。可当我拜访毗庐精舍时才发现,宗兄不单理论文章,对诗、词、古文亦有极深的造诣。又对书法绘画素有研究,深谙调粉研朱之术,对山水花鸟多有涉猎,画风初学明清文人写意,后转向典丽工整。惊愕之中,又听宗兄论及晋唐宋元书画的博大精深,对时下无文人之精神优美而袭文人之粗逸形式的草率画风认为不过是东施效颦,呼吁要承接中国画晋唐宋元以来的优良传统。聆听之余,不禁感叹:“中国书画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国粹,竟被世俗变为沽名钓誉的获利工具了。只求表面形式,不重传统内涵,展览评奖泛滥,导致陋习跟风,误导了多少颇有才华的爱好者。所谓艺术良知,几乎淹没,可悲可叹!”前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在宗兄的言行中得以充分体现。虽然,时风所向,要一时扭转很难。但言与不言,系责之在身,受与不受,则因人取舍。其忧国忧民的艺术良知,难能可贵。可以想见,不久之后将得到有识之士广泛的接受和响应,其作用不可估量。

  辛巳春邀宗兄游永康,出示乡先贤应均先生的书画作品,一见即呼为奇才,欣为《应均书画集》作序。当代美术评论能言之有物者极少,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能阐幽发微者更是凤毛麟角,在古文的序跋诗词中尤见其深厚的功底。古人有言:“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宗兄自述诗承唐宋骚客,画宗唐宋众工,虽不能佳而能存诗画之本法,以有别于时下所谓“文人画”者之诗摘明清画家之句为题,画以明清文人之法为尚,而颠倒诗画之本法。我最欣赏《毗庐精舍集》的文体,其内容多为评论书画,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宛有古人之风。鉴此,曾多次怂恿出版专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前不久,宗兄所供职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为推介其学术艺术上的贡献,计划出版书画诗文全集,嘱我为序跋诗词卷作评。自知愚顽寡闻,见识有限,又对其学术大义素少研究,实非缺学如我者所能当,奈力辞不得,又属同宗相知,故不揣浅陋勉为数语。时乙酉清秋桂花飘香时节于西子湖畔之适庐。

  (本文摘录自《长风雅集》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