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甘孜雄鹰 2012-09-29
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作者:杜军   发布者: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2-04-26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因此采用各种方法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下面结合我个人教学教研实际,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1、有效融洽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练习时能够使学生将他们身体的各个关节部位充分活动开来。在有效教学的前提下,和谐的氛围能让学生的大脑皮层活跃起来,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这样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关系紧张,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波动,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这样一节课上下来老师会觉得上的很累,学生不配合,学生却会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学到。
建立有效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上的有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如学生害怕尝试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让他们能鼓起勇气,增强信心。举个例子来说,上五年级支撑跳跃时,也就是跳山羊,这个动作对于男生是很简单的,而班级女生比较多,当把器材搬出来时女生一片嘘声,都在那小声议论说这太高了不敢跳,一群人这样说导致女生一个都不敢跳,这时耐心的开导她们,并让班级里最胖的男生来演示一下,当她们跳完一个时我都会给予肯定,哪怕是点点头,一句简单的鼓励语,学生都会感到满足,也提高了她们上课的积极性,增强了跳山羊的信心。当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上课不要有纪律,二者是统一的,有密切的联系的。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氛围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2、有效的故事情景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一年级立定跳远这一课时,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抽象思维较弱,不能很准确的感知客观事物的主次、不能完全听懂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根据这一特点创设了“小青蛙跳荷叶”的故事情景来处理教材,这节课就很成功的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讲到“小青蛙”从地面用两只后腿用力的一蹬跳上荷叶时,便指出这就是立定跳远的下肢动作。从而帮助学生悟出“小青蛙”自由自在地反复跳上“荷叶”的动作,就是我们立定跳远的知识要点。并以“风吹叶远”来不断加大练习难度。这样的教材处理形式,能够使体育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并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又如,在五年级的50米快速跑教学中,在课的开始就先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去扮演“解放军”去抢占阵地,途中要穿过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这样把50米快速跑的四个环节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后,再经过重点难点的练习,50米快速跑就被学生很容易的接受了。这一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上课的乐趣,而不是死搬教材,毫无生趣的学习。
3、利用教学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和重复的话语。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这种课中不要担心组织纪律不好,学生乱跑,要相信学生自己能管理自己。一般我们现在的老教师就不赞成这种教学方式,他们认为课堂纪律都管不好了。学生自由散漫,不听老师指挥,还怎么会认真听课,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学生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他们的组织能力并不比高年级的学生差,通过利用教学灵活性不仅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确实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1)在课堂教学中多提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更能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如一年级游戏课开纸飞机时,教师提出怎样才能让飞机飞的更远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来,小朋友们就会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比赛谁飞的更远,为什么他能飞的比自己远,一次次的尝试就会慢慢的进步。又如在上短跑课时,可以提问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上排球课时为什么两臂要夹紧,手臂不能弯曲?这样一系列有目的的提问后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创新
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不断创新,使学生能经常体验一种新鲜感,还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比如,在教舞蹈韵律小碎步时,教师可根据小碎步的特点,编一组舞蹈动作,如猴子在河里捞月,鱼儿在水里自由的游动,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等动作,并配上合理的音乐,这些都是能促进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小碎步。又如:耐久跑是一项比较枯燥无味的教材,练习中,只有少数人能坚持跑完全程,大多数人还是要在教师的督促下,极不情愿的用慢走代替跑。通过平常的观察,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好胜心特强,不愿服输,就用变换领头跑的方法进行教学,把学生平均分成四个小组以纵队的形式进行中速跑,要求每跑完一圈后各组最后一位同学用最快速度超越排头成为领头人,就奖励新领头人一颗五角星,领头人被轮流变换直到跑完全程。这样,学生在谁也不愿服输的心理支配下,争先恐后去当领头人,在相互的竞争中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4、生动有效教学与游戏结合
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注重 “教”与“玩”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教学应从学生情趣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教与玩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五年级教学时,由于投掷项目比较枯燥,就采用一些投准、投远项目分组比赛,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按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如方格、圆形靶等,并标出每个区域的得分,累计各组的得分,计算胜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将投掷运动游戏化。利用小沙包作“炮弹”,设计模拟“放人”的目标。让学生对准目标,奋勇歼“敌”,训练结束比“战绩”。学生在这种“战斗”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寓教于乐,也发展了投掷能力。
5、成功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定的成功能激发人进一步求职的欲望。在教授复杂动作或练习时,如果教学目标定的太高,学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他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样就会大大削弱进一步上课的兴趣。
但是换个角度,老师能够把复杂困难的动作分解分段教学,让学生每学完一步都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果,这样阶段目标容易完成,整个目标学起来也据不难了。多让学生看到自己阶梯式的进步,找到自己满意的感觉,就自然而然的激发起了学习的欲望。例如:在一年级教授跳短绳时,由于学生刚来上学,接受正规的学习,他们的协调能力还是较差的,这样就要设立阶梯式教学目标:
(1)徒手模仿练习,要求手、脚配合一致,30秒内不乱;
(2)手摇绳,双脚跳,连续30次不断;
(3) 50次跳绳,看谁跳的好;
(4) 70次跳绳,看谁跳的快又好。
6、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在体育课中实行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是最常见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只有最大限度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时都习惯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强弱不同分为男女A、B、C各三个小组,根据学生技能的差异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要求,实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到更多更易掌握的内容。例如在五年级400米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三、二、一跑道上跑。这样,让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跑外道以增加距离和难度,提高要求;让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跑内道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大家几乎同时完成练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乐意上这样的体育课。
7、安全合理的场地器材
现在许多小学的体育器材和设施基本上是一种摆设,多数是成人的标准,许多器材一直放在器材室,一把大锁一锁,导致那些器材全是新的,只有等到上级来查时才会象征性的拿出来一用,尤其是农村学校尤为严重。比如篮球架太高,孩子们够不着,球的分量太重,孩子们拿着累,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些学校场地太小,四五个班级挤在一块小场地上,学生活动的范围小了,活动的热情也就减少了。更重要的是,小身材的孩子使用成人化的体育器材和设施,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因此,我们要提倡广大小学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征缩小体育场地器材,这样才能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要使教学的生命得以延续、得以扩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构建,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着眼点,创设充满生机、充满创造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