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生料酿酒,早在七八十年代曾经热过一时,但因其出酒率不高,口感不如人意而被冷落。近年来,终于研制出一种能解决上述两大难题的生料酒曲。经过两年多来几十家酒厂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些酒厂还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充分表明了生料酿酒的先进和优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 生料熟料两种酿酒工艺对比 以传统的小曲酒固态法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 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 从上述两种工艺流程对比中,即可明显看出生料酿酒工艺较之熟料酿酒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 原料+水+曲后就进入发酵,省去了原料的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因而节约了原料蒸煮所需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等。 2、 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购买辅料的费用人工等。 3、 按原料总量加入0.6~0.7%生料酒曲外,不需再添加任何曲药和其他添加剂如活性干酵母、糖化酶等,省去了制曲车间、购买各种添加剂的费用及繁琐的工艺操作。 4、生料酿酒出酒率和成品酒口感都大大地超过熟料酿酒工艺。比如,以酿酒技术较为先进的四川普通白酒为例,原料出酒率一般为48—53%(酒度以57.5%计),最高也只能达到55—56%。采用生料酒曲按上述工艺流程生产,玉米出酒率能达到70%(酒度以45%计),大米出酒率能达到90-100%,而且成品酒香味丰满、柔和、尾净、无邪杂味、无新酒贯有的糠味、酒槽味、糊味、暴辣味。有的厂家反映,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的白酒,蒸馏出来后不经勾调即能达到一级质量标准。 综上所述,生料酿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液态发酵、液态蒸馏的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几千年来的传统技术的烦琐、复杂的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因此操作简便,轻松。 二、 生料酿酒酒曲的特点 生料酿酒成败的关键在于酒曲,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的出酒率和较完美的口感。 生料酒曲具有如下特点: 1、 能将任何含有淀粉或糖分的植物发酵成为酒精。淀粉出酒率几乎能达到100%。 2、 这种酒曲不仅能酿制各种白酒和酒精,还能酿造各种低度酒。如米酒、黄酒、葡萄酒、蕃茄酒、苹果酒、桃梨酒、南瓜酒等等。 3、 利用这种曲种,还能酿制各种不同香型的白酒。 例如浓香型白酒,不仅工艺流程复杂,操作难度高,而且发酵时间长,出酒率低。如采用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产,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已酸菌液或加入0.3—0.5%已酸已酯共同发酵蒸馏出来即为浓香型白酒。酿造黄酒也是如此,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黄酒生香菌液或加入黄酒香料共同发酵,发酵完毕酒醪即具有黄酒香味。其它各种香型的酒也是如此。 因为各种不同香型的酒,其主体香味成分一部分是由原料本身决定的,一部分则是从外界带入的,以大米、玉米、高梁为例,如不从外界加入其它香味物质,酿制出来的即是米香型或清香型白酒。 4、 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适用于一切蒸馏酒和酒精生产。 酿造各种蔬菜瓜果酒,包括黄酒的工艺流程如下:生料+水+曲→发酵→过滤→澄清→勾调→杀菌(紫外线)→精滤→陈酿→装瓶。采用此工艺技术完全不用燃料,节约能源95%以上。 三、 生料酿酒工艺操作要点 1、配料。粮水比为1:3;生料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冷水符合饮用水标准。 2、原料粉碎为40目,大米不必粉碎;蔬菜瓜果应去皮、去核并打成浆状。 3、入池水温不超过35℃。最佳发酵温度为25℃—30℃。超过30℃者发酵期缩短;低于20℃者,发酵期延长。冬季生产可采用温水发酵。室温低于10℃者不发酵。 4、 发酵开始后,每2~3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能发酵完全、彻底。发酵池或缸,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厌氧方法发酵。 5、是否发酵完毕可发酵完毕的标志,可采用下列表1、表2检测法和观察法确定。 (1)成熟发酵醪(粮水比为1:4)指标表1
镜 检
外观糖度8×
还原糖%
带渣总糖%
滤渣总糖%
酒精含量%
总 酸
挥发酸
酵母形态正常无杂菌
< 0.5
< 0.3
< 1
< 0.7
8-10
0.10-0.15
(2)观察生料在发酵过程中的物理变化表2
检测项目
发酵开始
发酵旺盛
发酵衰退
发酵完毕
眼看
液面布满小汽泡
小汽泡增大,原料上下窜动,翻腾,如水沸状。醪液由清变浑浊
原料漂浮液面,气泡减少,少数原料仍在上下窜动
液面原料又沉入池底,醪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醪处于静止状态
耳听
有小气泡爆裂声
有似蚕吃桑叶之喳喳声
声 音 减 弱
无 声
鼻闻
有微弱二氧化碳味
辛辣冲鼻、熏眼,有酒精味和酒香味
有酒香味,仍辛辣、冲鼻、熏眼
香味柔和,辛味、冲鼻、熏眼减弱
口尝
酸甜适口或无味
甜味弱、酸味增加,有酒香味
酸为主,无甜味有酒香及酒精刺舌感
酸而不甜,有酒香味及米干水味
测量水温
高于室温1~2度
高于室温3~5度
温度下降
与室温基本相同
检测浓度
3~5度
2~3度
1~2度
0.5度以下
(3) 实例参考:以玉米为原料,粮水比为1:3。发酵14天,酒醪检测如下:酸度1%、还原糖0.08、挥发酸1.26、淀粉0.14、残总糖0.24、酒精度14.3。 (4) 最简便的方法是检测发酵醪液的酒精度。取发酵液100ml、水100 ml、蒸馏出100 ml插入酒精表、校正温度20℃。 粮水比为1:3者,酒精度在10度以上;粮水比为1:4者酒精度在8度以上,即说明发酵基本完毕。 6、蒸馏。生料发酵完毕后用泥浆泵送去蒸馏。蒸馏设备仍可用传统的甑桶、蒸馏釜、蒸馏塔(酒精蒸馏塔用于白酒生产只须用粗馏塔)。蒸馏操作技术与传统的固态蒸馏相同。生料酿酒是采用全液态工艺,酒醪中有较多被溶解的蛋白质高分子物质,尤其以大米为原料者,在蒸馏时易产生大量泡沫上窜,如不注意即会造成淤锅现象。蒸馏时,在酒醪内适量加适量加入一些单宁或精制植物油即可解决。 如采用传统蒸馏,应将原来甑桶之甑篦位置升高到酒醪以上,使甑篦与液面之间有最大距离,并在甑篦上铺垫几层纱布之类的东西,以阻挡泡沫上窜。 7、用传统甑桶蒸馏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据一些酒厂反映,用传统甑桶蒸馏时会出现酒度不高、酒尾多而长的现象。如一酒厂投玉米150公斤,用甑桶蒸馏。得42度酒91.5公斤、30度41公斤、30度以下酒尾49公斤,其中仅有30%白酒达到60度。 究其原因,是甑桶蒸馏液体缺乏蒸馏固体酒醅使蒸汽上升不断受阻、冷凝而反复汽化、反复浓缩的机制。因此在使用甑桶蒸馏时,应如上述,将甑篦位置升到液面上方,而且多加几道竹编甑篦,且每道甑篦均用纱布铺垫,以起到多层阻挠蒸汽上升,达到反复汽化、浓缩之目的,从而提高酒度,尽快追尽酒尾。 四、 结束语 国内外专家指出,生料酿酒是酒类发展的方向,从上面的简略介绍中,以及从一些酒厂实践结果来看,都充分证明,生料酿酒技术较之传统的熟料酿酒技术更能提高出酒率、酒质,节约能源,减少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尽管生料酿酒技术尚有不完善之处,但关键环节已取得了突破,不完善之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总结。
来自: 雨霧山庄 > 《生料酿酒》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酿酒工艺]传统酿酒工艺
[酿酒工艺]传统酿酒工艺。采用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研制的生料酒曲按上述工艺流程生产,玉米出酒率能达到55%(酒度以65%计),大米出酒...
鲜红薯酿酒工艺
等到出酒管流出酒度数低于你所需要的酒度时,即可把接酒桶担开,另用桶接尾酒(通常说的稍子),待尾酒度低于10度,该锅酒全部烧煮完毕,你所尾的尾酒,把它加入烧煮第二锅酒的液料中一起煮用它同样可...
怎样酿白酒出酒率会比较高?
怎样酿白酒出酒率会比较高?酿酒原料淀粉和糖份的含量。毫无疑问,酿酒原料的淀粉和糖份含量高者,其出酒率自然就高,例如大米的淀粉含量为74%,玉米的淀粉含量为62%,自然采用大米酿酒,其出酒率当然...
生料酒与熟料酒工艺口感优缺点分析
生料酒与熟料酒工艺口感优缺点分析。熟料酿酒的优点在于其口感要好于生料酿酒,这也是对于熟料酿酒多的那两道工序的弥补吧。生料酿酒的...
生料酒酿造工艺及白酒配方:酿造、勾调常见问题(发酵过程中用水、温度、发酵时间、出酒率、容器的常见问题)
原料加水比、发酵拌料、发酵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长、酿酒产酸、醪液不发酵、出酒率低、发酵液气泡少、发酵容器、生料酒储存、生料与熟料区别、成品酒度低
「酿酒工艺」液态法酿酒技术生产浓香型白酒
「酿酒工艺」液态法酿酒技术生产浓香型白酒。液态法酿酒技术是当代先进的酿酒技术之一,具有工艺简单、出酒率高、成本低等优点,缺点是酒质低劣;而浓香型白酒是我国白酒比例大的酒种,具有绵甜、甘冽...
酿酒技术:纯粮生料酿酒过程中发酵异常……
酿酒技术:纯粮生料酿酒过程中发酵异常……纯粮生料酿酒过程中发酵异常及解决措施。②生料酒曲用量太少且质量差,糖化发酵能力弱;选用质量好糖化发酵力强的生料酒曲,可适当加大用曲量;使用质量好的...
专业酿酒发酵技术篇
专业酿酒发酵技术篇。通常意义上说都是采用粮食酿酒,加上酿酒的灵魂原料--酒曲,还有酿酒的血液之称的水源,所以,粮食、酒曲、水构成...
【分享】简单而又实用的技术
(学会后自己可以自己开个小酒坊,搞点创收,哈!) 优点: 1.出酒率高:每百公斤大米可产50度酒90-100公斤,玉米、高梁产50度酒75-85公斤,出酒率比传统技术高40%-60%。食醋生产是先进行酒精...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