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创作、书法参赛必读

 爱雅阁 2012-10-04

书法创作、书法参赛必读

洪厚甜先生谈楷书
                                    我的楷书的学习与创作的三个阶段
       在我的学书过程中,楷书一直是一个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当然最初对楷书的学习,是源于传统的学习书法的这个基本模式,即从唐楷入手,然后再学其它的东西生发开来。因为我的老师是沿袭于过去的老一辈那种传帮带的形式,所以,将楷书作为一个入门的门径来学习。而到最后,将楷书作为自己在艺术上的主动追求和选择,应该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认识进行超越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吸收其它各方面的营养加深对这门艺术形式的从表象到深层次了解的过程。所以,现在回头来看这个过程,对它进行一个总结,也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的楷书学习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也是三个阶段的创作形式。

一、对颜真卿的《多宝塔》《东方朔画赞》和褚遂良的《大字阴苻经》这三个碑贴范本的学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大概是从1980年、1981年到1985年、1986年,将近5年的时间。这个学习当然最初就是对点画的学习,通过楷书点画的书写来认识唐楷的基本笔法。这个阶段,严格说来,谈不上什么创作。也就是说我的书法的最初的基础训练就是立足于唐楷来进行的,当时对《多宝塔》的背临可以说完全是达到了很深入的一个层面。这时候也谈不上创作,但是,这一个时期的学习尤其是我在选择上,选择的是从中楷入手,然后拓展到大楷。《东方朔画赞》就是大楷,应该说,现在来看,也是走了一个从外在的形的描绘到线质的内涵的深入这么一个过程。写《多宝塔》是一个局限比较小的视野,就是对它的形的描绘,点画的形态,结字的形态的描绘,然后到《东方朔画赞》对线质的、厚的线质的、堆积感的线质的追求,最后再到《大字阴苻经》,实际上又是从大到小。也就是说最初是从书写外在形态到追求凝重质厚的线质,然后再到褚遂良的《大字阴苻经》的书写性。因为《大字阴苻经》是非常细腻的书体,那么,我们对它的局部技巧的关注,对它的书写性及点画的描绘又是在写《多宝塔》基础上的一次升华,由小到大,由书写性到线质的追求,然后又到了一个书写性的追求。现在回头来看,当时是无意识的,但它实际上完成了一个三段式的学习过程。所以,它对我的书写能力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奠基的作用。

二、以魏碑为主展开的学习。

这个时期学习先是《龙门二十品》,然后是《爨宝子》《爨龙颜》的学习,最后是《张猛龙》《张黑女》的学习。当时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唐楷上溯北魏,也是一个传统的学书思路,所谓穷源尽流。最初为什么选择《龙门二十品》是因为当时从别人手中借了一套字帖,这里面得益最多的是《北海王元祥造像》,因为《元祥墓志》在字势、笔姿、结字上与《大字阴苻经》的势态非常接近,而且《元祥墓志》的书定性极强,当时我们还没有领会到碑的线质的深层次,只是在外在姿态上一下子就接轨了,投入也较多,所以一写就上手。在此基础上,又用这种笔调去写《爨龙颜》《爨宝子》。所以我80年代有一段时间都是以《二爨》的变的基调来进行创作,再加上对《张猛龙》《张黑女》的学习,那么在字势上有了更多的积累,可以说都表现在80年代后期的楷书创作中。应该说这时期开始真正初步具有了比较正式的创作,我80年代后期的楷书获奖实际都是这个基调的作品,就是有碑的质感和外在形态但是又有唐楷的细腻和书写性。这样的结合,让人感到鲜活,而且面貌上,它又不拘泥于一碑一帖。比如说我这一时期作品里,有一些以《爨龙颜》为基调然后又有一些书写性的东西,把它写得雅化一些,秀美一些;有时候又把它写得靠《爨龙颜》方向倾斜,把它写得方整、朴厚、灵动;有时候又把它写得靠《龙门造像》一些,写出斩钉截铁的那种硬朗。也就是说我在楷书面貌上就一直没有拘泥于一碑一帖的这种面貌来作为自己的创作,而是从学的这么多碑里面去归纳出一种技术语言,然后在形态上,造型的选择上借助于帖的势态去强调一种书写性来有效的接触其他魏碑艺术,把它统一到一起。现在回头来看,第二个阶段的学习、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有很多我们刻意的成分在里面,有很多理性的成分在里面。但都没有脱离就楷书写楷书,虽然我们在里面用了些书写唐楷的书写性去进行表现北碑东西的探索。比如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对邓启如、何绍基、赵之谦楷书的学习,都是花了很大的力气,而且对我们解读北碑,对楷书的学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这段时期,我的楷书基本走向了创作,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审美需要来融会贯通,把这种有碑的意味而又有较强的书写意味的楷书写出来,迅速得到了书家的认可。

(三)第三阶段的学习、创作探索,严格说来应该在2000年以后。因为在第二阶段9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意识到,如果让我在楷书上对它进行再深入,我已经觉得比较吃力了,写到那个时候,我又怕把它写油了,写滑了,又怕把它弄成一种定势,僵化下去。有了这么一种危机感,我选择的是通过对其他书体的学习来侧面迂回,加深对楷书的表达。

我开始学习行草书,尤其是对二王笔法体系的学习。在90年代初,我是花了大力气的,对二王的笔法学习研究。秦篆、汉篆、清人篆书、汉碑的几个体系,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应该说花了将尽十年时间,在这一块上投入了大力气。对这两块的学习,最核心地解决了我的两个问题。第一,篆隶这一块,彻底解决了我线质的表现。通过对篆隶书的学习,我逐步认清了中国书法的这种本质,就是大篆体系线的阳刚,小篆体系线的阴柔,对这两种线形有了体验,表现力大大地增强了,所以说基本上解决了我在楷书创作上对线条内在质的需要,线的内核本质丰富性的需要。第二,就是二王的传统帖学笔法的学习。深入学习了米芾、《书谱》、二王的传本墨迹、赵孟頫,、董其昌、王铎这些二王传统帖学笔法体系。这一系统的学习,彻底解决了我在楷书书写过程中需要的技术转换:线与线的排列,线与线的关联,线与线的亲和力,线的纵向性和线的排列关系的这种组织的内在联系。一个从线质,一个从线的组合关系上彻底解决了。这就为我进入第三阶段的创作提供了较大的支撑。我第三阶段的楷书的创作,基本上就是以碑的体系,碑的型质,然后把传统的帖学笔法体系转换到碑学的创作中去。所以,这个阶段的楷书创作,基本体现出了在线质上,在线的表现上,是篆隶的基本线质,在点画的转换上,它又包含了帖学的精微的技术技巧。朴厚的线质和精微的技术相结合以后,写出来的楷书透露出的气息让人感到既朴茂又典雅,既雄强而又不乏灵气。我这时期的楷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了这样的“鲜活”的楷书,它能大能小,能收能放。而我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创作,选择的形式基本上是界格,每个格子写一个字,这是比较机械的,工稳的,即使有姿态,它也在格子里。到了第三阶段,我选择的形式,就不一样了,有格子,又可以超越格子,有界格而没有界格,我的字可以随心所欲,在一个块面内随意布局,打破格子,有格子而没有格子,做到乱石铺街,随意错落。第三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板块,就是我在进行碑学创作的时候,返回来重新审视唐楷。在我的楷书创作中,有一个板块就是对唐楷的重新诠释,我选择的是褚遂良的楷书,然后在这个里面融入了一些墓志的精巧精微,但又方挺厚重,斩钉截铁,把那种圆润的东西用方截的碑的意味表现出来,表像上是文实质是质,让唐代楷书又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示于世人面前。

如果从我的楷书创作来看,基本上就是这三个阶段,这三个板块构成了我这么多年楷书的整个创作全貌。

生命在静穆澹定中升华
洪厚甜
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楷书常常被人误解,以为它是学习其他书体的基础。产生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在传统的书法学习中,其目的首先是写字。当然楷书是日常常用字体,写字作为实用,以楷书作为基础,本是无可厚非的,应该说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然进入21世纪,书法在经历了20世纪脱胎换骨的彻底变革,实用性基本消解,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已经得到充分确立以后,还把楷书艺术学习同实用书写相混淆,继续以楷书作为学习其他书体的基础,显然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楷书艺术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它是与其他书体相并列的一种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和其他书体相较,楷书自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有它为其他书体所不可替代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楷书也是一个书法艺术家应重点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通过对楷书的学习创作,可以培养书法家一些必备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可以培养我们对于点画的角色塑造,赋予点画丰富意态的能力。对点画的角色特性的赋予,表现在每一个点画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功能,以及它的情态塑造上。这一点,任何书体都没有楷书这样丰富、完整、清晰。楷书对于培养我们对一段线条的独立的形象意态的塑造和表现能力是无可替代的。书写楷书时在调动和运用技术的时候是非常明确地去塑造一个点画形态的,这个点画形态又是为其他的点画所不能取代的,它具有在空间里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第一横、第二横、第三横……每个角色都是非常明确不可移易。楷书在一个点画内提供的技术技巧对于一个点画的塑造最丰富。

当代的楷书艺术,已经彻底区别于那种状如算子的写字书写,不是每个点画都要用十分的技术去表现才叫楷书。楷书的点画书写表现同样是有详略、有动静、有快慢,楷书字的结构组合同样是有主次、有正斜、有张弛,部首间相互照应变化,章法上也有整体的虚实动态。书写中不应片面追求点画的刀刻味和雕刻感,描头画足,以致板滞。更不应为追求点画的斑驳而边写边抖,矫揉造作。楷书应该是一个富有鲜活的生命力的书法形态,而非一个僵化的书写模式,创作中往往因偶然间的随机生发拓展了作品意境而妙不可言。在楷书创作中,线条的枯湿迟涩转换,点画间微妙的呼应,线与线排列错动,字形的斜正对比、大小参差,章法的整体动态变化,都是楷书赖以传情达意的基本语汇。透过楷书中那平衡和非平衡交织,和谐与非和谐互渗,以及点画与点画,字形与字形,行与行书写排列的冲突复统一,欣赏者自可领悟到一种静穆的风神,进而穿越笔墨透视那澹定清旷的精神世界。

我曾经有一个比喻:如果说其他动态的书体似舞蹈,似唱歌,似表演,那么楷书的境界就仿佛像老僧敲木鱼一般,在舒徐的节奏中蕴涵一种超凡入圣的生命体验,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

关于小楷学习的几个问题

小楷作为我国书法百花园的一朵奇葩,一方面它具有大字艺术的共性,遵循共同的“理”“法”“意”,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苏东坡所说的“大字难于紧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笔者在近几年的小楷学习中,有以下几点体会,写出来和大家探讨,谬误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工具的选择。有人说“善书者不择笔”,其实这有一定的片面性。选择合适的工具,一能使我们在临帖时更贴近古人的原始书写状态,二能使我们在创作时得心应手。小楷用笔也是一样。笔选择硬毫或兼毫,笔肚丰而笔锋健:笔肚丰,贮墨多,就不会频繁沾墨而影响笔势的流畅和书写的速度;笔锋健,就能提得起,按得下,随倒随起,干净得落。冯班《钝吟书要》中说:“画能如金刀之割净,白始如玉尺之量齐”,就是说用笔要干净,不臃肿,不龌龊,而这跟笔锋有很大的关系。纸以熟宣为主,因为它吸墨慢,有利于表现小楷的棱侧;写古拙风格的可以半生熟。当然生宣也可以写小楷,但对笔墨的要求较高。说到墨,以不粘纸为要,太浓滞笔,太淡伤神。至于砚,简单一些,干净,不含污秽就可以了。总而言之:作小楷,笔宜尖不宜秃,墨宜浓不宜淡,纸宜熟不宜生,砚宜净不宜脏。
(二)取法的选择。我们知道,小楷的发展有两条脉络:一个是经书,一个是名家法帖。前者不宜初学,因为那是经生所书,以抄经为目的,以速度为要求,笔法相对简单一些,尽管它们有着书法的“原生态”。 而后者有一个“雅化”的过程,从用笔和结构都成熟了很多。至于选择哪种法帖,主要看各人的喜好。但一个原则,不要选择个性强烈的书风,因为它们一般具有排它性或习惯性的用笔,在我们的后续学习中,会跟其它书风不兼容。明清、元小楷都可以入门,由此而上溯魏晋,魏晋是一个绕不过的弯,“书不入晋终下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横向或纵向,增加或篆或行,或写经或墓志之类的趣味,由约而博,慢慢写出自己的面目。
(三)增加书写的灵动性。小楷最怕“上下齐平、前后一等、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所以就要增加它的书写性、灵动性。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一试:
1.提高书写速度。我们知道,小字一如大字笔画要精到,以端庄沉着为主,但如果以慢速来书写,可能就会显得笨,显得拘。《汉溪书法通解》里就说:“真书过迟,难求生活。”。慢可以写得很静,但也可能过静,没有精神。我以前写小楷,都写得很慢,参加中书协的一个短训班时,刘文华主任就说,小字写慢不是坏事,回来后我试着写快一些,感觉全然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在熟练的基础上,在不丧失精到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书写速度。不过也别总是快,狂风骤雨般的激情,您得写草书。
2.势的连贯。一个是字内的连贯,就是笔画和笔画之间要有呼应。上一个笔画的收笔就是下一个笔画的起笔,这里有个空中的动作,使得笔断而意连,形离而势贯。清蒋衡《拙存堂题跋》中说:“若逐笔安顿,虽工必呆”。孙过庭《书谱》也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这个使转就是血脉的流动,这脉络一通,字就动起来,活起来。启动先生也说过:“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所以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行书的笔意。另一个是字外的连贯。通过上下字的大小、奇正、虚实、疏密等变化来增加整行的流动性。我们看魏晋或明清的小楷,经常运用上缩下伸,上奇下正等方法来进行变化,因字赋形,因时适变,达到行云流水般的灵动。包世臣《艺舟双楫》曰:“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就是一种变化中求和谐,于错落中求流贯的效果。
3.结构的调整。前面说过“大字难于紧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除了宽绰外,小楷在结构上也有不少的处理方法:如错位: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两部分作位置或角度的挪动,达到似奇反正的效果;又如强化对比,上面疏一点,下边密一点,左撇短一点,捺再拉长一下,分割出不同的空间,造成远势;又如简省一下笔画,以点代横或竖等,点在小楷用得比较多,变化也很多,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感觉。但不可用得过多,会显得碎。小楷的结构还有不少的方法,大家一起慢慢总结吧。
4.章法上。小楷的章法跟大字一样有三种: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无行无列。我倾向第二种,再加上上齐而下参差,空气自然流动,再加上红色印章的调剂,效果是不错的。现在对形式的翻新,手段越来越多,多看作品集,多尝试,就会学到更多的章法。此不多言。
书法线条的节奏感
一画之间,变化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草书如若粗细一致而无节奏的线条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所谓抑扬顿挫,提按起伏,满纸云烟,虽寂然无声,却有音乐的旋律,这恰恰是草书艺术备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历代书法家特别注意线条的主次对比,并往往将最能表现书者个性的笔画作为“主笔”以展示特有的美感。如颜真卿饱满的悬针竖,黄山谷一波三折的长横和大捺,米芾别致的竖勾等。此外还有大小、纵横、向背、偏正、疏密、粗细、浓淡、方圆等多种对比手法。请看唐怀素《自叙帖》中“(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三行的节奏:第一行曲线多变的“(云)奔蛇走虺”数字,几乎是一笔写就。欣赏者目循心摩,顿觉神思飞跃,激情奔放。第二行“势”字独立而左倚,下半部“力”字的一撇略收敛,尤如蓄势待发。“入”字两笔遒劲而富有弹性,猛然将笔意撑住。“势”“入”两字上下顾盼,相对映而呈稳定;这行节奏略缓,与前面一行“奔蛇走虺”形成曲直疾徐对比。第三行“风声满堂(卢员)”六字又急转直下,一笔而成……这三行草书首尾相连,触人心目,引人遐思。
1.线条的呼应
   “起笔为呼,承笔为应”。呼应之作用,在于将原来个自独立的线条贯通为有机的统一体。线条有呼应,就象有气在流动,就象被赋予了生命一样。传统的书学称为“引气”、“血脉”,提出以“首尾呼应,上下相接为佳”。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的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杂见,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乐”。
2.结构美
对结构的欣赏,一般的理解常常是结构是否整齐,是否符合于平衡对称的要求,实不尽然。平衡对称固然是一个基本要求,但结构美更注重平衡对称中又有变化,而且其变化是否有所创新,不落俗套。成功的草书艺术结构,既合乎平衡对称,各部份对比照应;又有长短、大小、阔狭、疏密、横直……种种富有新意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草字的不同形态,有稳重敦实,有开张游走,有刚劲挺拔,有婀娜飞逸,有的以“险绝取胜”,也有的于“平正”中见奇姿。草书的结构美正是通过笔画的基本线条(粗、细、长、短、俯、仰、伸、缩)和偏旁的(上、下、高、低、宽、窄、欹、正)配置得当而取得的艺术效果。这种搭配的技巧,就是寻求结构美的方法。
3.章法美
   章法就是一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是否疏密得当,大小相宜。一幅章法讲究的草书作品,则能表现顾盼有情、精神飞动、全章贯气的艺术效果。

知书者“观章见阵”。章即章法,是欣赏书法艺术的总体表现;阵是布白,即书写以外的空白之处。就章法而言,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相应,一气呵成。布白则是翰墨尘点的反衬,构成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份。巧妙的布白能使通篇产生游龙出水,云烟飘动的效果。

    有意识地运用错落有致章法的大家当首推怀素。这位狂放不羁、不守佛规、吃酒吃肉的唐代和尚在《自叙帖》中不仅线条结构有所创新,突出“雨夹雪”手法的精巧章法布白更具匠心。

   《自叙帖》共一百二十六行,七百零二字。全篇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充份表现了怀素书时快意、自得、激奋的心态。

    我们欣赏品评《自叙帖》的章法运用时,宜注重以下三点:(1)参差变化。每行字数不一,字间疏密错落,一行多则有八个字,少则只有两个字(即第一百零五行的“戴公”二字)。线条粗细浓淡多变,中间飞白频现,带有强烈的飞动感和弹性感。(2)牵丝映带。这幅狂草常见或两三字、或五六字、甚至整行连串为一组。字的单体结构被打破了,几个字或整行联属组成一个新的整体。(3)欹侧救正。帖中常见数行字向一个方向渐渐偏离中线,而在不知不觉中又开始拉回来,得以救正,欣赏者并不感觉突兀。
4.墨韵美
   草书艺术主要以水墨线条表现其美。一幅作品有无神采,要看运墨是否灵活:即整行、全篇墨色之浓淡、轻重、枯润、明暗、薄厚、清浊等不宜完全一样。

    墨色应随用笔的变化而变化,墨色多变给观者以视觉上的调节,使人感到笔墨似被赋予了生命,充满欢乐,生机盎然,欣赏者从而感到心胸畅快,情绪陶然。反之,一幅作品如若由毫无生气的一团“死墨”组成,则生命不复存在,欣赏者也只能感到郁闷、沉寂、静止。所谓“墨活”,是凭借用笔的变化,墨以笔为寄托,笔以墨来显现。笔中必须有墨,无墨则无神采;墨中必须有笔,无笔则无筋骨。

    明董其昌的《试墨帖》可以说是欣赏者品评草书用墨的一幅佳作。全帖共四十六字,作者用墨之璀璨生辉,变幻莫测,堪令人啧啧称奇。

    “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此帖墨色的变化,凭借线条笔痕的抑扬顿挫而跃然纸上:作品中有几处字为饱蘸墨汁所写:如“癸”、“雨”、“试”、“磨”;而每蘸一次,必书至墨干笔枯为止,墨痕丝丝可辨。全篇墨色由浓渐淡、从润至枯,起迄分明,变化自然。从陆居仁的《题鲜于枢行书诗卷跋》,也同样可以看出这种周而复始、断而还续的起伏交替的墨色韵律。

    当代草圣林散之作草书常用长锋饱蘸浓墨后,复蘸少许清水:笔画之间,墨色沉着,淋漓氤氲之气如春雨扑面;白处虚灵,又似燥裂秋风,韵味无穷!墨色的起伏变化是一种节奏的艺术,一幅用墨的佳作常常会“墨分五色”,粲然盈楮,使人如临画境;会轻重交替,起伏跌宕,使人如闻清音。

5.意境美
   在欣赏了笔墨结构章法之后,仍须进一步去把握整幅作品所特有的意境美。

    草书的意境美,指的是作品所表现出作者在精神、审美、风格,及对欣赏者产生的感染力的艺术境界。

    一般地说,能使整幅作品形成一种鲜明的美的意境,是书法家在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的标志。试举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为例,全帖自首至尾,书家随着感情的起伏波动,书写的气势愈来愈盛,字亦越来越大。书作由平稳渐趋跃宕,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疏密对比上书者也新意萌生:一般常规是笔画少则字宜粗壮,给人以紧密感;笔画多则字宜纤细,给人以疏松感。苏东坡别出心意,反之而行。写到“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最后八字时,书家感情到了一任自然,无法控制的程度:字写得既重且大,形成内敛外张、动荡不安的气势。书者这时把郁积于心中的苦闷、愤懑之情一并宣泄出来,尽付于笔墨之中。

    我们说一幅草书艺术若能动人以美,就要求书家把炽烈真实的感情活动渗透到他创作的艺术形像之中。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所以颇为后人推崇,是因为它真实地映照了那一时代的书风和书家尚意写情的美的意境。
三)字与人、书品与人品
    草书艺术最能表现“书如其人”。

    刘熙载的《艺概》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书如其人”,道出了书法艺术创作的个性特徵。书家的思想性格,表现为作品的创作个性,又常称为“书法风格”。为什么会“书如其人”呢?首先,草书作品风格的形成与书家的思想性格有密切联系,因为其思想性格对形成他独特的审美情趣、表现手法、艺术语言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其次,草书作品风格的形成与书家的生活阅历紧密相关。再三,作为表情艺术的草书,书家的思想感情亦是作品风格形成的另一因素。作品能显现书者的修养、才干、性格、爱好。

    情性不同造成书法形质的不同:拘谨稳熟写字亦拘谨而乏新奇;纵逸豪爽写字常剽勇而超越常则;捷思敏行往往写字快速然底蕴歉深;老成持重则字显羞怯而乏飞动之态;简峻之人,写字挺倔而不遒劲;缜密之人,字迹不能超逸;温润过于妍媚;雄伟缺少媚动;流丽多偏浮华;婉畅常欠端厚。对书家思想性情的了解,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欣赏作品的个性美、人格美,更深一步地领略作品的意境美。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的内容是说书者得悉两处军事胜利,感到非常欣慰。全帖笔画纵横奔放,苍劲矫健,有龙腾虎跃之势。前段最后一“耳”字独占一行,末画的一竖以渴笔贯穿全行,不禁令人想起杜甫在听说收复河南河北的著名诗句。

    元书法家鲜于枢说:看了帖中的运笔点画,“如见其人,端有闻捷慨然效忠之态”,此帖和《祭侄稿》一样都是“英风烈气,见于笔端”。

    书法因人而贵,因人而传,历史上正面例子很多。晋王献之身上有乃父羲之“骨鲠”遗传,拒为丞相谢安新建的太极殿题榜,被传为佳话。唐虞世南供职朝廷,曾谏劝唐太宗“二勿、二不”,太宗称虞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后人评论他的书法气秀色润,意和笔调,柔而不渎,如其为人。岳飞雄健酣畅的草书《诸葛亮出师表》鲜明地体现了他精忠报国、收复山河、横扫千军的报负与豪情。

    书以人贵,也可以从反面事例得到印证。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的蔡原是蔡京。
   蔡京写得一手姿媚的字,却因是大奸臣,后人耻其为人,而以蔡襄取而代之。明末张瑞图的草书独具魅力,惜其品行可鄙,为后世所不齿。近人汪精卫字迹秀丽,孙中山的遗嘱即由汪楷书记录,但后来失节,人们看到其墨迹就对其投敌献媚而恶心。书法与人品紧密相关,此提醒、勉励治书艺者宜不断净化心灵、砥砺情操,把自己塑造成品德高尚的人。

书法小技巧--做旧技法

    问题切入点:
1、宣纸如何作旧?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出特殊的效果?

2、古人的作旧法。

3、印章的印面如何进行残破?

4、印稿如何翻印到印石效果更好、更清楚?

5、怎样用特殊的钤印方法得到特殊效果的印蜕?

6、朱丝栏如何画效果更好?

7、如何根据您作品的风格去选择毛笔?

8、册页如何制作效果更好?

9、扇面(芭蕉扇、蹄形扇、币型扇等形式)如何剪裁?

10、您在用墨块时,除了研墨外,如何使用墨块,如何进行调墨?

11、宿墨的使用技巧。

成之

宣纸的做旧:

在书画修复中,为保持书画的原有面貌,尽量做到“整旧如旧”,就要很好的选配与古书画适合的纸张,然旧纸来源有限,品种难求齐全,因此采用仿古染色技术就势在必行了。

染纸,就是以染料作用于纤维质,以取得均匀而牢固的色泽。目前为止,染纸所用的染料大体上仍是各种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现就染纸相关工艺简要介绍如下:

(一) 原料

1:颜料,如:藤黄、花青、赭石、槐黄、栀子黄、橡碗子、土黄、红茶、徽墨、朱砂、糖色等。

2:胶,为了保证染制纸张的质量,一定要配制浓淡相宜、合乎需要的胶水。胶水的作用是添加在染色水中,使染色水色度均匀,颜色与水融合为一体,这样染成的纸张便上下一色,不致发花。

胶水是一种粘性物质,大体分为动物胶和植物胶两种。动物胶是用动物的皮、角、骨等制成,品种有牛皮胶、鹿胶、骨胶等,植物胶是用植物粘液制成,品种有树胶、石花菜胶等。

3:白矾、排笔、晾杆、搪瓷盆等

(二) 染汁的具体制作方法

以古铜色的仿古纸为例

方法一:可以直接把橡碗子(北方可用栗子壳代替)放在水里煮,使其中颜色充分释放,在煮的时候,还要在水中兑上1-2%的胶水,然后用一大盆,上面放罗筛,将煮好的染汁倒入盆内筛出。趁热进行染纸。

方法二:槐黄、栀子放在清水中煮开,兑上胶水,煮透后过滤使用。

方法三:红茶、糖色加白矾烧煮出色,滤茶加胶制成染汁。

方法四:国画颜料、墨汁调汁等。

(三) 操作方法

把要染的纸三四张为一沓,平放在工作台上,用排笔沾染汁往纸上刷,刷色时要由浅到深,一层一层的加深,排笔要顺着纸纹一笔接一笔刷,刷好后,晾在晾杆上,半干时分成一张一张的,最后压平备用。

染大张纸,可用特制染槽,将染汁倒入,进行拉染。

(四) 注意事项

调制染汁时,必须注意染汁的颜色须一次调成,宁可一次多调些,以免缺后补,因为重新调制的染汁,颜色往往不同于前次。

由于受水质、气候等不确定因素限制,很难规定出一固定的比例来,所以就必须通过试色来测定。直到配出合适的颜色为止。

成之

古人的作旧法:

染纸之法,据说是西晋葛洪(281-341)发明的。他在研究中发现黄叶有杀虫卵的功效,于是就试验用黄叶汁浸染麻纸,由此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张用天然染料染成且不遭虫蛀的加工纸,史称“黄麻纸”。这种纸外观呈黄或淡黄色,后来被广泛应用。

黄叶染纸古称“入潢”。方法是:先将黄叶内皮切开,放在水里浸出原汁。把剩下的渣子取出捣碎,加水煮沸,装入布袋,挤出黄汁。复将残渣再捣烂,再煮、挤压。如此三次处理,随即将几次的染汁汇合,染纸。

太室尊者

做旧的方法:

用老画上的裱褙纸泡水染制。这里前提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装裱的朋友。装裱师在揭裱古字画时,原先的裱褙纸除下来,一般不舍得扔掉。那些裱褙纸由于时间久了,呈黑褐色。用清水泡了,出来的颜色很黑,用这种水去染纸,出来的效果比较自然。我在第二届扇面展时采取的就是这种手段。

吉安郭继国

我知道一种作旧办法,无私奉献给大家:用隔夜茶叶水均匀洒在白宣纸上或将宣纸浸泡茶叶水中,得出暗黄色效果!!!!!!!!!!!吸墨性能较好!!!!!!!!!!!

大朴

(请问:是写好字后作旧还是写之前作旧?)

写之前和写之后,制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写后的作品要先用明矾水在正面刷均匀,把墨色固定住。其他的方法是一样的。

优秀的装裱师修补古画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

谷国平

愚以为,两种办法均可。以写字打格子为例,打格子很花费时间,打好一件作品的格子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写的时候可能写几个字就感觉状态不佳,或者出现错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您说这张纸怎么处理好呢?扔掉?可惜了!所以我就是先写好以后再照着折痕打格子,当然写的不满意的就不用费时间打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作旧,我感觉道理亦然!

谷国伟

平时我用的比较多的简单作旧方法就是:用过夜的茶叶水(最好不要用清茶),里边加上一些酱油,或者点上一点点的墨汁,以保证茶叶水的色度和深度。然后用刷子在宣纸上刷匀,想要特殊的斑点的效果,刷过制作过的茶叶水之后,抓把盐撒在上边,待干了以后,效果即在眼前!

大年

将写就作品平铺毡上,以浓普洱茶汁就喷雾器喷之,视自家要求数遍(须上遍干透再加下遍)既成,旧气满纸.

吴亚非

抖搂抖搂我做旧的方法,这种方法绝不是为造假,只为增加效果。

1、先将作品托于一较厚的纸张上,待半干时用棕刷用力刷,使字口出现少量墨痕。

2、用黄柏、皂角煮水刷作品多遍。可以洗掉浮墨,作品变的黄中带黑,黄柏可以防止虫蛀。

3、将作品揭掉,再重新托于一张新纸上。

4、用普洱茶末泡水刷作品多遍。

5、最后把茶末连水倒在作品上,过夜,除去杂物。

6、用清水多淋刷作品几遍,干后揭重新接、托。

7、用白芨水刷作品,可以提高亮度,使作品有既老又新的感觉。

8、裱于第二次的负被纸上,完成。

也可以用旧报纸、红茶、树皮、板栗壳等煮水做旧的,也有用砂纸打磨的,但不论如何,最后一定要用白芨水刷一下,否则,墨色出不来。

大朴

我平常用国画颜料(花青、赭石等加墨汁调出淡淡的颜色)在纸的背面先做出肌理效果,再用普洱茶在正面慢慢刷几遍,就会达到做旧的目的。

另外,画工笔画的朋友做旧的水平都很高。

谷国伟

关于染纸和用墨:

平时临帖、创作,为了增加一些趣味,我会染一些纸以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首届行草展览的获奖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我染纸的方法很简单:用茶叶水加酱油调好,将纸平铺在地板上,用排笔将纸刷匀,自然晾干即可。用酱油有一点不好,就是染色以后,因酱油中含有少量盐分,所以纸极易受潮虽然不影响书写,但纸易破,装裱时还容易褪色。最好好事用茶叶水染,但茶水不易上色,要多染几遍才成,比较麻烦。但是用酱油就快的多,一天即可用上。

另外,写好以后染色和染色以后书写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写好后染色,墨色便会褪去火气,更具古味,但缺点是把握不好,很容易跑墨。染过以后书写,纸质有了变化,更接近熟纸,易于点画的表现。不足的是墨色太新,韵味失去了一些。其实这些方法都是小巧,非学书正途。真正的高手还是用白纸去表现墨的韵味,那才最接近书法的本源。

我用墨一般研墨,但我研墨一般不立即就用,而是将墨盖好后放上一、两天。用的时候,在旁边放一碟清水,将笔吃饱墨后,笔尖轻点一下清水再写。

谷国伟

宿墨:

宿墨在墨韵的表现上十分的丰富,能写出“活”的味道,并且能生出一种旧气。

宿墨的制作可以用一得阁自己制作,方法是先把一得阁煮一下,煮至黏糊状,有时候会看到盆底沉胶糊了,不要紧,这是把一得阁中胶的成分给破坏了,这是第一 步。然后把墨谅干,干了再泡开,如此反复几次更好用。写的时候先蘸水,后蘸墨,墨和水的层次便会显现出来。用有颗粒的宿墨,写出来的字很有质感。做的时候 如果嫌墨少了,千万不能重新加墨汁。这是董江源先生的方法,发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易水

宿墨:

将一得阁墨汁倒入瓷碗,搁置于窗台,直至阳光晒成干块状(南方的朋友注意气候),然后加水使用。初,水量可少一些。写完后即又可续水,稍加调试即可使用。巨黑。不滞笔。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谷国伟

(以金粉在宣纸上写字,用什么调和最好?调到什么程度?请不吝赐教.)

以金粉在宣纸上写字,用清漆或者香蕉水调和最好,但是量一定要把握好。多了不亮,少了又容易脱落!

太室尊者

(香蕉水是什么?)

是一种稀料,化工商店有卖,很便宜,大概两元一瓶。

谷国伟

如果有谁写小楷的话,手头没有中性的或者熟宣纸,用白色宣纸写效果肯定不行,因为洇的太厉害,所以您可以用这个方法实验一下,方法很简单:

豆浆想必大家都喝过,街头上卖的都有,特别是卖早点的地方,因为他们为了挣钱,豆浆的浓度不是原来的浓度,是稀释过的。您买几杯豆浆,回去后稍微加些水,然后用刷子在白色宣纸上刷匀,待干透以后便可以直接创作了,效果一定特佳!

张丙巳

前面提过为了写小楷,用豆桨刷生宣纸的办法,还有一种办法是用纯牛奶刷,效果也不错,不妨一试。

成之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五载:“染宋笺色纸,黄柏一斤槌碎,用水四升浸一伏时,煎熬至二升止。听用橡斗子一升,如上法煎水。听用胭脂五钱,深者方妙,用汤四碗,浸榨出红。三味各成浓汁,用大盆盛汁。每用观音帘坚厚纸,先用黄柏汁拖过一次,复以橡斗子汁拖一次,再以胭脂汁拖一次,再看深浅加减,逐张晾干可用”

成之

用生豆浆汁酌加胶水,按照染纸方法在纸上进行加工,就会产生半生半熟的效果.如在豆浆汁中加红茶叶汁、赭石水、藤黄水、墨汁、等色素,可以染成各种旧气色纸。

成之

(请教高人:我发现做得有水平的仿古纸,给人的感觉整张纸色调是不均匀的,色彩也有点变化,这是如何作成的?如果色彩都很均匀就感觉不“古”了!)

其实,在书画装裱行里,染纸,必须要达到均匀.一般新手都达不到要求的,常常染"花".比如在染纸时,工作台上沾有水,或是晾干时没掌握时机,都容易染成"次品".

看来"次品不次"啊,有时反倒成全了另一种艺术.

成之

扇面(芭蕉扇、蹄形扇、币型扇等形式)如何剪裁?

答:我是做书画装裱的,我一般想做某个形状时,先找块大小相当的硬纸,然后在上面构图-裁剪-修改-成模.然后就能用宣纸来批量制作了.就这么简单.
蜡笺纸的制作

1:用蜡均匀地在宣纸上涂搽

2:然后用砑石依次砑过

3:用开水冲去浮蜡

4:晾干备用.

写小楷,没的说.

崔蕾

我说一种印稿的渡稿方法:

先将印稿写好,以复印机将印稿复印,反置印石上,取少许香蕉水涂于其上,以拇指轻轻刮之,揭开后,印稿即反印于印石上,效果清晰不变形。

崔蕾

印章的渡稿法有多种。循古法或经以笔反书与印石上,或者以薄纸依照印石原大书写印稿,稿成后反置于印石上,以清水湿之,并以笔竿等物轻轻擦拭,令其复印于石上。然此法所渡之稿多模糊不清。

太室尊者

李刚田先生谈书法篆刻创作的“暗器”

这 个问题说起来很俗,是一个很工匠化的话题,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招。王个簃在回忆录中说,有客人来访吴昌硕先生,王就拦住说,老师上楼了,谁也不能去。老 师上楼是刻印去了,为什么不让人看呢,因为老师刻印有很多见不得人的招术。老师刻了一看印面不古,就拿印面在鞋底上“噌噌噌”的磨了起来,完了一看,斑斓 有古色!人家三两金子买了方印,你却在鞋底上磨,实在不雅,见不得人。这样的例子和古人作画“吹云弹雪”一样,是小招术,见不得人的。

沙孟海作书 用很硬的短锋,林散之写字用“大鹤颈”。如果两人换对方工具作书,两人的风格都没有了。根据艺术追求,选择自己的工具,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审美和工具的 协调。张海作书,他用一种很硬但锋又很长的毛笔。因为长,笔就软;因为硬,笔锋就能出来。如果换工具书写,也写不出来他那种风格。

南京马士达,长 于造残,印有班驳古气。我问他是怎么出来的?他说,在外面找大沙粒,放在玻璃板上,哪里需要残,就在哪里敲击。如果用刀修,就不自然。这样做出来是很天然 的,又是在控制之中的。这是绝招,这是他自己关门的东西,朋友之间他说,对外人他是不说的。类似像这种小绝招,很多人都有的。

我用的毛笔,小时候 用的是大白云,80年代写隶书用的是大鹤颈,一种很长的羊毫笔。希望“唯笔软则奇怪生焉”,这也是受当时陈天然等先生的影响。后来感觉随意性多了,就改用 硬毫。现在我用笔,用的是一种既硬又灵的笔。笔必须有硬度、必须有灵性,有锋芒。帖派的东西讲究八面出锋,下笔讲究风神。写的像金石文字,就要裹住锋去 写,可能就风神不露;完全是侧锋的话,可能厚重又不够。笔腰要灵,才能产生变化。我想表现一种侧锋之中还有厚重的东西,所以选择笔是关键。我用的笔,笔心 是硬毫,外面覆的又是很软的豪。按下去线条苍涩,提起来线条劲键,选笔是和自己的审美追求相联系的。

刻印的时候,我要刻单刀,就选用青田石。刻双 刀,就不那么讲究,用昌化、巴林石就可以了。所以选择的风格和选用的石头相结合。用昌化、巴林石去表现单刀,因为石头很软、很肉,怎么都表现不出那种酣畅 淋漓的味道。我用的刀子一是要大,二是角度不要太尖,第三磨的非常锋利。所谓钝刀,我理解是角度钝,而不是锋钝,如果没有锋,刻的刀情感觉很差;如果锋很 尖很锐,刀扎在石头上就走不动。有锋并且很钝,刻出的线条既厚重又有锋芒。我用的刀都是白钢刀自己磨的,坊间卖的刀我用不习惯。

我造残的方法和马士达先生差不多,但我是用最粗的砂纸造残。把砂纸垫在印面上,用刀把去敲击。和马的效果一样,但操作更准确。吴昌硕造残,给人是钝器敲击的感觉;邓散木造残,给人是锐器敲击的感觉;我造残追求的则是金石感觉。我刻印是要求线条锋芒毕露,造残的时候则是追求含蓄。线条的明快和造残的含蓄结合,印面就有生动的效果。

秃笔重尖:

常有朋友好写湖笔,确实,湖笔以其锋长、蓄墨多,为书友所爱。笔有四德:圆、齐、尖、健。再好的湖笔写上一二年,笔尖也秃了,便 成了“鸡肋”,弃之不舍、用之不爽。其实好湖笔用上两三年,笔锋不尖了,笔毫仍“健”,且是挥写惯了的,称手!扔了或是作大写意的蘸色笔,可惜了!

笔者当年穷困时曾请一制笔老人修整过,今公诸于众以怀老者!

其实很简单,将秃笔以清水浸透、拧干(顺着笔锋),再用锋利的裁纸刀(文体超市有得卖)顺着笔毫的方向插入,用力快速划拉(有点像理发师傅将头发打薄)即可。完后,用清水洗去断毫,再修整至自己满意为止。

切忌用剪刀剪毛笔的侧毫,我母亲曾笑谈自己读私塾时做过这样弄巧成拙的傻事。

成之

(大家都来说一说现在哪个牌子的毛笔好用?这样互相都有帮助大家说好不好???)

其实选择毛笔和吃饭一样,有些"众口难调".同样的毛笔在不同人的手里,就会有不同的观点.

这里,我想如实说.

一:纯净的高价.有些笔是用纯净毛作成的,单个笔头成本就要百十元甚至更高.成本高,所以价格贵,使用的期限是一样的,但这种笔真的好用么?

二:商人的虚价.同样质量的毛笔,起个儒雅一些的名字,经过一番商业炒做,于是“名”笔产生了。这种笔会好用么?

三:猎奇的付出。为了迎合一些艺术家虚荣的需求,制笔商就会生产出一些“另类”的笔来,或是用些“新”、“奇”、“怪”的笔杆。或是用些昂贵的笔杆,如红 木,小叶檀等等,都是从笔杆上做文章。试想,毛笔是用笔头的,而笔头的使用期限是有限的。这些个笔是贵在了“虚荣”上。会好用么?

综上所述,大家往往用昂贵的价格买来的笔觉得不好用而懊恼不已时,于是就开始了苦苦的寻觅......

众所周知,毛笔是纯手工制作,同类型的毛,同一制笔师傅,制出来的笔也不可能同样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笔才是好笔呢?

我个人以为“顺手的笔才是好笔!”顺手,是要除去一切名利因素,不含任何附加值的。

如果大家认同我的观点,就请珍惜自己已经顺手的笔。

(顺手是好,可是现在的笔写顺手的时间太短了,刚买来时很好写,写了几天就不行了,有什么办法?)

毛笔的使用和保养 (兼答楼上)

一支好用的毛笔必须有相应的保养方法,才能使毛笔常用如新,得心应手,使用时如麾百胜之师,并能延长毛笔的使用寿命(3—5倍)。方法如:

1 新笔初开时,不要用水泡,这样很费事。尤其是参了牛胶时,得泡一、二十个小时才能化开。所以只须用手轻轻捏开笔头,然后在清水中洗去胶质,便可使用。

2 每次用后应及时清洗。洗时,应顺着笔锋洗,勿使笔毫弯曲。并且只需洗至八分净,留二分残墨.

3 用废纸或干布顺着笔锋拖干净,笔头朝下悬挂,阴干,勿曝晒或风干.

柳青凯

我的洗笔经验与成之兄相反:

毛笔洗完后不能顺挂,顺挂水则流进笔头,容易沤伤笔尖;也不能笔尖朝上放置于书案,这样容易使水流入笔根,与残墨一起结成硬块不利于下次再用.

正确的方法是,将毛笔洗净后平放于书案,在笔肚放在折过几层的宣纸或毛边纸上,这样笔头的水会很快被纸吸完,下次用时,毛笔如新.

招雀园主人

我也讲一个方法:

笔用完后不用洗,找一个空啤酒瓶子,用一个牙签串在笔尾线圈内,横架于瓶口,使笔倒悬于瓶中即可。下次可直接取出使用。(此法适用每天动笔写字者。如果你一个月只写一次字,笔还是要干的。)

尊唐爱晋

新笔发泡:

40度左右温水少许,以笔立起来能淹没笔头为宜,加盐少许,搅拌以后,将笔置其中,待笔头全部泡开为止.好处:全面脱胶;防止掉毛;

如果墨茵得厉害(不是刻意要涨墨效果),可加入少量肥皂水,即可解决.

邓散木先生的发笔经验:"新笔笔头上有胶,买回来后,须先浸在凉水里让它自己慢慢发开(不要用热水),不要硬捻或用牙齿咬开.写中楷的笔,发开整个笔头的三分之一;写大楷的笔,发开整个笔头的一半,不要多发或全发.

字写毕,须把笔头上余墨用清水洗净,挤干,抹顺笔毛,插入笔筒或挂在墙上.千万不可偷懒,不然笔被余墨胶住,用时既不顺手,笔也易毁."----<怎样临帖>邓散木著,贵州人民版,第108页
宿墨的制作和用法
宿墨在墨韵的表现上十分的丰富,能写出“活”的味道,并且能生出一种旧气,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一、宿墨的制作方法
       从网络上找到的一些制作宿墨的方法(对不对大家实践一下就明白,不关我的事,哈哈):
         1、宿墨的制作可以用一得阁自己制作,方法是先把一得阁煮一下,煮至黏糊状,有时候会看到盆底沉胶糊了,不要紧,这是把一得阁中胶的成分给破坏了,这是第一步。然后把墨谅干,干了再泡开,如此反复几次更好用。写的时候先蘸水,后蘸墨,墨和水的层次便会显现出来。用有颗粒的宿墨,写出来的字很有质感。做的时候如果嫌墨少了,千万不能重新加墨汁。
         2、宿墨:将一得阁墨汁倒入瓷碗,搁置于窗台,直至阳光晒成干块状(南方的朋友注意气候),然后加水使用。开始时水量可少一些。写完后即又可续水,稍加调试即可使用。这样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
         3、我用墨一般研墨,但我研墨一般不立即就用,而是将墨盖好后放上一、两天。用的时候,在旁边放一碟清水,将笔吃饱墨后,笔尖轻点一下清水再写。
          4、用冷开水磨墨,放置几天几夜,等自然干后。[书法用的湿法制宿墨]
          5、磨了墨,等墨自然干透(量要少,要不,怎么能很快干呢?),再加水重磨,那种颗粒感就出来了,且不臭。[国画用的湿法制宿墨]
          6、磨出来的墨加写明矾第二天就是宿墨了。
          7、先用热水泡墨条,2、3天后墨条发胖,胶渗出,倒掉水和胶。接着泡几个回合,墨就泡透了。这时容易臭,需要换凉水,在重复前面。这样,大部分胶就出来了,墨也损失的差不多了。 直到水清了,放多长时间都没有异味,这就成了————要费很长时间,但保存却很简单,只要有水不干就行了。中间过程中,那些黑水有时也可用,胶重,没有笔痕,有特殊效果。反正墨泡透后,也可以边做变用————我是怕浪费的------都是好墨做的啊!!一般质次墨无论怎样做都发臭-------现在还是觉得浪费,不如买老墨,直接用,很好用。
         8、拿二块松烟放在锅里一煮,完后找个大口玻璃瓶装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时挖一些出来,用开水一冲好用的很。
         9、把墨块捣碎后煮(是很臭),然后要放在太阳底下晒。

         二、如何用宿墨
         制宿墨,感觉写字最好用松墨,能得沉静之致。画嘛,可能油烟101最好。其实如何"宿"墨是一回事,如何用宿墨又是一回事。"用"比起"宿"来,实在更难。吴山明的"用"和曾的"用"从笔的选择到笔头含水\蘸墨都有各自的不同。好的宿墨不臭的,保存时间也很长。关键在制作过程中脱胶很麻烦,需要不停换水,弄不好会有一个臭的过程,水温也是关键,但最好要在冬季或春秋,这样不会腐败,夏天做有时会养出小虫,有一次就培育出一些,大家称之为“墨虫”。需要自己把握才能做好。另外用的时候,用水也是关键,吴山明老师就是用水很高明,看得出宿墨质量也好。
         宿墨就像金粉,用多了很烂,恰到好处最有韵味。许多人以丙烯,水粉黑代替,但是不如宿墨清透,也不明亮。如果宿墨调胶,墨色显迟滞些,我想可能用宿墨关键在于用清水的功力了。
         宿墨裱时会脱墨,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1、用水不到位,墨没有充分花开。2、装裱前没有蒸一蒸或宿墨太厚。其实买一些好的老墨一样能有宿墨效果,何必浪费脱胶呢,很麻烦,而且很容易形成宿墨依赖症的。
        宿墨可以在实地水墨写生中很方便,一小瓶宿(不必担心流出来),一支毛笔,一卷宣纸,一瓶水,拿着一个画板-------在自然中就画吧!
         黄先生去北京,带了一口袋墨,约有三斤,都是他自己做的墨,北京的南院书房潮湿,地上铺着草席,黄先生带去的是竹子做的篾箱子,字画、书籍和墨都搁里头。下雨霉天过后,让我拿出晾晾去潮,拿出才发现,墨全碎了,原因在于北京春天潮湿,秋天风劲。黄先生说:“这要在歙县就没问题,交墨厂回炉,在北京就没办法了。你去拿个罐子来将墨继续捣碎,用水泡起来使用。” 状如墨糕,两三斤碎墨,一直带到杭州还在使用。黄老七十四岁至北京之后变法,使用积墨、宿墨法,黄先生的变法与此事也不无关系。再加上黄老对墨的鉴定在行,还亲自制墨,对墨的性能了解、掌握。一般人对黄老画的评价,画得黑,黑里透着黑,他们就不考虑黄老亲自造墨掌握了墨的性能。王中秀也认同我的观点,他认为黄老晚年的环境与他的变法有关。

三、关于宿墨的故事----《一宿五十年》
        宿墨,就是隔夜墨,隔了不是一夜两夜,可能十年八年,墨里面有动物胶,天气冷暖变迁,蛋白质它会腐败,那个味道么,说穿了就是尸臭。不太玩书画的人也知道,臭墨汁的臭,实在是臭中极品,和米田共不相伯仲。所以历来对待磨墨,有两派意见(好比丐帮里面有污衣帮和净衣帮,好比上海写文章的有陈村和孙甘露),一派的意见,有谚语为证:宁肯三天不洗面,不可一天不洗砚,砚台要像特别干净,这种意见的持有者,一般都是有钱人,不必自己磨墨洗砚,小书童伺候着;还有一派,就是黄宾虹大师为代表,不仅留宿墨,还发展出一套艺术理论,宿墨专门有特别的技巧和效果,特称之为宿墨法,黄大师当初的书房里面,气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广西书法家,书协副主席张羽翔别号张三又名张小弟,饭桌上面对我感慨,结了婚的人,千万不要在家里玩宿墨,危险呐。
         黄宾虹是不管的,我听老辈人说,他老人家的书房里一股宿墨的味道,见朋友来了,很高兴的捧出一大卷画,你挑,随便挑,人家看他画的乌漆墨黑,不晓得什么东西,凑近一闻(那是肯定要后悔的),几乎昏倒,所以对大师赠画的要求往往会婉拒。黄宾虹活了九十多岁,声名远播,地位日隆,解放以后甚至去过北京和毛泽东干过杯,可是旁人拿他只当一个做学问的老怪物,有不认识的钟鼎文字,拿了去请教他,他看看,就认出来了,至于说到他老人家用宿墨画的画,太多的专业画家,都摇头,说这个人,也会画画?那个时候不太有人知道,黄宾虹是徽人,家里开过墨肆,曾经自己亲手点烟做墨,他蓄在砚中的宿墨,都是墨中极品,他出门写生,也从不用别人的墨,全靠自带。
         年谱上记载,某次冬寒,北京的一个什么公园办画展,实际就是拉几根铁丝把画晾着,和庙会相仿佛,黄宾虹的学生怂恿他拿几幅画去,卖了可以添置冬衣,不料只售去一张小画,黄宾虹就把钱留给学生,嘱他买双棉鞋自穿。
         临终大师遗愿,将毕生累积的所有画稿,诗词文章手稿,画作,金石书法,全部捐给国家。嘿嘿,这么一大堆臭烘烘的东西,捐给谁?浙江美术学院说,哎呀我们这里地方小,放不下;最后浙江省博物馆勉强收下来。黄宾虹再三提到,画这个东西,要等五十年才看得出价值,因为人事的纷争已经烟消云散,可以客观地评价艺术品质。大师是1955年去世的,2005年中国收藏热突然勃兴,黄宾虹的画作拍卖价格大涨,正好五十年。
四、其他用墨的问题
         1、同样的墨汁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效果。比如在泥金纸上面书写,一般的墨汁干了以后颜色很浅,显得作品墨色很灰,效果很不好,建议大家尝试在墨汁中添加一些丙烯颜料,那样墨色会乌黑发亮。
          2、墨色干燥,会使飞白笔画凌乱,让人感觉很干裂。所以要注意整体效果的湿润和浓淡变化。当然,墨色太淡也一样影响效果。
书法艺术的审美境界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集中体现在气韵境界的创造上。气韵与意境皆是标志艺术本体的范畴。意境的审美创造历程标示出中国艺术精神中审美意识觉醒的历程。千百年来,书家之思往往以虚灵的胸襟吐纳宇宙之气,从而建立晶莹透明的审美意境。透过中国诗、书、画、印的艺术境界可以解悟华夏美学精神之所在。艺术的意境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能使主体心灵超脱自在,于抟虚成实中领悟物态天趣,在造化和心灵的合一中再创新境。

一 气韵之美与意境之美

1 .气韵之美
在中国哲学中,“气”是一个多维的整体,指涉出宇宙 - 生命 - 作品的总体性和本源性:“气”的深层,指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之气,直指道体;“气”的中层,指主体生命存在之气,强调身心合一的创造性;“气”的表层,是指作品存在的内在生命之气,宇宙之气和主体之气是其对象化的结晶。书家之气与自然之气相通相感,凝结在笔意墨象中而成为书法作品的审美内容。故王羲之曰:“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者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记白云先生书诀》)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韵”,在评价书画诗文之前是品藻人物的一个范畴,强调不拘于有形的线条墨色,而是呈现心性价值,以表现书家心情境遇之悲喜怒忧,展露其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秩序或失序。书法得其“韵”,即可达到自然随化、笔与冥合之境,反之,则意味尽失。

气与韵相依而彰。得气韵之作已不是写字而是写心。其气韵氤氲,不在形而在神,以其形写其神,取其意略其迹。线条运行的关键在于得神韵,神在灵府而不在感官耳目,韵在其心而不在规格法度。书法艺术之美在于书中之精蕴和书外之远致。如《兰亭序》无论是写喜抒悲,无一不是发自灵府;《祭侄稿》更是性情毕现,真气扑人。具有本真之情、本真之性方能造出本真之境。书法气韵的生动与否,与用笔、用墨、灵感、心性大有关系,只有“四美俱”,才能熔铸成一个优美的、生气勃勃的整体,只有整幅作品成为一个气韵灌注的生命体,作品才会呈现出卓约不凡的气象。

书法的无言独化之境除了与气韵相关以外,更深一层体现在书法意境的营造上。书法作品具有了意境,就具有了观之有味、思之有余的不确定性魅力。

2 .意境之美

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深层境界的创构。蔡小石在《拜石房词》序里形容意境层次极为精妙:“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也,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悠悠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因此,不妨将意境构成呈现为“象内之境”、“境中之意”、“境内之道”三个层面加以界说:

象内之境 ,指书法作品中的笔墨线条形式。这象内之境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存在一瞬(过程),这种审美对象之“象”具有鲜明的感官性、再现性、但仅仅是象内之境远远不能构成完整的意境,甚至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审美对象必得打上审美主体的精神美印迹,才能构成艺术。书法作品的创作是感性生命的诞生。不仅如此,书法所呈现的音乐般节奏感和线条本身的力度神采,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气息和韵味。意境美寓于形式美之中,形式美是意境美生成的基石。具有灵感神思的书法艺术创造,是生命通过线条运动的一种“审美历险”,这是中国书法的生命之所在,也是意境审美创化的关键。

境中之意, 表征为审美创造主体和审美欣赏主体情感表现性与客体对象现实之景与作品形象的融合。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纪》),皎然的“兴乃多端”,司空图的“象外之景,景外之景”,王夫之的“景外设景”(《唐诗评选》卷四),严羽的兴趣说之“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等均指此而言。意境的这一层次不能脱离意境的第一层而独立存在,但可以与第一层共同构成意境类别。处于象外之境时,笔墨带有了人的性格。“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至此心物交流之妙境时,人就能感到:“书之至者,妙与道参,技艺云乎哉!善乎韩子之知君志也,尝称君曰:‘喜焉草书,怒焉草书,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顾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华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不寓天地,必于草书发之,故其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朱长文《墨池编·续书断》)从而臻达情景心物的妙合无垠。书法艺术的境中之意,表征为抒情写意与物象灵神暗合,即“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孙过庭《书谱》)。书法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通常同所书文字的思想内容相映生辉。如颜真卿书法刚严的用笔和结构与碑文的严肃内容给人一种凛凛然之感。不同时代的书法家具有不同的艺术理想,对天地万物形体美、动态美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因而表征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此外,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也相应地反映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丧乱帖》就表达了不同的情思,具有不同的美的意境。书法之境有着高度的审美价值。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奇丽瑰美,生机勃勃,千姿百态,意境幽远,能够培养欣赏者精微高妙的情趣。

境内之道, 集中代表了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境内之道居于意境的最高层次,但它自己并不独立存在,而是要依赖于意境的前两个层次。这种境内之道已然达到一种“无”的哲学本体高度,是对道体(气)光辉的传递。而只有秉承了宇宙之气的生命性灵,方能于“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之中“听之以气”。也就是说,通过意境的最高一层“境内之道”,宇宙大化流行,以道体光辉 —— “气”作为天、地、人“三才”的共同本性,以宇宙之气“通三才”(天地人)而两之(气贯阴阳)。如此,“境”就不仅成为天、地、人的本体,而且成为艺术的本体,使意境在“天人合一”之中臻至妙境。 境内之道是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的最高体现。如果不理解象内之意、境中之意、境内之道三者的同一性,便无法理解中国书法艺术无笔墨处却是缥缈无碍的化工境界,就无法从生气流行的空白处,感到鸢飞鱼跃的风神。因此可以说,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心手双释的自由精神“游”的境界,一种对立面化解为一片化机的“和”的境界。书家抛弃了一切刻意求工的匠气,从线条中解放出来,忘掉线条,以表现所领悟到的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境,于斯,一片自然化机奏响在笔墨之间,而终归于“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书法的境界,既使心灵净化,又使心灵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无限。这样的意境才不会是情与景简单相加,而是在阔度、深度、高度上进入一个人生的诗化哲学境界。这样的意境就是景、情、道在人生审美体验中的统摄、聚合、交融。经典性书法作品都有一个独立的充满审美意味的线条世界。点线按字形结构进行全新的创构,使书法作品在空间构成中充盈着时间的动感,而成为有独立生命的运动的时空形式。书法意境产生于文字线条墨象的无穷变化之中,产生于走笔运墨所诞生的笔意情性之中。因此,那种泯灭书法的线性特征而与绘画合流的作法,是违背书法本体特性的。同样,那种一味创新以致抛弃文字形态而走纯线条之路的“试验”,也是难以成功的。因为它们违背了书法“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艺术规律,与书法精神背道而驰。

对意境的追求是中国艺术精神的鲜明特点。在我看来,意境的审美本质在创造意境过程之中,而意境的谜底就在于寻求作为过程的人生的意义和作为永恒的宇宙根据。艺术意境将人的瞬息存在与永恒之道结合起来,这一结合是基于一种人生哲思的冲动。

二 草书的独特审美境界

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美学精神境界的艺术是草书,最能展现中国书法艺术境界的也只有草书。只有草书才真正摆脱了书法实用性,而成为纯审美的曲线性观赏艺术。

这种纯线条力度、情感张力和时空转换的审美追求,使草书线条游动蕴含了无限生机和精神意向,在笔墨取舍与心灵才情律动之间奏出空间化了的音律之流。在点画线条的飞动和翰墨尘点的黑白世界中,书法家物我俱忘,化机在手。书之玄妙于此达到极致,书之舞成为大气盘旋的创造。

草书将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用笔上起抢收曳,化断为连,一气呵成,变化丰富而气脉贯通,在所有的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也最能抒发书家的情感和表现书艺精神。在点画线条的飞动和翰墨泼洒的黑白世界中,书家物我两忘,化机在手,与线条墨象共“舞”而“羽化登仙”。在“神融笔畅”(孙过庭《书谱》)之际,一管秃笔横扫无边素白,只见:“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怀素《自叙帖》)在狂笔纵墨、释智遗形中,书家达到了精神的沉醉和意境的超越。书法之妙于此达到其极致,书之舞成为大气盘旋的创造。

草书的神妙在于传达出线条背后的道体光辉。“逸少曰:‘作一字须数种意。'故先贵存想,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涩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岩谷相倾于峻险,山水各务于高深,事宜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是以夫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 张怀瓘 《书议》)

欣赏草书的意境,是直观心灵的运行和线条的“时间的空间化”。观书如览胜,需从其表层深入下去,而品味书法精神内涵和奇伟瑰丽之境。观书是心谈、是对话是人生境界和审美趣味的测量。俗者见妍,雅者见韵,“然有一分灵,即带一分蠢;有一分秀,即带一分俗。灵而不蠢,秀而不俗,非既得笔墨外因缘,又尽笔墨之能事,其安能知之?佛界有若干大,魔界即有若干大。”(张照《天瓶斋书画题跋》) 张怀瓘 说:“故大巧若拙,明道若昧,泛览则混于愚智,研味则骇于心神,百灵俨其如前,万象森其在瞩,雷电兴灭,光阴纠纷,考无说而究情,罕无形而得相,随变恍惚,穷探杳冥,金山玉林,殷于其内,何其不有,何怪不储。”(《评书药石论》)
观草书如观阵,需具慧心明眼,方能观章见阵,心有所得。康有为说:“夫书道犹兵也,心意者将军也,腕指者偏裨也,笔锋者先锋也,副毫者众队也,纸墨者器械也。古之书论,犹古兵法也。古碑犹古阵图也。执笔者束伍也,运笔者调卒也,毫者选锋也。”(《广艺舟双辑》)好的书法总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召唤结构”,等待着欣赏者对其点画之规、谋篇布白、线条萦带、墨色层次加以审美判断。以“悦目”者为下,“应心”者为上,“畅神”者为上上。由筋见骨,由形觑神,由墨知笔,由线悟气。心与字涉,神与物游,于草书动静简泊之中,获杳冥幽远之理。

总之,艺术家创造意境的历程导致其与哲人的同归而殊途: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一种由形入神,由物会心,由景至境,由情到灵,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心灵感悟和生命超越过程,这是一个变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化实景为虚景的过程,一个个体心灵与人类历史沟通的过程,一个诗的直觉、想象、体验、启悟途径而与本体(天地人)相契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无终结性、不确定性,及其意境各层次相生相对的特点,使书法的意境成为一个召唤结构而幽深绵渺,难以穷尽。

三 书法与生命的意蕴风格

书法美学意境,品格多样,难以尽言。可以有优美之境、壮美之境、悲境、喜境等。书家风格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风格的意境。

阳刚雄浑的书境

雄浑刚健的意境,在书法经典作品中比比皆是。但在雄浑刚健这一总体意境风格中,仍可以发现不同书家各个不同的意向性和美学风神。如长枪大戟的《龙门二十品》,悲慨凌霄的《祭侄文稿》,雄强博大的《颜家庙碑》,急雨旋风的《古诗四帖》,天风海涛的《自叙帖》,仍各有风貌神采,各有其意象空间。

怀素《自叙帖》是草书中的妙品,是得“气”、得“神”、得“境”的“酒神精神”的审美体现。在刚健中透出狂放颠醉之气,在雄浑中颇具龙游蛇惊的律动。

怀素狂草,取象殊奇,立意超迈,纵笔恣肆,锋芒毕露,通过挥毫构线来抒情达性。前人对其赞叹有加: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照,字字恐成龙。”(韩渥《题怀素草书屏风》)“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人墨狂之逸才。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长丈二。翕似长鲸波剌动海岛,歘若长蛇戍得透深草。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掷华册巨石以为点,掣衡山阵云以为画。兴不尺,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又是翰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墨龙。天矫偃蹇,入乎苍穹,飞沙走石满穹塞,万里嗖嗖西北风。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可以说,《自叙帖》是人的精神自由解放的艺术杰作,怀素在浑茫绚丽的艺术想象中,以惊蛇走虺之笔将自己的心性乃至潜意识加以审美迹化,打破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惰性,重塑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法意象世界。《自叙帖》是艺术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结果。帖的前半段叙其学书经历,“担藉锡杖西游上国”的际遇,写得舒缓飘逸,带有古淡浑穆之气;后半部写其狂草惊动京华,受到美誉,而狂态毕具,纵横奔放。尤其写其醉中作书,更是点画狼藉有龙游蛇惊之姿,旋风骤雨具有雷霆怒发之势;纵横挥洒,奇峰迭起。

飞动的线条意趣,刚健的笔力神采,行气如虹的艺术生命力构成了《自叙帖》“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诗品》)的壮美意境。这种刚阳之美的意境的完成是气势恢宏、界破空间的蛇形线(或蛇行线)的迹化,而这线条是因情驰骋,因性顿挫的。线条的神秘莫测,是人心“流美”的结果。故清代画家恽格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南田画跋》)只有情感的笔墨和笔墨化的情感兼美,才能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从而穷势态于笔端,合情调于纸上。于斯,手心双畅,美善交融,书人合一,线条、感情、文字内容三位一体,无间契合,书艺创造终臻高妙之境。

《自叙帖》的壮美的形式美感源于其蛇行线的跳荡不羁,这种生气勃勃的线条,不是死蛇,也不是行行如绾秋蛇。它是“失道的惊蛇”。它每时每刻都在“跃”,都在“纵”,都在“往”,都在“还”。充满了动态,充满了活泼泼的生命。这种线条美诞生于自然造化的启发:古人观蛇斗而悟草书。这种变化多端,不可端倪的线条,乍驻乍行或藏或露,欲断还连随势运奇,千姿万态应手得心,来不可止去不可遏。总体上看,《自叙帖》气象不凡:笔硬墨枯故字字见筋,存籀情篆意故骨硬神旺,笔势超妙而进退中节,游丝连绵而正欹错落。统篇浑然一体,行神如空。可谓与李白《将进酒》之雄放奇伟之境并称的“大气磅礴”之美。
浑穆悲慨的书境

书法中悲壮美意境风格当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是一篇追悼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季明的悼文。这篇透着悲壮之气、忠义愤发、沉郁顿挫的杰出书作,被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二”(第一为《兰亭序》),颜书第一。陈深跋:“公字画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前辈云,书法至此极矣。”又“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也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苏文忠谓:‘见公与定襄王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夫。如公忠贤,使不善书,千载而下,世固爱重,况超逸若是,尤宜宝之。”

这是一篇“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无意于书的书法佳品。前部分书写时心静犹抑悲平愤,字体章法圆浑流畅。至“父陷子死,卵倾巢覆”时,不由悲从中来,神思恍惚,行笔转疾,字体忽大忽小,时滞时疾,涂改无定,足见痛彻肺腑之悲,刻骨铭心之恨。而书至“魂而有知,无嗟久客”时,笔枯墨渴,干笔铁划,令人想其书家心泪已干,悲愤填膺,情驱笔行,笔随心哭。全书在“呜呼哀哉,尚飨”中戛然而止,似心涛难遏无意于书。

书作意境浑穆,情溢辞切。用笔苍率豪放而无不中矩,似不着意而自然生动,笔势雄伟而不计工拙,气象开张而超神入圣。全篇以悲思忠胆为骨而以真率意情胜,表现出书家的鲜明个性、精神品格和艺术魅力。撼人心灵的妙笔出于真情怀,神高韵悲的境界源于真血性。这哀极愤极的心声墨迹,是由血和泪锻制的,而书法线条的遒劲舒和是情感怅触无边含蕴而成。《祭侄文稿》堪称中国艺术意境的千古雄笔。

优美清逸的书境

中国书法中优美、清逸之美的代表是“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神龙本兰亭,传为唐冯承素双钩廓填本,公认为书法中的神品。黄庭坚《山谷题跋》:“《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耳。”周星莲《临池管见》:“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帖为百代书法楷模,所以规矩方圆之至也。”朱和羹《临池心解》:“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宋高宗赵构云:“右军他书岂减《禊帖》,但此帖字数他书最多,若千丈文锦,卷舒展现,无不满人意,在心目不可忘。非若其他尺牍,数行数十字,如寸锦片玉,观之易尽也。”

这是王羲之与友人宴集会稽山阴兰亭,修祓契之礼时所书。时值暮春之初,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行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之乐。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了。于斯,诗人们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感到人生与自然相契之乐。在这“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清景之中,王羲之微醉命笔,畅叙幽情,写下这清逸秀丽、一片生机的《兰亭序》。诗人以晋人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故心性自高,境界自澄。

《兰亭序》体现了晋人精神解放的自由之美,在那英气绝伦的氛围中,在遒媚动健的笔划中,可以体会到那宇宙般的深情和王羲之人生态度中那“放浪形骸”的人格美境界。而从骨力寓于姿媚之内,意匠蕴涵于自然之势,内擫的笔势,遒丽爽健的线条,圆融冲和的气韵中,可以窥见书家独特的艺术个性。澄怀观道,心意遣笔,线条的行云流水而以形媚道,全篇似自然幻化而“目击道存”,神情散朗如清风明月,乐中含悲悟生命玄理。可谓境与神会,观之使人神气洞达而心向往之。

意境美风格是书法高低的标尺。有意境,则成高格;无意境,则成“奴书”。此理千古不易。进一步说,一幅有意味的书法作品,除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形质(筋骨血肉)以外,还有动态美和表情美(人格、气势),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体现出作者的某种审美理想和美的追求,也就是说,在有形的字幅中,荡漾着一股灵虚之气,氤氲着一种形而上的气息,使作品超越有限的形质,而进入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

书法美的创造,取决于书法家思想感情、审美趣味以及人格襟抱。而如唐代颜真卿书法在审美理想上追求“肃然巍然”、大气磅礴的境界,使得其书法具有端庄宽舒、刚健雄强之美,给人一种酣畅淋漓、凛然正气的感受;而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则是那样不衫不履,天性自然,于其中透出其人格心灵的真率与洒脱。

创造和品味艺术是主体心灵对话的过程。真正的书法欣赏,绝非肤浅地寻绎出书作的点画线条美,而是要深深地为其通体光辉和总体的氛围感动与陶醉,甚至进而对书家匠心的参化与了悟——在宇宙生生不息的律动中对话,在一片灵境中达至心灵间的默契而心仪。意境之胜则在于说不出所以然的弦外之音,在于将自身融入意境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之中。

论书法的“韵”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经这样论述:“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人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有时会赞美其有“韵味”。有“韵味”、“韵致”,这是一个很高的审美标准。但究竟什么是“韵”,很难下定义。因为“韵”本身似乎就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五代的荆浩在《笔法记》里云:“韵者隐迹之形,备遗不俗”,就是说“韵”的表现很隐晦,隐隐约约而不露痕迹,是暗示的而非和盘托出的。
  中国的书、画、诗歌等艺术的追求目标,发展到唐代以后,逐渐从理论的探讨,到自觉的韵味的追求,使艺术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就书法而言,早在晋代就有“尚韵”之说,六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他提出品评人物画六条标准,称为“六法”,首先标出“一气韵生动是也。”将气韵视为六法之首。五代荆浩的《笔法论》中,又将“六法”分析整理成“六要”,在气韵中单独突出了“韵”,把书画艺术讲求“韵味”、“余味”和“象外”等审美追求突出了出来。
  书画艺术的这一追求与诗歌艺术的追求紧密相连。唐司空图着重从韵味谈诗,认为好的诗必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是说韵味必得从迹象以外的虚空处去求得,从不著一字处去领会韵外之致。宋严羽以禅喻诗,提出作诗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说只有“空”和“虚灵”才能产生神韵。同时代的范温在他的《替溪诗眼》中,对“韵”作了探索性的解释:“有余意之谓韵”,“不足而有韵”,“行于平夷,不自矜炫而韵自胜”。“韵”就是“有余意”。“不足”,“平夷”才能“韵自胜”。明代王世贞提倡神韵说,同样强调“镜中之相、水中之月……无迹可求,”“色相俱空”,强调“空”字,强调“清运”,是以唯“空灵”、“清远”乃有神韵。
  由此可见,只有“虚”、“空”、“空灵”、“清远”方出现神韵,在“有余意”、“不足”、“平夷”中才能产生神韵。所以,“韵”是一种艺术审美标准,是经过“心随笔运、取象不惑”而取得的艺术效果,它空灵得如镜中之相、水中之花,虚幻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人们必须从“象外”、“环中”的空灵处去领悟“味外之味”、“象外之旨”,从“不足”、“余意”中去领悟“韵外之致”。一句话,“韵”是通过“虚”表现的。
  实际上,前人早有“虚以成韵”之说。庄子说:“虚室生白,唯道集虚”。笪重光:“虚实相生”。高旦甫:“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哲理的“道”集在虚的地方,令人咀嚼不尽。书画的“妙境”在无画的虚处,令人体味不尽。创作的“灵气”在笔墨未到的虚白处,令人遐想不尽。虚把想象的境界引向深邃。只有“虚”才使想象扎上翅膀。只有“虚”才使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也只有“虚”才能使人咀嚼那神秘的言不尽的韵味,韵致。
  书法的“虚”,就黑白的对比而言,是指章法中的空白。就实中之虚而言,又是指用笔上的虚锋和不着力处,同时包括萧散、天真、简淡、生拙的风格追求。笔笔中锋,处处实笔则字无生气,亦乏韵味。增加些侧锋、飞白等虚锋,书法的逸气顿生,带来韵致。米芾在给宋仁宗谈书法时曾说:“蔡京不得笔,蔡下得笔,而乏逸气,蔡襄勒字,杜衍摆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米芾自言“刷字”,实际上是他大胆革新书法,以侧笔尽兴尽力去追求“刷”的虚灵,追求自然的逸趣。他还提出:“手心虚,振迅天真”,把别人的勒、摆、描、画及妍媚等种种传统习俗一概打破。他的字多从侧、斜处取势,有魏晋的天真之气,故在虚锋中蕴蓄着韵致。他的新意出于法度之中,如果说蔡胜在度,苏胜有趣,黄胜在姿的话,则可以说米胜在韵。他成功地处理了沉着、飞翥的统一。
  所谓“有余味”和“不足”,就是要避免处处用力,要有不着力处。如处处用力则伤于刻露。法国艺术家圣?佩韦曾说:“感染不等于劲头,某些作家臂力大于才力,有的只是一股劲,劲也并非完全不值得赞美,但他必须是隐蔽的,而非裸露的……美好的作品并不使你狂醉,而是让你迷恋。”用笔要“欲断还连”,其中有若不经意处,自有一番蕴蓄,耐人悬想回味。笔有未尽而意愈远愈深,则韵味自生。那种一味求工,线条过于凝重,使人感到刻露有过而内蕴不足,则乏韵味。
  中国书法尚“韵”与此同理。太粗糙生硬的作品不属同类,“韵”就是精神性很强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乐。工匠式的粗糙生硬缺少一种“士”文化的内涵,在书法上特别缺少书卷气,自然不能算有“韵”。当然,延伸为风格,则大抵雄浑、恣肆、质朴的美,也很难归入“韵”。还有太成熟圆到的也不属同类,因为韵偏重精神的抒泄,而不是技巧上的面面俱到。比如唐楷可以有法,但大概很少有人去从中寻求什么“韵”。!
  神、气、韵三者经常联系在一起用。三者虽有共同的地方,却又不相同。既要计白当黑,又要知白守黑,这就是中国书法创作虚实结合而产生神韵的辩证法。
白蕉《书法结构问题》
现在讲到结构问题。结构就是讲点画、位置、多少、疏密、阴阳、动静、虚实、展促、顾盼、节奏、回折、垂缩、左右、偏中、出没、倚伏、牡牝、向背、推让、联络、藏露、起止、上下、仰覆、正变、开阖之次序,大小长短之类聚,必使呼应,往来有情。广义一点讲,关于行间章法,都可以包括在内。结构以一个字言,好比人面部的五官;以行间章法言,好比一个人的四肢百骸,举止语默。

  我们看见五官有残疾或不端正的人,除了寄予同情之外,因为过于触目诧异,或者觉得可怕;或者觉得可笑;或者是因为他的猥琐、他的凶恶,使你觉得此人面目可憎;或者像破落户、有烟瘾的人所穿垢腻且皱的绸袍子,把喉头的纽扣扣在肩膀上;或者像窭人暴富,欲伍缙绅,一举一动,一言一笑,处处不是; 或者像壮士折臂、美人眇目,这与作字的无结构,不讲行间章法所给予人的印象何异?从前《礼记》上说:“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作字不讲结构,也便是不成为书。
    赵子昂云:“学书有二:一日笔法,二日字形。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冯钝吟云:“作字惟有用笔与结字。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需映带均美。”是的,初学作字,先要懂得执笔,既然懂得了执笔,便应进一步懂得运用,运用懂得之后,然后再学习点画体制。扬雄说:“断木为棋,刑革为鞠,皆有法焉。”书法的神韵种种,在学者得之于心,而法度必资讲学。康有为说:“学者有序,必先能执笔,固也。至于作书,先从结构入,划平竖直,先求体方,次讲背向、往来、伸缩之势,字妥帖矣。次讲分行布白之章法,求之古碑,得各家结体章法,通其疏密、远近之故;求之各书法,得各家秘藏验方,知提顿方圆之用。浸淫久之,习作熟之,骨肉、气血、精神皆备,然后成体。体既成,然后可言意态也。”

  古人讲结构,往往混入于笔法,如陈绎曾的《翰林要诀》、无名氏的《书法三昧》、李溥光的《永字八法》等,实在是当时馆阁所尚,虽有精要处, 而死法繁多,使人死于笔下,学者不去考究,何尝不能暗中相合。至于张怀增的《玉堂禁经》、李阳冰的《翰林密论》,比以上三种虽较高些,但徒立名目,越讲得多,越讲不完全,越使学者觉得繁难。王应电讲书法点画,分为十法,近人卓定谋别为九法,将我国所有各种字体、笔划基础归纳在内,然在普通应用,无甚关系。
    卫夫人生当乱世,她感到书法须用筋力,实同于战阵,于是创笔阵图,将楷书点画分为七条。
  (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二)/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三)如陆断犀象。
  (四)[如百钧一发。
  (五)如万岁枯藤。
  (六)/如崩浪雷奔。
  (七)]如劲弩筋节。
    到了欧阳询再加一笔“乙”,遂成为八法。
  (一)、如高峰之坠石。
  (二)乙如长空之新月。
  (三)一如千里之阵云。
  (四)一如万岁之枯藤。
  (五)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六)]如万钧之弩发。
  (七)/如利剑断犀象角。
  (八)一波常三过折。

  这种说明,都是外状其形,内含实理。学者于临池中有了相当的功夫,然后方能够体会。
    近人陈公哲,列七十二基本笔画,颇为繁细,虽是死法,然于开悟初学,尚属切实可取。可以将其笔画与字样、举例对看一遍。

  清蒋和的《书法正宗》,论点画殊为详尽,虽亦都属于死法,然初学者却都可以参考。其内容分甲)平画法,(乙)直画法,(丙)点法,(丁)撇法,(戊)捺法,(己)挑法,(庚)钩法,(辛)接笔法,(壬)笔意,(癸)字病。

  又王虚舟、蒋衡合辑的分部配合法,笔画结构取用欧、褚两家,可以参阅。
    讲结构而先讲点画偏傍,正如文字学方面的先有部首一样。亦正是孙过庭所谓“积其点画,乃成其字”的意思。等点画、偏傍明白了,循序渐进,再配合结构,蒋和所著,****颇备,学者正宜通其大意。

  以上所举陈、蒋、王等所著的参考资料,在已成就的书家看来是幼稚的或不尽相合的,但对初学入门者却是有用的。执死法者损天机,艺术上所言的法,其实是一般的规律,一种规矩的运用,所以还必须变化。所以昔人论结构有“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子,竖不变谓之束薪”的话,学者所宜深思。
    一个人穿衣服,不论衣服的质料好坏,穿上去都好看的人,人们便称之为有“衣架”;反之,质料尽管很好,穿上去总没有样子的便称为没有衣架。有衣架和没有衣架是天生的,难以改造。至于字的间架不好,只要讲学,是有方法可以纠正的。汉初萧何论书势云:“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造于笔下,出没须有停优,开阔借于阴阳。”后汉蔡邕的《九势》中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令左右回顾,无任节目孤露。”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云:“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欧阳询云:“字之点画,欲其相互接应。”又云:“字有形断而意连者,如:以、必、小、川、州、水、求之类是也。”孙过庭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姜白石云:“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楮,欲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卢肇曰:“大几点画不在拘拘长短远近,但勿过其势,俾令筋脉相连。”项穆日:“书有体格,非学弗知。……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匀齐方正矣。然后定其筋骨,向背、往还、开合、联络,务求雄健贯通也。次又尊其威仪,疾徐、进退、俯仰、屈伸,务求端庄温雅也。然后审其神情、战文章内容:

  蹙、单叠、回带、翻藏、机轴、圆融、风度、洒落。或字余而势尽,或笔断而意连。平顺而凛锋芒,健劲而融圭角, 引申而触类,书之能事毕矣。”“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敲;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若不均且欹,如耳、目、口、鼻,开阔长促,邪立偏坐,不端正矣。不活而滞,如泥塑木雕,不说不笑,板定固窒,无生气矣。狂怪与俗,如醉酒巫风,丐儿村汉,胡行乱语,颠仆丑陋矣。又,书有三要: 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斜。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用笔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以斯数语,慎思笃行,未必能超人上乘,定可为卓焉名家矣。”
    这些话都是在讲学书先知点画结构,而后行间、章法。结构,虽亦有时代风气的不同,但是其大纲是可得而言的。欧阳询的三十六条结构法,大概是学欧书者之所订,便于初学,宜加体会。

  明李淳整理前人所论,演为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每取四字为例作论一道,颇足以启发学者。

  隋代释子智果《心成颂》,其所言结构精要,多为后人所本,兹录后:
  回展右肩头顶长者向右展,宁、宣、台、尚字是。
  长舒左足右脚者向左舒,实、其、典字是,或谓个彳、木、手之类。
  峻拔一角字方者抬右角,国、周、用字是。
  潜虚半腹画稍粗,于左右亦须著远近、均匀,递相覆盖,放令右虚,用、见、冈、月字是。
  间开间阖 “燕”字四点为上合下开,四竖为上开下合。
  隔仰隔覆 “垃”字两隔,“置”字三隔,皆斟酌二、三字仰覆用之。
  回互留放谓字有磔掠重者,若“爻”字,上住而下放, “茶”字上放下住是也,不可并放,
  变换垂缩谓两竖画,一垂一缩,“并”字右缩左垂,“斤”字左缩右垂是也。
  繁则减除王书“悬”字,虞书“兔”字,皆去下一点。
  疏当补续王书“神”字、“处”字皆加一点。
  分若抵背卅、册之类,皆须自立其抵背。钟、王、虞、欧皆守之。
  合如对目 “八”字、“州”字之类,皆须潜相瞩事。
  孤单必大一点一画,成其独立者是也。
  重立仍促昌、吕、爻、紊等字上小;林、棘、丝、羽等字左促;森、淼等字兼用之。
  以侧映斜撇为斜,磔为侧,交、欠、以、人之类是。
  以斜附曲谓“乞”为曲,女、安、必、互之类是。
  单精一字,力归自得,向背、仰覆、垂缩、回互不失也。盈虚视连行,妙在相承起伏,行行皆相映带联属而不违背也。
   宋代姜白石《续书谱》所言,有关结构者:
  向背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划,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军盖为独步。
  位置假如立人、挑土、田、王、衣、示一切偏傍,皆须令狭长,则右有余地矣。在右者亦然。不可太密太巧,太密太巧者是唐人之病也。假如“口”字在左者,皆须与上齐,鸣、呼、喉、咙等字是也。在右者,皆须与下齐,和、扣等字是也。又如“一”头须令覆其下,“走”、“乏”皆须能承其上。审量其轻重, 使相负荷;计其大小,使相副称为善。
  疏密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鱼”之四点,“画”之九画,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为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

  曾文正公曰:“体者,一字之结构。”今人张鸿来以势式、动定二者,分用笔、结字曰:“书之所谓势,乃指其动向而言,此用笔之事也;书之所谓式,乃指其定象言,结字之事也。”
    但是,结构是书学上的方法,是艺术方面的技巧,而不是目的。换句话说,便是在书法上的成功,还有技巧上的种种条件。举例说:文昌帝君、观音菩萨,装塑得五官端正,可以说无憾了,但是没有神气。如果作字在结构上没有问题了,而不求生动,则绝无神气,还不是和泥塑木雕无异?作字要有活气,官止而神行,正如丝竹方罢而余音袅袅;佳人不言而光华照人。所以古人在言结构之外,还要说:“字字需求生动,行行要有活法。”李之仪云:“凡书精神为上,结密次之,位置又次之。”晁补之云:“学书在法,而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在胸中之所独得。”周显宗云:“规矩可以言传,神妙必繇悟人。”都是说明此理, 在学问、艺术上说,一个“悟”字关系最大。书法方面的故事如:张旭见公主与担夫争道而悟笔法;又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试问,舞剑器与担夫争道,于书法发生什么干系?诸位现在当有以语我。
白蕉扇面书法

延伸阅读

海派书法三家赏析

  白蕉
  白蕉(1907—1969),姓何废而不用,原名馥,字远香,又名治法,字旭如。生于江苏金山,以金山旧属松江,自称云间白蕉,又号白云间,别署有复翁、虚室生、北山公、不入不出翁等甚多。早年赴沪求学,曾鬻书画为生,并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

  白蕉先生书法,始学欧、虞,博览众家,后终生游于二王,出入其间,得其神韵,信手挥洒,清丽飘逸,刚劲秀雅,超凡脱俗。早在1940年,白蕉34岁,第一次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王蘧常先生为此曾作诗赞曰:“三十出名动海陬,钟王各教擅千秋。如何百炼成功后,傲骨难为绕指柔。”

  白蕉先生为人谦和,治学严谨,在艺术上善于创新。他曾说:“入门是专,学一家一帖,要求惟妙惟肖;出门是博,广泛地吸收你所喜爱的东西,再加上你本身的多方面修养,你的面目就出来了。”白蕉先生书法的独特风格也是循着这条路数走出来的。

  白蕉的艺术成就为二王书风数百年来所罕见者,雅逸之气如高雅的天鹅悠游于艺术的苍穹。就当代来说,似乎还没有人达到他的那种境界。

  白蕉的行书深得魏晋之味,是当代雅逸书风的代表人物。

  说到魏晋之味,先让我们把视线回到一千多年前:中国魏晋人的风格,是从汉代的阔大、朴厚、浑成中蜕化为性情之率真和风度之美,胸襟旷达,如《世说新语》所言,为“形超神越”;魏晋人之精神多为道家庄子精神,重视个性的解放和自由;魏晋人的艺术,多以疏朗、清新、俊逸见长,优游于虚灵,进入纯化之美。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国画、陶渊明的诗歌,都是纯化美的杰出代表。

  再让我们把眼光转过来,看看现代的白蕉的几则逸事。

  逸事之一:白蕉写字画画,差不多每夜都要用掉一两杯子的墨,一夜下来,满室龙蛇飞舞。他从小就自立规矩,墨不尽不休息,到老不改。晚年自号为“仇指恩墨废寝忘食人”。曾作诗为:“爱书正与此身仇,半夜三更写未休。长史当年徒握发,云间自愧吐哺周。”

  逸事之二:白蕉认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他的一则题兰跋语,谓“写字作画,可在酒边,宜在兴中,而必在天下重名之外始佳”。他有一方“有所不为”的闲章,对一些达官贵人的重金以求,不屑一顾。有一同乡爬上青浦伪县长的宝座,上任后要写—份告示,想请有名的书法家来写,润笔从优。白蕉看不起他的为人,听完来意,很爽直地回绝了,一点面子也不给。上海大亨杜月笙,一次做寿,请人拿来一张精致的百寿图纸,要求写寿文,白蕉却把纸丢在一边了事。

  逸事之三:白蕉一生命运坎坷,常于.“黑墨白米之间相为短长”。甚至为了好墨而不顾白米。解放前,有一次他正在写字,妻子对他说:“粮食已将尽,巧妇难为无米之餐。”不料他随手写了一首诗:“后乐拳拳只一端,何曾厨下问三餐。试从今日为生计,不写兰花画钓竿。”令人啼笑皆非。

  看了这几则逸事,我再引用白蕉在《书法十讲》的第一讲中的话,他说:“现在愿诸位在学习书法时注意有三个字:第一个是‘静’字。我常说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我人坐下身子,求其放心,要行所无事。一方面不求速成,不近攻;一方面不欲人道好,不近名。像这样名心即淡,火气全无,自然可造就不同凡响。第二个是‘兴’字。……将来炉火纯青,兴到为之,宜有佳作。第三是‘恒’字。……当年,永禅师47年不下楼,素师退笔成冢,可见他们所下的苦功。又如卧则划背,坐则划地,无非是念兹在此,所以终于成功。”

  从以上的这些谈论,可以发现,白蕉书风的雅逸,来自于他人品、人格的雅逸,来自于他对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来自于他洒脱地运用技法来自由地流露旷达且优美的情感。

  白蕉的书法成就很高;其嗜好亦多,可归纳为:“治印、诗、书、画;种兰、烟、酒、茶。”施蛰存先生《木蕉堂法帖跋》中写道:“木蕉堂帖,诸公笔墨,俱自名世,窃以为吾乡复翁尤善,盖其字养在苏米间,气质承魏晋后,故能矫然自别与时流耳。”沙孟海先生见白蕉的题兰长卷后,欣然命笔:“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当人们将白蕉与沈尹默的书法相比较时,我认为,白蕉抓住了王字的神韵,是艺术层次的典范,是得魏晋书风正脉的杰出代表,是既入世又出世的艺术性的书法大家。所以,赖少其为白蕉题跋中说:“余观复翁之书出入魏晋,取法隋唐,挥毫如天马行空,飞腾奋发,其利如刀,流急能杀。满如悬弓,穷则箭发。不争一卒之短长,而求阵容之壮阔,潇洒淋漓,可与古人争座位矣……”
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斋名秋明书屋,浙江湖州人,早年留学日本,曾任北大教授、北平大学校长;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工诗词书法,尤以正行草书擅名于世。其著作有《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法书管窥》及后人为之编辑的《沈尹默论书丛稿》和《沈尹默法书集》等。

  沈尹默书法源自唐碑《醴泉铭》和褚遂良、苏东坡、米芾、范成大、文征明诸家,而能融诸家于一炉,自成面目。

  有人将其书经历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从13岁到30岁。早期帖学时期,从黄自元《醴泉铭》入手,后改学叶蔗田刻《耕霞馆帖》,再后遇陈独秀,评其字“其俗在骨”,受到震动,开始钻研碑学,“重新学起’。第二阶段,从30岁到48岁,“一意临学北碑”,始觉腕下力足,—洗媚俗。第三阶段,48岁到51岁,由北碑转向晋唐,从米芾经由智永、虞世南、褚遂良等上溯“二王”,初步形成个人风格。第四阶段,51岁到88岁,进入人书俱老阶段。此时期他的书法得心应手,挥洒自如,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在社会上影响广泛。

  据沈尹默《学书丛话》自述,他在中青年时期也曾学过北碑,以洗刷他过去作品中的俗媚习气。但沈尹默的书法成就主要还是体现在帖学之中。于右任偶尔于废纸篓捡得其淡墨所写《兰亭集序》,惊为古人书,乃嘱其精裱成手卷,由吴湖帆、章士钊等不少名人加跋,一时传为墨林佳话。

  沈尹默对书坛的功绩主要有三大点。第一点,在碑学之风笼罩整个民国书坛之际,力倡帖学,扭转了碑学一支独秀的局面,开始了碑帖并举、共同繁荣的新阶段。碑学自清朝阮元、包世臣、邓石如、康有为等人的大力倡导,到民国时已达到高潮,形成了“三尺之童,十室之邑,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的格局,碑学达到了空前牢固的地位。然而,碑帖两大艺术风貌,各有其优势,碑学兴盛的背后潜伏着两个隐患,极不利于中国书法的百花齐放。隐患之一是“凡碑皆好”;隐患之二是无视帖学的长处和成就。这就形成了碑学—边倒的倾向。凡事凡物,极必反,当唐、宋、元、明至清代,帖学长期占领书坛的统治地位时,碑学挺身抗衡,到民国又至于极端,几乎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当碑学大行其道之际,沈尹默等人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就打出“二王”的旗号,赢得众多书家的响应,构成一个不自觉的“二王”派,以雄厚的实力与碑学派并驾齐驱。由于他力主帖学,犹如一声春雷炸响于消沉的帖学天空,并涌现出了一批尚帖的书法佼佼者,如马公愚、潘伯鹰、白蕉、叶恭绰、马叙伦、王钝根、邓散木等书法家。沈尹默作为尚帖书法家中的一员,为繁荣书法艺术而身体力行,功不可没。

  沈尹默的第二个功劳,是对笔法的研究。笔法作为书艺中的关键环节,历来纠缠不清,而沈尹默对这个问题花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探讨研究。他得到米芾七帖照片和王献之《中秋帖》、王殉《伯远帖》以及日本所藏王羲之《丧乱》、《孔侍中》等帖榻本的照片,观看了大量唐宋以来法书手迹,对之进行了深入研习,乃撰写了有关笔法的研究心得,影响了众多的后学者。

  沈尹默的功德之三,是倡建专业组织,大力普及书法教育。在沈尹默等书画家的倡议下,1960年,上海成立了上海中国画院;1961年,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沈尹默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并凝聚了一大批书法方面卓有成就者。研究会成立伊始,即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第一期书法学习班;以后,又与上海市青年宫联合举办了书法篆刻学习班,学员达400人,最小的仅14岁。沈尹默不顾年老体弱,亲临教室现场示范挥毫讲解,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不遗余力。同时,沈尹默的书法独具特色,入于古人而自出新意,又以行书的清健秀润、结体紧敛和用笔精致为大众所喜爱,被初学者所追随。当今的许多书坛骨干,多曾受惠于沈尹默的书论书艺。至1965年,上海在举办展览倡导书法教育及其他书法活动方面的兴旺繁荣,在全国首屈一指成为一面旗帜。其中,沈尹默的功劳尤其显著。
王蘧常

  王蘧常(1900—1989),浙江嘉兴人,小名铁弥陀,字瑗仲,生前为复旦大学教授。王蘧常的父亲是位善书者,曾在日记中写道:“谱谓吾族为右军将军(王羲之)后,常引以为荣。又慕其书,有摹《兰亭》、《黄庭》百本之豪言,铁儿(王蘧常)生三日矣,观其手指纤长,他日宜若能书,或可继余志。考今岁实右军生后—千六百五十二年,拟为其治一印,说‘后右军若干年生’。”王蘧常不负厚望,以一介书生,满身清气,开章草新体,而前无古人,高标独立,雄踞书坛,被誉为“诗句江南,大仲次仲;书名天下,前王后王”。“前王”指晋代书法大师王羲之;“后王”则指当代书坛的王蘧常。日本书道中人对他的书法也有相似的说法:“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这是日本《书道》杂志发表文章中的评价。

  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书法艺术最普及,除了文盲,人人都会写字,一张宣纸,一支毛笔,谁也不陌生。而中国的书法自古就有文人的介入,文化和个性一注入书法,宣纸和毛笔便有了生命和灵性。而人的学问、修养、禀赋有深浅、高低的区别,千变万化,有了三教九流,便有了三教九流的审美情趣,便有了雅俗之分,便有了大师与名家之分。在回眸20世纪的百年风云中,能与历代历朝书法精英并肩同坐书法大师交椅的,我以为有吴昌硕、于右任、康有为、沈曾植、弘一、齐白石、林散之,还包括性情淡远而学问艰深的书法大师——王蘧常先生。

  王蘧常书法以章草名世。其书熔正、草、隶、篆为一炉,演化出自己独特的章草风格。

  谈起章草,擅长的高手屈指可数,元朝有赵子昂、邓文原;明代有宋克;清末有沈曾植,也就是王蘧常的老师;当代则就要数“章草天下第一手”王蘧常了。赵子昂、邓文原、宋克以写帖的笔法写章草,属婀娜多姿、秀丽妍媚一路;而王蘧常用碑的笔法写章草,方正浑厚,遒劲挺健,点画奇崛,拙而多姿,结体古趣盎然,气格高远,“一拳打破古来今”,与古人不同,与今人亦不同。观其书法:线条于森茂铁画中盘曲伸展,如龙蛇虬结于古松之林,劲险古朴,且沉稳安详;章草的拨挑笔画在他的作品中被驯服成含蓄平远的收笔,似挑非挑,于“似与不似之间”更增添了几分回味的情趣。所以,有人评王蘧常的章草“意在秦汉三代,不落唐后人一笔”,是一种很高的赞誉,也是非常有见地的评语,又是确如其分的肯定。

  王蘧常也曾受到康有为的指点。书法大师康有为曾说:“夫艺事,惟气息最难。”王蘧常的章草格调高古,独步书坛。他活着的时候不搞文化包装,也不搞舆论炒作,一切随其自然。他离开了人世,这些年来,人世间对他的评价却越来越隆,也越来越发现其久远的艺术价值,历史真是一位公正的艺术鉴赏家。 

书法“金石气”的构成因素
      我们通常说“书存金石气”,意即书法作品中蕴涵古代金石文字的雄浑古朴气象。书法“金石气”的基本表现,其一是雄浑。康南海曾经总结北朝碑版的特征,有“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十美。此“十美”中之“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点画峻厚”、“血肉丰美”四条,概而言之就是雄浑。雄浑由下列三种元素嬗变而成:刚健、敦厚、苍茫。刚健者有如《龙门造像记》,敦厚者如后世的伊秉绶隶书,苍茫者则似《张迁碑》。《龙门造像记》多为刚健,伊秉绶隶书不过敦厚,只有《五凤刻石》、《张迁碑》等才真正体现出雄浑的气象。
  刚健即为力量,主要是以线条形成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来实现,这一点只要比较一下王羲之与赵孟頫的书法就能得知。赵作为王书的步尘者,却始终不能超越王羲之,原因之一就是其书在字体的结构上减少了角度变化,而都成了一种四平八稳的体态,线条也变得软弱无力,没有王书的遒劲和力度。因为只有刚健的笔法才能使字变得劲健刚毅、斩钉截铁、干净利落,给人以健康的美感。
  敦厚是线条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敦厚的产生是由线条内的一种凝聚力造成的。正如星球之所以能有自身的生命而长存于宇宙之中,在其有一种向心的力使其质体凝聚起来。金石文字区别于帖学书法,在于前者在刚健的基础上变得敦厚,力由外向内,是一种凝聚型的;而后者虽也有刚健的,但其力表现为由内向外,多产生于运动之中,线条本身的力则远远不及金石文字。所以,帖之不,足在于能流动而无厚质,金石则能得雄厚而不失流动、流动而不失凝涩,其境必高焉。
  苍茫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金石文字由风化而成的苍茫使其飘然欲仙,把欣赏者带人—片幽玄的境地。苍茫在墨迹中大多是以枯涩的笔迹显露的,这是考察用笔纯熟与否的标准之一。若没有深厚的功夫,绝难臻至苍茫的境界。书之境以“老”为上,故有初学者刻意以苍茫显“老”态,殊不知苍茫乃功力之自然流露,不可任意为之。不是在雄厚的基础上滋生的苍茫,则纯粹是一种枯秃。
  历史上能得苍茫者,一定为大手笔。颜鲁公行草,邓石如行草,吴昌硕所临散氏盘金文以及当代陆维钊、沙孟海之书都是由雄厚而人苍茫的,其不凡之处,便在于此。书法“金石气”的基本表现之二是古朴。自然界的物质,由于时间的久远,在经历自然、人为等多种因素作用后,从表面至内部都会有一种损耗。我们看到未经人工改造的原始岩石在受长时期自然腐蚀后,其外部特征柔和而圆润;千年古松,万年枯藤’,时间使其变得坚韧。金石文字,历经风化,其线条外部边缘一定是柔和的,即使出现一些较方的角,其角度的过渡也极为自然,从而掩饰了因人工雕琢而生的烟火气。
  中国书画艺术表现的古朴,反映出艺术家们对自然美的追求。赵孟頫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占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仔细,敷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作所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谓知其道,不为不知者说也。”古朴涵容着拙、简、柔等重要的内涵。
  拙和巧是一对矛盾,这是从普遍意义上说的。处在矛盾一面的拙是笨重、粗劣的意思,而另一面的巧则蕴涵着人类的智慧。由拙到巧,意味着人类的进步。从艺术发展来说,原始人或处在原始艺术阶段的人们尚没有很高的审美意识和实践经验,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很稚拙。随着艺术形式的由拙到巧,艺术由自在走向了自觉。我们必须在巧的基础上返归自然,以求得自然之上的自然。
  就“简”而言,中国艺术则几乎从一开始就基本具备了这一形式。但纯艺术品结构的简约还不同于装饰艺术的简化式样。艺术品所要解释的自然特征表现在多种力之间的复杂作用上,如果艺术作品不能体现这种复杂性,就会导致僵化。如果艺术品过分地强调秩序,同时又缺乏具有足够活力的物质去排列,就必然导致一种僵化的结果。使这种复杂的力的结构趋于一种最纯净最明了的形式,便是艺术品结构的简约。
  “柔”在中国艺术中体现为一种崇高的韵味。范温《潜溪诗眼》言“韵者,美之极”,“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谢赫《古画品录》“六法”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韵是形式美的一个标志。对书法来说,章法及结宇的疏密变化及线条的丰富多姿,构成书法特有的韵意。
  总之,金石气凝聚了崇高范畴的坚实、巨大、郁壮和拙朴。金石气来自宏壮的质体,同时又显出优美的姿态,看似极刚,又极其柔润。明代书家项穆以为独王右军是集大成者。王宇何处显其宏大、郁壮、拙朴?张怀瓘讥讽“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也不无道理。
书画印泥的使用和保养
书画篆刻印泥使用方法介绍
好的印泥不仅要具有好的质量,同时也需要用好的方法使用予以配合,才能获得最佳印文效果。



l         要经常翻调印泥

一般印泥颜料分轻质的有机颜料和重质的有机颜料。而同一有机颜料或同一无机颜料的材质,轻重有时候也有所不同。而颜料与油脂的比重更不一样。

油脂,颜料和纤维的调和仅仅是一种物理反应,所以搁置日久会发生分层现象。轻的颜料会随着油脂缓缓上浮,重质的颜料就会缓缓下沉。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层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印泥表层会出现油状的色浆,该色浆会发生酸败,变得又粘又稠。下沉的重质色浆逐渐结块变硬。这种变化不同程度的挫伤着纤维,最后造成纤维腐烂,而印泥变成硬块或者是十分粘稠的有色浆,无法使用。为使印泥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必须经常正确翻调之。至少半年翻调一次。

所谓正确的翻调,即指翻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n         翻调工具:光滑的牛角片,光滑的竹片或者光滑的塑条。

n         翻调手势:顺着一个方向上下翻动,不宜切割、打转式的翻调。

n         冬天翻调印泥可将印泥(连缸)放在蒸气上或者直接用热风加热后再进行。

翻调的作用:

n         视不同比重的颜料,油脂和纤维充分混合,且交织成一体。

n         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翻调可改善色浆表层被占用而导致的比例失调的状况。冬天翻调可改善印泥的软硬度,使印泥上章易,落纸易,且均匀。



l         蘸印泥手势

用印面蘸印泥,宜轻勿重,不允许挤压,敲打。因为纤维吸足浆后呈交织状态分布在印泥色浆中,把三者融为一体。如果挤压,敲打印泥就会在粘上大量色浆的同时将纤维从交织状态中提拉出来,纤维容易被折断,受损,起毛,甚至打烂。所以,蘸印泥不宜用挤压,敲打的手势。

我们有时候会遇上一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即新购得的印泥,调成团初用时也会有起毛的现象,待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毛现象逐渐消失,随后使用规范得当效果极佳。这是因为印泥表面会与外界物质或者容器接触过度,纤维受损,致使出现起毛现象。后期因为其一直保持规范使用,表面受损的纤维被蘸而离去,内层呈交织状的纤维不再受损,使用效果也就进入最佳状态。



l         如何按印

1.         纸下宜垫平整的薄卡纸一张,或硬性的橡胶块一片。垫物之厚薄,软硬度要根据印面的平整程度。如果印面呈球面或者弧形,垫物宜略厚略软些。反之,如印面平整,则可直接放在玻璃台板上盖印。总之,必须努力使印文清晰的表示在纸上。

2.         蘸泥上章的程度

章面蘸泥以遍而匀为最佳。

n         视章料结构的紧、疏、软、硬不同

紧硬章料蘸泥时宜略重,多蘸几次,落纸时要轻,慢,防止硬压。

n         视纸质

书画纸类,略带毛性,较粗,甚至较后,吸印泥量较大,所以要用湿润度大一些的印泥。上浆略厚一些,该印时宜轻,慢,时间长一点。

连书纸类,略为细洁,光滑,纸质较薄,吸印泥量较少,所以要用干一些的印泥。上浆不宜太厚,该印时宜轻,慢,时间不宜长,见色透底即起印。

3.         持章要正、直,可借用印规。不宜摇晃,移动印章。

4.         盖章下印时,用力要尽量均匀,如纸的密度过紧,油的渗透力差,则用力不宜太大,时间适当延长,待色浆缓缓渗透纸面。总之,如能使印文效果达到白文红色块均匀不露白点,细朱文线条不断;朱、白文皆不变形,且能真实反映作者的构思,刀功,印文清晰有神,这样的效果使用就是最佳状态。

5.         附加注意点

n         若遇纸张面积不大,而且印文红底面积较大(例如细白文类),可在该印后将纸面翻转,用指甲轻轻磨,直至浆色透纸为止。

n         图章用毕后即用软性纸或者布擦干净,免得积垢影响印泥和印文的色泽,质量。如积垢日久,可用小刷加肥皂水轻轻洗刷。



书画篆刻印泥保养方法介绍
       许多人认为书画篆刻印泥同普通办公印泥一样无需保养,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越是好的印泥越是需要人们对它呵护。以下,我们介绍一些最主要的保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         慎收贮 —— 容器采用旧瓷器最好,水晶玉器亦可,不宜用铜锡等金属,最忌用漆器木器陶器,以及犀象等动物骨骼容器。使用金属器,容易同印泥产生化学反应,使印泥变黑变硬。而漆器木器陶器等容器,由于其结构疏松,孔隙较大,印泥中的油分容易散失,会影响其长期正常使用。

如果一定要使用上述忌用器具,可在容器内壁加涂一层薄膜,隔离其间,就无大碍。



2.         宜翻晒 —— 春冬日暖,宜晒一时;夏秋日烈,宜晒一刻。久而不动,印色自坏。



3.         远污垢 —— 盖章用毕,必净章面,盖好印缸,毋使灰落,有损印泥质量。



4.         慎霾湿 —— 芒种后霾,概宜高阁,冀北风高,防其灰入,南山烟雨,斥卤卑湿,高藏慎密,又宜常晒。



5.         勤翻调 —— 印泥存放时间长久之后,砂体沉下,油性浮上,会产生分层现象。所以,须经常翻调至均,和其体性。一般十日半月就需翻调一次。



6.         忌添油 —— 一旦色淡,油干,不宜自行加油。首先,印油是经过多道加工后制成的,非普通的蓖麻油或者菜油。如加入蓖麻油或者菜油后,因其远远轻于印油及其他成分,故会漂浮于印泥表面。所钤印文必油迹斑斑,影响印文效果。

而单纯的只加入印油而不加入颜料,会使原有的印泥组成比例失衡,艾草腐蚀,印泥溃烂,不复使用。

故如果发生色淡油干的现象,需购买原生产厂家出产的同种袋装印泥,以一比一的比例拌合至匀。或送往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商家进行修复。
陈忠康博士在人大徐悲鸿艺术学院讲课的摘要

1、书法学习需要时间的保证。虽然书法讲究悟性、天赋,这些先天的东西其实个人都差不了多少,最终还是落实到比耐心,比时间的投入上。耐心就是要做好长时间默默无闻的准备,深刻领会书法的精神,要对书法有感觉,或者说要“来电”。这个需要很多时间的投入,去不断的领会的。
    2、学书法要深入传统,只有深入传统,真正领会了传统的精神,才会深切爱上传统。传统对于当代来说,不是枯涸的,它的资源仍然新鲜、活泼。对于传统的挖掘程度和理解的不同,可以开出不同的书法走向。
    3、清代的碑学运动,传统的说法都认为在帖学系统之外建立了另外一个不同的审美世界。其实,碑学虽然讲究奇趣、古趣,他们的格调和品质仍然是在传统之中的,可以说仍然符合传统文人书法的审美的。我们看清末民初的碑学大家,如康有为、沈曾植、于右任等等,他们的书法突破了传统帖学,但是格调和品质仍然依归传统。我相信,书法同绘画一样,绘画强调所描绘对象的品格的塑造。比如说画松,就要具备松的品格。这个都是客观的对象所具有的基本品质。书法也是一样,我们写的汉字,每个字也都具有基本的品质,书法也是要把这种品质展现出来。而现代的一些学碑的书法家,认为奇趣就是变形,于是书法的取法对象走向民间化便成了众向所趋。这种对形式感的过分强调,其实是完全损害了书法的核心精神,即现代的书法丢掉了格调和品质。

4、由此可见,书法的正脉乃是魏晋以来到明清书法名家构成的巨大的谱系,就是帖学系统,包括帖学的笔法以及帖学所崇尚的审美价值,即格调和品质。但是帖学在宋以后为什么衰弱了呢?具体原因有很多。其一:范本的差异性太大。刻帖的流行一方面扩大书法群体,而一方面也引起了诸多误会和混乱。刻帖的不断翻刻,离原本会越来越远,后人学刻帖,难免有雾里看花的遗憾。这个是资料的限制,而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完全可以突破古人资料匮乏的尴尬局面,这个可以说是我们学书法的有利条件。其二:宋以后楷书的意识太强,可以说深刻影响了行草书的创作和审美。从唐代开始,中国的文字就在走规范化道路,这个大概和印刷术有关系。唐之前,文本的流传都是*手工抄写来完成,对于每个阅读者来说,每一个文字都是新鲜的、不同的。但是在唐以后,印刷术的流行,带来了美术字在印刷行业的大量运用。美术字就是规范字,如宋体,虽然刻工的不同会让规范字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说,规范字确立了一个标准的书体形式。对于阅读者来说,天天接触的就是这些一模一样的标准形式,这种规范字的阅读,深刻影响了书法家对于书法创作的理解。这些规范的字体会逐渐在阅读者的心里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字的某种写法就是完美的,字的笔画安排符合某种规范就是完美的,等等等等。而这些心理定势在魏晋人那里根本没有。魏晋时代的书法远绍汉代。汉代到魏晋这几百年中,成熟的书体不是楷书,而是草书。也就是说,魏晋人学书法,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草书系统,而不是如宋以后,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唐楷系统。这样差距就出来了。草书对于楷书来说,更加自由开放,从草书化到行书,行书必定具有草书的品格。所谓古法,就是一套从草书中化出来的笔法系统。而宋以后,学书先学楷书的做法成了书法的常识,也可以说是偏见。我们一开始就被灌输规范化的审美。这种审美的最终结果就是馆阁体的出现。明清的帖学笼罩在馆阁体的阴影之下,奄奄一息。帖学的最后一位大家就是明代的董其昌。但是,我们看到董的书法结构平正(正是楷书影响的结果),笔法单调。唯一出色的就是墨法和格调。而到了清代,更没有帖学大家。对于我们来说,困难也许更大。我们面对的是极其规范的阅读文字,同时离魏晋时代有千年的距离。这些都给我们领会古法造成了困难。

5、那么如何领会古法呢?最重要的是资料一定要丰富。这个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比如说,学习唐楷,必须废除清代对唐楷的歪曲。我们可以参看日本流传下来的诸多书法作品。比如说日本空海和尚的作品中更多的保留了颜真卿的笔法;在嵯峨天皇的书迹中,我们看到了经典的欧阳询笔法,比欧书《千字文》要活泼的多、精彩的多。这些书迹对于我们理解唐人的笔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又比如说《兰亭序》,冯承素的摹本现在流传最广,大家对《兰亭序》的误解也最深。冯的摹本解体固然潇洒,但是毕竟是钩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露锋太多,显得尖刻和做作。有些笔画明显是违反运笔规律的,是假的笔画。学习《兰亭》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很麻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禇遂良、虞世南的临本远比冯摹本和定武本重要。尤其是禇遂良的临本,值得好好研究。因为它是书写的结果,保留了更多唐人的笔法。虽然结构风神不如冯本潇洒,但是线条更真实。

6、学书法一定要占有丰富的资料,可以互相比勘。我们占据的资料多于古人,这个是我们时代的优势。但是,我们的资料更多的是印刷品,于是问题又来了。印刷品说到底还是二手资料,虽然比刻帖要好的多,但是对于理解古人书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看真迹,这个非常重要。多比勘资料,多观摩真迹,我们就能发现原来被我们深刻误解的东西。比如说《伯远帖》,我们看印刷品觉得非常精彩。但是上次我去上博参观的时候,发现《伯远帖》的线条居然这么软弱,这个让我很吃惊。

7、接下来讲具体的书法学习问题。要学好书法需要全面的训练,最基本的就是技巧的训练和积累。技巧说到底就是练笔性。这个需要手的灵活性和控制笔锋的能力。所谓全面的技巧训练,就是要拓宽手的敏感度。书法经过历史的积累,技巧非常多。但是真正能被书法家吸收和运用的也不过十多种。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扩大技巧训练的范围,不要局限于几种技巧的训练。广泛的接触、涉猎,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技巧。而真正丰富的技巧在二王的书法体系中得到最全面的保留。

8、五种书体各有各的技巧要求,或多或少。论技巧的变化、复杂和难度,行草的技巧要求更多,也更难。但这个不是说技法相对简单的篆、隶、楷不重要。相反,这些静态书法的研习对于我们掌握动态书法(行、草)有着重要的意义。林散之先生是当代草书大家,他成功的基础是隶书。老先生每天悬腕写隶书,慢悠悠的。这种对笔的控制力和稳定性的学习对他的草书影响巨大。而相反,我们看到现代的一些书家,专好写草书,线条打滑,留不住笔,明显是静态书法的功力不够。所以说,技巧的训练要全面。五种书体的学习可以同时展开。即把静态书法和动态书法的学习结合起来。学会每种书体用不同的状态书写。美院那边还有一种方法,同样的一个内容,用同一种书体,尝试用不同的状态来表达,这种训练难度更高,但也更有效。

9、记得前几年,国美和南艺的书法教学有过争论。在国美一方,讲究完全解剖技巧,“逼真模仿”,这种精微训练见效快。而南艺讲究长远的修为,见效慢。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完全可以结合两种学习的方法。首先,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会运用理性剖析作品。国美的方法很适合。其次要对书法作品保持新鲜感。如果一件书法作品换不起你的感觉,一是作品肯定没有深度,二是你自己缺少深度。比如对于二王尺牍,需要经常产生新意,就是新鲜感,才能不断深入。王字可以说大有文章可做。最后,当技巧掌握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加强人文、品格等等方面的修养。

10、学书法对于整个书法史发展脉络要有清晰的把握。我们之所以说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就是因为书写在那个时候保持了最自由、最本真的状态。前面说过,印刷术带来的美术规范字对宋以后的书写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晋、唐时代,书法家的书写思维和现代人完全不一样。我们学传统,尤其是学宋以前的书法,就是要打破自己对文字的“意象”,就是说要突破深藏在自己潜意识中的规范的美术字审美定势。如果我们带着这种潜意识去欣赏晋、唐人的作品,会发现很多奇怪的地方,也就是说超出了我们想象之外。这些奇怪的地方对于古人来说是顺理成章的,对我们来说却是不可理解的。原因就是我们被固定的规范框住了。学习传统,尤其是学习宋以前的传统,说到底就是要打破原来的思路、规范(打破单一的美术字结构),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古人。

11、“逼真临摹”非常重要,就是要达到伪造的地步。很多人以为临摹只要抓住大概,他们自称是书法的“气韵”、“神”等等。其实,所有的气韵神采都是建立在笔墨的基础上的。如果笔墨无法达到或者接近古人,大谈“遗形取神”等等都是空洞无物的。所以,在临摹的开始,要无条件的服从古人。要抓住古代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差异性来临摹。比如说,对于一些奇异的结构,很多人会认为是偶然的效果,不必在意。其实这些偶然也透露了一种必然。我建议都要临,临的越像越好。也许一开始觉得很难,难就对了,那是因为我们日常的规矩、定势在作怪。我们总是想把古人的作品在临摹中套入自己的规范体系中。这样就麻烦了。你越是重复,规范就越牢固。到最后,临摹只是加深了自己的偏见,而没有突破。精细临摹古人作品就是要突破我们被美术字深刻影响的规范意识。

12、二王的书法体系笔墨要素更完善。从中可以学到非常多的东西。说二王是中国书法的源头,是有道理的。深刻理解了二王,再学其以后的东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畅快感。

13、要掌握“八面出锋”的运笔方法,就是要加强用笔的丰富性、灵活性。切忌笔锋偏在一边,这样字容易薄;也要忌讳把笔当作刷子一样使用,那会让线条变得单调乏味。
书法欣赏

    第一境  识形

    书法是线条形象的艺术,“形”有四要素。赏得“四要素”则入第一境。

    一曰格式。书法以条幅、中堂、横披、匾额、斗方、扇面、对联、尺牍、手卷、页册、题画等格式最为经典。

    二曰书体。书体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体、章草、行草等最为常见。

    三曰色彩。书法的色彩以白纸、墨字、红印组合最为耐看。

    四曰构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以正文、题款、印章构成最为普遍。

    第二境  赏质

    书法不同于写字。书法要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其“法”有四。赏得“四法”则入第二境。

    一曰字法。字乃书法之根本。聚点画而成字,点画之间应当“平衡对称,对比和谐,主次得宜,疏密适度,多样统一。”

    二曰笔法。用笔贵在因体而变、稳实丰富;中侧(锋)互换,法出有源;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三曰章法。章法即整幅书法作品的“布白”。它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即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四曰墨法。墨有六彩之说,即“浓、淡,枯、湿,燥、润”。若能“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则可达到“无声而乐的和谐”,“五光十色的神采”,“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的境地。

    第三境  寄情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语)。书法的目的是“畅寄幽情”。书法艺术的最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交流”。而赏得此境需要赏者“见智”、“见性”,悟得书法之“出法”、“意境”、“气质”之妙理。

    一曰出法。卓越的书法家总是善于在严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驰骋并施展其创造才能。因此,他们往往任情姿性,纵笔所如,使人看出他们的“无拘无束”,而又不流于“荒诞狂怪”;既有“先圣”的遗风,又有自己的“圣地”,即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放豪之外”。

    二曰意境。书法的意境是指于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内涵,则在生动的气韵、飞扬的神采以及空间余白所构成的幽深而旷远的意象。如,有的象行军布阵,旗帜飞扬,士马精研;有的象尺幅丹青,疏林远阜,错落有致;有的象江河大川,奔腾浩荡,一泻千里;有的象廻溪曲沼,春水繁花,清幽婉丽;有的象婀娜舞姿,素袖轻扬,一步一形;有的象悠扬乐曲,绕梁三日,牵人情思。这就是书法富于韵致,并且交织着生命节奏的意境。

    三曰气质。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书法是书法家抒情达意的特殊语言。如同作家之文,诗人之诗,歌者之声。因此,有独立性、创造精神的人,其书往往风格独具;依赖性强、唯唯喏喏的人,其书往往依傍门户、缺乏个性。性情豪爽英迈之人,其书往往气度恢宏;感情缠绵悱恻之夫,其书往往柔媚有余,劲健不足。志行高洁者,其书往往清气飘洒;格调低下者,其书往往俗气横流。心情恬淡者,其书往往气静端庄、淡泊旷达;追名逐利者,其书往往张牙舞爪、哗而取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