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昵称13604 2012-10-07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近来在体验扭扭舞动禅,其是快速可进入静心状态。当身体躺平於地上,身体的上面部分含任脉,乃属阴,下面部分及督脉乃是属阳;又身体上半部是属阳,下半部乃属阴;身体的左半边及左手与右半边及右手,亦复如是乃为一阴一阳是也。当扭起来,阴阳相互激荡,就会产生电与磁,就会产生场,即为电磁场或称磁场,也就有能量产生。由於背部与地作相对运动,因磨擦而生热,即背部的微血管网丛,因与地面作平面磨擦,且在阴阳相振能量灌入,就活络了微血管网丛而产生了热,全身就会热烘烘,这就是博文中的冲气。当全身热起来,就可静止不动,将身体摆成大字,开始来静心。首先心里绝不能想来觉知,有何状况发生,要安住於无念,也即为要安住於六大心法,放松放空觉知无念无相无为是也。而让那状况来示现於汝知晓,也即为汝融於状态中,去觉知感受给予的讯息等。此等整个过程乃须约半个小时,接着乃要立即进入打坐是也,将此等情境继续於打坐中来延续。现以石丰的这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来阐述你扭扭及静心等的气能量等,让大家能更清楚了解。此等扭扭舞是由力用功入气用功,到意用功,达心用功是也。也即为气能,进入灵能,达心能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唐玄宗曰:

「冲者,中也,是谓大和。」

 

 

所谓「冲气」,即是混沌未分之气。

阴气丶阳气和冲气是为「三气」。

 

 

道为一完整母体,母体产生天地丶阴阳,

 

母体与天地彼此相互作用,三者共同衍生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都具有显性的表相,

及隐性的内相互相和谐作用。

 

自然规律用虚柔不盈的方式,

来调节事物矛盾的两方面,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以达到事物的和谐。

 

如果把「冲气以为和」简缩为「冲和」,

那简直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古代表述方式。

(即黑格尔所谓的「正反和」-石丰注)

 

对婚姻而言,这「冲气」就是夫妻之间的沟通丶融合。

 

《说文》:「冲:涌摇。」就是说,阴阳之气在涌动丶摇动

 

 

阴在阳之内,

不在阳之对。

 

以「气」贯穿之,

调和阴阳,恬淡匀和。

 

 

喻万物皆面向有形有象的阳性物质,可以抱怀捉摸;

 而无形无象的虚态阴性物质,如同背负其後而少觉察。

 

然而「抱阳」是凭借「负阴」才得以实现,

说明阴对阳丶隐对显的制约作用。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赖以「冲」中气而方成太极。

 

 

中者,太极之弦也。

阴阳是两端,「冲气以为和」才是用其中。

 

唯有执中才是成事的正道,才是真正的「中道」。

 

执中才能在阴阳两端的相互激荡中,

得到整体的和谐。

「冲气」系指反「冲」为「和」。

 

 

「冲气以为和」

 

就是客观规律作用於事物内部 ─ 矛盾的两方面,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

 

「负阳而抱阴,冲气以为和」表达的是

「反者道之动,虚者道之用」的体丶用关系。

 

 

以下是本人对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的体会和理解,仅供参考:

 

所谓「太极」是一种宇宙原始能量场的完整存在形态 -

以原始涡旋的形式存在。世间万物皆产生於太极能量场。

老子说「有生於无」,其实这个原始太极场正是有之开端。

 

 

宋代大儒朱熹讲「物物有太极」,

其实万物皆是太极的影子与副本。

 

我们说宇宙是大小粒子的自组织现象,

所谓自组织就是太极的自组织,

宇宙就是由大大小小不同层次的太极镟子组成。

 

也就是说作为存在结构单元的基本粒子都是镟子,

而太极(原始涡旋)是粒子的总摹本(母本)。

 

 

物质的波粒二相性,

正好对应於中国哲学的阴阳二重性。

 

老子说「万物负阴抱阳」,

我们理解为凡是粒子都有场,

粒子和场是一对阴阳互存关系,

而且是负阴抱阳 -

显在的是粒子,潜在的是场。

 

 

而「冲气以为和」则包含了粒子与场的动态平衡,

和转化机制这两层意思。中国的易经专门研究事物的变化,

其实概而言之变化就只有「无中生有」和「

有归於无」这两种形式或两种情况。

 

有(或有形)和无(或无形)分别对应于阳和阴,

所以孔子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所谓道也就是变化的大原则。    

 

 

 

 

撰文: 石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