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无能,谁之过?

 百善缘心 2012-10-09

员工无能,谁之过?

企业里,往往形成一个怪圈现象,相互抱怨,相互推却。功,往自己身上贪,过,从自身上推。上级怪下级,下级难以申辩。难道员工无能,是员工之过吗?

办企业,即办人。人是主语,离开主语,光有宾语是构不成句子的。即使设备先进,资金雄厚,可是设备谁来操作?财务谁来管理?没有主语,就没有谓语出现,资源皆独立,并未发生相互关系而成为有效资源。谈起资源,人力资源永居首位,人本创新是企业管理的精髓。人是创造者,而伟人是伟业创造者,因此,企业希望员工个个出类拔萃,个个独挡一面,但员工无能,该归罪于谁?

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操作上,应做好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步曲,使人力资源成为财富,成为企业的竞争点。这四步曲大致如下:

一、  选人

虽然未必是慧眼识珠,但选人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人,能够迅速融入企业文化和制度管理。教妇初来,教子从幼,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对工作的理解不深刻,并无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职场陋习,因此能够较快地融入企业的理念。而有社会工作经验的人,他的工作模式往往会复制到新的环境中。至于企业在相马原则上,挑的是合适的马而非千里马,或许选人失错,会招来引狼入室。

二、  育人

坯料经过加工后才能成为零件,而人材同样得经过塑造才能成为人才。人只有通过训练有素,才能形成很强的专业操作能力。此外,企业之路不可能长久一马平川,难以预测的地形或许会频现,单一的技能难以应付多变的情势。因此,对员工的培育既保证了企业的人力长效机制,又提高了员工的能力,不断激发员工的斗性。

三、  用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敢于压担子,就适当授权,给予信任。一个成功的项目是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既然我们相信我的眼力,相信我们的判断,就不再怀疑。每个人都是从压担子开始成长的,羽毛是慢慢丰长的,翅膀也是慢慢强硬的,通过锻炼,每个人都会练就成一身好内功。

四、  留人

能者要竭力劝留,百年基业,需要一批批元老辅佐。但人的不确定性和七情六欲,使人心难留。留人,可以通过感情、岗位、薪酬等方式。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只有营造出一个好环境,才能让精英们荟萃。

常听说,能干的都跑了,不能干的一大批,为何呢?能怪员工无能吗?企业做了些什么,是否值得反思。为何能干的全跑了?为何不能干的一批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