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当“四诊”于民

 读书与积累 2012-10-10

当下,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如火如荼,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媒体。有人赞,说这是体现党的优良传统,体现党亲民爱民、鱼水情深的好办法;也有人骂,说这是搞形式,基层面对领导下基层,既要迎来送往,更要大搞面子工程,这既劳民伤财,又祸害百姓。

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我国在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密切联系干群关系的“一剂良药”。试问,如何才能确保下基层活动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望、闻、问、切”“四诊”于民至关重要。

“望诊”于民,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发展之关键时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及时重点探望普通老百姓、一般村干部、当地能人大户、重点矛盾纠纷对象等四类人员。倾听他们最盼望的事情、最急切的事情等民生方面的利益诉求,知晓当地能人大户对党委政府的期望点,探听信访老户的各种想法,寻找矛盾纠纷化解渠道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望诊”于民,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呼声。

“闻诊”于民,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越多越广,对我们改进工作就越有利。对一件事情,一个人的看法往往只能看到它的一个方面,大家都看,就能看得比较全面和深刻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及时将有关情况对老百姓进行宣传、贯彻、落实,并对其宣传情况和老百姓的参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深入群众情况、无私奉献的情况、廉洁自律情况、班子团结等情况进行督查,树立正面典型;对基层干部作风情况进行督查,寻找案件线索来源,树立反面典型。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正“闻诊”于民,才能更好地听取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问诊”于民,拉近与群众的情感距离。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发挥群众聪明才智,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加强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做好“四问”,即“问群众对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有何要求;问群众对当前的政策法规落实情况是否满意;问村级财务公开等信访问题解决是否满意,有何更好解决途径;问当地干群关系是否和睦”。通过问计于民,扩大听取意见的深度和广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政议政,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只有勤于问计于民,帮助群众提高增收致富能力,才能保障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心“问诊”于民,才能更好地拉近与群众间的情感距离。

“切诊”于民,制定符合群众利益措施。广大党员干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想人民群众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为人民办事,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对基层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情况进行督促,清除群众受益障碍,确保群众利益;推动基层机关效能建设,开展基层站所政行风评议工作,清除为民服务的“窗口病”;及时彻底解决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除重复访、越级访、重大访的发生,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对群众不合理要求,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对群众的合理想法,积极联系公、检、法等单位合力化解信访苗头问题。只有真正“切诊”于民,才能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有效措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现如今,正值我国科学发展之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当惊而不慌,深入基层,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效防止盲目蛮干、一厢情愿,“对症下药”,从而做出合乎民意、合乎实际,经得起检验的科学决策;充分理解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群众智慧,有效解决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真正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拉近与群众的情感距离,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佘海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