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红楼梦曲《好事终》——百年红楼梦

 邹超亚 2012-10-10


古洞秦人

红楼梦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这是一段被历来是红学家们热衷于讨论的曲子。很多人以为此曲意在感叹贾家败落的根本原因,将矛头与祸根指向沉溺于风月的贾敬。从字面理解,人物是贾敬,地点在宁国府,事由是“擅风情,秉月貌”,结局是秦可卿命丧天香楼,一切似乎顺利成章,从而将秦可卿的死规划在一个深信不疑的结局中。然而结合故事情节,我们不禁要问:贾敬在书中,似乎不是那种劣迹斑斑的罪魁祸首,那么,作书人为何偏要将贾府的败落根源强加给这个不好不坏的人物呢?

此前,我曾就传统红学对于“宁荣”二字的误解提出过质疑,前人因没有摆脱说文解字的传统思维模式,故未能揭示作者本意。历史上被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的人不仅限于北宋和南宋。被封宁国公的在唐朝就有李璟和秦方。秦方因跟随薛刚反武则天被玄宗皇帝封为宁国公。《红楼梦》书中设计秦业一家,缘于秦氏的历史代表人物有秦始皇(嬴政)其人,恰恰谐音雍正,秦可卿的帝王身份隐含其中。作者由秦方——嬴政——胤禛——宁国公,宁国府命名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而又谐音,从而正好影射包括胤禛在内的康熙儿孙两帝荒淫无道。可见作者著书之初,对宁国府及其成员取名,有明确的用意和指向,并非前人理解的那么简单。

在解读“大观园”时,笔者深信大观园所有建筑并非实写,宁国府代表帝宫,府内的建筑的取名用意非常明确,它们的寓意分别是:

宁国府——【佞哥府】:寓康熙子孙巧言谄媚;
    
会芳园——【毁房园】:寓宫廷楼阁土崩瓦解;
    
天香楼——【天享楼】:寓天子雍正遇刺身亡;
    
凝曦轩——【宁息轩】:寓皇亲国戚死绝死光;
    
登仙阁——【等陷阁】:寓皇天后土坐等沉沦;
    
逗蜂轩——【肚缝轩】:寓儿子儿孙破肚穿肠。

与宁国府对应的是荣国府,那么荣国府府名及其主人又蕴含作者那些深刻寓意呢?唐朝有两位荣国公,一个是公元623年杀突厥举朔州投降唐朝的高满政,被唐高祖李渊封为朔州总管,荣国公。另一个就是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大破王世充、窦建德,又随李靖破吐谷浑的左武侯大将军樊兴,他后来被封荣国公,死后陪葬在李渊的献陵旁边。考察这两个荣国公,均与李姓有关,显然,作者借此典故,有为李煦一族昭传的意图,象征荣宗耀祖之风范,带有褒扬曹李两家的意味。
   
 对比之下,宁荣两府一荣一辱,一褒一贬,作者对照写来,寓意昭然若揭。将两府并称为大观园【大棺园】,预示曹李与帝室两家共生共灭,一损俱损,最终同归于尽,合葬一棺,共寝一园,这才是作者深层的旨意所在。

梦曲《好事终》再提“家事消亡首罪宁”,固然属“点睛”之笔,但笔者却看出作者虚假的应景意象。此曲原是一段暗语,另有弦外之音,须作谐音(拆字)倒读,方见作者丘壑。试将曲词作倒序排列如下:

原文倒序排列:好(子女)清因总孽(薛子)宿宁罪(四非)首亡消事家敬以皆(比白)堕颓(页秃)裘(求衣)箕(竹其)本根(艮木)的家败是便貌月秉情风擅尘香落尽春梁画终(冬丝)事。按:()内为拆字。

谐音读句:【子女情寅总,楔子苏临,死妃寿亡,晓使假经移陛掰,多页偷囚意。竺起本更目,得家败事,编懋曰并清,缝删,称香录,禁蠢两话栋私事。】

解文:关于儿女们的本事,曹寅亲自编审,楔子文字女婿纳尔苏抄录了。皇妃竺香玉死后,弘晓将伪作转给乾隆帝改评,很多章节抄袭曹寅原著。竺香玉改写本已将回目更换,当时曹家被抄没的事已经发生,所以后来敦敏编辑批语时一并清对,最终还是将脂批删除,称竺抄本原来如此,当时朝廷仍然不许曹创作双语文,禁止隐写曹寅个人私事。

经上述一番解读,我们澄清了四点一直纠缠不清的事实:1.最先去掉脂批的人是敦敏。他编订的程乙本原是宫廷本的最后定本,也是乾隆在生看到的准御定本。2.现见有楔子的抄本是禁本,它一直在曹寅亲友间秘密传抄,其祖本是曹寅最后编订的家藏秘本。3.曹顒独创的本子不载曹寅个人隐私,他的本子经过乾隆过目后,允许在特定范围内流传。4.弘晓是同时与乾隆和曹家双向交往的宗室子弟,他一方面为宫廷本效力,一方面暗地与曹家交往,得以使曹寅文稿流传到宫廷,让乾隆帝有抄袭曹寅随时更新原著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