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一强:新医院评审实质是管理理念变革

 如东未然 2012-10-10
日期:2012-09-24来源:中国健康界
医院院长要从新一轮医院评审中,关注管理理念的变革。只有理念转变了,才能有一系列的变化。医院管理需要从“技”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

当下最令各家医院揪心的事,莫过于医院等级评审了。

今年6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2011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三级医院重新评审。与此同时,以前评出的“老三甲”也将面临复评。

我国的医院评审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9年11月,卫生部发布了卫医字(89)第25号《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医院评审就此开始。从1989年到1998年,17708家医院被归类审定,其中三级医院558所、二级医院3100所、一级医院14050所,占1998年底我国医院总数的26.4%。

但因为“上三甲、搞三假”之风越演越烈,1998年医院评审宣布暂停。直到2010年,卫生部重启医院等级评审。

此次卫生部宣布省级“评审结果无效”无疑令众多医院因被摘牌而失落。但本轮医院评审和1998年之前的评审有何不同?对于医院而言,新的等级评审意味着什么?医院管理者该如何应对此次新评审?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在接受中国健康界专访时表示,新的评审结论以医疗品质和服务为核心,而不是以文字材料为重点,更加强调管理措施的落实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院长要关注的,是管理理念的变革。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

新标准更重制度落实

中国健康界:新的医院等级评审方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酝酿的?

庄一强:1998年医院等级评审中断以后,新评审标准的制定和酝酿就已经开始了。新的评审标准吸收了第一轮评审标准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也结合了医院管理新技术,采纳了国外上先进的评审工具和原则。

中国健康界:在新标准制定和试点的过程中,医院协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庄一强:中国医院协会有一个评价评估部,就是专门做医院评审的工作。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多年来中国医院协会组织专家讨论、起草了新的评审标准。我们在卫生部授权下,选取北京18家医院做了许多年的试点工作,探索了评审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效果。卫生部负责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最后把关,医管司评价处是具体的负责部门。中国医院协会相当于卫生部手和脚的延伸,协助卫生部工作。

中国健康界:新的等级评审方案和之前的评审区别在哪里?

庄一强:首先,第一轮评审重硬件建设,而本次评审重软件效率。第一轮的评审是以人财物的硬件达标为主要考量,因此,在评审时,医院总会说,你看我们医院有多少张床、多少台仪器设备、做了多少手术等等。这次评审我们主要看人财物的合理配制和管理效率如何,医院整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有持续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及效果如何等等。我们看医院有没有PDCA循环,即检查、总结、反馈、改进。

其次,新的评审结论是以医疗品质和服务为重点,而不是以上报的文字材料为重点。如今电脑的使用很普遍,文字材料通过电脑剪贴抄袭太容易,只看文字没有实际效果。我们关心的重点不是医院有没有制度,而是制度的落实、实施及效果。我们更关心医院在管理方面是否有持续改进的措施。

举个例子,我们去一家医院检查时,医院拿出一大堆的文件,我们先不看,先去急诊科。有两名护士站在那里迎接,笑容可掬,一看就是事前准备好的。刚巧,路过一名急诊科护士,我们就叫住她想问她几个问题。路过的护士说,你问她们吧,她们已经准备好了。大家都吓了一身冷汗。我说,你别担心,你就告诉我平时你是怎么工作的:120送病人来急诊之前,你知不知道要来病人?病人来了之后你一步一步怎么处理?如果需要转到手术室或ICU你又是怎样处理的,然后拿记录给我看。制度贴在墙上并不代表落实,检查时,我们会先看管理落实情况,再看文件和规章制度。

所以,这次评审,不仅仅是一个评审工具和方法的改进,还是一个管理理念的变革。

在新的评审标准下,医院等级评审是阶梯式由低到高递进,医院必须首先满足C的所有条件后,才有资格评B,最后才是A。因此,即使医院的A、B条款都达标了,但是C有一条没达标,也只能被评为D,就是不合格。

中国健康界:以前评审中会有突击检查,这次是否还会使用这种方式?

庄一强:以前我们习惯突击检查,检查过了就过了,大家就放心了,还可能恢复原样。新标准下,我们希望检查达到常态化,抽查的是医院的正常工作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日常的工作也是好的。

从医院视角到病人视角

中国健康界:具体来说,这次医院等级评审的理念与旧标准有何不同?

庄一强:原来我们习惯于从医院的视角看管理,现在我们要从病人的视角看管理。

以前,我们去医院检查,发现B超摆放在走廊边上的小房间里,医院解释说只有这里有空地方,只能这么摆放,医院认为怎么方便怎么来,这就是从医院的角度看管理。

从病人视角看管理就不一样了。有一次,我们去医院检查,我请一位病人按照门诊标识帮我找一找门诊B超在哪里,结果他找了一圈没找到。医生会认为,很好找啊,因为医生天天在医院里,患者却不是。所以,医院标识是必须按照陌生人看得明白的标准来设计。

我们在检查时还遇到过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有家医院在门诊大楼拐弯处写了一个提示:“儿科急诊在三楼,现在是二楼”。我问院长,这是什么意思,院长说,这个很明显啊。我说,不对,有两种意思。一是说,儿科急诊在三楼,现在已经搬到二楼了;二是说,儿科急诊在三楼,现在您在二楼。我们问了两个病人,一个说在三楼,一个说在二楼。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就要求医院从患者角度出发。

此外,新标准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从技术评审转变为管理评审。比如,某医院心内科特别强,从中分出一个心脏介入科。我们就会问,心脏介入科有没有得到卫生部门的批准。如果没有,那么这就是违法行医,因为我们侧重的是管理。

新方法:系统追踪管理失误

中国健康界:所以这次的新标准,整个都是管理导向的,强调持续改进。

庄一强:是的。这背后是方法学的变化。首先,新标准采用了归纳法的逻辑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包含演绎法和归纳法,通俗地说,演绎法就是给你一个共通的道理,然后往下走。归纳法则是从不同的现象中综合提取出共性。以前是先看规章制度,然后再看怎么做,重点看“说了没有”。归纳法则不然,我们重点看你有没有做,落实情况如何,有没有持续改进措施,规章制度稍后再看,重点看“做了没有”。

再者,在方法学上,我们采用了追踪检查法。以前是横切面检查,医院流程怎样,某日某科室某个环节工作情况怎样,采用这种方法医院容易提前准备,导致评审员看到好的,就是好的。追踪检查法就不一样了,它根据病人的就医流程顺时间追踪,就像从黄河入海口一直追踪到黄河源头一样,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横断面检查出现的问题。这叫“病人追踪法”

还有一种叫“系统追踪法”。比如有位护士发错药,按照以前的作法,会批评她并扣其奖金。按照新方法学原理,我们会进行系统追踪:护士为什么会发错药?(1)如果是因为两种药品相似,我们会追踪到药剂科,有没有醒目的标识,可不可以将药品装在容易辨别的不同容器。(2)我们还会问,为什么别的科室没有发错呢。是因为本科室护士人手不够吗?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吗?是新护士吗?是否有足够的培训?近期有人力资源上的变化吗?从发错药这件事情进行系统追踪,我们可以追踪到药剂科、护理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的管理缺陷。这种检查是医院管理思路的一个变革。

中国健康界:新的医院等级评审思路与JCI评审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追踪方法学的使用,您觉着它的好处在哪里?

庄一强:第四版JCI有70%的标准是由追踪方法学来完成的,它的好处:第一,以患者角度来审视医疗服务,而不是以医院的组织结构来看管理。第二,追踪关键环节、关键岗位,有一个系统性追溯,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检查,像侦探破案一样,谁也不知道会追到哪里去,灵活、多样,避免了医院的弄虚作假。第三,可以有效地进行缺陷管理和系统纠偏。我们抓的是医院管理上的短板,进行易损性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以评审促进医院内涵建设。

应对复评:院长需思想变革

中国健康界:据您所知,卫生部这次为何要对各省已评出来的新三甲进行重新评审?

庄一强:新一轮评审重启后,部分省一下子评了很多新三甲,短期内三级医院数量增长比较厉害,所以卫生部要求各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进行重新评审。这件事,对新评出来的医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去证明自己。

中国健康界:“复评”仅仅是对针对新评出来的三甲医院吗?

庄一强: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要求按照新标准重新评。

中国健康界:对于这次复评,医院院长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庄一强:很多院长只关心结果,能不能评上三甲。结果是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我们对医院的评价有三个方面:结构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各位院长要关注管理理念的变革。只有理念转变了,才能有一系列的变化。医院管理需要从“技”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技的层面讲,就是标准是什么,我们怎样达到这些标准;道的层面就是理念变革。道的问题解决了,就会一通百通,沿着变革思路往下走,哪怕是技的问题暂时有些难点,按照大方向走,问题也都能得到解决。

中国健康界:优质医院,尤其是国家级优质医院的创建,也是医院十分关心的一件事。在您看来,潜在的医院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庄一强:卫生部有一个135规划,即创建100家左右的国家级优质医院,300家左右的区域医疗中心,500家左右的优质县医院。大医院想创建百优,必须要通过三甲评审,要以三级甲等医院标准为起点进行练兵。医院只有高于这个标准,才有可能成为国家级优质医院。和新的医院评审标准一样,优质医院建设也不是以硬件而是以软件为考核标准,以管理的持续改进为核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