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地摊催生“致富经” 学生“练摊儿”月入六千2012-06-08

 网摘学习 2012-10-11

夏日地摊催生“致富经” 学生“练摊儿”月入六千

滨海新区网  http://www./  2012-06-08 13:21

记者 贾磊 摄

  滨海新区网讯 炎炎夏日里,买卖“地摊货”已经成为夏季消费市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往往能给摊主带来不小的收益。

  学生“练摊儿”月入6000元

  6月7日晚上19点30分许,在开发区黄海路乐购超市门前,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的学生王璐从两个硕大的旅行箱中熟练地将闹钟、卡通存钱罐、手链等小商品摆在一张一米见方的白布上,开始了一天的生意。

  “现在学校里没什么事,晚上凉快就出来摆摆小摊,每天晚上都能卖个两百多元。”王璐说她的货源主要是宜家销售的一些打折商品和小饰品,针对的目标顾客主要是年轻人群体,“夏天晚上,出来纳凉的年轻人很多,他们花不多的钱就可以带走我这的一件饰品,比如说这个小闹钟,成本价是9.9元,我每个卖15元,一天能卖出十几个。”

  王璐说,最初她也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现在一个月销售额在6000元以上,除去成本自己能赚3000余元。

  白领总结出“生意经”

  在黄海路乐购门前这处自发形成的“夜市”上记者了解到,不少摊主都是学生、白领和公务员,一位摊主王林告诉记者,他在开发区一家外企做研发工作,“练摊儿”的最初目的只为打发时间,但是摆着摆着就总结出一些“生意经”来。

  “摆地摊本来就是小本生意,很多商品都是低价进货再低价销售出去,而大多数消费者购买也多是图个便宜和方便。”王林告诉记者,他的很多产品都是直接从超市里面进货,然后再加上极薄的利润销售,有些商品甚至从进货到售出不到一个小时,但即便如此,他每个月也能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但他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夜市上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和售后都没有保障,消费者尽量购买一些服饰类和玩具类商品,电器类和通讯类产品还需谨慎购买。(记者 于浩洋)


稿源: 滨海时报  编辑: 王倩(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