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打破了中国人关于“诺奖”的神话

 武汉人文 2012-10-15

(记者欧阳春艳)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中国文学的世界地位,成为国人的热议话题。作为常年生活在海外的华文女作家们,她们对这一话题无疑更具有发言权,昨日,她们都很高兴地谈起了莫言这位“老朋友”。

    上世纪80年代,严歌苓曾进入鲁迅文学院作家研究生班,与莫言、余华、迟子健等成为同学。谈起老同学获奖,严歌苓难得一见地微笑了起来:“我是来武汉途中才知道他得了奖,等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敲’他一顿。莫言很有才华,我们这些同学都认定他非常有实力,获得这个奖并不奇怪。”

    来自台湾的施叔青居然也与莫言有着不浅的交情:“莫言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风格,我很欣赏。1985年的时候,我就见过莫言。那时候他还穿着军装,戴着白手套,很年轻,很威武的样子。聊天的时候,他很细心的记住了我喜欢民间艺术。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居然带来了很多山东高密的剪纸送我,很是让我感动。后来,他到台湾,我们也见过面。不过随着他越来越出名,越来越忙,我们就没有机会见面了。”

    作为海外华人女作家协会的发起者,陈若曦则表示:“现在应该说已经有两位华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这极大提升了我们华人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张翎的总结则充满了理性:“诺贝尔文学奖特别强调作品要超越文字本身,超越语种、人种等等。这个奖希望作者能‘走钢丝’,特别鼓励探险者。虽然莫言并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来证明自己,但他却通过这个奖带给了世界以新的视野。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莫言终于打破了大家关于‘诺奖’的神话,标志着中国文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施叔青                     记者田飞 摄

    陈若曦                  记者田飞 摄

详情请看:http://cjmp./cjrb/html/2012-10/14/content_5073622.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