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帝研究

 月光淡照我心 2012-10-17

                                                  雍正帝研究

                                                                       (2012-10-17 11:32:14)
 

雍正帝研究


在清朝入关的十位皇帝中,争议最大,疑点最多的就是雍正皇帝!在将近300年的历史长河中,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所谓的“雍正夺嫡”、“弑兄杀弟”等等传闻。可见雍正的继位确实存有很多疑点,但不可否认的是雍正最终即为坐上了皇帝宝座,而且他本人还是一个相当勤政的皇帝,没有人质疑他的能力,也都一致认为雍正这位承上(继承康熙)启下(传位乾隆)的皇帝确实是一位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盖世明君。至少他为儿子乾隆的顺利过度和稳定朝政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清朝康雍乾盛世打造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今天评论这位历史人物所要把握的一个重点。
其实之所以造成雍正即位的种种尴尬和疑团,始作俑者竟然是康熙!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他自己还生了35个皇子,其中长大成人的就有24个人,而清朝皇帝并没有嫡长子继位的制度,这就造成了众多皇子觊觎皇位的局面。大家都知道他在胤礽周岁时就立他为皇太子,之后这位皇太子在将近40年的岁月里一直苦苦等待他继位的到来,但是他等到的竟是康熙对他两废两立的结局,而皇太子一旦被确立,就自然成了众矢之的,众多皇子对他的嫉恨之深,可用置之死地而后快来形容。皇长子胤褆竟然用“魇胜”之法来诅咒皇太子,可见在封建王朝中,人性的黑暗竟然连亲兄弟都不能相容。而造成这种局面发生的还是由于康熙皇帝,后来雍正有鉴于此建立了秘密监储制度,终于开创了封建皇权平稳过渡的有利局面。这自然是后话了,可在康熙皇帝逝世的那一年,这种众皇子对皇位你争我夺的局面竟然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也就是说生与死悬于一发,谁掌握主动成为继位皇帝谁就可以操纵其他皇子未来的命运,无论是胤禛即位也好,还是胤祯(后来被雍正改名为允禵)即位也罢,恐怕都难免一场同室操戈的激烈斗争!

雍正帝研究


历来研究雍正皇帝的历史学家们都把焦点聚焦在所谓的“传位诏书”,也就是“遗诏”上面。仅存的两份遗诏也分别保存在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历史档案馆里,可是这两份遗诏都是残缺的,而且残缺的部位非常关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满文《康熙遗诏》原件中,并没有“皇四子……继位”的内容。也没有“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这最重要的一句话。而这残缺的关键部位正是说明雍正合理继位的有力证据。而台北珍藏的那件遗诏的满文部分仅剩11个字:“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两份满文《康熙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这就说明雍正继位疑点就更多了,给人的把柄也更多了。据档案记载,康熙在畅春园临终前(十三日)寅刻宣召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祀、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等七位皇子和隆科多进宫,这里面没有皇四子胤禛,故胤禛并没有听到康熙皇帝亲口宣布他为继承人。所谓的遗诏是隆科多单独向胤禛宣读的。有说宣读的是口谕,也有说口谕是满文,并且最重要的继位凭证《康熙遗诏》是康熙帝死后四天才公布的。另外值得疑惑的是,皇四子胤禛那天在10个小时内三次进宫给康熙请安,康熙帝为什么不趁着清醒的时候就宣布胤禛为新皇帝呢?康熙帝死时,身边除了胤禛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大臣、皇子、后妃,在胤禛为死后的康熙帝更换内衣时,也只是他一人在现场,而将尸体移往紫禁城时,还是胤禛一人在现场,这一切都无不令人怀疑。而一向以精明老练著称的胤禛,在十三日那天,居然对于那天发生的所有事情一无所知,并且不闻不问,处于任人摆布的状态,何也?康熙帝死后北京为什么关闭6天城门,禁止出入?《清世宗实录》记载,康熙遗诏是十一月十六日宣读的,但那天宣读的只是满文,没有汉文遗诏,为何?康熙帝平时对儿子习惯用语直呼其名或者某阿哥、某某阿哥,或按爵位称呼某亲王、某贝勒。没有发现在康熙朝满文奏折里面写过“皇某子”、“皇某某子”。为什么在遗诏中却出现了这种事情呢?康熙帝死后,胤禛为什么不住在康熙帝生前居住的乾清宫而改居养心殿?雍正帝死后为什么不葬在清东陵而葬在清西陵?雍正帝生前大肆宣讲的并亲笔为自己辩解的《大义觉迷录》,为什么在其死后却被乾隆帝作为禁书而销毁?
康熙帝的孙子弘旺所编《皇清通志纲要》和康雍时期萧奭的《永宪录》,是记载有康熙帝去世情况的两本私人著作,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两本书中,都没有记载上文中所说的,康熙皇帝临终前召见七位皇子和下达传位遗诏这件事。“八人同受遗诏”是出自雍正帝本人之口,然八人中,胤祀、胤禟已经不明不白地死去;隆科多已经被禁锢而亡;胤誐正在禁锢中;胤祉、胤裪,一个是被革亲王、一个事被革郡王;胤祐明哲保身,唯求苟活;胤祥又是雍正的心腹。没有一个人可能出来对证。以上所列种种迹象表明,雍正帝不是正常或者干脆说不是合法继位的皇帝。
这样一来有牵涉出另外一个问题:即到底康熙帝是否明确有遗诏传位于某一皇子?这也是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当然很多人都认为康熙帝传位于十四子胤祯,是雍正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对于这个问题今天很多历史学家已经对此加以否决,看门人在此就不再引述了,总之,雍正帝想要篡改遗诏实在不必使这样拙劣的手段,这是遗人以口柄的弱智伎俩,不是雍正帝的风格,他有好几天的功夫伪造遗诏,只要重新写一份汉文遗诏不就万事大吉?(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历史档案馆里保存的两份汉文康熙遗诏从字体和字体排列格式看,明显是两个人书写的。)总之他已经通过隆科多掌握了主动权,实际上他顾虑的是继位后别人的风言风语。看门人认为康熙帝确实有传位十四子胤祯的意图,这在他加封胤祯为大将军王就能看出。不过康熙在逝世的时候还命雍正帝去天坛祭祀,似乎也显示出康熙有传位于胤禛的可能,(嘉庆四年即1799年立的《大清裕陵圣德神功碑》,碑文记述了乾隆帝一生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非常明确地表述了是康熙皇帝默定了乾隆帝为继其皇位的意思。碑文中引用了周朝太王因看中其孙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而立姬昌之父为帝的故事。可以说,这是最早明确表述康熙帝默定乾隆未来帝位的一种正式的、带有权威性的官方说法。所以雍正父以子贵,被康熙选定为继位人。)因为国家大事无非“祀与戎”,就是祭祀和军事。他将这两个重要的任务分别教给两个皇子,我想这也看出即使在他临终一刻也没有完全决定好要把皇位传给谁!但是当时的舆论确实对十四子胤祯更为有利,只不过康熙后来有传位胤禛的想法,没有机会吐露而已。但是这样一来就留给雍正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一定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终于把握住了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过他是否有没有亲手杀害父亲康熙?还是康熙就是正常死亡,胤禛抓住机会,伪造遗诏继位呢?这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了,巧合的是康熙的景陵并没有开启,我们也无法确切的知道究竟康熙是不是中毒而死。但是雍正有作案的可能,只不过这个人可能并不是他自己,而是隆科多!我们也都知道了在雍正即位后不久他就开始收拾隆科多和年羹尧了,可以想象这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后来隆科多的供词对雍正很不利,他不仅不承认亲口对雍正宣读口谕,还根本上否认自己在康熙身边,这怎能不让雍正对他恨之入骨!
至于雍正后来做得一系列打击兄弟的残酷手段,想必大家都已经从历史书和影视剧上有所了解了!不仅是现代人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就算是当时,也激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雍正帝曾经亲自处理了一场文字狱,从曾静牵出了吕留良,也引出雍正手书的《大义觉迷录》,在这本书中,雍正针对社会上对他的十种令人发指的罪恶进行了一一辩解,他自认为是聪明的,可是欲盖弥彰,这本书却成了对他十分不利的反证!人们也通过雍正自己的阐述反而对他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更大的怀疑,总之这本书在乾隆一上台就明令销毁了,可以想象雍正帝耍小聪明却事与愿违,反而给后人留下了话柄!历史就是这样,你既然做出了这些令人发指的事情,你就不得不去面对后人的指责,我想历史对谁都是公平的!如果雍正继位名正言顺他就不必对他的手足如此残忍,连自己的同胞兄弟都枉然不顾,在胤祯回京奔丧(康熙驾崩)时候,雍正根本不许他与亲生母亲相见,不仅削夺了他的兵权,还把他押往景陵看守父亲坟墓。雍正对待兄弟手足已经到了暴君的程度!从这里可以推想要说是雍正杀害了亲生父亲康熙帝,伪造遗诏继位的话,那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反观逼死生母(德妃不耻他杀害亲父,逼迫胤祯)、杀死亲生儿子弘时(和八王胤祀集团勾结)也就顺理成章。雍正的心黑手辣一方面显示出他的残酷和冷血,另一方面有显示出他强大的意志力和过人的手段,可以说这是作为一个皇帝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我们一方面在这里对他的残忍耿耿于怀,另一方面又对他继位后的政治改革击节赞赏!可以说它是一个两面性的皇帝,他对待自己人。譬如十三弟胤祥(死后未改名字,诸皇子中只此一例)和潜邸时的忠实奴才李卫,就显示出绝对的信任和恩宠,但是对待政敌却毫不留情,严厉打击!雍正帝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从根本上杜绝了康熙朝的种种弊政,他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实行耗羡归公,推行摊丁入亩,改革赋税制度,有力减轻了民间负担,保证了国家收入。致使留给乾隆皇帝的是一个繁荣、富强、稳定的太平盛世。这恰恰说明了雍正帝的与众不同和出类拔萃,现代很多人大多是从他个人的性格行为上来质疑雍正帝,很少有人从他对中国历史所做的贡献上公正的评价他,他在位虽然仅有短短的十三年,但是经过他治理的大清朝已经不再是康熙晚年的情景了。在康熙晚年,国库的银子仅有700万两,可是到了雍正十三年,却增加到5000万两之多。雍正帝是清朝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他每天批阅的奏折多达几千字,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寿夭也和他这样日以继夜的殚精竭虑不无关系。所以雍正帝的死因直到现在也是一个谜,不过等到他的泰陵开启的时候这些谜团一定可以破解!

附录:雍正皇帝大事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壬寅)
正月 举行千叟宴,康熙帝赋诗,诸臣属和,题曰《千叟宴诗》。
三月 至皇四子胤禛邸园饮酒赏花,命将其子弘历养育宫中。
十月 命雍亲王胤禛等视察仓储。
十一月 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病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是谓雍正帝。遗诏真伪,引发继位之谜。以贝勒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召抚远大将军胤禵回京奔丧。诚亲王允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十二月 封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允祥为怡亲王,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宜太妃称病坐四人软榻见雍正帝而受训斥。始授太监官级,定五品总管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更定历代帝王庙祀典,诏《古今图书集成》一书尚为竣事,宜速举渊通之士编辑成书。

雍正元年(1723年 癸卯)
正月 颁诏训饬督、抚、提、镇,文吏至于守、令,武官至于参、游,凡十一道。颁赐提、镇、副将大行皇帝遗念弓矢櫜键。设立上书房,定皇子拜见师傅礼。
二月 训饬贝勒允禟。为大行皇帝上谥为仁皇帝,庙号圣祖,陵为景陵。设东陵总管大臣,由马兰峪总兵兼任。以皇十六弟允禄出嗣庄亲王博果铎,袭其爵。
三月 加隆科多、马齐、年羹尧太保,封年羹尧三等公。
四月 大行皇帝梓宫奉安享殿,命贝子允禵留护。命怡亲王允祥总理户部,封其子弘昌为贝子。封皇七弟淳郡王允祐为淳亲王,以其书佳,命与允祉同书景陵碑额。封皇十七弟允礼为果郡王。设乡、会试翻译科。复置起居注管。初御乾清门听政。
五月 初御太和殿视朝。雍正帝生母仁寿皇太后逝,奉安梓宫于宁寿宫。封贝子允禵为恂郡王。于祁县郑家庄修建房屋,命允礽及其子理郡王弘晳移居郑家庄。
七月 改国语固山额真为固山昂邦,伊都额真为伊都章京。颁行《孝经衍义》。命隆科多、王顼监修《明史》,徐元梦、张廷玉为总裁。
八月 召王大臣九卿面谕之曰:“建储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正月之事,仓卒之间,一言而定。圣祖神圣,非朕所及。今朕亲写密封,缄置锦匣,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诸卿其识之。”此为所定秘密立储制度。上大行皇后谥号为孝恭皇后。采纳直隶巡抚李维钧的建议,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九月 葬圣祖仁皇帝于景陵,孝恭皇后祔葬。命纂修《律例》。定太监品级,总管太监为四品,副总管太监为六品,随侍首领太监为七品,宫殿首领太监为八品。
十月 授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
十一月 冬至,祀天于圜丘,奉圣祖仁皇帝配享。
十二月 安插洋人于澳门,改天主教堂为公所,严禁入教。册立嫡妃那拉氏为皇后,封年氏为贵妃,钮祜禄氏为熹妃,耿氏为裕嫔。以履郡王允祹“不感激罪”降为贝子。
是年命御史莽鹄立绘圣祖御容,奉景山寿皇殿,凡遇圣诞、元旦等节奠献。定礼服用石青、明黄、大红、月白四色缎,花样三色,团金龙九,龙口珠各一颗,腰襕小团龙九,周身五彩云,下八宝平水,万代江山。

雍正二年(1724年 甲辰)
正月 祈谷于上帝,奉圣祖仁皇帝配享。诏大学士图海配享太庙。命岳钟琪为奋威将军,专征青海。定嗣后十七岁以上太监不许收用。
二月 御制《圣谕广训》,颁行天下。诏临雍大典,改幸学为诣学。行耕耤礼,三推犁毕,雍正帝复加一推。
三月 诣太学释奠,御彝伦堂讲《尚书》、《大学》,广太学乡试中额。
四月 诏王大臣训饬廉亲王允禩,令其改行,并令王大臣察其善恶,据实以闻。因敦郡王允(示我)受命护送前来谒见梓宫的泽卜尊丹巴胡图克图返喀尔喀,托辞不行,居张家口,私行祝祷,称“雍正新君”,犯大不敬罪,削爵拘禁。
闰四月 续修《会典》。青海叛虏阿尔布坦温布等械系至京,雍正帝御午门受俘。
五月 祭地于方泽,奉圣祖仁皇帝配享。惩处曾阿附允禩诸臣,降贝勒阿布兰为辅国公,贝子苏努削爵,削贝子弘春爵。京畿太监因好生事,多被遣还原籍。命太监习武以备将来随驾出行。设圆明园护军营与内务府三旗护军营。
六月 以青海平定,勒石于太学。以阙里庙灾,致祭先师,遣官监修。降贝子允祹为镇国公。
七月 御制《朋党论》,颁示群臣。
八月 命乡、会试回避士子一体考试,别派大臣阅取。
十月 封明裔朱之琏为一等侯,世奉明祀。诏京师建忠义祠。
十一月 定孝庄皇后山陵为昭西陵。削世子弘晟爵。
十二月 命太学立进士题名碑。

雍正三年(1725年 乙巳)
二月 以三年服阕,行祫祭礼。诏廷臣宣示允禟罪状,并及允禩、允、允禵。叙总理王大臣、怡亲王允祥予一子郡王,隆科多、马齐加世职。廉亲王允禩不与,并严诏训责之。
三月 因年羹尧表贺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将“朝乾夕惕”误写为“夕陽朝乾”而受训斥。以怡亲王允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赏允祥在其诸子中指名请封一人为郡王。
四月 调年羹尧为杭州将军。
六月 命上三旗世职及登城巴图鲁之子,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拣选引见录用。削年羹尧太保之职。
七月 贝子允禟有罪削爵。
八月 削隆科多太保,命往阿兰山修城。罢黜年羹尧为闲散旗员。幽禁允禟。雍正帝驻圆明园,加怡亲王允祥俸,果亲王允礼护卫。赐怡亲王允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
九月 逮系年羹尧下刑部狱。
十月 封恒亲王允祺子弘晊为辅国公。
十二月 降郡王允禵为贝子。廷臣议上年羹尧罪九十二款。得旨:年羹尧赐死,其子年富立斩,余子充军,免其父兄缘坐。开始编撰《大清律集解》和《大清律历增修统纂集成》。

雍正四年(1726年 丙午)
正月 雍正帝御太和殿受贺。朝正外藩,依先朝例,赉予银币。宣诏皇九弟允禟罪状。集廷臣宣诏皇八弟允禩罪状,易亲王为民王,褫黄带,绝属籍,革其妇乌雅氏福晋逐回母家,敕令易名曰阿其那,名其子弘旺曰菩萨保。削隆科多职,仍令赴俄罗斯议界。定元旦宴仪。
二月 革允禩民王,拘禁宗人府高墙。
五月 禁锢皇十四弟允禵及其子白起于寿皇殿。改允禟名为塞斯黑,拘于保定。封皇十五弟允禑为贝子。
六月 诸王大臣复议允禩罪40款、允禟罪28款,宣示中外。
八月 允禟卒于保定。谕造办处制合符4件,一交乾清门,一交左翼门,一交右翼门,凡夜间开门,将符对合以为凭据。
九月 重九节,雍正帝御乾清宫,赐宴廷臣,赋柏梁体诗。允禩卒于禁所。查嗣庭试题案发。
十月 裕亲王广宁削爵,永锢宗人府。谕内务府总管,查官房百十间,给年老有疾、无力效力之太监居住养老。因查嗣庭、汪景祺(均系浙人)案,设浙江观风整俗使。
十二月 王大臣请将允禩、允禟妻子正法。谕曰:“允禩、允禟虽大逆不道,而反叛事迹未彰,免其缘坐。允禟之妻逐回母家禁锢,其余眷属,交内务府养赡。”御史谢济世疏劾田文镜十罪,诏褫职遣戍。
是年 定太监官衔,正四品总管为宫殿监督领侍衔,从四品副总管为宫殿监正侍衔,六品副总管为宫殿监副侍衔,七品首领为执守侍衔,八品首领为侍监衔。罢江宁织造曹頫,查封家产。从云贵总督鄂尔泰上书建议,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雍正五年(1727年 丁未)
三月 削恒亲王允祺子弘升世子爵。
四月 设宗室御史二员。
六月 削隆科多爵。
七月 已革贝子苏努涂抹圣祖朱谕,经王、大臣、刑部参奏。
八月 皇三子弘时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被削宗籍,旋死。定《恰克图互市界约》,置办理俄事大臣。
九月 与俄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定官员顶戴之制。
十月 王大臣会议隆科多大罪50款。
十一月 命修执中成宪。复鳌拜一等公,令其孙袭。册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富察氏为皇四子弘历嫡福晋。
十二月 命直省学政每六年拔取生员一次。
是年 设立驻藏大臣制度。

雍正六年(1728年 戊申)
二月 晋封果郡王允礼为亲王。
六月 诏六部员外郎、主事作为公缺,毋庸按旗升转。诚亲王允祉索贿事发,降为郡王,拘其子弘晟于宗人府。
十月 设咸安宫官学,包衣子弟肄业于此。
十二月 《大清律集解附例》成。
是年 定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但不向皇后行礼。张熙赴陕投书,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停止宗室诸王兼管旗下事务。

雍正七年(1729年 己酉)
三月 命傅尔丹、岳钟琪率军从北、西两路征讨噶尔丹。
五月 岳钟琪书疏言有湖南人张熙投递逆书,策其谋反。讯由其师曾静所为。命提曾静、张熙至京。九卿会审,曾静供因读已故吕留良所著书,陷溺狂悖。至是,明诏斥责吕留良,并令中外臣工议罪。
六月 发布有关选宫女上谕:“此后挑选使令女子,在皇后妃嫔贵人宫内者,官员世家之女尚可选入,如遇贵人以下挑选女子,不可挑选官员世家之女。”
十月 赐汉大臣子蒋溥等十三人举人。以内外诸臣谨慎奉职,加怡亲王仪仗,张廷玉少保,蒋廷锡太子少傅,励廷仪太子少傅,傅尔丹、岳钟琪、鄂尔泰俱少保,田文镜太子太保,李卫、查郎阿、席伯俱太子少保。
是年 刊刻《大义觉迷录》,颁发各州县学。改武英殿造办处为修书处,铸给武英殿修书处图记。

雍正八年(1730年 庚戌)
二月 定外戚锡爵曰承恩公。御经筵。复诚郡王允祉为诚亲王,贝勒允禑为愉郡王,贝子允禕为贝勒,皇二十一弟允禧、皇二十二弟允祜为贝子,皇二十三弟允祁为镇国公。
三月 颁行圣祖御纂《书经传说》,雍正帝制序文。因诸阿哥已渐长大,且居宫中,严禁各处太监趋奉阿哥,并不许向各阿哥处往来行走。
四月 更定大学士为一品,左都御史为从一品。
五月 怡亲王允祥逝,雍正帝亲临其丧,谥曰“贤”,配享太庙。诏令怡亲王名仍书原“胤”祥。诚亲王允祉会怡亲王允祥之丧,迟到早散,面无戚容,交宗人府议处。议削王爵监禁景山永安亭,得旨削爵拘禁。晋封贝子允禧为亲王,复允祹郡王,封理郡王弘晳为亲王,公弘景为贝子。
六月 赐怡贤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上。定太监四品至八品不分正从。
七月 命建贤良祠于地安门外。
八月 命怡亲王子弘晓袭封亲王,弘皎别封郡王,均世袭。建贤良祠,以怡亲王允祥功勋卓著而奉为首位。设立军机处。
十月 再定百官帽顶,一品加珊瑚顶……直至九品各不相同。

雍正九年(1731年 辛亥)
六月 清军设伏和通泊,击败噶尔丹策零叛乱。
九月 皇后那拉氏逝,册谥为孝敬皇后。严禁太监偷盗坤宁宫祭神肉外卖。
十二月 《圣祖实录》、《圣祖圣训》告成。

雍正十年(1732年 壬子)
正月 孟春享太庙,皇四子弘历行礼。
二月 封鄂尔泰一等伯,世袭。
六月 清军于光显寺彻底击败噶尔丹策零叛乱。
十二月 治吕留良罪,命将吕留良、严鸿逵、吕葆中俱开棺戮尸,斩吕毅中、沈在度。赐皇四子弘历长春居士号,皇五子弘昼旭日居士号。

雍正十一年(1733年 癸丑)
二月 封皇二十四弟允祕为诚亲王,皇四子弘历为宝亲王,皇五子弘昼和亲王,贝勒弘春为泰郡王。
四月 举博学弘词。
五月 续修《会典》成。

雍正十二年(1734年 甲寅)
四月 禁广东进象牙席,并禁止民间使用。
五月 命弘历、弘昼入值办理苗疆事务。
七月 命果亲王允礼经理达赖喇嘛驻藏,并至直隶、山西、陕西、四川阅兵。
八月 责允禵之子弘春轻佻,降郡王为贝子。
十月 原直郡王允禔卒,命照贝子治丧,封其子弘昉为镇国公。敕续修《皇清文颖》。

雍正十三年(1735年 乙卯)
三月 雍正帝亲耕耤田。诏曰:“地方编立保甲,必须俯顺舆情,徐为劝导。若过于严急,则善良受累矣。为政以得人为要,不得其人,虽良法美意,徒美观听,于民无济也。”
四月 圣祖《文集》刊成,颁赐廷臣。
五月 命果亲王、皇四子、皇五子,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办苗疆事务。
八月 雍正帝于圆明园病危,诏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入内受命,宣旨传位皇四子宝亲王弘历。雍正帝逝,年五十八。奉大行皇帝遗命,以允禄、允礼、鄂尔泰、张廷玉辅政。以遗命尊奉弘历生母熹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奉皇太后懿旨,册立弘历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
九月 初三日,弘历即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严禁太监传播宫内外消息,驱逐内廷行走僧人及炼丹道士。大行皇帝梓宫奉安于雍和宫。颁乾隆元年时宪书。铸乾隆通宝。赏庄亲王允礼、果亲王允禄双俸,鄂尔泰、张廷玉袭一等轻车都尉。开乡会试恩科。
十月 享太庙,遣裕亲王广保代行。命治曾静、张熙罪,将《大义觉迷录》永行收回。复允禩、允禟宗籍,赏子孙红带子,收入《玉牒》。
十一月 上雍正帝谥号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诚宪皇帝,庙号世宗。
十二月 斩曾静、张熙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