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社火车站

 铁道之旅 2012-10-18
2010-06-07
作者:zbs0762   [查看更多作品]  

洛社火车站始建于1906年。在沪宁线上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是很有名的四等小站。
第1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2007年4月17日17:26,无锡至南京的5060次列车,捎走了最后的14位客人后,这位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人就此画上了句号。据说101岁的洛社火车站的“葬礼”仅用了17分钟!。还没让人落泪他就匆匆消失了!
第2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第3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天天上下班都从洛社站边过,看着那斑驳陆离的站门如深闺紧锁,门前没有了往昔行色匆匆的身影,总觉得酸酸涩涩的不是滋味。
第4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那会从镇里去无锡的上班族,早出晚回。早晨总喜欢在这里吃碗面和小吃什么的。车站近旁的小吃部、小卖部,真是生意红火。如今已一去不复返了。
第5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售票窗口以前买票还要排队。曾经最繁忙的洛社站 以前停靠的客运列车有17趟,多是沪宁区间车。那时候,去无锡3角,去上海2.5元。   当时的无锡还是个县,下辖36公社和1个镇,洛社就是这唯一的镇。县里许多国有企业,比如柴油机厂、造纸厂,都设在洛社,大部分客流是这些固定上下班的工人们。而在改革开放后,最早下放洛社的城里知青第一拨办起了乡镇企业,于是夹着玻璃杯和公文包的采购员,又成了客流的主力军。 小站每天500-600人的稳定客流量,节假日翻番。更夸张的说法是,“最后一个旅客下车的时候,第一个已经到洛社大桥了”。洛社大桥正对火车站的候车室大门,少说也有200米距离。人们记得,当时镇政府还特把火车站当回事。铁路和京杭运河,是镇里招商引资时最倚重的招牌。小站承接的货运零担业务,又因为比京杭运河的水运更便捷,且成本低廉,一度是小镇的产品走出去的首选途径。另外当地总有一批学生在长三角读大学,几乎每周都会往返。还有洛社配套开发区里的打工仔,河南、安徽的居多,跑到无锡买票得花时间,候车排队得花时间。”而这里,许多人都是临开车半小时了,才搭着摩的突突而来,现买了票现走,就像公共汽车。 这是洛社站最辉煌的时期。
第6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第7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小站门前原是洛社老街,一个据说和周庄有着几分神似的水乡石板街,酒肆林立。由于小站的关闭后来全被拆毁,只剩一条迷失在绿荫中的水泥道
第8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如今的小站,大门紧锁,站前广场空无一人,像是隔绝的堡垒。
第9幅
CANON(佳能) CANON(佳能) EOS 350D DIGITAL 查看完整的EX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