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素真迹1999年“低调现世”震惊世界

 鸿墨轩3dec 2012-10-18

怀素真迹1999年“低调现世”震惊世界

怀素真迹1999年鈥湹偷飨质棱澱鹁澜

    《食鱼帖》“现世”

    传世唐临僧怀素草书《食鱼帖》,8行,56字,略有破损模糊,然则“墨色浓润,神采不失”。其文曰:“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日怀素藏真白。”
    此帖距今已有1200余年。
    怀素传世墨迹,共有四帖:《自叙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苦笋帖》现藏上海博物馆,《论书帖》现藏辽宁博物馆。《食鱼帖》流传有序,多有记载影印,始藏民间,“文革”期间抄家至青岛博物馆,1981年归还个人后不知所终。
    1999年春天,二衣着素朴男人来到北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不露声色,出示几件一般藏品后,说:“我们还有一件东西。”
    “什么东西?”
    “怀素。”
    “不可能。我们从来就没见过真怀素!”
    “我家是真的。”来者从容地说。
    专家几经认证,果然是《中国美术全集》上登载过的青岛博物馆原藏《食鱼帖》。
    这可是一条大“鱼”。
    拍卖行家都知道,国内外拍卖行从未见拍过唐代书法墨迹,况乎大书法家怀素的作品?
    狂僧怀素草书巅峰
    僧怀素,字藏真,湖南长沙人,生于唐开元25年(公元737年),其草书盛誉当代,与张旭齐名,时称“颠张醉素”,以善“狂草”出名。所谓“狂”者,食鱼食肉饮酒,佛门诸戒,皆难羁绊。
    怀素练书法更“狂”。他自幼喜书,尤喜草书,因写得太多太快,纸张不济,便摘芭蕉叶代纸练字,摘光了他种的1万多株芭蕉叶。芭蕉叶不够,他将木盘木板上漆练字,直至写穿木板。传说,他把写坏的笔随手扔到窗外,日积月累,堆积如山,他就刨坑掩埋,堆成坟墓,戏称“笔冢”。可见用功之勤之深。
    怀素同时代人“茶圣”陆羽有《怀素别传》,记载了怀素与大书法家颜真卿论书的故事:
    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
    真卿曰:“何如屋漏痕?”
    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概括了怀素形状及书法特点: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如“坼壁之路”,如“屋漏痕”。
    有书法史家评论说,草书至唐,达到巅峰,宋、元、明、清乃至当代,远不及唐,而唐则以张旭、怀素为代表,而张旭只见碑刻,不见墨迹。所以,称怀素为中国草书之巅峰不为过。
    毛泽东书法独步怀素,行家评论说,毛泽东的“怀素”,只得了怀素的“架构”,“笔意远逊”。
    “文革”抄家险作垃圾
    从世界艺术史的角度看,以文字形成博大精深的艺术,惟有汉字。中国书法堪称“国粹”。
然而,历史变迁,兵荒马乱,艺术珍品,流传至今,命运多舛。《食鱼帖》便是一例。
    《食鱼帖》原藏山东潍坊望族,“文革”被抄,堆于青岛博物馆。1977年,中国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率一文物小组赴各地抢救文物,至青岛,在一堆废弃    待处理的书画堆中拣识《食鱼帖》,大喜过望。之前,已有鉴定家说是“赝品”,差点毁于一旦。
    他在考证的文章中称赞《食鱼帖》:“此帖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
    徐邦达今年90岁,从事中国书画练习鉴定70余年,被誉为“鉴定国宝的‘国宝’”,特别是“文革”后抢救了许多书画国宝。
    徐邦达老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十分感慨。他说:“‘文革’毁了多少好东西呀!抢出来的东西跟毁了的东西相比,真是太少了,真是千古罪人呀!”
    他竖起大拇指说:“《食鱼帖》可是顶尖的好东西呀。这回嘉德公司拍卖可是件好事。”
   笔者了解到,《食鱼帖》将很有可能通过“定向拍卖”,由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藏。(佚名)

 

    《食鱼帖》, 亦称《食鱼肉帖》。唐·怀素书。墨迹本。古摹本。纸本。草书。八行,五十六字。二九厘米×五一·五厘米。钤有“希字半印、“军司马印”、“赵氏子昂”“项元汴印”等鉴藏印。原藏于青岛市博物馆。明顾复《平生壮观》、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吴升《大观录》等着录。
    怀素《食鱼帖》略有破损模糊,但是“墨色浓润,神采不失”。其文曰:“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按:此字左半已破损)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赢也。□日怀素藏真白。”《食鱼帖》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风格在真迹《苦笋帖》、宋拓本《律公帖》等之间,结字亦近宋临本《自叙帖》。亦有评者以为笔划稍嫌滞涩,枯笔中见有徐徐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但勾摹技巧高超,所见只有唐摹《万岁通天帖》,能与比拟,结体笔划保持怀素书法的面目。就高古作品而言,早期摹本与真迹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定家徐邦达先生1979年曾撰文论证此帖,学术界公认此为徐先生重要鉴定发现成果之一。《食鱼帖》经北宋人吴吉吉题跋,又钤有元代赵孟兆页、乔篑成、张晏、张雨,明代项元汴、项笃泰、华幼武和清代何元英等收藏、鉴赏家印88方,历四朝,传千年,流传有绪,是现存怀素四件公认传世作品中的佳作,弥足珍贵,堪称国宝。
    史载怀素性疏放,不拘细行。作为僧人在《食鱼帖》中却大谈食鱼吃肉,表现了蔑视封建世俗和宗教戒律的豪放性格。这一点,与其书法所体现的奔放不羁的艺术个性是相通的。

 

    怀素(737~799),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长沙人(一说零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立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为纪念怀素在今永州市零陵区潇水中路建有“怀素公园”。公园里有古迹绿天奄,是怀素出家修行,种蕉练字的地方。据零陵县志记载:绿天庵清咸丰壬子年毁于兵,同治壬戍年郡守阳翰主持重建。下正殿一座,上为种蕉亭,左为醉僧楼,有怀素塑像。庵后一处刻有“ 砚泉”二字,是怀素磨墨取水的地方。右角有“笔冢”塔,怀素写秃了的笔都埋于此。庵正北70余步有墨池,是怀素洗砚处。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提到过怀素的诗:《草书屏风》写出了怀素“狂草”的精妙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