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流行研究发声:评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

 泰国博海书屋 2012-10-19

为流行研究发声:评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
 

刘维公



 

流行研究不是不正经的研究。面对流行与当代社会生活世界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关系,我们需要更多像高宣扬教授《流行文化社会学》研究著作出现。

 

书 名:流行文化社会学
作 者:高宣扬
出版年:2002
出版社:扬智


研究流行不是正经事?流行往往被当作是一个不是很正经的议题,被认为是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流行往往出现在报章杂志的版面,而很少被当作是研究论述的题材。流行往往不被当作是一回事,因为它总被认定是肤浅的、盲目的、短暂的。这是相当怪异的状态。

因为流行对现今日常生活的影响比过去更为密集(不再是以季节为单位,而是以天数为单位;其韵律也不再像是浪潮般一波接着一波,反而更像是乱流般众多流行同时激撞)、更为广泛(不再只是发生在时装的领域,而是发生在语言、餐饮、娱乐、休闲、以及学术等各个生活层面;其追求者不再是仅属于有钱有闲的人,而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是流行的一份子)。虽然社会与流行在今日有着更为紧密的结合发展趋势,学术的研究(尤其在台湾)却并没有更为积极的作为,甚至是漠视的态度。这些心态一直困扰着也阻碍着流行研究。每个从事流行研究的人都必须为自己辩护。

高宣扬教授必须在《流行文化社会学》(简称《流行》)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流行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从多方面的角度,研究流行文化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由于流行文化已经成为整体文化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研究流行文化就成为研究整体文化发展动向的前哨阵地。

第二,流行文化同权力、金钱和传播媒体的紧密联系,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社会权力、金钱和传播媒体的运作过程及其特点。通过这一方面,还有助于揭示掌握着权力、金钱和媒体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的具体策略及其性质。

第三,流行文化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流行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民众的生活方式、心态及其动向。

第四,由于流行文化同各国现代化进程及社会变迁的紧密关系,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对于它的研究,深入了解各国现代化进程及其社会变迁的特点」(高宣扬,2002: 18)。

事实上,这段引言也可以说是《流行》一书的基本论述架构与研究取向,从而展开厚达五百多页的论述。可以看得出来,《流行》野心相当的大,试图处理的议题相当繁杂,其所涉及的理论观点与论述内容实在不是一篇短短的书评可以清楚说明的。

在此,将针对三个命题——流行与当代消费社会、流行特质、以及流行产业——做简要地论述,以凸显出来《流行》一书所衍生出来的重要研究意涵以及该书所存在的研究问题。流行是当代消费社会的代言人「流行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fashion speaks capitalism)这句话是出自于韦尔斯(Elizabeth Wilson)的《梦幻的装扮:流行与现代性》(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Wilson, 1985: 14)。我

们可以从流行中强烈体验到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创造力与破坏力、个体与集体、欲望满足与受挫、物质与文化等。对韦尔斯而言,流行不是微不足道的研究议题,流行根本就是「资本主义所生的小孩」(the child of capitalism)(ibid.: 13)。从现今的发展状态,我们更可以说流行是当代消费社会的代言人。在《消费矛盾:消费社会的概念、行为与政治》(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一书中,爱德华(Tim Edwards)即主张,透过流行,我们能够对当代消费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第一,流行分析明确指出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某些核心矛盾,流行是一种最剥削与低度发展的生产形式,与其形成对比的是,流行同时也是奢华的与超优雅的(hyper-cultivated)消费模式。第二,流行研究也提供相当多关于个人与商品关系的洞见,从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特定问题到更受到广泛关注的产品全面表意化(signification)问题。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流行可以说是众多消费社会政治元素的缩影,从种族剥削到性别表现,以及这方面尤其重要的问题是,流行往往一方面极尽维护社会的区分(social divisions),另一方面却同时将之破坏殆尽」(Edwards, 2000: 150)。

流行是窥视当代消费社会的最佳场域。读者可以在《流行》一书中找到关于流行与当代消费社会二者紧密关系相当多的论证。当代消费社会的运转非常倚赖流行。流行加速消费的速度;流行刺激消费的需求;流行探索消费者的自我与认同(Edwards, 2000: 151-4)。暧昧性(ambivalence):流行的特质高宣扬教授在《流行》书中一项反复论述的理论命题是,流行文化难以被定义。为了解决此一问题,「流行文化」一词在书中被发展成一个涵盖面极广的概念:「流行文化是时装、时尚、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高宣扬,2002: 80)。

此一无所不包的概念特质成为《流行》在分析中的一大问题。因为读者无法区分清楚高教授在书中分析的到底是流行文化,还是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笔者偏向译为通俗文化)、或是其他类型的文化?这样的问题在高教授讨论众多实际的流行文化例子时更加明显。举其书中关于爵士音乐的讨论,就会让人觉得其论点与流行文化无关,而是关于通俗文化。流行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可以是各种文化形式,但这些形式彼此之间仍存在着差异,不能等同视之。

事实上,仔细检视流行文化与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关系(冲突、结合、创新等),才能真正理解流行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所带来的冲击。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最大的差别不在于流行的内容,因为流行的内容可说是无所不包,与其他文化形式会有共同的元素。笔者认为,流行文化具有两大特质,使其与其他文化形式区隔开来:一是时空的表现形式,另一则是暧昧性(ambivalence)。

流行文化是时间规模短以及空间规模广的文化表现形式。从时空的表现形式来看,我们可以区分出来流行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不同:流行文化在时间层次上变化得相当快,而通俗文化的时间运动则是相对的稳定。另一个凸显流行文化特质的是暧昧性。如德维斯(Fred Davis)在《流行、文化与身份认同》(Fashion, Culture and Identity)所指出的,身份认同的暧昧性(identity ambivalence)是流行的动力燃料(fashion fuel)。从古典社会学者齐穆尔(Georg Simmel)到当代流行社会学者如Wilson等人皆强调,暧昧的特质是流行让人之所以无法抗拒的地方。学者柯林根(Peter Corrigan)以下列的图示呈现流行所涵盖的各项暧昧特质(Corrigan, 1997: 171)。

从此一图表中,我们看到,流行文化是纠结剎那与永恒、集体性与个体性、平等与不平等等二元对立作用力的文化结合体。流行必须当作是文化产业来研究流行何时发生?能持续多久?影响的层面有多大?流行的周期与阶段是如何演变的?简单来说,流行的扩散(the diffusion of fashion)一直是流行研究最令人感到兴趣,但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流行》一书在第三章「流行文化基本特征及其基本结构」的第三节「流行文化的时间性及其时间结构的特殊性」有稍微处理到这方面的问题。

关于流行的扩散,已经有不少著名的理论观点被建构出来,例如齐穆尔的「水滴扩散理论」(trickle-down theory)、布鲁墨(Herbert Blumer)的「集体选择理论」(collective selection theory)、麦克拉根(Grant McCracken)的「追赶与脱逃理论」(chase and flight theory)等(参考Davis, 1992: 6 & 7章)。然而,这方面的讨论一直持续进行着,仍旧有新的观点出现,例如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强调所谓的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对形成流行的重要性(Gladwell, 2000)。

这是因为现今的流行地景愈趋复杂与多样,出现流行的多元主义(pluralism)或是多型态现象(polymorphism)。传统的扩散理论观点,即流行由社会上层阶级扩散到下层阶级,越来越受到质疑,被认为无法充分掌握纠结影响当代流行文化发展的各股力量,尤其是来自于非社会宰制阶级的各种次文化(如街头的hip-hop文化)所带动的流行风潮。面对流行的多型态现象,本文认为,流行的扩散应该由传统的社会集体行为探究方法跳脱出来,加重文化产业(the cultural industry)的研究分析内容。

如布拉汉(Peter Braham)所主张的:「流行不仅是与创意、消费和身份认同有关,它也跟生产、物流与零售有关。因此,流行不仅仅是文化议题,也是跟获利边际效应、市场反应时间、供需等世俗的事项息息相关」(Braham, 1997: 121)。流行的扩散是靠背后的产业结构作支撑。透过文化产业的研究,我们才能够了解现今的流行文化是如何运用弹性生产与异业结合的方式灵活响应多变的消费市场、产品授权如何建立流行文化品牌帝国、西方已开发国家运用流行文化产业拉大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以及全球产业分工所造成的更严重劳动剥削问题(Coleridge 1995)。

同样地,在流行文化产业的脉络下,过度商品化所导致的流行终结(the end of fashion)危机(Agins, 2001)。以上的三点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高宣扬教授《流行文化社会学》一书的了解。在现今流行全面席卷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时刻,关于流行的研究不该仍处于低度发展的状态。需要更多的研究心力投入!

  

參考書目

Agins, T. (2001). The end of fashion: How marketing changed the clothing business forever. Harper Collins.(中譯:沈筱雲譯(2001)。《終結流行》。台北:星定石文化。)

Braham, P. (1997). Fashion: Unpacking a cultural production. In: Du Gay, P. (Ed.), Production of culture / cultures of production (pp. 119-175). London: Sage.Coleridge, N. (1995).

The fashion conspiracy. Reed Consumer Books. (中譯:張定綺譯(1995)。《流行陰謀》。台北:時報。) 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Sage.Davis, F. (1992). Fashion, culture and identi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Edwards, T. (2000). 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Gladwell, M. (2000). The tipping point: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Little Brown & Company.(中譯:齊思賢譯(2000)。《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台北:時報。)Wilson, E. (1985).

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