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枕纱橱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0-21
■闲话成语
玉枕纱橱
——说“碧纱橱”
聂鑫森
      

  “玉枕纱橱”一语,是形容家居陈设的考究,引申为生活过于舒适。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荫·九日》中写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整个白天都云雾低垂,兽形铜香炉里燃着名叫瑞脑的香料,又逢佳节重阳,半夜里凉意袭入纱橱浸上磁枕。有些注者在解释“纱橱”时,说是“在长木架上罩着纱罗,睡在里面可以避开蚊子和苍蝇”(《唐宋词一百首》),似觉有误。

  纱橱者,即碧纱橱,是古代建筑内檐装修中的一种,也称作隔扇门、格门,用以隔断开间,按开间大小进深而用六扇至十几扇不等,中间两扇可以开、关。也常安帘架,用以挂帘子。格扇边框比外檐格扇要细巧得多,上有各种花纹。格门上方是上槛,槛上装有横披窗,格心多做成灯笼框式样,上糊以纸,纸上画花卉或题诗词;富贵之家常在格心上糊各种绢纱,故名碧纱橱,或纱橱。碧纱橱内为小间,可放置床及其它家具。在清代的建筑中,碧纱橱是常用的一种款式。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写到宝玉所住之怡红院中,碧纱橱设置得极为巧妙,既有间隔的作用,又充满着审美的情趣。“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隔一隔……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壁。真是花团锦绣,剔透玲珑。倏尔五彩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复,竟系幽门。”使贾政一行,未进两层,都迷了旧路。“又转了两层纱橱锦槅,果得一门出去。”

  该书第二十六回,写贾芸到怡红院去看望宝玉,进了内室,但闻宝玉之声却不见其人,“又进了一道碧纱橱,只见小小一张填漆床,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宝玉正倚在床上看书。

  《红楼梦》中曹雪芹描写了各种建筑物、建筑构件的特征,读来如入其境,可见他知识的渊博,因而该书堪称一部百科全书,既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家的素质,又体现了他儒雅学者的风范,令人钦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