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公布《儿童指南》 “柔情”为何少有人懂

 都市生活台 2012-10-22

日前,教育部网站公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为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阶梯”状的标准,比如,孩子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等。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新闻解读

《指南》实际上不是要求孩子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恰恰相反,它的本意也许正是用一个相对科学的标准,让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上,变得更加理性与客观。比如其中提到,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即可,用不着非得过早就逼着孩子去学钢琴、舞蹈等等。

可是,从目前网友的反应上看,显然这个充满善意的标准,在无数个个性化的解读中早已变了味。很多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也有人认为这种标准完全是将儿童的发展规律主观化。为什么好事变味了?因为这样的标准,已经无法挽救人们迷离的教育观。人们对于孩子成长的渴望几乎失去了理智,而这种情况下,任何所谓理智的做法都会被当成一种无聊。

《指南》如今的尴尬又该怨谁呢?家长们疯狂的教育观念,又何尝不是时下社会教育的真实倒影呢?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观念,可是,现实的残酷却让这种观念拥有着巨大的市场,而这种观念的形成,教育部门何尝不是其中的一个推手呢?从这个角度说,当《指南》遭遇一边倒的质疑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以往教育理念不成熟或者引导不力的发泄。

一个善意的《指南》却遭遇了并不善意的质疑,这是一个很尴尬的现实,可这个现实的背后带给人们的不是《指南》到底有多少指导价值的思考,而是为什么《指南》在人们教育观念已经难以扭转的时候才出现,以及为什么人们会对一个初衷美好的指南不屑一顾的反思。这种反思,也许正是一种职责的寻觅,一种责任的觉醒。(傅万夫)

“儿童成长标准”重在惕厉自省

即使没有这部《指南》,中国父母心目中也自有一套“成长标准”,自家孩子的成长是超前了还是迟缓了,父母比谁都揪心。似乎,“儿童成长标准”的“指南”相当有限。但是,若将“儿童成长标准”放在当前学前教育问题重重的具体背景中,就不难发现其积极效用——形而下的“儿童成长标准”,正好可以为当前的儿童教育提供一个惕厉自省的契机。

攀比历来是我们的一项思维传统,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自然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此一来这套《指南》的惕厉自省作用就表现为:为过分忧心的家长降一降过分忧心孩子成长而产生的虚火。而在学校教育方面,对比这一标准,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有没有“小学化”?有没有因为“揠苗助长”而给儿童、家长和教师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一些幼儿教育过度开发、过度培养的现象,也应该及时自我纠偏了。与城市儿童成长超前形成了强烈对比的,是农村地区儿童成长的迟缓,《指南》也能让农村家长和教师明确着力方向,认识到努力的空间。

除了有“超前”、“不平衡”的问题,学前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智力开发上用力过度,而兴趣培养上又着力不够的问题。许多孩子还没正式入学,就已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学科性压力,这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对于成长后劲儿的激发,都是非常不利的,而《指南》的出台对此都有很好的纠偏指导作用。(郭杨阳)

微言大义

@慧澜芷:家长们在应用《指南》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死板地往孩子身上套。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体质、个性特点,儿童更是如此。孩子们发展的快慢、兴趣爱好等都可能不同,所以《指南》只能作为指导,家长们还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行。

@王津津: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这不是扯淡是什么?教育部在干什么?教改不是这么改的吧?这不是在加重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吗?这不是在给孩子的童年上枷锁吗?中国的孩子怎么这么苦,没出头之日了!

@姚江:建议各位爸爸妈妈认真学习一下。

@张可欣:你觉得教育部制定的标准靠谱不?

@王宣: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指南》真及时,最希望能落到实处。

@李锦:不可回避的是,小学择校现象和入学考试问题屡禁不止,一定会影响到指南的实施和贯彻落实,最终牺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