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食局官员“饥饿体验”的发散性思考

 老农看天下 2012-10-23
      据媒体报道,昨天是世界粮食日,我国有关部门为了教育国民珍惜粮食,从粮食局领导带头“饥饿体验”:湖南省粮食局局长至少19小时粒米未进,成都市粮食局领导也用水代替午餐。在“世界粮食日”这样的节日,多位粮食系统的领导带头禁食,响应国家粮食局首次倡导的“纪念世界粮食日、饥饿二十四小时”的饥饿体验活动,以唤起全社会“爱粮节粮”的好风尚。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肯定。(京华时报10月17日)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在这一天,各地粮食系统领导带头禁食,参与“饥饿体验”,以唤起社区节约粮食的好风尚的做法引来了网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又是官员在“作秀”,也有网友认为官员的做法应当值得肯定和推广。笔者认为,“饥饿体验” 这种从生理和心理的体验过程存在于社会方方面面。

        例如,在产品营销上,苹果公司开创的体验式销售商店,使得其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全球热卖;在心理学上,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就曾说过,“人与人之间面红耳赤的争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其万能的法宝就是学会换位思考”。
  官员们亲身参加体验饥饿的体验过程中,不管它是作秀也好,还是嘘头也罢。我们还是应当看到其中值得社会提炼学习的可贵之处,就是官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于去换位思考,去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处于食不果腹生活环境下人们的状态,从而在社会宣扬“爱粮节粮”的风气,这份敢于去“换位”体验的勇气是应当肯定和赞许的。但是,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去发现,去改变既存的落后事物,如果粮食局的官员们仅仅只是体验一下,没有去思考如何更好的管理好我国的“天下粮仓”,如何才能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如何让我国仍处于贫困生活的人们脱贫致富等等问题,并且为之努力埋头工作的话,只有上文没有下文,那可能真就是在“作秀”了。
  古语有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家庭到社会再到国家,都离不开换位思考。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各级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也不妨来一次类似于“饥饿体验”的换位思考行动。譬如政府在征地拆迁时,可以到被征地拆迁户的家里去生活一天,感受他们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的完善相关征地拆迁政策;又如政府在对煤矿安全监管时,也可以让官员们同煤矿工人们一起到矿下去作业,感受在地下工作的情形,并以亲身体验去为煤矿安全生产增加“安全阀”等等。最后,笔者想说,政府与百姓如果能够更多的互动,政府部门做任何事都以人为本,百姓在办事时也能够从政府,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多思考,如此国家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