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学习之道

 昵称8088609 2012-10-27
文言学习之道

            ——陆波

 

      课内120个实词之外的范围应如何把握呢?考纲里提供了一个标准: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那么怎样理解这个常见的含义呢?分析49个超纲的文言实词出现的范围,即可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49个实词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文言实词及词义在课本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过,计33(其中各重复一次)。具体如下:

  解释为崇尚,在《拿来主义》中出现:礼尚往来。

  解释为看、看待、比较,多次在课文中出现,如《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原题中选择项解释为爱抚是不正确的
)
  解释为赞美,曾出现在《五蠹》: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2002年北京卷也考到翻译题: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解释为躲藏,多次在课文中出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五人墓碑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解释为料想,出现在《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解释为授官,多次在课文中出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解释为赶上,出现在《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解释为舍弃、放弃,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下》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解释为逼近,出现在《柳毅传》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解释为统治,出现在《孟子见梁襄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解释为带领,出现在《赤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解释为藏在袖里,出现在《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齿解释为年龄,出现在《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解释为陈述,多次出现在课文中,如《报任安书》请略陈固陋

  解释为接近,出现在《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解释为,出现在《齐桓晋文之事》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解释为欺凌,多次出现在课文中,如《荆轲刺秦王》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指南录)后序》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解释为造访”(辽宁卷)往见”(广东卷),出现在《促织》成妻具资诣问

  解释为依恋,出现在《愚溪诗序》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解释为“()征召,出现在《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

  解释为知道,出现在《祭十二郎文》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解释为怪僻,出现在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解释为骗取,多次出现在《水浒传》中,如故赚林冲到此又使陆虞候赚小人吃酒

  解释为需要”(安徽卷)要求”(江苏卷),出现在《促织》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解释为资助、供给,多次出现在课文中,如《隆中对》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解释为,多次出现在课文中,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岸上之人,观者如堵,《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促织》于败堵丛草中

  解释为延请,出现在《桃花源记》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释为……,出现在《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

  解释为对待,多次出现在课文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

  解释为装满,出现在《谏太宗十思疏》惧满盈,则思江海之下百川

  第二类文言实词及词义,虽然没有在课文中出现,但属于常见用语,或者是现代汉语仍有保留,或者是简单的词类活用。此类计12个,具体如下:

  解释为迎合,现代汉语的刚正不阿阿其所好保留此义。

  解释为弹劾、检举,现代汉语的纠察保留此义。

  羁旅解释为寄居,现代汉语仍用此义。

  解释为听任,现代汉语听其自然听之任之保留此义。

  解释为纠正,现代汉语还有匡正匡谬的用词。

  烂漫解释为坦率自然的样子,现代汉语还有天真烂漫的用语。

  解释为询问,现代汉语常用义。

  解释为救济,现代汉语还有周济的用语。

  解释为居于首位冠军勇冠三军保留此义。

  解释为排挤,现代汉语常用。

  解释为……为宗主解释为……为贵,属于词类活用。

  第三类词词义较难懂,课文中没有出现,日常用语也少用,不过数量很少,只有4个。除上海卷的”(解释为晋升”)外,其余的”(解释为登上王位”)”(解释为示众”)”(解释为挥手,使……离去”)都不作为答案选择项,这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答题难度。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超纲的49个实词大部分或在课文中出现,或是常规阅读中可见,只有个别几个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因而,高考文言实词的复习,除了120个实词,以熟悉课文(包括初中课文)为主,尤其是叙事性质的文章,如选自《史记》的几篇课文。当然,多读课外文言作品会有很大的益处。

 

 

董文炳传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民,令敢隐实者诛,()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选自《元史·董文炳传》
)
  

  [练习
]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初()民 统计

  B()其家 登记

  C.后当()我 感激

  D.皆()文炳求决 到……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吏亦不之() 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B()征敛日暴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文炳()私谷数千石与县 屠惧,投()

  D()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 良()入,具告沛公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董文炳为民的一项是
( )
  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

  B.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便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

  C.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老百姓都非常乐意,后来因户数减少,赋税也大大减少了。

  D.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让他裁决,董文炳都能给他们以很好的处理。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

  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

  

  参考答案

  1B(抄没
)
  2.A(代词,他;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转折。C.介词,用。D.副词,于是、就。
)
  3C(不是为民而是指对待下属,指前任县令所为。
)
  4A(B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是指在遇到旱灾、蝗灾时对老百姓的帮助。C.老百姓当初也有不愿这样的。D董文炳都给他们以很好的处理文中没有交代。
)
  5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县里的人们都感化而佩服他。

  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在道义上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

  我们多次听说董县令,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
!
  

  参考译文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李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县里的人们都感化而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在道义上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上书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我们多次听说董县令,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削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范增论(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A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B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C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D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
  (选自《古文观止》
)
  注:几: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迹象。卿子冠军: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杀之。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练习
]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用陈平计,()疏楚君臣(悄悄地
)
  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夺其权(渐渐
)
  C.羽既()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假托
)
  D.而欲依羽以成功名,()(浅陋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苏子曰:增()去善矣/师道()不传者,久矣

  B.不()此时明去就之分/所得荆州船舰,悉浮()沿江

  C.陈平()智,安能……/()我之死,还有子焉

  D.中道()弑之,非增之意也/臣与将军戮力()攻秦

  3.作者认为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是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其主要依据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C.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D.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

  4.以下对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为策论,全文主要是在论述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的,但也讽刺了项羽的不知人。

  B.作者引述《易》中的话,意在说明范增如果能见微知著的话,早就应该离开项羽了。

  C.文中引用《诗》中的话,意在证明范增应当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离开,因为这就是杀义帝的征兆,杀义帝又是疑范增的本源。

  D.作者认为范增的权力被削除,根本原因在于项羽自身,而不在汉用陈平计

  5.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间:离间
)
  2C(A.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B.都是介词D.都是连词,表修饰。C.分别是虽然即使
”)
  3C(A.汉间疏楚君臣是范增未离开项羽的结果,B.在作者看来显示了君人之度,范增不该因此而离开,D.是义帝的行为
)
  4A(全文主要是在论述范增什么时候离开项羽最佳
)
  5.A.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

  B.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

  C(其实)那岂但不是他的主意,而且他必然力争却没有被采纳。

  D.虽然如此,范增还是汉高祖畏惧的人。

  

  参考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的君主呢
?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不是范增的主意;那岂但不是他的主意,而且他必然力争却没有被采纳。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虽然如此,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